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北阳  唐翠娥 《医学综述》1996,2(8):441-442
在饮酒与乙肝肝硬化关系的研究中,有关有饮酒史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报道较少。我们对32例有饮酒史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了血常规、肝功能、rGT、AKP、γ球蛋白及部分免疫指标的检测,并与乙肝肝硬化患者上述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69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会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3例经病检证实,其中有饮酒史者32例(简称饮酒组),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8±11.4岁,按美国酒精滥用与酒精依赖研究所标准[1]都为轻度以上饮酒者,包括9例酒精性肝病(参照张道明等标准[2])。对照组:为同…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 3年收治酒精性肝硬化 4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3例患者为男性 ,32~ 72岁 ,平均5 1 .8岁 ,病程 2个月至 8年。每日摄入酒类折合酒精量70~ 40 0克 ,平均 1 68克 ,饮酒年限 1 0~ 5 0年 ,平均2 4 .1年。单纯酒精性肝硬化 2 7例 ,另 1 6例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 .2 诊断依据 单纯组诊断标准 :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经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排除乙、丙型肝炎及其他原因肝硬化 ;复合组诊断标准 :除长期大量饮酒外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并有影像学或胃镜等有助于诊断肝硬化的依据。1 .3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为 :乏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乙肝及其合并肝硬化患者止血与凝血指标改变规律.方法 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确诊的116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慢性乙肝52例,计为乙肝组,乙肝合并肝硬化64例,计为乙肝肝硬化组,选择50例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小板参数、凝血及抗凝指标.结果 PLT、PCT、Fbg、PC、AT指标比较,乙肝组、乙肝肝硬化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乙肝组与乙肝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PT、aPTT、TT指标比较,乙肝组、乙肝肝硬化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肝组与乙肝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凝血及抗凝指标对慢性乙肝及其合并肝硬化病情评估有一定的价值,且患者凝血障碍随肝脏疾病进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4.
周冷潇    韩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3):214-21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317例慢性乙肝患者,包括183例慢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134例慢乙肝相关HCC患者(HCC组),对其性别、年龄、吸烟及饮酒习惯、伴发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资料进行比较,探讨慢乙肝肝硬化发生HCC的危险因素。结果: HCC组患者男性所占比例、年龄、有长期大量饮酒习惯、血HBV DNA阳性、合并糖尿病(DM)及高血压所占比例均高于肝硬化组,两组比较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较大、血HBV DNA阳性、DM是慢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0.326、1.055、2.988、2.031,P均<0.05)。结论: 男性、年龄升高、血HBV DNA阳性、DM是慢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进  唐少波 《医学文选》2002,21(1):62-63
1993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院收治 64例酒精性肝硬化病人 ,以果糖二磷酸钠结合一般疗法综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 32例 ,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 64例 ,其中男 60例 ,女 4例 ,年龄 30~ 85岁 ,平均 5 0 .2岁。均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及肝硬化之临床表现 ,如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发热、黄疸、肝区痛 ,肝脾肿大、腹水、蜘蛛痣、肝掌等 ,肝功能均有损害 ,经 B超及 CT证实有肝硬化 ,排除病毒性及其他原因肝硬化。 64例按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32例 ,男 30例 ,女 2例 ;对照组 32例 ,男 30例 ,女 2例。1 .2 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酒精性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微量元素变化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2例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和32例乙肝肝硬化(HLC)患者的血微量元素及γ-GT及AST/ALT水平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C患者血铜含量、γ-GT及AST/ALT高于HLC,血锌低于H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铜、锌、γ-GT及AST/ALT在两种肝硬化患者病因中鉴别出酒精性肝硬化的AUC均大于0.5,有诊断意义,其中铜的AUC最大,高于传统的诊断指标γ-GT和AST/ALT,但锌的诊断意义不如γ-GT和AST/ALT。结论血铜、血锌水平在酒精性硬化和乙肝肝硬化患者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及分析老年乙肝患者肝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为老年乙肝后肝硬化病例81例,均实施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聚合酶链式反应举措,观察HBV有关血清学指标、HCV RNA检测、乙肝病毒前C/C基因变异检测的情况,同时进行Logistic回归实施老年乙肝后肝硬化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统计老年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以下各项指标均较高:HBeAg(+)、抗-HBe(+)、HBV DNA以及HCV重叠感染、饮酒史以及乙肝病毒前C/C基因基因变异;通过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产生老年乙肝患者肝硬化的危险因素较多,包含有HBeAg、抗-HBe、HBV DNA以及HVB和HCV重叠感染、饮酒史以及乙肝病毒前C/C基因变异.