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癌旁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Wnt2及β-catenin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Wnt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表达;癌旁组织Wnt2表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表达。癌旁组织及慢性萎缩性胃炎β-catenin均表达,胃癌组织β-catenin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论:Wnt2、β-catenin在胃癌中均高表达,β-catenin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表达明显,Wnt信号途径异常活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Wnt2 b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两种物质的胃癌表达意义。方法择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该院进行胃癌治疗的50例患者,取其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诊断,分析Wnt2 b与β-catenin的不同表达,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总结。结果就Wnt2 b与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而言,胃癌组织要远远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的生物学诊断中,Wnt2 b与β-catenin具有极为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β-连接素(β-catenin)和黏着斑激酶(FAK)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FAK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6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和8例距病灶3~5 cm的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类标本中β-catenin和FAK的表达水平,将与其临床病理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正常β-catenin、异常β-catenin和FAK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40/60)、63.3%(38/60)和73.3%(44/60),β-catenin表达和FAK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类型均无关.β-catenin异常表达和FAK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487,p=0.000).结论 β-catenin和FAK的表达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FAK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β-catenin在胞内异常表达常见于多种原发性肿瘤,本研究拟观察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sion法检测33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22例胆管细胞癌,20例转移性癌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β-catenin蛋白在肝细胞癌胞膜/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2%(24/33),76%(25/33)和39%(13/33);在胆管细胞癌胞膜/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9/22),86%(19/22)和45%(10/22);在转移性癌胞膜/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0%(16/20),90%(18/20)和40%(8/20);在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胞膜/胞质/胞核的表达率分别是58%(19/33),67%(22/33),0%(0/33)和60%(12/20),70%(14/20),0%(0/20)。β-catenin蛋白胞膜/胞质/胞核在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胞膜/胞质/胞核的表达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β-catenin的过表达提示其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促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雪莲  胥润  李建 《四川医学》2020,41(8):858-863
目的分析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探讨三者在胃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可能参与胃腺癌发生进展的机制。方法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胃腺癌组织及与之对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Wnt1、Wnt5a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与之对应的癌旁组织,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 Wnt1和β-caten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相关于癌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血管浸润(P<0.05),Wnt5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血管浸润相关(P<0.05)。Wnt1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Wnt5a和β-catenin的表达呈负相关(r=-1,P<0.01)。β-catenin的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主要位于细胞质与细胞核,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主要位于细胞膜。结论 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均升高,三者发挥癌基因样作用促进胃腺癌的发生进展。Wnt1和β-catenin可能通过激活经典Wnt信号通路发挥促癌作用,β-catenin由细胞膜到细胞质再到细胞核的异位表达提示胃腺癌的进展。Wnt5a可能经由其它信号通路在胃腺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TEN在胃癌、癌旁组织中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density,MLD),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89例胃癌组织、54例癌旁组织、32例正常胃黏膜中PTEN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8%(96/189)、85.2%(46/54)和96.9%(31/32),胃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和正常胃黏膜组织(χ2=19.330,P=0.000;χ2=22.830,P=0.000).PTEN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Lauren分型有关(P<0.05).胃癌组织MVD和MLD分别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MVD: (28.84±14.17)vs(17.02±8.54)、(16.69±7.21);MLD: (8.55±4.98)vs (4.05±2.48)、(3.99±1.56);P<0.01].微血管密度与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1);微淋巴管密度则与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在PTEN阴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阳性表达组[MVD: (31.37±15.14) vs (26.86±13.29),P=0.031;MLD: (9.37±4.23) vs (7.61±5.29),P=0.012].PTEN的表达和MVD(r=-0.168,P=0.021)、MLD(r=-0.283,P=0.000)呈负相关关系.