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常人Bjerrum区光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jerrum区是早期青光眼视野缺损的好发区域。为什么Bjerrum区对高眼压损害特别敏感这一问题,一直倍受关注。Lynr(1975)提出,来自距视乳头较近的Bjerrum区的神经  相似文献   

2.
3.
正常人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变化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高伟峰,胡雨桐,黎晓新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李美玉自动视野计的发展和应用是近十年来视野学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精确地测量视野各个部位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因而能准确地以光敏感...  相似文献   

4.
采用美国Allergan Humphery视 野分析仪630型测定80例160只正常眼的全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结果表明:全视野平均敏感度与年龄之间同相关关系;由中心注视点到周边。MS呈非均匀一致性下降,上方象限MS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曹贺  张璐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8):1411-1414
目的:观察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阈值前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经临床确诊的ROP患儿25例46眼纳入研究。其中,阈值前病变24眼,阈值病变22眼。46眼中,Ⅰ区病变20眼,Ⅱ区病变26眼。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波长为810nm 的Iridis激光机经双目间接检眼镜输出,保留Ⅰ区及其颞侧2个视乳头直径区域不接受光凝,对其余无血管区进行光凝治疗。随访42~881(362±59.6)d,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一次光凝术后病变完全消退38眼(83%); 进展期患眼8眼(17%)经Ⅰ区颞侧2PD区域补全激光光凝治疗,二次光凝治疗时间在首次治疗术后33~45d,病变完全消退。未出现局部纤维增生、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阈值前病变组24眼中,病变完全消退22眼(92%); 阈值病变组22眼中,病变完全消退10眼(73%)。两组病变完全消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有效治疗阈值前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周边视网膜破坏少。  相似文献   


6.
正常人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国产QZS-2型自动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对正常者59人(111只眼)进行中心30°视野和周边30°~60°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测量。被检者年龄15.0~68.0岁,平均38.4岁。结果表明:正常人双眼黄斑光敏感度、中心30°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周边30°~60°视野平均光敏感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男、女性中心视野和周边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平均光敏感度随年龄和视野偏心度增加呈直线下降,年龄每增加10岁,中心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下降0.60dB,周边视野下降0.70dB;偏心度每增加10°,光敏感度以2.60dB的趋势直线下降,正常人的短期波动为1.39±0.566B。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全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AllerganHumphery视野分析仪630型测定80例160只正常眼的全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结果表明:全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与年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由中心注视点到周边,MS呈非均匀一致性下降,上方象限MS下降幅度最大。中心15°内各象限MS无差别,16°─60°范围内,上方象限MS低于鼻、下、颞侧象限,且距注视点越远,MS变异越大,尤以上方象限明显。随年龄增长,MS变异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常人中心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我国正常人群中央30度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定量值,并对研究青光眼的视野损害提供有益的经验。方法:应用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和航空航天部一0二所联合研制的QZS-2型全自动静态视野分析仪,采用全阈值程序对48例96只正常眼进行中央30度视野光敏度的测定。结果:96只正常眼中央及鼻上、下,颞上、下视野的平均光敏度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其降低的幅度及变异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年龄(x)与平均光  相似文献   

