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表达及与血管形成定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定量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及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进行检测,并对其在30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与血管形成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正常膀胱组织均为阴性反应,膀胱癌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低分化和浸润性癌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和表浅性癌组(P<005),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形成定量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果提示:VEGF表达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VEGF是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血管生成因子,VEGF蛋白表达和血管形成定量有可能成为预测膀胱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心肌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90年代初确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具有特异性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诱发新生血管生长 ,继而形成侧支循环的作用后 ,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外源性VEGF基因治疗可明显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及功能。 1997年临床上开始试用VEGF治疗终末冠心病 ,并取得了初步满意的临床结果〔1〕。新近实验表明 ,VEGF联合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TMLR)对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和功能效果更佳〔2〕。现介绍此方面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VEGF与血管新生一、血管新生 :血管新生有 2种形式〔3〕:1.血管生成 ,即微血管通过“发芽”的方式形成新生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3.
应用VEGF治疗外周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又名血管通透因子(VPF),是一高度特异的血管有细胞有丝分裂素,其受体KDR,flt具有酪氨酸激酶特性,不论对肢体缺血的动物实验模型还是对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VEGF均能明显增加缺血肢体的侧支循环,改善缺血。在临床上VEGF对外血管疾病的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肾细胞癌血管生成与癌细胞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血管生成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肾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数(MVC)。结果: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MVC有关;有肿瘤转移者VEGF表达和MVC的等级分布显著高于无肿瘤转移者。结论:肾细胞癌血管生成可能有赖于癌细胞合成分泌的VEGF来调节;VEGF表达和MVC均与肿瘤转移有关,有可能作为判断肾细胞癌转移潜能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兔缺血后肢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与侧支形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缺血肢体代偿侧支形成过程中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的相应规律。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40只,切除兔一侧后肢股浅动脉全长建立缺血模型,分为1天、3天、7天、14天、28天、56天及90天7个观察期(n=5);另设对照组(n=5)。观察造模后小腿动脉压比率、动脉造影血管计数及缺血后肢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和内源性VEGF蛋白的变化。结果:造模后3天,缺血后肢骨骼肌中即有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7天时达到高峰,28天后逐渐减弱,而缺血区新血管发生也相应停滞。结论: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有其特定时限性,提示在其表达水平开始下降时,应考虑补充外源性VEGF。  相似文献   

6.
组织缺血损伤在整形外科中目前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缺血的原因通常归结于组织的动脉供血不足 ,静脉回流不畅 ,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已发现能诱导新血管形成和改善组织缺血状态的许多血管生长因子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因子 ,它作用的受体仅发现在内皮细胞上。研究VEGF基因治疗在组织缺血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对促进整形外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VEGF的生物学特性 1.1 VEGF的基因结构和同种异形体 利用聚合酶链反…  相似文献   

7.
肿瘤血管形成在实体肿瘤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肿瘤血管形成是生长刺激因子 (如VEGF ,bFGF)与抑制因子 (angiostatin ,endostatin)相互作用的结果。测定肿瘤组织血管密度、VEGF、bFGF表达、血清或尿液中VEGF、bFGF浓度 ,有望成为判定肿瘤病期进展、转移及预后新的敏感指标[1] 。实体肿瘤生长在直径 >1mm时必须有VEGF等参与下的血管形成并网络化。目前 ,文献报道肿瘤组织VEGF、血管计数是肿瘤病期进展及预后的标志。血清VEGF(S VEGF)来源于肿瘤细胞。有资料报道S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标本的VEGF表达情况。结果 VEGF表达与胃癌转移及术后早期复发有关。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VEGF阳性率分别为70.59%和31.25%,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肿瘤浸润达浆腊和未达浆膜组VEGP阳性率分别为65.80%及33.33%,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检测VEGF表达可作为胃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1989年Connolly等发现了一种可促进血管生成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命名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近年来又有两种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和VEGFC被鉴定出来[1,2],三种VEGF基因在成人器官和血管生成中都有广泛表达。VEGF不但可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EC),诱导EC出现短暂的胞浆钙浓度升高、形态改变、细胞分裂及细胞运动,而且在肿瘤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一、VEGF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VEGF是一个亲肝素以二硫键连接的糖蛋白同源二聚体,相对分子质量34000~45000,两个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均…  相似文献   

10.
