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调查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种类、疗程、联合用药、给药方法等。结果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应用药物前3位依次为克林霉素、甲硝唑、头孢哌酮/舒巴坦;术后用药时间2~15d,其中≤2d4例占1.56%,3~5d95例占36.79%,6~7d110例占42.80%,>7d48例占18.67%;单一用药129例占50.2%,二联用药125例占48.6%,三联用药3例占1.2%;β-内酰胺类药物使用122次,克林霉素90次;给药1次/d 100例占47.2%,2次/d 112例占52.8%。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有不规范之处,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重点,了解医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抗菌药物应用管理重点。方法利用北京市医院感染监控系统,设计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评价表,对2008、2009年完善管理措施后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手术科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95.53%,抗菌药物≤72 h使用率63.23%,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单次使用率5.22%。结论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用药,加强对围术期预防用药时间限制,采取有效措施限制高级抗菌药物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3.
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目的了解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4~6月份出院的骨科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用药频度、时间、疗程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58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为99.2%,涉及5大类14种,其中单用162例,占62.8%,二联89例,占34.5%,三联7例,占2.7%。结论应加强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进一步推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化。方法对931例Ⅰ类与Ⅱ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术前30 min、术前2~4 h及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者分别占7.52%,11.82%,80.67%。I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5.60 d,≤3 d者199例(31.34%);Ⅱ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7.40 d,≤3 d者71例(23.99%)。围手术期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者268例,占28.79%。Ⅰ类与Ⅱ类切口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各1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21%。感染发生与预防用药开始时间、用药疗程无相关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用药方案能达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目的,应积极开展工作推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手术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手术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手术科室350例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5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性用药占93.62%,有77.97%于术前30min~2h给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48h有113例,占预防用药的34.98%,>48h的有210例,占预防用药的65.02%;使用抗菌药物共8类,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46.85%,其次是硝基咪唑类,占21.8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结论该院手术科室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手术科室医师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3、4月份出院的121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121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术前30min给药116例,占95.9%;抗菌药物使用前5名的分别是:头孢曲松、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单一、二联用药分别占91.7%、8.3%。结论医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预防使用率过高、用药级别过高、用药时间过长、更换药物频繁等,应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加强对滨海县人民医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降低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调查该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现状,查找造成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率低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并评价对策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该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率由活动前的77.24% 下降到活动后的39.67% ,且圈员们的品管手法、自信心、积极性、责任感等无形成果均得到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降低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甲状腺、乳腺、疝气三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提高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正确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笔者医院2012年1-12月的513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用药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513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有127例,使用率为22.22%;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用药少于24 h的有17例,合理率为13.38%;药物选择应单一用药为主,共120例,占94.49%,二联用药的有7例,占5.51%,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有4例,仅占3.12%。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等合理率低,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1380例Ⅰ、Ⅱ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调查某院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数据,为医院实施监控措施、采取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按统一方法和标准,调查分析2008年胆囊切除、乳腺手术、结肠切除和髋关节置换4种手术患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髋关节置换术有约50.00%未在麻醉诱导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而手术时间>3 h有约85.00%在术中未追加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约80.00%均>24 h;60.50%乳腺手术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结论 为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降低患者、社会的经济负担,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迫在眉睫,应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策略,探索嗣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重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总被引:45,自引:16,他引:45  
目的提高围手术期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 方法 1997年3月和2001年3月两组手术患者用药调查,比较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结果通过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工作,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定期监测和结果反馈、采取干预性措施等手段,促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合理化;2001年组手术前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P<0.001),手术期用药率提高(P<0.001),手术后期用药时间缩短1~2 d;预防性用药种类趋向广谱抗菌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比例增高. 结论应严格掌握各类手术预防用药的指征;加强手术前期预防性用药的管理;选择适当抗菌药物进行围手术期的预防;限制手术后期用药时间;定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