9.
林翔  李瑞庄 《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114-1116
目的: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光敏度分布情况及改变特点。方法:采用日本TopconSBP2020自动视野SDT340程序检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的中心3°视网膜光敏感度。结果: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方向的视网膜光敏度与正常眼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上方视网膜光敏度与其他各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早期青光眼的MD,ST与正常眼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视网膜光敏度的定量检测能做为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较早期视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光敏感度及光阈值丢失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美国眼力健公司Humphrey630自动静态视野分析仪对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C30-2程序的视网膜光敏感度测定。结果 视网膜光敏度随离心度的增加而减少,上方视网膜光敏度明显低于其他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颞侧视网膜的光阈值丢失多于其它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视网膜光阈值的定量检测可以做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阈值波动(light threshold fluctuation,LTF)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纵向队列分析。收集POAG高危人群319例(319眼)进行POAG筛查和随访追踪,根据随后是否被确诊为POAG分为确诊组和未确诊组,收集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50例50眼)。研究对象在基线时视野、视盘显示正常,8 a的随访期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视野、OCT。当第一次出现具有可重复性的视野早期缺损迹象或视盘垂直杯盘比≥0.6时给予确诊并记录为转点。比较确诊组、未确诊组、对照组从基线到转点的视网膜LTF,探讨影响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观察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结果 转点时,确诊组(67眼)与未确诊组(252眼)、对照组的LTF分别为-14~3(-6.05±7.02)dB、-4~4(-0.53±2.66)dB、-3~3(-0.31±1.58)dB,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确诊组中,LTF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呈负相关性,与模式标准差、垂直杯盘比呈正相关性(均为P<0.05)。在25~45岁低龄组,视野>10°~20°时视网膜LTF最频繁,占64.9%。在转点前5 a、前4 a、前3 a、前2 a、前1 a及转点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10、0.21、0.32、0.75、0.86、0.91,95%可信区间敏感度分别为7%、19%、44%、65%、78%、87%。结论 视网膜LTF对POAG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LTF可以作为POAG患者尚没有出现视野早期缺损迹象和垂直杯盘比扩大时的早期诊断敏感指标。对POAG高危人群密切关注视野检查的视网膜LTF,可以在POAG患者发生视野或视盘进展的前2 a识别 POA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别采用卤素灯光源共焦显微镜和激光光源共焦显微镜对中国正常成人活体角膜各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对照研究其图像特征.方法 对35例(70只眼)中国成人(年龄18~55岁)中央部角膜分别采用卤素灯光源共焦显微镜和激光光源共焦显微镜进行检查,研究角膜各层结构的图像特点,并进行对比.结果 共焦显微镜检查的35例(70只眼)中,67只眼95.7%成功获得了角膜上皮翼状细胞层的图像,70只眼100%成功获得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层、前弹力层、前基质层、后基质层及角膜内皮细胞层的图像.结论 卤素灯光源共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0倍,细胞放大倍数大,近似于初级电镜的放大倍数,但卤素灯光源的组织穿透力较弱,光源易衰减,所得的角膜各层细胞图像较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的略微模糊,所得角膜各层图像总体颜色偏灰、结构偏模糊.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800倍,较卤素灯光源的共焦显微镜略小,但激光光源的组织穿透力强,所得角膜各层细胞图像较卤素灯光源的更清晰,而且在特定角度可获得非常类似角膜组织病理学切片的图像.  相似文献   

13.
绿色荧光灯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灯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1900±106.9)Lx绿色荧光灯对SD大鼠进行持续24小时照射,分别于光照前,光照后6小时、6天及14天进行视网膜光镜形态学观察、外核层厚度及FERG检测。结果光照前视网膜形态正常,结构层次清楚,内外节排列整齐规则。光照后6小时视网膜外核层变薄,其厚度减少23.91%,内外节排列紊乱。光照后6天外核层更薄,其厚度减少46.60%。14天外核层较6天增厚,其厚度减少42.40%。FERG的a波和b波振幅于光照后6小时及6天持续降低,至14天仍无显著恢复。结论该模型可能是研究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较理想的动物模型。(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01-10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光诱导的视网膜电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去势+雌激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去势组、去势+雌激素组大鼠接受12h亮12h暗(12∶12)的循环光照射,共14次。行右眼的暗视蓝光ERG、暗视白光ERG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暗视蓝光、暗视白光ERGb波振幅分别为87.6±20.2μV、231.2±27.7μV,去势组为24.3±8.4μV、38.5±11.9μV,去势+雌激素组40.0±10.6μV、66.6±17.0μV。去势组与去势+雌激素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q=-3.0129,P=0.005;q=-3.4822,P=0.002)。结论:雌激素对光诱导的视网膜电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Octopus-123视野计黄斑阈值程序检测早期AMD黄斑10°光敏感度,并讨论其对AMD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早期AMD患者68眼,正常对照40眼分别检测了中央10°范围视网膜光敏度、Amsler表和FFA检查.结果早期AMD病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LS有明显差异性.早期AMD病人MLS降低阳性率为50.77%,Amsler表检查阳性率为20%,FFA检查异常为35%.结论Octopus自动视野计黄斑阈值检查优于Amsler表中心视野检查及FFA检查,可为AMD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波长的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影响。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447nm蓝光组、456nm蓝光组、468nm蓝光组,对照组细胞于常规条件下培养,蓝光组细胞使用光强为200Lx的OLED蓝光背光源照射72h,利用细胞活/死染色实验、CCK-8实验、Real-time PCR等方法比较不同波长的蓝光对细胞形态、细胞活性、增殖能力及视循环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蓝光照射后,ARPE-19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细胞融合减少。蓝光波长越短,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越明显,细胞内增殖标志物Ki-67 mRNA表达越少,视循环功能指标卵磷脂视黄醇酰基转移酶(LRAT)、视黄醛结合蛋白(CRALBP)、视黄醛脱氢酶(RDH)、光受体视黄醇类结合蛋白(IRBP)mRNA表达下调越明显,细胞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白介素-6(IL-6)mRNA表达水平上调越明显。