生存分析显示:低MVD较高MVD具有生存优势(χ2=4.224,P=0.040),MLD与生存无相关性(χ2=1.044,P=0.307),PTEN阳性表达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P<0.05),是独立于胃癌分期、分级和分型的生存期预测因子.结论 PTEN低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失表达的PTEN可增加胃癌组织MVD、MLD .PTEN的表达可以作为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K2β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4例胃癌及其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芯片中CK2β的表达水平,分析CK2β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94例胃癌组织中,CK2β阳性表达率为92.6%(87/94),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1%(7/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2β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患者TNM分期(P=0.012)、肿瘤分化程度(P=0.036)、淋巴结转移(P=0.023)相关。结论 1CK2β在人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CK2β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2CK2β可能成为潜在的胃癌分子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联蛋白(β-cateni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检测60份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livision法)检测相同组织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60份组织中,52份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RNA提取成功;SFRP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37±0.1532和0.7170±0.1830;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93±0.3705和0.6469±0.3166;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56±0.2535和0.9422±0.23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FRP1 mRNA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FRP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67%(19/6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75.00%(45/60)的阳性表达率;SFRP1 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无关。β-catenin、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5.00%(45/60)、58.33%(35/6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67%(1/60)、6.67%(4/60)的异常表达率;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类有关。结直肠癌中SFRP1蛋白的表达与β-catenin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517,r=-0.442, 均P<0.01)。 结论:结直肠癌中SFRP1的表达下调导致Wnt信号通路出现异常活化,并引起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增加。提示SFRP1失活及水平下调是结直肠癌启动及促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的表达及DNA含量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胃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和DNA含量.结果 heparanase在胃癌组、癌旁组、正常组中表达量(FI值)分别为1.86±0.44,1.22±0.45,1.00±0.21,3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heparanase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胃黏膜(P<0.01),且与胃癌的浸润深度(P<0.05)、TNM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3组的DI值分别为1.26±0.14,1.05±0.14,1.00±0.11,3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Heparanase表达的FI值与DI值呈正相关关系(r=0.536,P<0.01).结论 Heparanase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DNA含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heparanase和DNA含量可能是评价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3种Abl相互作用蛋-1(ABI-1)相关的microRNA(miRNA)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筛选出与胃癌组织相关的靶向ABI-1的miRNA。方法收集59例胃癌术后蜡块标本,包含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抽提石蜡组织中的总RNA。在基因网选择ABI-1相关的miRNA(即miR-181c、miR-148b、miR-9),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3种miRNA进行检测,计算胃癌组织相对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的相对表达量(2-ΔΔCt)。结果 miR-181c、miR-148b、miR-9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2±1.04)(P=0.000)、(0.82±0.67)(P=0.321)、(1.07±0.95)(P=0.774),其中miR-181c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 miR-181c在胃癌组织中相对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作为靶向ABI-1的miRNA调节ABI-1蛋白的表达,为进步研究靶向ABI-1mi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和Axin(axis inhibition protein)在癌旁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5例癌旁胃黏膜及60例胃癌石蜡切片中Axin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分析癌旁及胃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二者表达分别与胃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关系。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以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β-catenin在癌旁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3%,胃癌组织的表达率仅为28%(17/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胃黏膜组织中Axin的阳性表达率为87%,胃癌组织中Axin的表达率为55%(33/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43/60)的胃癌组织中检测出β-catenin的细胞质和(或)核表达,视为细胞膜表达降低。