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隧道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隧道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对46例47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前眼压平均(24.35±3.64)mmHg(1mmHg=0.133 kPa),术后眼压平均为(14.70±2.49)mmHg,较术前平均降低9.65 mm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仅两例眼压高于正常,药物可控制.术前视力全部低于0.3,术后视力大于0.5者61.7%.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隧道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具有降压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深层巩膜咬切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深层巩膜咬切术对15例(1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前视力均<0.15,术后视力1眼数指/30cm,14眼在0.1~1.0之间.术后2例滤过泡呈局限囊泡样,13例呈弥散扁平型滤过泡.1例局部滴0.5%噻吗心安及眼球按摩后眼压正常,14例在未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正常.术前平均眼压(24.12±3.48)mmHg,术后随访6个月眼压平均值为(16.32±2.19)mmHg.结论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深层巩膜咬切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视力恢复良好,且技术要求不高,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进展时期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青光眼巩膜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一体式三联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31例5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瓣联合巩膜隧道切口行三联手术,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术后并发症。 结果:术后6mo,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眼压得到控制,滤过泡弥漫,术后并发症少。 结论:成熟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能有效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和快速提高视力,减少了单纯青光眼手术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改进的手术方法对提高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成功率的意义。方法 设计一种经角巩膜隧道切口完成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治疗28例34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施行的常规三联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30月(平均10.6月),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眼压控制率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增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改进的手术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57例(6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此三联手术,巩膜隧道切口入前房,巩膜瓣呈倒梯形,术中使用劈核方法,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18月,乎均6.5月,矫正视力达0.3及以上者48眼(75.00%),6眼(9.38%)由于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术后视力差。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58眼(90.63%),54眼术后均形成了功能型滤过泡,在不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正常,平均眼压由术前的(33.90±6.09)mmHg降至术后的(15.57±3.41)mmHg。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三联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能良好控制眼压、视力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一次手术即可达到增进视力,降低眼压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最佳方式.方法对43例(5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0.1者占3.92%,0.1~0.5者54.90%,0.6~0.9者占33.33%,≥1.0者占7.84%.眼压全部降至正常范围,平均眼压(14.55±6 mmHg).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及虹膜炎,术后随访3~24月,3例视力下降,1例眼压增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最佳方法,而隧道内小梁切除的手术方法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并比较单切口和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近期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60例78眼。31例40眼行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29例 38眼行双切口手术。术后2wk; 1mo观察视力、眼压、术后滤过泡、散光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术后全部患者都感到视力较术前提高,不同切口组间视力在术后2wk; 1mo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术后2wk; 1mo两组患者的眼压较术前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单切口组及双切口组功能滤过泡的眼数在术后2wk; 1mo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 术后2wk时,单切口组散光较术前增大,与同期的双切口组相比散光大,均有显著差异(P<0.05); 术后1mo时,两组与术前相比、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3眼术后出现少量前房积血,12眼术后早期出现角膜内皮水肿、后弹力层皱褶,6眼出现前房纤维素性渗出。 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手术操作简便、疗效佳,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8例(52眼)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的巩膜隧道切口内作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7天最佳矫正1.0有2眼,0.6-0.8有13眼,0.4-0.5有25眼,0.2-0.3有7眼,<0.1有5眼。术后视力平均提高3-4行,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术后眼压(12.20±2.45)mmHg。术后1周眼压9~18mmHg,平均降低8.25mmHg;3个月后术后眼压21mmHg以下49眼,眼压控制率为92.48%。术后眼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6,=0.000)。术后发生角膜内皮中度水肿3眼,前房积血2眼,后发性白内障2眼。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视力恢复快、降压效果好的优点,可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手术适应证、技巧、疗铲、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1例24眼三联手术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眼压10.24 ̄22.73nmHg,平均14.4mmHg。