胆系恶性肿瘤VEGFmRNA、bFGFmRNA、PDGFmRNA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需血管生成 ,主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ot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 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 ,PDGF)。近年研究发现VEGF、bFGF、PDGF及其mRNA表达与一些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转移发生及其预后有密切关系〔13〕。作者应用原位杂交染色技术研究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组织中VEGF…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血管生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目的 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相关文献回顾,总结VEGF研究的进展,介绍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中的重要地位已经被证实。在众多的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因素中,VEGF起到最基础和最关键的作用。针对VEGF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包括应用VEGF抑制剂、腺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等。结论 VEGF是主要的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物质,针对VEGF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给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应用 VEGF及拮抗VEGF对骨折愈合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利用新西兰大耳白兔 10 5只制作左侧桡骨中段骨折动物模型 ,随机分成三组 ,两组分别应用 VEGF多克隆抗体及 VEGF,另一组为对照组 (不作任何处理 )。在伤后 8、2 4、72小时和 1、3、5、8周利用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测定骨折端血流量变化 ,在 1、3、5及 8周摄 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应用 VEGF使骨折端血流量在 8小时~ 3周较对照组增高 ,但 X线片却未见明显差异 ;而 VEGF多克隆抗体可导致骨折端血流量在各时相点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并阻碍了骨折的愈合进程 ,最终使骨折端形成骨不连样改变。结论 骨折愈合过程中缺乏 VEGF将严重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过程 ,并导致骨不连接 ,应用外源性 VEGF可能通过增加骨折端血流量而对骨折愈合有益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形态半定量方法对 31例胰腺癌和 7例正常胰腺组织进行MVD记数和VEGF表达检测。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MVD记数、VEGF表达率分别为 11.0 5± 4.6 2、83%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5 .40± 1.71、2 0 %和正常胰腺组 6 .19± 1.5 6、14% (P <0 .0 1) ;淋巴结转移组MVD记数 ,VEGF表达分别为 13.0 0± 4.45、2 .0 0± 0 .95 ,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9.46±4.15、1.0 5± 0 .17和正常胰腺组 6 .19± 1.5 6、0 .14± 0 .38(P <0 .0 1)。MVD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 (r =0 .418,P >0 .0 5 )。结论 MVD、VEGF表达高低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淋巴结转移、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几种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方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适用于临床工作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方法。方法:免疫组化法,RT-PCR,Western blot,Dot blot分析VEGF在乳腺导管癌组织的表达。结果:VEGF阳性细胞主要为肿瘤细胞,间质也着色,VEGF蛋白质分子量为46KD,含三种异构体,Dot bolt见于53%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结论:Dot blot可作为临床工作中检测VEGF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以生物蛋白胶局部缓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应用于兔预构扩张皮瓣对细胞增殖及凋亡、血管化进程 ,以及皮瓣成熟的作用。 方法 将新西兰大耳白兔 5 3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生物蛋白胶、VEGF直接应用、VEGF胶及 b FGF胶共 6组 ,兔耳中央动静脉束植入预构扩张皮瓣 ,14天后形成 3cm× 5 cm岛状瓣。分别进行皮瓣成活面积、激光多普勒血流量、铅丹灌注、墨汁灌注、PCNA免疫组化和 TUNEL 凋亡检测。 结果 两种生长因子应用组皮瓣成活面积较其它组增加 ,血流灌注量增多 ,新生毛细血管密度加大 ,细胞增殖提高、凋亡减少。 结论  VEGF和 b FGF均能通过刺激细胞增殖和减少凋亡发生来促进血管新生和预构扩张皮瓣成熟 ,用生物蛋白胶缓释生长因子有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F-钙粘蛋白(E-Cad)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例胆囊腺癌和41例胆囊癌组织中VEGF、E-Cad的表达。结果:VEGF阳性表达率胆囊腺瘤中为42.86%,胆囊癌组织中为80.49%,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Cad在胆囊腺瘤中仅1例表达减弱,而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减弱或不表达占68.29%(28/4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胆囊癌直径≥2cm及侵及浆膜组VEGF表达升高,而E-Cad表达率明显降低,E-Cad表达率在远处转移组也明显降低。