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上腺素受体分为α,β两大类。α受体又可分为两种亚型,位于突触前膜的为α_1,激活时产生兴奋效应;位于突触后膜的为α_2,兴奋时产生抑制效应。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选择性试药的应用,人们对有关α受体的分类,分布,作用机制乃至与疾病的关系的认识,正在发生着变化。 一、突触后膜也存在有兴奋性α_2受体 给毁髓大鼠分别静注选择性α_1受体激动剂甲氧明和选择性α_2受体激动剂B-HT920,可获得两条药物剂量——升压反应曲线.选择性α_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能显著拮抗甲氧明的效应而不影响到B-HT920,选择性α_2受体阻滞剂育亨宾则相反。类似的结果亦见于哌唑嗪和萝芙素(选择性α_2受体阻滞剂)对肾上腺素和α-甲基去甲肾上腺素升高毁髓大鼠血压反应的阻滞。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素能受体是细胞膜的组成成份,可能是一种大分子的蛋白质脂旦白。Ahlquist 首先提出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即α—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α受体)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β受体)。随后,Lands 又把β受体再分为β_1和β_2两种亚型。近来,Langer 通过大量实验,提出将α受体分为两种亚型,突触前膜的α_2受体和突触后膜的α_1受体。迄今,在心交感神经纤维突触前膜除发现有α受体、β受体外,还发现有胆硷能 M、胆硷能 N、多巴胺、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组  相似文献   

3.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α1和α2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旋四氢巴马汀(I-THP)选择性地抑制~8H-prazosin和~3H-clo-nidine与大鼠脑细胞膜上α_1和α_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合,与α_1、α_2受体的亲和力(Pki)分别为5.84和5.87。其拮抗苯肾上腺素收缩大鼠离体主动脉条作用PA_2值为5.59,它使利血平化大鼠出现升压效应,并为育亨宾所阻滞。大剂量I-THP能拮抗可乐定的升压作用,表明I-THP有阻滞α_1受体的作用,小剂量时能激动突触前膜α_2受体,大剂量亦能阻滞突触后的α_2受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系列高选择性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发现以及放射配体结合试验(radio—ligandreceptor binding assay,RRA)的应用,近几年来对α-受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们在分类、定位、功能及其作用的机制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本文着重介绍有关α_2-肾上腺素受体研究的过程和进展。1 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 1948年 Ahlquist比较了某些拟交感胺药物的作用后,提出了肾上腺素受体分为α与β两种类型。1958年Powell等发现二氯异丙肾上腺素能选择性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进一步肯定了这种分类。β-受体分为β_1和β_2两种亚型是Furchgott和Lands首先证实的,这一分型目前已被公认,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α-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最早是根据其解剖部位和功能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袁维秀  郭英  徐娟  张宏 《北京医学》2013,35(1):18-21
目的 研究下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α1-肾上腺素受体通过GABAB受体调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机制.方法 在急性切取的腰段脊髓切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刺激诱发的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谷氨酸能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s),给予GABAB受体特异性拮抗剂CGP55845,进一步观察GABAB受体在苯肾上腺素对突触终末eEPSCs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苯肾上腺素显著降低初级传入末梢单突触和多突触eEPSCs幅度,在突触后GABAB受体被从胞内阻断的条件下,再灌流CGP55845,阻断谷氨酸能突触前GABAB受体,可部分拮抗苯肾上腺素对刺激引发的EPSCs (eEPSCs)幅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位于脊髓背角神经元α1-肾上腺素受体,通过GABAB受体抑制初级传入纤维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冲动的传入,这种突触前对谷氨酸释放的调节可能是下行肾上腺素能系统对伤害性刺激调控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们以前的实验证明,离体兔耳动脉壁中含有脑啡肽,它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抑制作用,并使血管收缩反应明显下降。脑啡肽的这一抑制效应是通过突触前和突触后的途径实现的。本实验进一步提示,脑啡肽抑制效应的突触前膜受体途径也可能有两条。一是突触前膜上的阿片受体被脑啡肽激活后,直接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另一是阿片受体被激活后,再通过激活前膜上的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和血管收缩反应发生负反馈作用。本实验还证明,脑啡肽的这一抑制效应是不需要前列腺素参与作用的。脑啡肽这一抑制效应的存在,对血管活动的调节和实际应用都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 α_2肾上腺素受体(α_2受体)的类型1896年 Oliwer 发现肾上腺浸出液有升压作用,继而分离出肾上腺素。1913年 Dale 提出肾上腺素有血管收缩和扩张作用。1933年Clark 提出受体学说,1948年 Ahlquist 将肾上腺素受体分为α和β两类,1967年 Lands 将肾  相似文献   

8.
先前的研究表明血小板α_2受体变化表征交感神经突触前α_2受体的变化。为了解心衰病人血小板α_2受体功能状况,我们观察了10例Ⅲ、Ⅳ级心功能的心衰病人及10例配对正常人由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α_2受体阻滞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应用α_2阻滞剂Rauwolscine(0.25mg/L)后,0.25,0.5,1.0mg/L E诱导的心衰病人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血小板α_2受体在心衰时有数量的减少或(和)功能的降低,表征交感神经突触前NE释放的负反馈机制被抑制。  相似文献   

