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固定加侧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胸椎结核患者,术前应用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抗结核治疗2~4周,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侧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3—6个月融合,平均4个月。无一例复发,后凸畸形矫正满意。结论一期后路固定加侧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彻底减压脊髓压迫,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
李宏伟  马远征  陈兴  鲍达 《北京医学》2006,28(5):276-278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安全性及其价值.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0~4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本组中30例患者均未出现椎旁脓肿或窦道形成等结核复发情况,内固定物无松动,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5个月;后凸畸形矫正度数为31.6°±7.5°,后期校正度数丢失2.7°±1.5°.本组中仅1例9个月后手术对侧出现腰大肌脓肿,经再次病灶清除手术后,随访11个月,无复发迹象.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脊柱即时稳定、促进植骨融合、校正后凸畸形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经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抗结核治疗2w后,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12-39个月,平均2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4-6个月融合,平均5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和移位,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减少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老年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在老年人脊柱结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60岁以上高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取髂骨椎体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配合支具外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46个月,平均26个月,24例脊柱后凸角由术前平均17.6°矫正至术后平均7.1°,术后4~8周植骨融合,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老年人脊柱结核可在直视下清除病灶,有利于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促进椎体间融合,但术后仍需支具固定。  相似文献   

5.
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行异胭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治疗2~3w后,采用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24~38个月,平均2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3~6个月融合,平均4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后路AF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6.
符波  林明侠  王先安 《海南医学》2005,16(11):102-103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6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并前路Z-plate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65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4.2个月,后凸矫正使用19°,无伤口感染、脑脊液漏、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所有病例结核病灶全部治愈。结论在有效利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及Z-plate钢板内固定治疗是安全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胸椎结核的应用效果.方法 胸椎结核27例,均采用前路入病椎体全切除术加钛网内植骨内固定,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 27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症状均有缓解,无局部和全身并发症,脊髓功能恢复优良,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滑脱、断裂情况,植骨均融合.结论 在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应用于胸椎结核,能重建脊柱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同时内固定矫形固定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总结28例脊柱结核患者,经术前抗痨后,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植骨融合前路钛钢板或“AO”前路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28例患者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术后1.6个月,无局部结核复发、窦道形成,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术后3.6个月,后凸畸形矫正平均较术前纠正25°。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全部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脊柱结核内固定可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助于植骨融合和减少结核复发,在结核病灶彻底清除的同时,植骨内固定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治疗中应用前路器械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对21例经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前路器械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1例,女性10例,胸椎结核8例,腰椎结核13例(包括胸腰段),平均年龄49岁,全部病例均行术前和术后抗痨化疗。术中经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椎管减压,椎体问自体骨植骨前路器械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全部病例内固定物没有失效,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切口一期愈合,无脊柱后凸及侧弯畸形,无病灶复发。结论:胸腰椎结合治疗中用前路器械内固定可有效矫正和预防脊柱后凸及饲弯畸形,并为脊柱提供稳定性,促进病灶愈合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0.
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月间采用后路内固定并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38例.后路内固定采用椎弓系统,前路病灶清除后,采用自体髂骨移植26例,肽网植骨融合12例.结果除2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瘘道形成,行二期缝合愈合外,其余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一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核无局部复发,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4个月.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椎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胸椎多节段结核患者,实施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椎间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植骨材料选用肋骨、髂骨或充填自体骨的钛网.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结核复发、ASIA分级、后凸畸形矫正及胸椎稳定性情况,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34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手术前及手术后脊柱后突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34例中,优25例,良9例。34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纠正19.8°±3.7,°X线片显示所植髂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4.5±1.4)个月。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前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对胸腰椎椎体骨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26例早期行前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的胸腰椎椎体骨结核患者恢复情况,以判断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8个月至5年4个月的随访发现,26例病人的脊椎骨结核均治愈无复发,内固定牢固,植骨融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及保持良好。其中6例伴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全部恢复。【结论】早期前路病灶清除、彻底减压、有效内固定及植骨融合能及时解除或预防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防止病灶扩散,有利于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4.
杨利斌  杨素敏  侯文根  路坦 《重庆医学》2015,(35):4972-4974
目的:探讨前路清除病灶、植骨联合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收治的3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变部位为下腰椎及骶椎,术前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髂骨)。术后卧床休息6~12周,持续使用抗结核药物12~18个月。结果随访12~43个月,有1例形成窦道,双侧形成脓肿,经再次手术切除窦道、清脓后愈合,植骨块无移位,结核病灶均愈合;13例有神经症状者基本恢复;31例术后随访未见椎体滑移,椎体高度、后突畸形矫正及椎体稳定性恢复满意,植骨于术后5~9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前后联合入路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和充分脊髓神经减压,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坚强的三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并取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1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手术前及手术后脊柱后突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21例中,优10例,良11例。21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纠正19.8°±3.7°,X线片显示所植髂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5±1.3)个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54例患者行一期前路植骨内固定。结果 对5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4~24个月随访,术后复查示脊柱生理曲度、高度恢复满意,内固定可靠,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植骨融合满意。结论 利用钛网植骨行胸腰椎椎体重建,可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融合好。  相似文献   

17.
脊柱结核根治术后的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540-542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外科手术内固定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本科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结核、胸腰椎结核及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正确执行标准护理计划的护理并抗结核治疗及功能锻炼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8个月后91.3%的植骨融合。患者康复治愈率78.3%。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应用植骨融合是安全、有效的,制定标准护理计划是手术成功及康复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道德  钟睿 《西部医学》2012,24(8):1474-1475,1478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椎次全切除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均行前路病椎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Frankel分级结合X线片判断疗效。结果所有病例作半年以上随访,每3个月复查X片,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恢复到Frankel E级,13例植骨完全融合,后凸畸形基本矫正,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无结核复发。结论经前路病椎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术野清晰、病灶清除彻底、植骨融合可靠、内固定稳定、畸形矫正满意、植骨融合率和治愈率高的特点,是目前脊柱外科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郑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540-542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外科手术内固定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本科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结核、胸腰椎结核及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正确执行标准护理计划的护理并抗结核治疗及功能锻炼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8个月后91.3%的植骨融合,患者康复治愈率78.3%。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应用植骨融合是安全、有效的,制定标准护理计划是手术成功及康复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