高、中、低分化胃癌中,β-catenin的表达降低率分别为60%(12/20)、65%(13/20)和9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胃癌β-catenin的表达降低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胃癌。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β-catenin表达降低率分别为81%(21/26)和65%(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中Axin的阳性表达率为55%(33/60)。Ⅰ、Ⅱ期和Ⅲ、Ⅳ期胃癌中,Axin的阳性表达率为80%(12/15)、53%(10/19)和42%(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胃癌中Ax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早期胃癌。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Ax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1/26)和65%(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细胞核表达率为27%(16/60)。在β-catenin核表达阳性的病例中,Axin阳性表达率为20%(3/15),显著低于β-catenin核表达阴性病例的67%(30/45)(P<0.01)。结论β-catenin的膜表达降低与胃癌的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Axin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Axin的表达和β-catenin的细胞核蓄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①探讨具有干细胞标记特性的ALDHhiCD44+细胞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探讨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中是否存在乳腺癌ALDHhiCD44+细胞亚群,并分析Wnt/β-catenin与Notch细胞信号通路中的重要基殷β-catenin和Notch1,在ALDHhiCD44+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①试验组为3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中新鲜癌组织,另取19例癌旁2 cm组织标本作为对照;②机械-酶方法消化组织、收集细胞悬液,并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再经流式细胞仪检测ALDH-hiCD44+细胞的含量;③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中ALDHhiCD44+细胞的表达含量,并分选出AL-DHhiCD44+细胞,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ALDHhiCD44+细胞亚群和ALDHlow CD44+细胞亚群中β-catenin和Notch1的扩增情况。结果:①3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有28例原代培养成功,19例癌旁组织中有15例能够培养出原代细胞。ALDH-hiCD44+细胞在癌组织原代培养的细胞中的含量为(3.85±2.59)%(0.86~8.00%),在癌旁组织原代细胞中含量为(0.13±0.07)%(0.05~0.19%),两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5);②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ALDHhiCD44+细胞含量为(0.82±0.067)%,且与ALDHlowCD44+细胞相比,ALDHhiCD44+细胞中β-catenin和Notch1的表达量是增高的(P<0.05)。结论:通过肿瘤组织原代细胞培养、检测新途径,进一步证实ALDHhiCD44+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且其在癌灶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结合细胞系MDA-MB-231中的ALDHhiCD44+细胞检测,其中的β-catenin和Notch1表达增高,表明ALDH-hiCD44+细胞中Wnt/β-catenin和Notch细胞信号通路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β-catenin在结直肠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β-catenin在结直肠肿瘤中异常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β-catenin在腺癌患者正常黏膜、癌旁黏膜、腺癌组织中及其在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黏膜和癌旁黏膜中,β-catenin主要定位于细胞膜(胞膜阳性率分别为94.6%和86.5%),并有部分在胞浆中表达(胞浆阳性率分别为38.7%和55.0%),胞核均为阴性;在腺瘤与腺癌中,其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浆(胞浆阳性率分别为85.1%和93.7%),并有部分细胞核阳性(分别为12.8%和23.4%),胞膜阳性表达程度显著低于正常和癌旁黏膜(P<0.05),胞浆、胞核的表达高于正常和癌旁黏膜(P<0.05);而高、中分化腺癌在细胞浆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分别为100%、95.5%、68.8%,P<0.05);在腺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胞浆阳性表达程度与腺癌的Dukes分期相关,A期表达程度显著低于B/C期.结论:β-catenin在结直肠腺瘤、腺癌中胞浆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及癌旁黏膜;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相关,因此,β-catenin表达检测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叶因子1(TFF1)和环氧合酶-2(COX-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FF1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66例癌旁组织和66例胃癌组织中TFF1和COX-2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TFF1表达呈逐渐减弱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OX-2的表达则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两者呈负相关(r=-0.891,P<0.01).结论 COX-2的表达增加可抑制TFF1的表达,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5):414-418
目的:探讨miR-124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的影响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方法:收集确诊为胃癌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42组,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株BGC-823、MGC-803、SGC-7901、AGS中miR-124的相对表达量;在胃癌细胞株BGC-823中过表达miR-124,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124前后磷酸化PI3K/AKT的变化。结果:胃癌组织中miR-124水平低于癌旁组织(0.70±0.15 vs. 1.14±0.27,t=10.14,P=0.000),胃癌细胞株中miR-124水平低于GES-1(F=38.012,P=0.000);过表达miR-124后细胞BGC-823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均减低(0.94±0.09 vs. 0.62±0.06,t=6.615,P=0.000;152.33±14.05 vs. 53.67±12.58,t=9.061,P=0.001),而细胞凋亡率增加(2.10±0.56 vs. 8.30±0.31,t=16.777,P=0.000);过表达miR-124后p-AKT、p-PI3K蛋白表达均出现下调(118.90±10.51 vs. 34.87±4.23,t=12.847,P=0.000;158.53±10.94 vs. 71.07±4.51,t=12.802,P=0.000)。