9.
闹羊花醇提物注入麻醉兔侧脑室,以人工脑脊液作对照,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降压作用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闹羊花醇提物醇提物的中枢降压作用能被注入侧脑室的肾上腺素α_1一受体阻断剂哌唑嗪明显地对抗,肾上腺素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能完全取消闹羊花的中枢降压作用。提示闹羊花醇提物的降压作用与激活中枢肾上腺素α—受体有关,似与激活α_2—受体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近来发现β受体和α受体一样,也可分成突触前和突触后两种。突触后β受体激活引起心脏兴奋、气管扩张、血糖升高等效应;突触前β受体则主要参与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释放的自动凋节。(一)突触前日受体作用1974年Langer等首先提出突触前β受体激活可促进交感递质释放。随后在多种接受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组织器管如大鼠心房、豚鼠肺动脉、大鼠门静脉等都见到低浓度异丙肾上腺素可增加低频电刺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突触之间或神经—效应器接头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化学物质的释放进行的。这一化学过程通常称为神经体液传递,所释放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末稍的去极化通过动作电位引起化学递质释放到突触间的裂缝或神经效应器间隙,而后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兴奋或抑制性效应。本文就肾上腺素ǎ受体的分布、功能及作用原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类型自杀者脑中α_2肾上腺素受体状况,作者用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氯压定和UKl4304用〔~3H〕标记后对不同类型自杀者脑部的一些区域中α_2肾上腺素受体特异性结合能力进行了定量检查。自杀者被分为患抑郁症的自杀者和患其他精神障碍的自杀者两组,结果显示,抑郁自杀组比患其他精神障碍的自杀者下丘脑对〔~3H〕氯压定结合能力增高(高于35~55%),额叶皮质对〔~3H〕氯压定结合能力减少。抑郁自杀者下丘脑对[~3H]UK14304结合能力降低而额叶皮质对〔~3H〕UK14304结合能力增高(30%以上)。在脑部其他区域,如杏仁核、海马、小脑也显示自杀与受体密度增加趋势有关。另外,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体标本收缩功能实验方法显示,狗鼻粘膜血管上的α肾上腺素受体(α受体)主要为α_1受体,包含α_(1A)与α_(1B)两种亚型。以去甲肾上腺素为标准,比较了10种临床上作为抗鼻粘膜充血药物的α受体激动剂对鼻粘膜血管α_1受体的内在活性与相对效率,并比较了去甲肾上腺素与苯肾上腺素对α_(1A)与α_(1B)受体的强度、亲和性与受体储备。  相似文献   

14.
连续静滴多巴酚丁胺3d,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在异丙肾上腺素刺激下的 cAMP产生能力;不论预先是否用α_2受体拮抗剂 rauwolscine 阻断血小板α_2受体,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无显著变化。停用多巴酚丁胺后,淋巴细胞β受体反应性逐渐恢复,药后二周基本达到药前水平。结果提示,即使短暂使用多巴酚丁胶也可使心肌细胞β受体失敏感和(或)向下调节。  相似文献   

15.
用新生乳鼠心肌做原代细胞单层培养后均加入心得安(Propranolo)。分为4组: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NE)组;NE+CEC组;NE+Nifedipine组。加入~3H-胸腺嘧啶核苷后测放射性计数。结果表明,CEC阻断α_(1b)亚型受体后,不影响NE刺激心肌细胞DNA的合成;Nifedpine阻断α_(1a)亚型受体后,完全阻断了NE的作用。提示,α_(1a)亚型受体可能是交感-儿茶酚胺刺激心肌肥大形成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方法测定与比较WKY与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SP大鼠心室组织中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受体)及其亚型的数量与亲和性。结果显示,SP大鼠心室组织中总的α_1受体的数量及对~(125)Ⅰ-BE的亲和性与对照WKY大鼠无显著差别。WKY大鼠心室组织中的α_1 受体包含α_(1a)与α_(1b)两种亚型,而SP大鼠仅含α_(1b)一种亚型。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采用收缩功能实验方法证明老年大鼠血管的α_1肾上腺素受体(以下简称α_1受体)中α_(1A)亚型增加.而α_(1B)亚型减少,其中主动脉在年轻大鼠主要含α_(1B)亚型,而老年大鼠则主要含α_(1A)亚型。本实验比较老年与年轻大鼠主动脉α_1受体激动时磷酸肌醇(In-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受体学说只强调效应器受体(突触后受体),近年来受体的存在部位已扩大到突触前膜。早在1957年,Brown及Gillespie发现苯苄胺(α阻滞剂)可使刺激神经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NE)输出增加。最初  相似文献   

19.
利用~8H-Prazosin结合试验和不可逆阻断剂N-ethoxycarboxyl-2-ethoxy-1,2-dihydroquinoline(EEDQ)测定了老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含量及α_1-AdR的受体动力学变化。老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AdR含量明显低于青年;老年与青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AdR的半恢复时间(T_(1/2))分别为107.8h和64.1h,老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AdR的生成速率和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790pmol/(h·g蛋白)和6.43×10~(-3)/h,青年大鼠则分别为1.928pmol/(h·g蛋白)和0.0108/h。结果表明老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AdR更新缓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阻力血管在α_1肾上腺素受体兴奋时内皮释放NO的变化。方法选用16和40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对照。用后肢阻力血管灌注模型来研究α_1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苯肾上腺素)的灌注压力曲线,以及在L-亚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阻断NO的合成和用L-精氨酸(L-arg)来增加NO合成的底物时,对苯肾上腺素的剂量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l)SHR组PPmin,PPmax,和Slope明显高于WKY组,40周EC_(50)明显低于WKY组,16周时SHR和WKY没有明显差别。(2)SHR后肢阻力血管对苯肾上腺素的反应明显强于WKY组,用LNAME后苯肾上腺素的剂量反应曲线明显左移,用L-arg后苯肾上腺素的剂量反应曲线在SHR组没有明显变化.在WKY组明显右移。结论(l)α_1肾上腺素受体兴、奋时引起血管收缩的同时,引起内皮释放NO增加;(2)内皮释放NO在血管收缩时起负反馈的调节作用;(3)高血压时内皮细胞释放NO的功能障碍是导致阻力血管α_1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反应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