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肿瘤和脾转移癌(metastatic carcinoma of the spleen, MC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5例经外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脾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强CT检查对术前良恶性肿瘤鉴别准确率为85.7%,B超误诊率达20%。34例行手术探查,33例行脾切除或部分脾切除。术后病理显示,21例属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常见,占80.9%;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1年存活率为90.5%(19/21),3年存活率52.4%(11/21),1例术后9年仍存活。原发性血管内皮肉瘤和脾纤维肉瘤合并肝转移者各1例,手术介入治疗术后分别存活13个月和18个月。11例原发性良性肿瘤以血管瘤和淋巴管瘤为多见,分别占45.5%和27.3%,本组脾转移癌3例占8.5%(3/35),分别为胃癌脾转移、结肠癌脾转移和卵巢癌脾转移;2例于术后半年内死亡,1例术后14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恶性淋巴瘤常需辅助性化疗。良性肿瘤术后无须特殊处理,瘤体小者行部分脾切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提高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肿瘤的生存率,对于MCS采取加强临床探查、结合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可望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仁济医院1990年7月至1998年7月间原发性脾脏肿瘤16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8例,全部行脾脏切除,3例附加胰腺体尾切除。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脾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5例恶性淋巴瘤病例,3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9个月和18个月死亡,死于肿瘤复发,1例生存8年健在,1例术后5个月仍在术中,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早期诊断很 重要,治疗选择及预后与病理  相似文献   

3.
脾脏肿瘤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2例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经23例进行CT检查,5例转移性脾肿瘤行选择性脾动脉造影,术后病理后,良性肿瘤12例,原发作恶性肿瘤15例,转移性肿瘤5例,均行脾切除术,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预后好,恶性肿瘤预后差。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脾脏肿瘤主要诊断方法。良性肿瘤应行脾切除术,恶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强调以手术为中心结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总结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的经验,以利提高脾脏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脾脏原发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中有25例术前诊断为脾脏占位病变。良性肿瘤19例中14例行脾切除,5例行肿瘤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恶性肿瘤12例中11例行脾切除(其中2例加胰体尾切除),1例活检。术后病检结果:良性肿瘤中各类囊肿11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炎性假瘤2例,平滑肌瘤囊性变和海绵状淋巴管瘤各1例;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和淋巴肉瘤6例,血管肉瘤3例,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5年以上3例,均为早期且联用放疗或化疗、免疫治疗。结论 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良恶性鉴别可根据CT、血管造影和血清AKP、γ-GT。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1992年9月~2005年11月收治脾脏原发性肿瘤患者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9.5岁。良性肿瘤22例,其中脾囊肿11例,脾血管瘤9例,淋巴管瘤2例;恶性肿瘤10例,其中脾恶性淋巴瘤8例.脾血管内皮肉瘤2例。病程5d~4年.平均病程7个月。18例以左上腹疼痛不适为首发症状,其中伴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2例,消瘦6例.发热3例.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原发性脾脏肿瘤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34.4岁。左上腹部隐痛不适伴包块8例,发热、左腰部疼痛1例,黄疸、乏力伴左上腹包块1例,健康体检B超发现脾占位性病变1例,车祸致腹腔内出血伴失血性休克、全身多处骨折1例。急诊剖腹探查发现脾脏破裂,表面呈灰白色。  相似文献   

