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活化蛋白C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活化蛋白C(APCR)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APCR的检测以受检血浆加入活化蛋白C(APC)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QPTT)与未加APC的APTT的敏感比值即APC-SR表示,当APC-SR〈2.0,为APCR阳性。结果 SLE患者APCR阳性率为57.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PCR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口才的血栓形成及反复流产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AP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因子(LA)及抗活化蛋白C(APCR)的相关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ACA(IgG,IgM,IgA);APTT法检测LA;APTT /-APC法检测APCR;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FVLeiden变异。结果:DVT组患者抗磷脂抗体(APA)、APCR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4.7%、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A阳性组APCR阳性率(12%)明显高于APA阴性组(2.1%),4例APCR阳性患者中有3例APA阳性,并能被血小板磷脂纠正,未检测到凝血因子Ⅴ(FⅤ)Leiden突变。结论:抗磷脂蛋白抗体及其产生获得性APCR是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49例SLE患者及6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抗P0抗体和抗核糖体抗体(rRNP),分析抗P0抗体与rRNP抗体在SLE和其他结缔组织病中阳性率的差异及抗P0抗体与SLE临床表现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中抗P0抗体的阳性率为36.7%,rRNP抗体的阳性率为6.1%,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P0抗体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均为阴性.在SLE患者中,抗P0抗体阳性组皮疹的发生率为77.8%,阴性组为35.5%(P<0.05);抗SmD1抗体的阳性率在抗P0抗体阳性组中为61.1%,在阴性组中为19.4%(P<0.01).抗P0抗体对诊断SLE的敏感性为36.73%,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6.30%.结论 抗P0抗体对诊断SLE的特异性强,阳性预测值高.抗P0抗体与SLE皮疹和抗SmDl抗体阳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otosus,SLE)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了解SLE患者CRP与狼疮本身及合并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SLE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研究SLE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狼疮疾病活动度、器官受累的关系;并结合合并感染SLE患者血清CRP水平,探讨CRP对判定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共入组283例SLE患者。在不合并感染的239例SLE患者中,血清CRP中位值为2.6 mgL,94.6%的患者CRP20.0 mgL。血液系统受累患者CRP水平高于无血液系统受累患者(3.2 mgL vs.2.0 mgL,P0.05),但合并浆膜炎、肾脏受累、关节炎的患者CRP水平与不合并上述表现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之间,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疾病活动度降低,CRP、ESR水平均下降(P0.05)。合并感染SLE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感染患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3.6 mgL vs.2.6 mgL,P0.05),CRP21.3 mgL对于判断感染的特异性可达95.0%。结论不合并感染的SLE患者CRP水平多正常或轻度升高,免疫抑制治疗可以使患者CRP水平随病情改善而下降;血液系统受累患者CRP水平高于无血液系统受累患者。SLE患者合并感染时CRP水平可显著升高,故CRP可能作为临床上鉴别狼疮活动与感染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标志是反复发作的广泛的血管损害。SLE的血管损害分为两大类:炎症性和非炎症性(即血栓性),在临床上表现为大小血管血栓形成,局部缺血坏死及血管炎,许多患者同时具有这两种血管损害,其形成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新近发现的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在体内抗凝和炎症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外文献初步报道可溶性EPCR(sEPCR)在SLE患者血浆中呈高水平表达,但其在SLE中的作用及意义尚未明确,为此我们检测了55例SLE患者血浆sEPCR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易栓性疾病中抗磷脂蛋白抗体与活化蛋白C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易栓性疾病中抗磷脂蛋白抗体与活化蛋白C抵抗的关系,采用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因子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方法检测了127例易栓性疾病病人和41例正常对照者,结果发现,易栓性疾病病人中有11例活化蛋白C抵抗阳性,其中有7例抗磷脂蛋白抗体也是阳性,并能被血小板磷脂纠正,提示抗磷脂蛋白抗体可能为中国人易栓性疾病常见因素之一,且抗磷脂蛋白抗体的致高凝状态与其对蛋白C抗凝途径的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和感染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累及全身各系统的自身免疫病。C反应蛋白 (CRP)是肝脏在急性时相反应时所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1] 。细菌感染时CRP含量明显升高[2 ] 。