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C/HCG结合阴道B超、尿LH试纸测定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阴道B超,结合尿LH试纸测定,对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及促排卵周期监测卵泡生长情况及尿LH峰,预测排卵,掌握HcG使用时机,指导性生活,增加妊娠机率。方法不孕症患者在自然周期于月经第8d开始监测卵泡生长情况,当优势卵泡长到15mm时开始测尿LH峰,预测排卵,指导性生活:在促排卵周期于月经第8d开始用阴道B超监测卵泡生长情况,待优势卵泡直径长到13~15mm时开始测尿LH峰,当卵泡直径大于18mm、尿LH阳性时,肌注HCG5000单位,36~48h后出现排卵,指导性生活。结果自然周期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性为95.1%,峰后排卵率94.2%,优势卵泡数为1个,卵泡直径达到18mm约为75%,LUFS发生率5.8%,妊娠率5.85%。促排卵周期组,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性为88%,峰后排卵为86.2%,优势卵泡数为l~3个,卵泡直径达到18mm为97%,LuFs的发生率为13.3%,妊娠率为26.6%。结论阴道B超结合尿LH试纸测定在促排卵治疗中监测卵泡生长,预测排卵,适时掌握HCG使用时机,增加妊娠机率等方面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c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在不孕症患者诱发排卵治疗中模拟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的作用。方法在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中心就医的66例排卵障碍行促排卵治疗的患者,选取80个在优势卵泡成熟时未能出现预期LH峰的促排卵周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注射HCG6000~10000IU,共40个周期,另一组注射GnRH-a(醋酸曲谱瑞林)0.1mg,共40个周期,以模拟LH峰诱发排卵。比较注射GnRH-a和HCG两组患者间的排卵率、妊娠率、未破卵泡黄素化、黄体不足、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 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多胎妊娠和下周期囊肿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未破卵泡黄素化、黄体不足发生率、多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注射GnRH-a组的OHSS发生率、下周期囊肿发生率显著低于注射HCG组。结论在诱发排卵模拟LH峰时,使用GnRH-a比HCG更接近自然周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国产人类绝经期促性腹激素(hMG)配伍绒促性素(HCG)的超促排卵作用,50例病人90个周期接受了hMG/HCG超排卵治疗。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肌注hMG75u,用B超、宫颈粘液评分及血雌激素、孕激素监测排卵,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8mm时,停用hMG,肌注HCG5000u促排卵。结果显示:hMG/HCG促排卵治疗排卵率为91.0%,妊娠率为24.0%,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44.0%、OHSS发生时妊娠率显著升高达45.4%,尤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明显。结论:hMG/HCG超排卵治疗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国产hMG治疗效果基本与国外产品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滋阴补阳方序贯法联合氯米芬(CC)/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日节律紊乱兼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日节律紊乱兼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14个促排卵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患者予滋阴补阳方序贯法联合CC/HMG/HCG 61个促排卵周期治疗,对照组患者予CC/HMG/HCG 53个促排卵周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周期排卵率、单卵泡排卵率、卵泡输出率、促排卵天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各组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率、周期妊娠率、周期流产率、周期双胎妊娠率。结果试验组的卵泡输出率、注射HCG日内膜厚度以及周期妊娠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周期排卵率、单卵泡排卵率、促排卵天数、LUFS率、OHSS率、周期流产率、注射HCG日A级内膜率、周期双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节律紊乱兼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选择滋阴补阳序贯法联合CC/HMG/HCG促排卵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孕症妇女自然周期卵泡发育过程中,过早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峰与排卵障碍的相关性,为不孕症妇女行自然周期的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衢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不孕症门诊确诊的102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结合阴道超声,检测出102例不孕症妇女共244个自然周期的卵泡生长、内源性LH峰值及落峰时间、排卵情况,依据检测结果分为尿LH峰阳性组、尿LH峰阴性组及过早LH峰组,比较3组的排卵率、未破裂黄素化卵泡(LUF)发生率、周期妊娠率。结果 尿LH峰阳性组138个,尿LH峰阴性组44个,过早LH峰组62个。244个自然周期总排卵率为77.0%(188个周期),LUF发生率为21.3%(52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20.9%(51个周期妊娠)。