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昏迷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7例昏迷患者采用多次动态脑电图监测,分析脑电图改变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平坦波型昏迷死亡率较高(94.7%),慢波型昏迷死亡率较低(30.3%),且预后较好。结论:对昏迷病人实施动态脑电图监测,可提高对预后评估及脑死亡的正确判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6 9例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将其与临床结局作对照。结果 :脑电图慢波型昏迷 12 0例中死亡 2 3例 (19 1% ) ;α昏迷型 11例中死亡 9例 (81 8% ) ;β昏迷型 3例和纺锤昏迷型 2例均存活 ;发作波型昏迷 13例中死亡 2例 (15 3% ) ;平坦波型昏迷 2 0例中死亡 17例 (85 % )。结论 :脑电图可作为判断昏迷病人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平坦波昏迷和α波昏迷者大多死亡。β昏迷和纺锤昏迷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意识障碍病人动态脑电图监测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病人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的价值。方法:对47例意识障碍病人的AEEG监测结果及临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EG慢波型意识障碍34例中死亡2例,β型意识障碍5例中死亡2例,暴发抑制3例、平坦波4例及α型意识障碍1例均死亡。结论:EEG监测对判断意识障碍病人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昏迷病人中的应用及与愈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昏迷病人的EEG及愈后进行分析研究。结果:80例昏迷病人中:其中α波昏迷1例治愈;β波昏迷2例中,1例治愈(50%),1例死亡;θ波昏迷30例中18例治愈,好转7例(83.3%),未愈5例;δ波昏迷27例中16例治愈,好转5例(77.8%),未愈6例;睡眠-纺锤波4例中3例治愈,1例好转(100%);电静息16中1例好转(0.06%),15例死亡。结论:EEG可直接反映昏迷病人的脑功能状态,其愈后的严重程度依次为电静息〉δ波昏迷〉θ波昏迷〉睡眠-纺锤波昏迷。对愈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脑电图构型昏迷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过去17年间84例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进行研究。结果:脑电图显示广泛性慢波(41例),弥漫性慢波一侧偏胜(19例),β-昏迷(2例),纺锤-昏迷(2例),α-昏迷(8例),三相波(3例),平坦波(3例),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慢波(2例),周期性一侧痫样放电(3例),爆发─抑制(1例)。结论:分析昏迷病人的脑电图构型对确定昏迷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动态脑电图对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和临床检测指标对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在45例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急性期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测和Glasgow评分、瞳孔对光反应、脑干反应检查,随访3个月时病人的预后,将动态脑电图检测和各项临床检查结果与病人的预后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动态脑电图对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在敏感性(83.3%)、特异性(100%)和对预后评估的准确率(91.7%)方面均比临床检测结果高,临床指标Glasgow评分、瞳孔对光反射、脑干反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3.1%、84.2%及77.9%;76.9%、73.7%及75.6%;76.0%、68.4%及68.9%。结论:动态脑电图检测对急性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有确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动态脑电图加刺激对昏迷病人预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及其反应性对昏迷病人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EG加刺激(疼痛、呼唤)对58例昏迷病人进行24h连续监测,观察脑波的动态变化。结果:纺锤波昏迷和可变化的慢波(0、8)昏迷对刺激反应相对敏感,预后较好。无反应的慢波型(θ、δ或单一慢波)昏迷和8波昏迷,预后较差;α波、平坦波、暴发-抑制波型昏迷,对刺激无反应,死亡率为100%。周期性放电型昏迷,即使能存活下来,也留有严重的后遗症。24hEEG监测加上对刺激反应的观察对脑死亡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常规EEG检查。结论:利用EEG加刺激的方法,对昏迷的病人进行监测,可提高对预后及脑死亡的正确判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航空总医院的昏迷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0~82岁,病程2~30 d,所有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8分。采用床旁高清视频脑电图检测,观察脑电图特征,并分析脑电图改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脑电图以慢波为主,其次为发作性波形、睡眠纺锤波型和α昏迷、低电压型及爆发-抑制型。慢波为主者35例,死亡3例,发作性波形5例,均预后良好,睡眠纺锤波型或α昏迷5例,死亡1例,低电压型或爆发-抑制型5例,全部死亡。结论:高清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早期预测昏迷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8例纺锤波昏迷患者的动态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昏迷患者的脑电图表现多种多样 ,以慢波改变多见 ,纺锤波型少见。昏迷病人的动态脑电图 (AEEG)监测则罕见报道。我院自 1993~ 1999年间应用脑Holter仪共监测各种昏迷患者 148例 ,其中 8例呈纺锤波昏迷 ,占 5 4%。现将此 8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8例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0~ 70岁 ,平均5 7 6岁。临床表现 :浅昏迷 5例 ,中度昏迷 3例 ,头痛、呕吐 6例 ,偏瘫 7例 ,四肢抽搐 1例。临床结果 :好转 5例 ,死亡 3例。CT或MRI扫描 :8例中 ,一侧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4例 ,右枕叶出血破入脑室 1例 ,脑室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的脑电图(EEG)诊断对估计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昏迷病人床边EEG。结果:EEG表现为平坦波或暴发抑制波异常预后不良,均死亡,EEG以α波为主,混有θ,β波,预后良好;而为δ,θ,β波,其预后难确定,还需随访。结论;昏迷病人进行床边EEG检查,可以检测脑功能,而且对最终预后作出较为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