结论:不同波长蓝光对RPE细胞均有损害作用,且蓝光波长越短,其损害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的发展,国际上利用光生物调节进行疾病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关于光生物调节对DR的防治作用研究鲜见报道. 目的 探讨光生物调节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光生物调节在DR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Nissl染色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发光二极管(LED)组,正常对照组细胞采用Neurobasal培养基进行培养,高糖模型组细胞在Neurobasal培养基中添加25 mmol/L葡萄糖,高糖+LED组细胞造模后48 h在培养箱中用LED红光光源进行照射,光源波长为620 nm,最大功率为1W,中心光辐射照度为6.67 mW/cm2.光源置于细胞上方2 cm处,光斑直径为2.0cm,使光斑完全覆盖1个培养孔,每次连续照射300 s,12h后重复照射1次,共照射3次.培养后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培养后2~3d,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多边形和椭圆形,可见细胞核及核仁.培养后5~7d神经元突起增多,经Nissl染色后细胞质呈蓝紫色,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达91%.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34_±3.176)%、(33.642±9.315)%和(23.914±6.375)%,其中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 LE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l).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可见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中Ca2+荧光像素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LED组细胞中Ca2+荧光像素值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n blot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4±3.18、2.16±0.46和7.15±1.72,高糖+LED组细胞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环境抑制抗凋亡的PI3K/AKT通路活性并影响视网膜神经元钙稳态,导致细胞凋亡.低强度LED光照射可激活PI3K/AKT通路,减少高糖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光预适应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光损伤组、光预适应+光损伤组和光预适应组。光损伤组采用4000 Lux白色冷光源对BALB/c小鼠进行4 h持续照射;光预适应+光损伤组先采用600 Lux白色冷光源与黑暗(12 h/12 h)交替环境下饲养6 d,然后采用4000 Lux白色冷光源持续照射4 h;光预适应组仅采用600 Lux白色冷光源与黑暗(12 h/12 h)交替环境下饲养不同时间(2 d、4 d和6 d)。正常对照组、光损伤组和光预适应+光损伤组分别采用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学变化。光预适应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预适应对小鼠视网膜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光预适应对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FERG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光损伤组暗适应ERG a波振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光损伤组相比,光预适应+光损伤组暗适应ERG a波振幅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光损伤组小鼠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核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光损伤组相比,光预适应+光损伤组外核层细胞核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光预适应显著增加LIF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且呈时间依赖性(F=128.776,P=0.00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光预适应显著增加STAT3蛋白磷酸化的相对表达量,且呈时间依赖性(F=73.493,P=0.000)。结论 光预适应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激活LIF/STAT3信号通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blockade of voltage-gated sodium (Nav) channels by tetrodotoxin (TTX) on the V-log I function of the ERG b- and d-waves was investigated in light and dark adapted frog eyecups. TTX diminished the b- and d-wave amplitude under both conditions of adaptation at all stimulus intensities except for the middle intensity range in dark adapted eyes, where it had no effect on the b-wave amplitude. TTX delayed the time course of the responses, obtained with low intensity stimuli and widened the dynamic range of the b-wav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TX on the cone-mediated, but not rod-mediated b- and d-wave amplitude persisted after the blockade of proximal retinal activity by NMDA, indicating that it may be due to a blockade of Nav channels on the ON and OFF bipolar cell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影响亮环境、暗环境下无眩光、暗环境下有眩光三种环境下近视及散光人眼对比度阈值的主要像差项。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行屈光手术的近视及散光患者98例,对患者进行显然验光、高阶像差以及暗室瞳孔直径等检查,测量三种环境亮度下对比度阈值,分析其与等效球镜度、年龄、瞳孔直径、彗差、球差、总高阶像差的相关性。在不同测试环境下分别以对比度阈值中位数为界将被检者分为两组,并比较两组间各因素差异。结果 亮环境下对比度阈值与等效球镜度有相关性(P<0.05),亮环境下两组(对比度阈值:<15%组、≥15%组)间等效球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环境下无眩光时对比度阈值与球差有显著相关性(P<0.05),暗环境下无眩光时两组(对比度阈值:<80%组、≥80%组)间球差和水平彗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环境下有眩光时两组(对比度阈值:<80%组、≥80%组)间垂直彗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人眼经框架眼镜完全矫正低阶像差后,高阶像差对亮环境下对比度阈值影响较小,主要为球差及水平彗差影响暗环境下无眩光时对比度阈值,垂直彗差影响暗环境下有眩光时对比度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