两者表达与肿瘤Nevin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VEGF与E-Cad在胆囊癌发生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表达率的高低可作为预示胆囊癌进展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乳腺疾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乳腺良恶性疾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状况以及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行转移、腋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分析了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良性乳腺病和7例癌旁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乳癌组和癌旁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组。有血行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组VEGF表达水平高于无转移组,而在其他预后因素中分布无差异。结论 VEGF表达水平对判定乳腺疾病良恶性及乳癌血行转移或淋巴转移的可能性有一定的预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Ear artery segments removed from urethane -anaesthetized rabbitswere mounted, periused with Krebs solution, and pressurizedbefore constriction with extraluminal noradrenaline. Vesseldiameter was measured using a diode array mounted above theartery. After the degree of dilatation in response to intraluminalacetyl-choline and glyceryl trinitrate was measured, vesselswere perfused for 120 s with solutions of either 2.5–10%thiopentone or isotonic sodium carbonate in saline of matchedpH. Administration of thiopentone solutions in all concentrationsresulted in destruc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The dilatationof vessels to glyceryl trinitrate and their myogenic reactivitywas unaltered. Isotonic solutions of sodium carbonate (pH 10.6)had no effect on either endothelial cell function or directvasodilatation. These data show that administration of thiopentoneremoves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s, while vascular smooth musclefunction is essentially unaltered.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乳化-分散法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缓释微粒及其体外降解的情况。 方法 采用乳化-分散法,将可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actic glycolate acid,PL GA)对VEGF进行包裹,制成可控制释放微粒。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 ISA)分别于第1、2和3个月检测缓释微粒体外释放VEGF的含量。 结果 5次实验共制得10 0份含VEGF的微粒,平均直径为0 .2 0~0 .33μm。用EL ISA法在降解的第1、2和3个月测得释放VEGF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 2±11、89±14和12 7±19ng/ L。 结论 乳化-分散法能合成可降解的含VEGF缓释微粒。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反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Adenovirus-mediated avers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6 5,Ad-aVEGF165)基因转染对恶性黑色素瘤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感染复数为100的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Adenovirus-mediat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d-GFP)和Ad-aVEGF165转染人血管内皮细胞株304(endothelium cell of vessel304,ECV304)和人恶性黑色素细胞(A375).ECV304细胞分为3组A375母系组、Ad-GFP组和Ad-aVEGF 165组.A375细胞分为3组1640组、Ad-GFP组和Ad-aVEGFi65组.测定其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VEGF基因的表达.于裸鼠皮下接种A375细胞,待成瘤后进行转种和治疗,根据瘤体内注射物的不同随机分为PBS组、Ad-GFP组和Ad-aVEGF165组,每组5只;治疗结束后行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检测. 结果A375母系组和Ad-GFP组上清液均能刺激ECV304细胞的生长,Ad-aVEGF165组上清液能抑制ECV304细胞的生长.A375细胞中3组细胞均呈增殖趋势,各时间点的增殖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CV304细胞Ad-aVEGF 165组增殖指数降低(P<0.05),A375细胞3组细胞增殖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375细胞1640组、Ad-GFP组和Ad-aVEGF165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234.41±13.80、222.73±3.67和180.84±6.34.转种后2周Ad-aVEGF165组裸鼠体内肿瘤体积比Ad-GFP组和PBS组明显减小,并随时间延长越来越明显.HE染色Ad-aVEGFi 65组有凝固性坏死.PBS组、Ad-GFP组、Ad-aVEGF165组的MVD值分别为65±10、52±11和30±6个/视野.结论在体外,Ad-VEGF165通过抑制A375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ECV304细胞的生长.在体内,Ad-aVEGF165阻断肿瘤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人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