为了解SLE病人病情活动伴或不伴感染时CRP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对 10 0例SLE病人测定了外周血CRP含量 ,旨在为临床判断SLE病人感染和活动增添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分组 :SLE患者 10 0例 ,诊断符合 1982年ARASLE分类标准。为 1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3月住院及专家门诊病人 ,其中女性 88例 ,男性 12例 ,平均年龄 (34± 12 )岁 ,平均病程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多种活化的T细胞与疾病活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SLE患者28例(其中活动期16例)和健康对照18名。应用流式细胞术,比较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CD25、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CD69的表达差别。用直线相关分析判断活化T细胞与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DAI),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补体C3、C4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SLE CD3~ CD69~ 和CD4~ CD25~ 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3~ HLA-DR~ 、CD4~ HLA-DR~ 、CD8~ HLA-DR~ 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活动期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例SLE患者CD3~ CD69~ 细胞与SLEDAI评分、24h尿蛋白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0.858,r=-0.756,P<0.01),与CD4~ 细胞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活动期SLE患者CD3~ CD69~ 细胞与C4、CD4~ 细胞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757,r=0.666,P<0.05)。非活动期SLE患者CD3~ CD69~ 细胞与C3之间呈显著正相关,CD4~ HLA-DR~ 细胞与C4之间呈显著正相关,CD3~ HLA-DR~ 、CD8~ HLA-DR~ 细胞与CD4~ 细胞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活动期T淋巴细胞存在异常活化,SLE活动期CD3~ CD69~ 细胞数量减少,CD~3 CD69~ 细胞可以作为反映病情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 (lu pus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病约占全部SLE患者的 6 0 %~ 80 %,如果进行肾活检几乎所有的SL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 ,LN也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凋亡与SLE发病有密切的相关性 ,随着细胞凋亡的增加 ,产生大量的核小体 (nucleosome) ,核小体又作为一种免疫原诱发了自身免疫反应 ,导致抗核小体抗体 (an ti nucleo…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存在的自身免疫病.病情活动性的正确判断对于本病的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抗ds-DNA抗体可能有助于狼疮疾病活动性的监测[1].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含量,旨在探讨血清抗ds-DNA抗体在SLE活动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1的表达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的表达与疾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7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c及CD1d的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结果SLE活动组病人CD1c+及CD1d+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P<0.05),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1),CD3+、CD8+细胞百分率正常,CD20+细胞数增高(P<0.01)。稳定期病人CD1c+及CD1d+细胞百分率正常,CD4+、CD8+、CD20+细胞百分率均正常。SLE患者CD1c+、CD1d+细胞阳性率与患者SLEDAI的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r=0.68与r=0.66,P<0.01),与抗dsDNA抗体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36与r=0.41,P<0.05);SLE患者CD1c+细胞阳性率与抗磷脂抗体(ACA)的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r=0.68,P<0.01),与血清C3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0.35,P<0.05)。经治疗后CD1c及CD1d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c与CD1d的表达与疾病的活动性明显相关,CD1c、CD1d可能在SLE脂类抗原及核酸类抗原的递呈及抗dsDNA抗体、抗磷脂抗体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抗!2-糖蛋白Ⅰ抗体(抗!2-GPⅠ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特点的关系及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2例SLE患者、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30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和40名正常人血清中的抗!2-GPⅠ抗体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ACL)等指标,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特点(如:血栓、流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2检验和Spearman检验。结果抗!2-GPⅠ抗体在SLE中敏感性为21.4%(24/112),特异性为88.6%,在RA和SS敏感性分别为15.0%(6/40)和6.7%(2/30),40名正常对照均为阴性。抗!2-GPⅠ抗体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P<0.01),与ACL-IgG和IgM型水平呈正相关(r=0.479,P=-0.032;r=0.400,P=0.045)。