尿LH峰阳性组、尿LH峰阴性组及过早LH峰组的排卵率分别为91.3%、63.6%、54.8%,LUF发生率分别为8.7%、31.8%、41.9%,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9.0%、11.4%、9.7%|其中尿LH峰阳性组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均高于尿LH峰阴性组和过早LH峰组(P<0.05),尿LH峰阳性组LUF发生率低于尿LH峰阴性组和过早LH峰组(P<0.05),尿LH峰阴性组和过早LH峰组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LUF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周期卵泡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过早的内源性LH峰,是导致排卵障碍影响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临床实践中过早内源性LH峰的出现,可预测提早排卵及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的发生,可适时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强黄体支持,以降低LUFS的发生,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陈丽  施蔚虹 《海南医学》2010,21(20):36-37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术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方法将99例≥3个周期克罗米芬促排卵无效的多囊卵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研究组)41例,于月经干净后3-7d行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术,下一周期起行克罗米芬(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II组(对照组)58例,单纯予CC+HMG+HCG促排卵。两组均于月经第10天起B超监测卵泡发育直至排卵,共3个周期。比较I组穿刺术前后月经第3天性激素水平,并比较两组优势卵泡出现率、HCG日雌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和妊娠率。结果 I组穿刺术后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Ⅰ组优势卵泡出现率高于Ⅱ组(P〈0.01)、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高于Ⅱ组(P〈0.0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取消周期和HMG用量低于Ⅱ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术能增加难治性PCOS的排卵和受孕机会并防止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杨海燕  陈莉 《海南医学》2011,22(22):54-56
目的探讨和比较促排卵受孕周期和未孕周期的卵泡发育、子宫内膜生长变化、尿LH峰出现、卵泡与子宫内膜同步性的差异。方法收集36例排卵障碍患者促排卵后成功受孕周期(36周期)及前期未孕周期(72周期)的卵泡监测情况。结果受孕周期平均排卵日(14.39±2.28)d、排卵时卵泡大小(19.75±1.93)mm、卵泡数(1.58±0.77)个、LH峰出现20次;未孕周期平均排卵日(14.44±2.48)d、排卵前卵泡大小(18.93±1.28)mm、卵泡数(1.42±0.65)个、LH峰出现24次,二者在排卵前卵泡大小和LH峰出现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受孕周期的两个高峰区间分别是0.7~0.8cm(10例)、1.1~1.2cm(15例),而未孕周期分布于0.7~0.8cm(24例)、0.9~1.0cm(26例)。子宫内膜厚度与卵泡大小的相关性方面受孕周期r=0.341,未孕周期r=0.31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在卵泡大小和LH峰出现频率上的差异体现了促排卵成功受孕的关键在于卵泡的质量,同时最宜受孕的内膜厚度是1.1~1.2cm。  相似文献   

8.
刘馨  张丽 《中原医刊》2007,34(24):82-83
目的探讨尿LH半定量检测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IUI诱发排卵周期中,监测排卵过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采用阴道B超结合尿LH(黄体生成素)半定量检测试纸动态监测,当一个卵泡直径≥18m且尿LH值上升时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6000U,尿LH值下降当日行IUI,如卵泡直径≥18mm,但尿LH上升缓慢,即注射HCG500-10000U,注射HCG后24~36h行IUI,并黄体支持。B组也是在月经的第10天,开始采用阴道B超结合传统的尿LH定性检测预测排卵,当一个卵泡直径≥18inln时,尿排卵试条测试,测试线比对照线明显浅色,注射HCG6000U,24~36h行IUI,如颜色相同或比对照线深,注射HCG后12—24h行IUI,并黄体支持。结果A组IUI后24h排卵率、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而(黄素化未破例卵泡综合征(IUF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尿LH半定量试纸可更简便、较准确地预测排卵,适时注射HCG及行IUI,从而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促排卵汤配伍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中出现的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方法:选择64例经促排卵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分别于卵泡成熟日治疗组用中药补肾促排卵汤及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照组用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变化、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升高LH、E2和P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补肾促排卵汤配伍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能预防PCOS促排卵中出现的LUFS,提高妊娠率,且无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结合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监测卵泡发育、排卵时间及掌握促/超排卵时机在不孕症妇女诊疗中的意义。方法:TVS结合尿LH试纸测定54个自然月经周期(A组)、37个克罗米芬(CC)周期(B组)和21个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周期(c组)的卵泡生长、尿LH峰、排卵、子宫内膜情况。比较3组卵泡生长速度、优势卵泡数、排卵时间、过早LH峰和LUF(黄素化未破裂卵泡)发生率、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性。结果:B组和C组的卵泡生长速度明显快于A组(P〈0.01)。B组与C组的优势卵泡数均高于A组(P〈0.01)。