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接触AE_(121)破乳剂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细胞率。在接触AE_(121)破乳剂的工人与非接触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反映了AE_(121)破乳剂不能引起人体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子辐射诱发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和HPRT基因突变率作为中子辐射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方法采用14MeV中子等剂量率照射离体人外周血,吸收剂量范围0~1Gy,秋水仙素阻断法检测染色体畸变率,CB细胞法和常规培养法检测微核率,多核细胞法检测HPRT基因突变率,建立相应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该剂量范围内,各指标与剂量关系符合现行平方模型,染色体畸变、微核呈过离散分布,三者有线性相关性。染色体畸变率灵敏度最高,其次是CB细胞法微核率,再次是常规培养法微核率,HPRT基因突变率最低。结论中子辐射事故可采用准确灵敏的染色体畸变率和CB细胞法微核率作为生物剂量计进行辐射种类判定和生物剂量估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放射人员的辐射效应 ,为卫生防护监督管理部门搞好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取温州地区 32 5例放射工作人员 (放射组 )和 5 0例未明显接触放射源的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 ,检测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结果 放射组染色体平均畸变率为 0 .36 % ,细胞平均微核率为 2 .87% ,染色体畸变体和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P <0 .0 5 )。结论 温州地区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微核率已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探讨河豚毒素的药用价值,检测其是否有潜在的致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观察。结果:河豚毒素未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小鼠精子畸变率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3项试验的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则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TTX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BudR的遗传学效应,本研究采用染色体畸变分析、微核测定和细胞分裂指数3项指标,对48例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利用渗入BUdR的培养方法来研究细胞动力学和微核发生率,以监测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特别呈弱致癌物和弱致突变物,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的10例患不同疾病的患者,在UBI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检测。结果发现、随着治疗次数增加,染色体畸变率略有增加趋势,但未超出正常范围;淋巴细胞核率随治疗次数的增加也有增高趋势,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提示:人体少量自血经UBI处理后再回输体内,对细胞遗传学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蜂胶对诱发小鼠染色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蜂胶对诱变剂诱发染色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及胎肝微核试验检测蜂胶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骨髓微核试验发现500mg/kg,2000mg/kg和8000mg/kg3个蜂胶剂量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微核发生率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F=77.83,P=0.000),抑制率分别为55.98%,66.67%和82.05%。胎肝微核试验示3个蜂胶剂量同样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F=201.02,P=0.000),抑制率分别为39.02%,64.77%和83.47%。结论 蜂胶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染色染损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两项试验对沥青接触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检出率接触者均比非接触者高,经泊松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沥青可导致染色体损伤。但48例的染色体与微核检测的配对卡方检验,X~2=7.84,P<0.01,说明微核检测方法不及染色体检测灵敏。本文还对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染色体畸变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论在接触组和非接触组中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用一次性人体胸片(0.118mGy)、胸透(4.920mGy)、胃肠检查(40.425mGy)的X射线剂量,分别一次性均匀照射小鼠,照后7小时观察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结果随剂量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均增高。中期染色体畸变率与间期细胞微核率两者呈直线相关(r=0.96,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32 1.37x)。染色体畸变类型以染色体断片为主。说明在小剂量x射线情况下,引起染色体畸变主要是断片。微核的产生主要由断片形成。所以,通过观察微核率就可得知染色体断裂情况,从而进一步得知此x射线剂量对哺乳动物及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X线照射离体人血检测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建立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用于受照者的受照剂量估算.方法 用BG-6B医用直线加速器在0~5.0Gy的剂量范围内分别选0、0.1、0.5、1.0、2.0、3.0、4.0及5.0Gy共8个剂量点照射离体的健康人血,经细胞培养收获染色体并检测其畸变,用CB微核法检测淋巴细胞微核,建立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并用F检验和曲线拟合指数R2进行验证.结果 人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自发率(本底值)很低,照射后各剂量点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在0~5.0Gy范围内,随着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046×10-2+5.8570×10-3D+8.8984×10-2D2和(y)=4.3260×10-3+2.3248×10-2D+1.4278×10-2D2,经F检验,染色体"dic+r"细胞和微核细胞与剂量(Gy)的回归关系(P<0.01)有高度的统计意义,而曲线的拟合指数R2分别为0.999和0.998.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剂量-效应曲线的回归方程式,经F检验和拟合度指数的验证,证明dic+r细胞和微核细胞与剂量的回归关系有高度的统计意义且曲线拟合度好,可作为本地区X线事故剂量估算的数学回归方程式,为慢放病、辐射损伤事故的医疗救治方案的确定和进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20条健康猕猴随机分成急性一次(223mGy/min)、分次累积(223mGy/min、每周照射一次,0.25Gy/次)、低剂量率慢性连续(每周照射5天,50mGy/day)照射及对照四个组。在0~2Gy累积剂量范围内,对猕猴造血、免疫及细胞遗传学方面的某些生物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停照后一年中对上述指标的恢复过程作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照射条件下辐射损伤的程度和特性不一,由辐射所诱发的体细胞效应大多数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13.
14.
岩参(Bergenia purpurascens)又名岩白菜,为虎耳草科植物,主产于西南地区,生长在海拔1000~3000m背阴面岩坡上.按中药炮制加工工艺将岩参制成药片,在四川省阆中、盐亭两县对食管癌高发区的食管上皮细胞增生和上消化道炎症患者1万多人进行长达5年多的治疗观察,治愈率达88.7%,表明岩参对上消化道炎症疗效显著,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药.作者在对岩参进行了一系列急、慢性毒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SCE频率和DNA合成抑制实验,为岩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采用常规微量外周血培养染色体标本制备法,常规核型分析,对53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群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染色体畸变率达3.019%,显著高于正常组0.126%(p<0.01)。染色体数目畸变主要为亚二倍体;结构畸变有单体断裂、断片等。G带核型分析见有平衡易位2.00%,微核(MN)12.45‰。研究结果提示:虽然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血液中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无规律性和特异性,但其畸变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学检查作为滋养细胞疾病的早期辅助诊断和预后观察是很有意义的。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No5、No6、Nol3、Nol4、Nol7、Nol9等染色体易被丢失。这些染色休的丢失与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是否有关,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甲亢患者经131Ⅰ治疗后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脆性位点Fra8q22表达频率均显著高于未予131Ⅰ治疗的甲亢病人和正常人。提示131Ⅰ治疗可引起体内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以致一定程度的辐射损伤。Fra8q22既是甲状腺球蛋白基国防在区段。又是131Ⅰ照射的敏感部位之一,这对131Ⅰ治疗甲亢作用机理的探讨,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50%虫螨净乳剂的毒性及遗传学效应。50%虫螨净乳剂属高毒类农药。小鼠骨髓微核实验表明,微核率有随虫螨净乳剂浓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54mg/kg组微核试验阳性。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表明,虫螨净乳剂对睾丸精原及精母细胞无致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20.
反复使用的植物油致畸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长期反复使用的植物油对离体血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影响。方法 人外周血离体培养法。结果 和本底对照组相比,染一畸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单体畸变有正相关性(r=0.987)。微核率有差异但变化不大。结论 反复使用的 对淋巴细胞微核影响不大,对染色体有致畸毒性作用,应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