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31-1033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巨幼细胞性贫血(MgA)及急性红白血病(M6)患者骨髓细胞形态特点,提高这三种血液病的诊断与鉴别水平。方法对在我院及上海长海医院确诊的35例MDS-RA、MgA及M6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DS-RA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有少数增生减低,粒红比常减低,多见两系以上病态;Mg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常减低,粒红两系出现巨幼样变;M6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常倒置,红系明显病态,原始细胞明显增多。结论MDS-IKA、MgA及M6的骨髓共同点:都会出现红系明显增生,出现巨幼样病态改变。不同点:MDS-RA与M6主要是以各系病态造血明显,通常以原始细胞比例不同进行鉴别,MgA主要表现为各系以巨幼样变为特征,且原始细胞比例不高。  相似文献   

2.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而引起的贫血,二者缺乏时可导致DNA合成障碍,出现了核发育迟缓、染色质结构异常,使细胞大而幼稚畸形.细胞学表现可涉及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并且粒细胞寿命短、转换快,因此,叶酸和维生素B12不足更易表现为巨幼变[1].有人从形态学的特点,把巨幼变分成以粒系细胞巨幼变为主、以幼红细胞巨幼变为主以及幼红细胞和粒系细胞同时巨幼变为主的3种类型[2].笔者对5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形态学分析和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MA)形态学上的分型。方法:用形态学检查方法分析4 8例MA骨髓象特点。结果:93.7% ( 4 5 / 4 8)MA幼红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巨变的原红和早幼红细胞易见,粒系细胞增生和巨变均不明显。6.3 % ( 3 / 4 8)MA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幼红细胞增生和巨变均不明显,巨变的原红和早幼红细胞极少见。结论:依据形态学特点可将MA分为以幼红细胞巨变为主和以粒系细胞巨变为主的两个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髓小粒形态学变化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其中难治性贫血5例,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8例.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1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及1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对他们进行有核细胞分类及形态学分析.[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出现粒、红、巨核多个系统数量和形态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小粒中的原粒+早幼粒细胞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巨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并出现多个系统病态造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小粒中的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显著升高;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小粒造血细胞成份主要表现为红系明显增高和出现细胞明显的巨幼变.[结论]骨髓小粒细胞形态学分析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误诊。收集我院近3年收治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6例,其中60岁以上者1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与同期60岁以下患者18例对比分析,以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组男...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细胞形态学鉴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方法对4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与5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A红系巨变100%,其它病态造血或有或无。MDS-RA与MA病态造血有相似之处,但是巨样变,MA的形态学诊断主要以红系巨变为主:MDS-RA在红系改变的基础上,通常伴有其它二系的改变,因此,要对病态追血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7.
巨幼细胞性贫血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焱  崔鹤仙 《疑难病杂志》2006,5(5):366-367
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类大细胞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多见的类型之一,其特点为骨髓中含有巨幼红细胞和巨幼粒细胞,外周血呈现全血细胞减少。本文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102例巨幼贫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年5月~2006年4月在我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巨幼贫患者共102例,均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1]。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15~82(39.2±20.9)岁,其中<20岁42例(41.2%),20~40岁16例(15.7%),41~60岁17例(16.7%),>60岁27例(26.5%);学生39例(其中农村学生32例),妊娠妇女24例,退休职工9例…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细胞学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28(3):265-266,F003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特征在鉴别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中的意义。方法:用形态学方法分析两类疾病患者骨髓粒系、红系和巨核系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MDS的粒系、红系和巨核系细胞病态变化阳性率、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PAS)阳性率较MA为高(P<0.005),外周血幼稚粒细胞和幼稚红细胞阳性率、骨髓粒系及红系细胞巨幼变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A的巨幼变幼红细胞体大于MDS相应阶段的幼红细胞胞体(P<0.05和P<0.01)。结论:MDS在骨髓粒系、红系和巨核系细胞病态改变、巨幼变幼红细胞胞体、PAS阳性上与MA差异有显著性,这些特点将有助于MDS与MA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骨髓增生性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骨髓细胞进行形态学比较,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78例MDS和52例MegA患者进行常规骨髓穿刺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结果MDS以奇数核和巨大红细胞、淋巴样小巨核最有诊断意义;MegA骨髓细胞呈“核幼质老”改变以红系为明显,粒系以中幼以下各阶段细胞巨幼样变,小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未发现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结论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是MDS主要特征,MegA骨髓细胞呈“核幼质老”并以红系为明显,必要时可行其它辅助实验检查,提高MDS和MegA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分析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形态学方面的不同症状表现,探究这两种疾病症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 -2014年11月收治的42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以及4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两组实验对象分别进行骨髓形态学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 果.结果 难治性贫血患者组骨髓形态中的粒系细胞病态、红系细胞病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的百分率均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有核红细胞PAS阳性率也高于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难治性贫血患者组骨髓形态中的粒系细胞巨幼变、红系细胞巨幼变、多核小巨核细胞的 百分率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难治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形态检验应侧重于患者巨核系病态造血方面的表现;巨幼细胞性 贫血患者的骨髓形态检验应侧重于患者巨幼变幼红细胞的胞体;难治性贫血患者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形态检验对于患者今后的临床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 义,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正>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是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使DNA合成障碍导致细胞核发育障碍所致的骨髓三系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及无效造血性贫血[1]。本病患者骨髓中三系细胞出现巨幼变为其特征,外周血表现为大细胞贫血并有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除造血组织外,还可累及全身多种组织,故病人产生贫血外,还可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症状和体征[1]。多数患者及时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后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巨幼细胞性贫血较少见,且易  相似文献   