比较3组卵泡生长速度,B组与C组明显快于A组(P〈0.01)。优势卵泡数:B组与C组的优势卵泡数均高于A组(P〈0.01)。C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LUF周期发生率为16.67%,高于A组和B组(P〈0.01)。尿LH试纸测定阳性结果的排卵率为91%(95/105)。B组与C组周期过早LH峰发生率为12.8%。尿LH峰后100%在48h内排卵。结论:TVS联合尿LH试纸测定对监测卵泡生长及预测排卵是一个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来曲唑(LE)、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以及LE联合HMG三种促排卵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6例不孕不育患者共382个周期分为三组。A组予LE、B组予HMG、C组予LE联合HMG促排卵治疗。分析比较三组促排卵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成熟时间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CG日卵泡直径≥17 mm卵泡数A组与B、C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防止发生卵巢过度刺激(OHSS)而放弃注射HCG患者数B组明显高于A、C组(均P〈0.05)。因无反应(在月经周期第20日B超仍未监测到优势卵泡)而取消患者数,A组明显高于B、C组(均P〈0.05)。三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LUF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排卵率分别为76.3%、72.2%、95.5%,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3.0%、13.5%、30.2%;FSH/LH〉2者共87例排卵率及妊娠率显示C组促排卵治疗后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均较A组和B组高(均P〈0.05)。结论 LE联合HMG在促排卵治疗方面有明显优势,不失为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雅杰 《中外医疗》2012,31(7):88-88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结合HCG,辅以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克罗米芬常规方法促排卵,如无排卵改用中药补肾或活血补肾法治疗。如卵泡发育成熟。给予HCG10000IU肌注,促排卵。结果 13例48个治疗周期中,表现有排卵反应33个(占总周期58.3%),获得妊娠周期5个(占有排卵周期17.8%),妊娠率达38.4%。结论克罗米酚结合HCG并辅以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丙氨瑞林、曲普瑞林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疗效。方法将96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患者进行的191个治疗周期,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分别使用HCG 10 000 IU、丙氨瑞林450μg、曲普瑞林0.2 mg促排卵,观察三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结果三组排卵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曲普瑞林组>丙氨瑞林组>HCG组,三组妊娠率、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前出现尿LH( )者的排卵率与尿LH(-)者的排卵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HCG、丙氨瑞林、曲普瑞林均为治疗LUFS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促排卵作用0.2 mg曲普瑞林>450μg丙氨瑞林>10 000 IU HCG,在优势卵泡之平均卵泡直径(MFD)≥18mm而未自行现尿LH( )时用药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下丘脑-垂体性闭经不孕患者行助孕治疗的结局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促排卵等助孕治疗的12例下丘脑-垂体性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将30个治疗周期分为HMG(13周期)组及HMG+HCG(17周期)组,比较年龄、体重指数、HMG天数、HMG量、≥18mm、14mm-18mm、10mm-14mm的卵泡数、排卵数/获卵数等。结果:有效周期26个(因多卵泡生长发育取消4个周期),促排卵有效率为92.31%(24/26),平均排卵2.38±1.58个,促排卵时间20.10±5.63天。促排卵周期妊娠率42.31%(11/26),其中1周期早期自然流产,1周期因多胎妊娠患者要求药物流产,6周期单胎妊娠,2周期双胎妊娠,1周期异位妊娠;12例患者临床妊娠11例,现已足月分娩5个健康新生儿,1例中断治疗。 HMG组的年龄、体重指数、HMG天数、HMG量、14mm-18mm的卵泡数,与HMG+HCG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G+HCG组≥18mm的卵泡数大于HMG组,HMG组10mm-14mm的卵泡数大于HMG+HCG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MG对下丘脑-垂体性闭经患者进行促排卵可以获得较好的排卵率和妊娠结局,加用小剂量HCG可能利于卵泡的优势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育泡饮对促排卵周期夫精人工授精( AIH)患者卵泡周围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AIH助孕并符合小卵泡排卵诊断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26例。对照组行氯米芬促排卵,治疗组在氯米芬促排卵同时加服育泡饮。比较2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注射日卵泡周围血流参数之搏动指数( PI)、抗性指数( RI)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CG注射日卵泡周围血流明显增加( 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为34.61%(9/26),周期妊娠率19.56%(9/46)、对照组分别为11.76%(4/34)和6.06%(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肾法配合氯米芬明显提高AIH患者临床妊娠率,可能与其增加卵泡周围血流灌注、改善卵子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来曲唑治疗PCOS腹腔镜术后不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来曲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术后3个月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来曲唑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HCG治疗,来曲唑组在HCG治疗基础上加用来曲唑,记录患者HCG日内膜厚度、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数、周期排卵率、单卵泡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双胎数(例)。