术后除2眼下降,2眼不变外,其余20眼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眼0.06,14眼0.1!0.3,5眼0.4 ̄0.6。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不比小梁切除术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穿刺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对28例3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改良的单穿刺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0∶00位透明角膜切口)后,11∶00~1∶00位距角膜缘后2mm处剪开球结膜及Tenon囊,3mm穿刺刀于角膜缘后2 mm穿刺入前房,作一3 mm宽、1/3~1/4巩膜厚度的巩膜隧道,伸入小梁咬切器,咬除3块约1mm×1mm大小小梁组织。术后随访3~6 mo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 OCT检测)及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术后1wk,视力〈0.1者3眼,0.1~者6眼,0.3~者13眼,0.6~0.8者8眼;1眼发生恶性青光眼,8眼早期角膜水肿及瞳孔区轻微纤维素渗出;30眼均为功能性滤过泡(Ⅰ型、Ⅱ型滤过泡), OCT显示滤过口通畅;随访3~6mo,28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内,2眼出现眼压控制不良。结论:单穿刺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简单易行,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白内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8眼白内障患者的手术进行总结,观察视力恢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该手术方式疗效满意,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後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继发青光眼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隧道式小切口二联手术对16例(18只眼)白内障合并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後随访3~27个月。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30.31mmHg,术後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0.24mmHg,术後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0.06~0.8,≥0.5者12只眼(67%);术後2例2眼因纤维素性渗出切口粘连致使滤过手术失败(11%);术後早期并发角膜水肿4眼(22%)。结论 隧道式小切口三联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继发青光眼,具有恢复有用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後用药,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且有降低手术费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即小切口三联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38例42眼,行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24月,平均12.5月,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术后随访视力≥0.5者26眼,占61.9%;0.2-0.4者9眼,占21.4%,视力〈0.2者7眼,占16.7%。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38眼,占90.5%,4眼术后眼压在21-24.38mmHg,用噻吗洛尔眼水滴眼,眼压可控制正常。功能性滤过泡占80.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是既有效,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討老年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聯合手術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 對13例行白内障現代囊外摘除聯合小粱切除術,18例白内障現代囊外摘出人工晶體植入聯合小梁切除術,8例超聲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體植入聯合小梁切除術。結果 術后38例眼壓正常,1例眼壓偏高。術后視力:眼前指數2例,0.1-0.2 18例,0.3-0.4以上19例。随訪3-36個月,本組平均眼壓16.42mmHg。結論 老年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通過聯合手術,既可降低眼壓,又可以不同程度的恢復視力,避免了分次手術的缺點。影響視力恢復的主要因素是青光眼病程長和不同程度的視神經萎縮,我們認為以上眼病较早聯合手術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7例(42眼)应用联合手术治疗,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3及以上者占83.33%。术后3个月眼压有41眼(97.62%)控制在9~16mmHg。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36眼(85.71%)。术后并发症有:葡萄膜反应、角膜水肿、暂时性眼压升高等,经治疗后缓解。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既能控制眼压,又能改善视力,避免了分期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术前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方法 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IO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1例(46眼),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的反眉弓单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58例(63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施行联合手术,术后随访3-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0.3者48眼(76.19%),眼压〈20mmHg者60眼(95.24%);3眼术后眼压波动在24mmHg左右,用0.5%噻吗酰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功能性滤过泡(包括I型、Ⅱ型)57眼(90.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光眼并存白内障的情况下采用联合手术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不但能良好地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并且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该手术不需要昂贵的超声乳化设备,简单易行容易掌握,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伴有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治疗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白内障30例(34眼)的资料。分析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以及12点位、3点位、6点位、9点位4个方向的房角开放距离、前房角开放范围(度数)情况,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术后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3者19眼(55.88%),明显高于术前者的5眼(14.71%),(t=5.942,P=0.015)。眼压由术前的(25.98±2.31)mmHg降为(13.98±4.29mmHg)(1mmHg=0.133kPa),(t=33.520,P=0.005)。并发症有角膜轻度水肿、虹膜出血以及前房及滤过泡均形成良好。术后的中央前房深度(t=33.542,P=0.000)、前房角开放距离(t=5.783,P=0.002)及前房角开放范围(度数)(t=5.747,P=0.000)均有明显增加。结论双切口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术后能较好控制眼压,并可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