抗!2-GPⅠ抗体与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抗!2-GPⅠ抗体在SLE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且可能在SLE的血栓形成中发挥作用,联合检测ACL与抗!2-GPⅠ抗体能够辅助诊断SLE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抗磷脂抗体与抗活化蛋白C抵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APLs)与抗活化蛋白C(APCR)的关系。方法APCR检测以受检血浆加入活化蛋白C(APC)后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未加APC血浆的APTT的敏感比值(APC-SR)表示,当APC-SR<2.0为APCR阳性。抗心磷脂抗体(ACL)检测和抗β2糖蛋白(β2GP)-Ⅰ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狼疮抗凝物(LA)采用激活的APTT测定法。结果LA与APCR有显著相关性(!2=16.332,P=0.008);而ACL-IgG、ACL-IgM和ACL-IgA3种ACL亚型均与APCR无统计学关系(!2=0.674,P=0.412;!2=2.978,P=0.071;!2=3.546,P=0.06);抗β2GP-Ⅰ抗体与APCR之间有显著相关性(!2=6.179,P=0.012)。APCR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的血栓形成及反复流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47,P=0.007)。同时含有两种以上抗磷脂抗体17例(42.5%),APCR发生率达70.6%;血栓和/或反复流产64.7%,与含有一种APLs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LA和抗β2GP-Ⅰ抗体与APCR密切相关,APLs对蛋白C系统有抑制作用,APCR可能是诱发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APLs抗体的联合检测对并发血栓可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抑郁状况。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的56例SLE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1%SLE患者具有抑郁临床表现,其中易倦、兴趣丧失、性兴趣减退.绝望、易激惹、忧郁、思考困难、睡眠障碍、不安、生活空虚感等抑郁症状常见。抑郁临床表现患者中,以受教育程度低、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P<0.05),抑郁表现与病程及婚姻相关(P<0.05),与病情活动无关(P>0.05)。结论 在SLE患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诊治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  相似文献   

15.
D-二聚体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C  Mu R  Ren LM  Fan WQ  Ren CJ  Li ZG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1039-1042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261例SLE患者,收集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D-二聚体水平及其与SLE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除外合并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肝功能异常、妊娠及外伤等可能影响D-二聚体水平的因素,261例SLE患者中入选205例,其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达69.3%(142/205).(2)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598,P=0.000),并与抗双链DNA抗体阳性、C反应蛋白(GRP)升高、补体C3、补体C4降低等有一定相关性.(3)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脏器损伤比例增加,狼疮性肾炎(58.5%比38.1%)、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发生率(18.3%比4.8%)明显高于D-二聚体水平正常者.(4)伴有血栓形成的SLE患者均有D-二聚体水平升高,但不合并血栓形成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正常.结论 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见于SLE活动期及有重要脏器损伤者,并不必然提示血栓形成.但是,伴发血栓形成的SLE患者均有D-二聚体升高.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145例次母婴结局及临床预测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EE)合并妊娠的母婴结局,分析妊娠期问SLE病情恶化、胎儿丢失、不良胎儿结局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和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SEE合并妊娠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SEE合并妊娠145例次,妊娠时年龄18~4I岁,平均(28±4)岁,SEE病程0.5~18年,平均(5±4)年.共有46例次(31.7%)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主要在妊娠中、晚期,常累及皮肤黏膜及关节肌肉系统.妊娠期间SEE病情恶化与妊娠前病情活动及低补体血症有关(P<0.05).妊娠前病情活动组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情稳定组(P<0.01).共成功分娩104例次(71.7%,其中双胞胎2例),18例次自然流产(12.4%),10例次死产(6.9%),13例次治疗性流产(9.0%).早产36例次(34.6%),新生儿出现宫内生长迟缓(IUGR)37例次(35.6%).胎儿丢失(包括自然流产及死产)的危险因素有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妊娠前病情活动(P<0.05);引起不良胎儿结局(包括早产或IUGR)的危险因素有妊娠前抗dsDNA抗体阳性、泼尼松剂量≥10 mg/d及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P<0.05).21例患者行胎盘病理学检查,其中13例发现胎盘组织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梗死表现,该组患者抗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胎盘病理基本健康组(P<0.05).