结果30例来曲唑组治疗21个周期,15个周期有排卵,5个周期无优势卵泡发育,1个周期有优势卵泡发育未排卵。而对照组,治疗21个周期,14个周期有排卵,5个周期无优势卵泡发育,2个周期有优势卵泡发育未排卵。两组的HCG日内膜厚度、卵泡成熟时间、成熟卵泡数、单卵泡排卵率及双胎数有显著差异(P〈0.05),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曲唑能成功诱发术后未孕患者排卵,具有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黄体生成素在控制性超排卵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程序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对控制性超排卵及其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1年3月因女性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治疗的481个周期的资料。按注射HCG日血清LH水平由低到高分3组,A组LH<1IU/L,B组:LH≥1-<5IU/L和C组:LH≥5IU/L。结果 A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其注射卵泡刺激素(FSH)剂量增加(P<0.001),用药天数延长(P<0.001),而获卵数较多(P<0.05),但受精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的注射HCG日的E2水平,卵裂率,平均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控制性超排卵治疗中应维持适量的血清LH水平,如LH水平过低,应适当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量或加用L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在不孕症患者多卵泡发育周期中的妊娠结局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因不孕症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诱导排卵,同时指导性生活时间或宫腔内人工授精或供精人工授精助孕治疗,促排卵治疗后出现多卵泡发育的患者100例,依据优势卵泡直径≥18mm时使用的诱发排卵药物不同而分为两纽:A组注射短效GnRHa 0.1 mg,共46个周期;B组注射HCG 6 000 IU,共54个周期.比较A组与B组患者诱发排卵日血清LH、E2、P的变化、排卵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A组诱发排卵日卵泡数更多,血清E2水平更高,排卵数更多,均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妊娠率、多胎发生率、流产率及OHSS率无差异.结论 对于卵泡较多,特别是3个以上优势卵泡的患者,可以使用GnRHa代替HCG诱发排卵,以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尿促性素治疗难治性高雄激素血症所致不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雄激素血症不孕患者经尿促性素(HMG)促排卵后的临床妊娠情况。方法经临床诊断为高雄激素血症患者156例,经3—6个月经周期药物治疗后,睾酮(T)值仍然高于正常的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高雄激素血症患者33例:治疗组18例于月经周期的第4~8天给予HMG75U/d促排卵,对照组15例自然周期监测排卵。均于月经第9天开始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并根据卵泡大小决定治疗组是否继续应用HMG以及是否加量,至优势卵泡最大卵泡平均直径(MFD)≥18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U。追踪观察2组临床结果。结果治疗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周期排卵率85.7%(24/28)、临床妊娠率55.6%(10/18)均高于对照组的周期排卵率62.5%(15/24)和临床妊娠率13.3%(2/15),差异显著(P〈0.05)。2组中各有1例自然流产,治疗组1例双胎妊娠并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结论高雄激素血症患者经3—6个周期的药物治疗后,尽管T仍高于正常,但可以进行促排卵治疗,HMG促排卯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小卵泡排卵的诊治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小卵泡排卵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阴道B超监测为小卵泡排卵的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给予单纯黄体支持及促排卵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妊娠结局。结果:103例小卵泡排卵的患者中不孕患者74例,习惯性流产患者49例,其中20例同时有两种主诉。74例不孕患者中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59.5%,30例(40.5%)诊断为不明原因不孕,而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58.1%(18/31)。不孕患者中46例接受54个周期的单纯黄体支持治疗,29例接受51个周期的促排卵治疗,妊娠率分别为10.9%(5/46)及31.0%(9/29),P=0.037;活产率分别为2.2%(1/46)及27.6%(8/29),P=0.002;自然流产发生率分别为80.0%(4/5) 及11.1%(1/9),P=0.02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卵泡径线≥18mm组周期妊娠率为28.6%(14/49),高于<18mm组的6.6%(4/62),P=0.003;而纂经分别为14.3%(2/14)及75.0%(3/4),P=0.019。结论:小卵泡排卵是引起不孕及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只有约一半的患者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因此B超监测是诊断小卵泡发育的主要方法。小卵泡排卵的周期妊娠率低,自然流产率高,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可增加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