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利用电脑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一个服务于正颌外科的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正颌外科电脑模拟手术系统,对患者的头颅X线定位片进行测量,为正位片提供71项点线距离、角度值和比例值,为侧位片提供68项测量值,并作出诊断;对患者的侧面彩色像进行模拟手术,预测疗效,并将手术移动的数据,量化地提出手术方案,提供临床使用。结果可通过激光打印机和视频打印机进行打印,所有操作可在20min内完成。  相似文献   

2.
我们利用电脑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一个服务于正颌外科的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正颌外科电脑模拟手术系统,对患者的头颅 X 线定位片进行测量,为正位片提供71项点线距离、角度值和比例值,为侧位片提供68项测量值,并作出诊断;对患者的侧面彩色像进行模拟手术,预测疗效,并将手术移动的数据,量化地提出手术方案,提供临床使用。结果可通过激光打印机和视频打印机进行打印,所有操作可在20 min 内完成。  相似文献   

3.
在正颌外科中,经常要以患者头颅X线定位片进行颅骨测量,以判定颅骨发育的平衡关系,其中包括颌骨对颅底关系,牙齿对颌骨关系,上颌骨对下颌骨关系,上颌牙齿对应下颌牙齿关系。而对于正颌手术的患者也需要有一个颅骨测量的标准数据作参考,以判断手术方法及分析预后。多年来,临床沿用的头颅测量参考数据为1975年北京医科大学提供的北京地区正常人群测量标准。为此,笔者于1998年对大庆地区174例美貌个体进行头颅X线影像测量并加以分析,以期为正颌外科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正颌外科中 ,经常要以患者头颅X线定位片进行颅骨测量 ,以判定颅骨发育的平衡关系 ,其中包括颌骨对颅底关系 ,牙齿对颌骨关系 ,上颌骨对下颌骨关系 ,上颌牙齿对应下颌牙齿关系。而对于正颌手术的患者也需要有一个颅骨测量的标准数据作参考 ,以判断手术方法及分析预后。多年来 ,临床沿用的头颅测量参考数据为 1975年北京医科大学提供的北京地区正常人群测量标准。为此 ,笔者于 1998年对大庆地区 174例美貌个体进行头颅X线影像测量并加以分析 ,以期为正颌外科提供治疗依据。1 对象及方法 1.1 观测对象 本院部分医护人员及部分因其他病…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产MR-9C彩色电脑美容整形显像系统,对118例美容整形受术者进行了术前主参数测量,体会:(1)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美容整形外科中具有优越性;(2)计算机模拟与手术的真实效果并不完全等同,医生须充分地认识并恰如其分地向受术者进行解释;(3)该机尚属二维成像系统,有待是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头颅定位X线片实现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重建及测量。方法:同期分次摄取侧位、45°位和正位头颅定位X线片。利用侧位和45°位X线片上相匹配的外加金属标志点,获得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信息,进行颅面部软组织形态的三维重建。在所建面部三维模型基础之上选8个解剖标志点,进行10项测量,并与人群的正常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利用侧位和45°位的两张X线片,对颅面部软组织实现三维重建。建立了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同正常值相比较,除面宽和下颌宽有较大的差异外,测量值都具有很好的同一性,面部比例指数除去面宽和下颌角宽的影响大多数都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系统基于头颅定位X线片实现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重建和测量,为面部畸形的诊断,正颌手术的定量化手术设计,术后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下肢矫形手术的设计,对手术后状况进行预测,并检验该软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主开发一套基于数字X线的矫形外科手术设计与预测模拟软件,并将该软件应用于下肢矫形手术的组织测量分析、手术方案设计与手术效果模拟.2001年1月~2006年12月,共为28例下肢长骨畸形患者进行截骨矫形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计算机辅助法和传统手工方法设计手术方案.其他术前术后处理均按常规进行,两组患者无差别.术后拍摄患肢X线片与术前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别计算两种设计方法下手术效果与术前设计的符合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软件测量误差小,构建的骨切除量参数准确,模拟效果逼真.手术效果与设计方案的符合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设计组,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在下肢矫形手术前的病例分析中应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能够对骨组织同时进行测量分析和手术模拟设计,可进行手术模拟并设计切除骨量.系统操作方法易于为外科医生掌握使用,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引入数字化技术对下颌骨骨牵引后所致牙颌畸形正颌外科术前设计过程进行改良,以期达到更好的术后效果。方法:术前患者行头颅CT扫描,获得数据后,导入Surgicase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分析,通过精准的术前测量、术前模拟手术后,制定手术方案,实施正颌外科手术。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精准的术前测量、设计后,患者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外观的美学改变及咬合关系的恢复都得到了患者的肯定。结论: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骨牵引后需行正颌外科手术的半侧颜面短小患者进行精准的术前设计及手术模拟,可以使手术更为准确、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术前三维扫描及三维模拟,辅助鼻再造的术前设计并比对术后效果,为临床外鼻再造的术前、术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扫描正常人与鼻缺损患者面部,模拟适合患者的外鼻形态,并通过计算机测量模拟外鼻的各项数据,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术后比较模拟和实际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维扫描可获得精细的患者面部图像;通过三维软件可实现计算机模拟,预估外鼻形态并测量皮瓣面积、鼻各解剖部位数据。分析表明,术前模拟与术后实际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三维扫描及三维模拟可辅助鼻整形的术前、术后评估,使手术更为精准,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颈椎CT测量对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00年5月-2002年5月行颈椎前路手术的10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颈椎CT测量,并与术中环锯法所取骨芯的椎体矢状径进行比较;术前对颈脊髓功能进行了JOA评分。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椎体矢状径的CT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继发性椎管矢状径和有效椎管率均与临床的JOA评分密切相关,后者与临床相关性更高。结论:颈椎CT测量值可作为实际值应用。CT测量对预测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判断脊髓的受压程度和避免手术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对女性患者尤其应注意测量横突孔间距。  相似文献   