结论:影响老年乙肝患者肝硬化的危险因素较多,通过展开详尽的分析以后,应用针对性治疗方案可对提升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64例,将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均分为实验组(32例,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和对照组(32例,仅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肝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肝功指标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远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杨明岳 《当代医学》2014,(34):152-15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36例,均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周期均为2年,对所有患者肝功能改善和HBV-DNA转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最终29例患者纳入研究,29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所有患者治疗1年时和治疗2年时的TBIL、ALT、ALB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年时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患者的HBV-DNA转阴率达55.2%(16/29)。结论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探讨尿TGF-β1水平在慢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肝硬化)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3例慢乙肝(CHB)、肝硬化(LC)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尿TGF-β1浓度;结果肝硬化组尿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中代偿期肝硬化组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尿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透明质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尿TGF-β1在肝硬化患者中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其水平上升,提示尿TGF-β1水平有助于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判断以及肝硬化诊断。  相似文献   

11.
徐盛国 《广西医学》2003,25(8):1477-1478
现对此确诊的 3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8例单纯性酒精性肝硬化均为男性 ,年龄 2 6~ 76岁 ,平均 46.3岁 :35~ 5 5岁为高峰年龄 ,占 67%。患者饮酒均饮 32~ 5 2度白酒 ,每日摄入酒精 5 0~ 5 0 0克 ,平均 2 0 0克 ,饮酒年限 5~ 40年 ,平均年限为 1 6年。1 .2 诊断依据 :本组患者均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并经 B超或 CT、实验室检查 ,结合临床排除乙、丙型肝炎及其他原因肝硬化。个别鉴别困难者作了肝组织检查 ,全部患者均符合酒精性肝硬化诊断。1 .3临床表现 :本组乏力、食欲减退 2 7例 ( 7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肝硬化与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 2012 年收治的166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已行肝切除术。男性134 例,女性32 例;年龄32 ~ 73 岁;其中无肝硬化25例;小结节肝硬化(肝硬化结节≤ 3 mm)61 例;大结节肝硬化(肝硬化结节>3 mm)80 例。比较3 组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无肝硬化、肝硬化小结节及肝硬化大结节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肝硬化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优于肝硬化小结节及大结节组患者。肝硬化小结节组和肝硬化大结节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无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优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1(Apo A-1)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医院慢性HBV感染患者362例,包括88例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94例乙肝肝硬化、18例乙肝肝癌(无肝硬化基础)和162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另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Apo A-1、AFP和其他实验室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清Apo A-1和AFP水平在所有组别中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86,χ2=112.53,P均=0.000)。随着疾病进展,血清Apo A-1水平逐步明显下降(P均 < 0.05),但正常对照组与乙肝肝癌组(无肝硬化基础)、慢乙肝组与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组、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组的Apo A-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Child-Pugh评分A、B、C级肝癌患者血清Apo A-1水平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肝癌患者Child-Pugh评分A级患者显著高于相对应的肝硬化患者(t=-3.02,P=0.003),而B、C级患者之间的血清Apo A-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1.19,P=0.610、0.240)。TNM分期Ⅰ+Ⅱ肝癌患者血清Apo A-1水平显著高于TNM分期Ⅲ+Ⅳ肝癌患者(t=3.85,P=0.000)。结论 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Apo A-1水平与是否合并肝硬化、Child-Pugh评分及TNM分期相关,肝功能储备情况和机体的应激反应等多个因素影响血清Apo 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血清CA153、甲胎蛋白(AFP)、铁蛋白(Ferr)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2例乙肝相关肝癌(肝癌组)、31例慢性乙肝(肝炎组)、27例乙肝肝硬化(肝硬化组)及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和血清CA153、AFP、Ferr水平,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肝癌的影响因素。结果:肝癌组与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在部分临床表现、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组血清CA153、AFP、FERRITIN水平,其中肝癌组高于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血清CA153、AFP、FERRITIN水平与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及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阶段的AST、ALT、GLO、DBIL、ALP、GGT呈正相关(P<0.05),与ALB呈负相关(P<0.05)),并随肿瘤分期、Child-Pugh分级及肿瘤数量提升而升高(P<0.05)),肿瘤数量为1~2个的患者血清CA153、AFP、FERRITIN水平分低于肿瘤数量≥3个的...  相似文献   

15.