结论:miR-124在胃癌中低表达;miR-124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可能是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Wnt抑制因子-1(Wnt inhibitory factor-1,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贲门癌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RT-PCR方法检测贲门腺癌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Wif-1基凶的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Wif-1基凶在贲门腺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61.7%(58/94)和34.0%(32/94),癌组织中Wif-1基因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χ~2=14.409,P=0.000);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Wif-1基因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10/94)和86.2%(81/94),β-catenin蛋白的异质表达率分别为90.4%(85/94)和38.3%(36/94),癌组织中Wif-1 mRNA表达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均与Wif-1基因的甲基化明显相关(P<0.01);Wif-1基因的甲基化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贲门腺癌中频繁发生,可能通过引起经典Writ/β-catenin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贲门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MLH1蛋白作为胃癌预警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半定量检测24例非肿瘤患者胃黏膜上皮、39例胃癌患者癌旁黏膜上皮及癌细胞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该蛋白在不同黏膜上皮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hMLH1蛋白表达率在非肿瘤患者胃黏膜上皮为33%,明显低于胃癌患者癌旁黏膜上皮的72%(P=0.003)及癌细胞的74%(P=0.001),但在癌旁黏膜上皮与癌细胞间无显著性差异(P=0.799)。[结论]hMLH1蛋白在胃癌患者癌旁黏膜上皮及癌细胞的表达强于非肿瘤患者胃黏膜上皮表达的现象,提示其作为胃癌预警组织学标记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中S100A2的表达及其与Wnt/β-catenin通路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2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pGSK-3β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2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100A2、β-catenin和pGSK-3β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一步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免疫组化显示S100A2和β-catenin主要定位于癌细胞核和(或)细胞质,而pGSK-3β主要定位于癌细胞质;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100A2、β-catenin和pGSK-3β在结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三者在结肠癌DukesC+D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A+B期(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③S100A2分别与β-catenin、pGSK-3β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37,P<0.01;r=0.626,P<0.01)。结论 S100A2可能通过调节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分子而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WIF-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泌尿外科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ccRCC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2例肾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WIF-1、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 WIF-1在ccRCC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7±19.6 vs.112.2±18.6,t=3.104,P<0.05);β-catenin在ccRCC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57.1±17.2 vs.102.1±18.7,t=4.015,P<0.05)。WIF-1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r=-0.542,P<0.05)、病理分级(r=-0.476,P<0.05)呈负相关;β-catenin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r=0.511,P<0.05)、病理分级(r=0.562,P<0.05)呈正相关.;WIF-1与β-catenin在肾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5,P<0.01)。结论 WIF-1表达降低和β-catenin表达升高与肾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对ccRCC预后评价有一定参考意义,也可为其治疗提供一种可能的靶向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β1、ERβ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ERβ1和ERβ2蛋白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Rβ1、ERβ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ERβ1mRNA、ERβ2mRNA检出率与蛋白检出率相同。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1蛋白检出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29)和正常组织(P=0.029);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1蛋白表达量为47.06±8.94,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中的55.33±9.59及正常组织中的54.47±9.65(P=0.009及0.019)。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1mRNA检出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29);乳腺癌组织中的ERβ1mRNA表达量为0.026±0.014,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中的0.041±0.020(P=0.015)。乳腺癌组织中,ERβ1mRNA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635(P=0.008),ERβ2mRNA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714(P=0.004);癌旁组织中,ERβ1mRNA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506(P=0.012),ERβ2mRNA与蛋白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926(P=0.000),ERβ1mRNA、ERβ2mRNA与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全长野生型ERβ1可能是避免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子,ERβ1有助对乳腺癌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