12.
巨幼细胞性贫血为各种原因导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多见的类型之一,其特点为骨随中含有巨幼红细胞和巨幼粒细胞,外周血呈现全血细胞减少。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32例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云  梅春雪  李俏燕 《四川医学》2001,22(10):921-92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方法 对32例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46:1,头昏、乏力、纳差为主要症状。伴有其他疾病内科28例,占87.5%,以非血液病诊断入院的13例,占40.6%。外周全血细胞减少20例,占62.5%。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均在活跃以上,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16例,占50%,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31例,占96.9%,检查伴有慢性消化道疾病者30例(其中慢性胃炎22例),占93.8%。结论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因非血液病就诊而易于漏诊,其发生与存在的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同时应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病理性铁粒幼细胞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0 引言 病理性铁粒幼细胞(pathologicsideroblasts)是指有核红细胞胞质中铁小粒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的异常铁粒幼细胞和(或)铁小粒绕核排列形成的环形铁粒幼细胞.在铁粒幼细胞增加的贫血性疾病的诊断中,病理性铁粒幼细胞的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们分析了6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理性铁粒细胞,探讨其在疾病诊断中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自1996-01/1998-12在我科确诊的贫血性血液病患者112(男38,女74)例,年龄平均32(13~68)岁,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MA)6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12例,溶血…  相似文献   

15.
吴美丽 《吉林医学》2010,31(32):5812-5812
目的: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分析、总结。方法:回顾分析95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血像及骨髓像。结果:血像MCV增大,可有一系、二系或三系的减少;骨髓像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出现幼红细胞"幼核老浆"现象。结论:偏食或吸收障碍引起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贫血。  相似文献   

16.
现将1955~1981年12月,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病历完整者130例分析如下。一、诊断标准1.具有维生素B_(12)和/或叶酸缺乏的病史;2.大细胞性贫血,或有多余分叶核粒细胞增多;3.骨髓象:骨髓增生旺盛,红系和/或粒系呈巨幼变,并已除外其它有巨幼变的疾病;4.B_(12)和/或叶酸疗效显著。(注:本组有9例无骨髓象,但贫血明显并符合其余标准)。  相似文献   

17.
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湘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16-117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2例中40例(55.56%)有消化道症状,36例(50.00%)三系血细胞均减少,11例(15.28%)有神经症状,巨幼细胞性贫血需与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进行鉴别。结论提高巨幼细胞性贫血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注意高发人群的饮食结构,加强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应该是防治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有效措施;注重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及膳食结构调整、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治疗,绝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临床上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呈明显活跃,红系增生旺盛,伴明显成熟障碍及核浆发育紊乱,幼红细胞体积增大。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各类贫血的血小板与巨核细胞数及分类存在一定的关系。现将我院2009-2011年住院及门诊各类贫血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典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36例临床上以其它疾病表现形式的非典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非典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溶血性贫血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贫血伴白细胞减少4例、贫血伴血小板减少3例、贫血伴严重消化道症状5例、红白血病1例、白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检出患慢性消化道疾病28例,偏食、素食10例。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非典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白血病等血液病相鉴别。其发生与存在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应同时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预防应调整饮食结构,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及细胞形态学鉴别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患者25例以及同期收治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2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外周血细胞在采用涂片瑞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细胞计数。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两组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胞形态学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展开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