结论 妊娠前SEE病情活动、低补体血症与SEE妊娠期间SEE病情恶化相关.合并APS、妊娠前病情活动使胎儿丢失的危险性增加,而妊娠前抗dsDNA抗体阳性、泼尼松剂量≥10 mg/d及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使不良胎儿结局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管炎临床特点的关系。检测SLE血管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6等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 ,探讨ANCA与SLE血管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6 0例SLE活动期患者和 30名正常对照组均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检测AN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 (MPO)抗体 (即MPO ANCA) ,观察两组ANCA与抗MPO抗体的阳性率。通过ELISA法检测 30例SLE活动期患者和 30名健康对照者 ,外周血TNT α、白细胞介素 (IL) 6水平。结果  6 0例SLE患者 1 5例ANCA阳性 ,均为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pANCA) ,阳性率为 2 5 % ,抗MPO抗体 8例阳性(IIF法ANCA均阳性 ) ,阳性率为 1 3 3% ,健康对照组ANCA及抗MPO抗体均为阴性。病程超过 1年 ,伴有肾炎、浆膜炎、皮肤血管炎组 ,ANCA阳性率高 ,与无相应特点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有关节炎比无关节炎组ANCA阳性率高 (P =0 0 5 )。SLE活动期患者与对照组相比 :SLE组TNF α、IL 6水平较高 (P <0 0 5 )。抗MPO抗体阳性组与抗MPO抗体阴性组相比 :TNF α、IL 6水平升高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部分SLE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 pANCA及抗MPO抗体 ,pANCA与SLE某些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 ,分析影响Hcy的因素和某些心血管因素的变化。 方法 测定 2 7例SLE和 31名正常对照的Hcy、维生素B12 、叶酸、C反应蛋白 (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的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 6 77位的多态性。结果 ①SLE组Hcy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 ,其差异有显著性 [SLE组 (19± 7) μmol/L ,对照组 (12± 4 ) μmol/L ,P <0 0 0 1];②Hcy与维生素B12 、叶酸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76 7和 - 0 6 7,P <0 0 0 0 1;③MTHFR基因 6 77位CT的突变使Hcy水平升高 [CC型 (12 8± 6 2 ) μmol/L ,CT型 (16 0± 2 1) μmol/L ,TT型 (18 9± 5 7) μmol/L ,P<0 0 0 1];TT基因型是高Hcy血症的易感基因 ,相对危险度 (RR) =31 4 9,P <0 0 5 ;TT基因型是SLE的易感基因 ,RR =6 913,P <0 0 5 ;④Hcy水平与NO、MDA、oxLDL呈正相关 ,并与CRP呈正相关。结论 ①SLE患者普遍有高Hcy血症。②导致高Hcy血症的原因包括叶酸、维生素B12 的水平降低和MTHFR基因的突变 ,TT型基因是Hcy异常升高的易感基因。③TT型基因也是SLE的易感基因。④高Hcy血症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 ,大量产生氧自由基 ,加速低密度  相似文献   

19.
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 (APCR), high tissue factor (TF) expression, and hyper-homocysteinemia are associated with thromboembolic diseases. Thromboembolism is a frequent compl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prevalence of APCR, high TF, and homocysteine with correlation of the thrombotic tendency in SLE. Ninety-four SLE patients and 28 normal controls were included. APC ratio and TF antigen were measured using commercial kits.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was measured using HPLC. The prevalence of APCR, high TF antigen level, and hyper-homocysteinemia in our SLE patients were 21.3%, 66.0%, and 23.4%,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plasma level of TF antigen in SLE patients was 145.23 pg/mL (range, 31.00-778.50 pg/m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value of 39.83 pg/mL (range, 1.55-168.50 pg/mL). The median APC ratio in SLE patients was 2.76 (range, 1.48-13.4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value of 3.59 (range, 0.26-5.66). The plasma level of homocystein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ntrol.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APCR (OR = 8.59, P < 0.0001) but not with the presence of high plasma TF antigen level (OR = 1.24, P = 0.67) and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 in SLE patients. In conclusion, APCR and high plasma TF levels are common in SLE, but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only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APCR and thrombosis in SL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