7.
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3例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脾血管瘤5例,脾淋巴管瘤4例,脾囊肿2例,脾恶性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中行脾切除术4例,部分脾切除术7例;有2例脾切除术后1年频发呼吸道感染,其余恢复良好。脾恶性淋巴瘤2例者行脾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1例术后生存23个月,1例术后8个月仍随访。结论: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靠B超和CT;良性肿瘤术中应尽量保留部分脾脏,脾切除术后2年内应观察感染的临床表明;恶性淋巴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唯一希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77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23例。良性肿瘤患者中25例行脾切除术,1例动脉瘤行脾脏栓塞术,3例拒绝手术。恶性肿瘤中8例行单纯脾切除术,8例行脾脏切除加胰腺体尾部切除,3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平滑肌肉瘤及1例淋巴肉瘤的患者剖腹探查因腹腔广泛转移仅行病理活检,2例拒绝手术。所有病例无手术并发症。结果脾脏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的18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2年以上7例,均为早期治疗的患者,存活1~2年的6例,不到1年的4例,1例患者术后第7天死亡。结论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B超为首选检查。脾脏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l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B超检出率为95.3%(41/43),CT检出率为96.6%(28/29).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5例,随访2个月至15年(中位6.8年),良性肿瘤5年生存率100%,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3.3%和26.7%.结论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孙蕾  朱化刚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1):748-750
目的探讨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策。方法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18例并行CT检查,3例并行多普勒彩超检查,另有2例行MRI检查。全部病例均行脾脏切除术治疗,其中6例合并胰体尾切除。结果29例病例中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10例,包括3例转移性脾肿瘤。B超与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1%与94.4%;彩超与MRI全部检出异常。术后恢复均较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及术后并发症。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脾脏肿瘤诊断的主要手段,结合其他检查方法有助于定性诊断准确率的提高;手术治疗仍是多数脾脏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非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l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B超检出率为95.3%(41/43),CT检出率为96.6%(28/29).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5例,随访2个月至15年(中位6.8年),良性肿瘤5年生存率100%,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3.3%和26.7%.结论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脾脏肿瘤43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l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B超检出率为95.3%(41/43),CT检出率为96.6%(28/29).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5例,随访2个月至15年(中位6.8年),良性肿瘤5年生存率100%,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3.3%和26.7%.结论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脾脏原发性肿瘤2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脏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6~2003年收治的22例脾脏原发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均行B超检查,发现脾大21例,提示脾脏占位病变19例,该19例行CT检查,均发现脾大并提示有占位病变。手术病检证实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10例。22例患者均行脾切除,其中有5例行淋巴结清扫,2例行侵犯脏器联合切除。结论 脾脏原发性肿瘤术前诊断主要靠B超、CT,其治疗首选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5.
5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诊治体会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22002)金根培,金灌培,高方喜,董入奈,倪俊我院自1984~1989年收治5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恶性淋巴瘤3例,血管肉瘤2例。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就其病理特征、诊断和治...  相似文献   

16.
脾脏肿瘤是临床少见疾病,仅占全部肿瘤的0.03%。我院自1990年3月到2000年10月收治脾脏肿瘤24例,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龄36(21~64岁)岁。病程1周至3年不等。临床表现为左上腹隐痛不适4例,胀痛6例,伴低热或中等度发热3例,伴黄疸、消瘦4例。无症状行B超检查发现者14例。其中7例体检触及轻到中度脾肿大。本组病例行B超、CT或MRI检查发现脾占位病变呈囊性(10例)、实性(11例)或囊实混杂密度(3例)。其中病变单发者19例,2个及4个者各1例,散在多发者3例;病灶直径小于5cm…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脾脏肿瘤47例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5年1月至2004年6月间连续收治的47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理特征和诊治对策。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10~74岁,平均(45·2±11·6)岁。本组脾脏良性肿瘤28例(60%),包括脾血管瘤、脾囊肿、淋巴管瘤、错构瘤、浆液性囊腺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策 ,笔者回顾性分析 1 4例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实性或囊性结节。脾脏切除术疗效好。提示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 ;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 ;治疗首选脾切除。  相似文献   

19.
23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ang R  Wang D  Li Q  Sun T  Hao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3):208-209
目的 提高临床对少见的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 对1956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23例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均行手术探查,22例获切除,术后均行COP或CHOP方案化疗。23例均为术后病理确诊,病理类型均为NHL,其中B细胞源性21例,T细胞源性2例。按Ahman脾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I期9例、Ⅱ期8例、Ⅲ期6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50%、40%、16%。结论 脾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和CT,病期的早晚影响其预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治经过。结果 原发性阑尾肿瘤临床较少见,其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术前几乎不能明确诊断,常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 右下腹炎性包块等,二次手术率高。结论 凡有以下表现应考虑本病。作相应处理;(1)阑尾炎症状不典型,近期又复发,或表现为阑尾脓肿,积极治疗效果不佳,或一度消退又复发,(2)右下腹肿块,(3)术后表现阑尾粗大或短缩,壁增厚,腔闭塞,或根部有坚硬肿块。(4)阑尾切除术后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5)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回结肠套叠等。阑尾肿瘤均应手术。视具体情况行阑尾切除术或右半结肠切除术,或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