乙肝后肝硬化血小板变化与病程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变化以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检测 40例乙肝后肝硬化 ,1 7例酒精性肝硬化和 40例健康人血浆血小板数。结果 :乙肝后肝硬化组与健康组血小板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酒精性肝硬化组与健康组血小板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病程≥ 3年者与病程 <3年者血小板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与病因有关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明显减少 ;病程延长 ,血小板减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炎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乙肝组73例(其中肝纤维化亚组36例)和肝硬化组54例。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M-CSF,分析血清M-CSF水平与乙肝肝硬化临床资料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血清M-CSF对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组M-CSF、AST、ALT、ALP、PLT明显高于乙肝组(t/P=6.489/0.000、3.397/0.001、2.687/0.008、1.921/0.028、3.160/0.002);肝硬化组M-CSF、AST、ALT、ALP、PLT指标明显高于肝纤维化亚组(t/P=3.067/0.001、1.778/0.039、1.735/0.043、1.715/0.044、1.727/0.043)。相关性分析显示.,乙肝肝硬化患者M-CSF与AST、ALT、ALP、PLT呈正相关(r/P=0.345/0.037、0.927/0.008、0.382/0.025、0.693/0.02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CSF是乙肝肝硬化独立危险因素(OR=1.017,95%CI 1.009~1.026,P=0.000)。血清M-CSF诊断乙肝肝硬化最佳界值、AUC、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323.04 pg/ml、0.820、0.614、74.38%、87.04%。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M-CSF水平升高,可作为乙肝肝硬化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许洪新 《当代医学》2006,12(11):57-57
今年我科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15例,死亡1例,余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8例;年龄28~70岁;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5例,6人有饮酒嗜好,8人有家族史。2护理  相似文献   

18.
赵琴  刘兰 《海南医学》2011,22(12):86-87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与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及明确两者超声鉴别诊断。方法对7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及65例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化和相关超声资料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与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相比,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谷丙转氨酶(ALT)的增高、白蛋白(A)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减少、球蛋白(G)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相比,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在超声描述方面,肝大、腹水、门静脉增宽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肝弥漫性病变、脾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指标及超声检测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乙肝患者红细胞C3b受体免疫粘附活性和免疫复合物的研究已有报道[1],但肝硬化腹水井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2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并SBP的红细胞C3。受体及免疫复合物(IC),并与肝硬化无SBP者及正常人作7比较,现报告如下。三资料与方法三.王对象正常人60例,均为本院献血员,年龄20~40岁;肝硬化腹水并SBP者20例(乙肝五项检查HBAg均为阳性,均符合1995年全国肝病学术会议肝硬化诊断标准,并经腹火检查证实有SBP),年龄22~42岁,肝硬化无SBP者25例,年龄19~43岁。受检者静脉…  相似文献   

20.
杨文龙 《甘肃医药》1995,14(1):58-59
近几年来,我们从临床上发现不少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的表现。本文就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2年间收治的57例肝硬化患者均有胃部疾患的临床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57例患者均经临床表现、肝功化验、B超、肝扫描确诊为肝硬化。平均年龄51.9岁,男女之比为7.1:1,其中乙肝后肝硬化者有42例,肝包虫后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肝脓疡术后肝硬化1例。1.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57例中HBsAg 1:8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