11.
血糖异常与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是脊柱外科患者临床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尚缺乏针对脊柱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为了进一步规范脊柱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本文通过参考现有的关于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指南及共识,并对血糖管理领域已发表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合脊柱外科特点,组织专家进行讨论,提出规范的脊柱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共识,以期为脊柱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导航进行连头畸形分离模拟手术,发现并解决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方法:制作连头婴的头颅石膏模型,分别利用外科显微镜导航(SMN)和外科导航网络(SNN)系统进行模拟手术2次。结果:根据模拟手术过程检查并修正了手术计划。结论:详细的手术计划和演练是成功分离手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正颌手术是治疗牙颌面畸形的经典手术。由于牙颌面解剖结构的复杂性, 术前通常需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手术规划。随着近年来医学成像技术和手术规划软件的快速发展, 虚拟手术规划(VSP)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正颌外科, 以提供准确、高效、可预测的规划和模拟。正颌外科VSP的设计和发展涉及图像采集和复合头部模型构建、三维参考框架定义、虚拟咬合设置、虚拟截骨和手术模拟、软组织预测、转移工具等几个方面, 该文对相关步骤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发建立肝脏外科手术虚拟系统,以便术前科学、合理地制订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完成精确手术.方法 应用肝脏外科手术虚拟系统进行术前模拟,实现肝脏的精确分割、测量,测定各静脉的回流区域;直观显示肝内脉管的分布及变异情况;模拟肝脏外科多种手术方式,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结果 肝脏虚拟手术系统可对肝脏的分割、肝静脉的回流、脉管的吻合,尾状叶的处理等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个性化分析;可模拟肝外科多种手术方式及其结果,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结论 肝脏虚拟手术系统有助于揭示个体肝脏的解剖特点,确定合理的手术方式,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5.
CT重建三维图像的测量与直接测量的比较周洪杨壮群通过X线片获得三维图像在1979年由Artzy提出后迅速用于颌面外科领域以及颅颌外科手术的分析和设计,并进一步用于计算机模拟手术之中[1,2]。但由于重建的图像是否能精确的反映真实的解剖部位大小还不十分...  相似文献   

16.
颅面外科三维诊断分析和手术设计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复杂颅面畸形计算机辅助诊断及整复手术设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了颅颌面外科三维诊断分析和手术设计计算机系统(3-DCMFCADS),并将其用45例颅面畸形的定量诊断和整复手术设计,结果 与头颅骨骼直接测量相比较,三维CT影像测量结果误差微小,各项测量指标的平均误差均小于5%。精密度最大变异系数仅1.92%,借助本系统实现了镜像法手术模拟设计和移植体或置入修复体三维模型构建,对手术实施具有指导作用。结论 3-DCMF-CAD系统的临床应用,为颅面畸形整复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技术方法和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参考不同平面在偏突颌畸形伴高低眼患者手术模拟设计的对称性差异。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 天津市口腔医院正颌外科偏突颌畸形患者15例, 男3例、女12例, 年龄18~26岁, 平均23.8岁。分别建立3种不同三维参考平面系统;选取软硬组织解剖标志点并测量各标志点距离正中矢状面的距离, 用镜像技术定性分析颅骨对称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3种参考平面在偏突颌伴高低眼患者手术模拟对称性的差异。结果定性分析:通过镜像技术可见, 在3种测量平面中用方法3参考平面进行手术模拟的骨组织对称性最佳, 方法2与方法1对称性较差。定量分析:头颅硬组织测量指标中用方法3建立的参考平面各标志点距离正中矢状面的距离(1.65±1.19) mm与方法1、方法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7±1.58)、(3.26±2.36) mm, P<0.05]);方法1、方法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测量结果与硬组织保持一致, 同时各软组织标志点在方法3距离正中矢状面距离非常小, 平均误差<0.5 mm, 与临床面诊结果一致。结论数字化模型外科技术可辅助正颌外科进行手...  相似文献   

18.
正颌外科软组织形态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有限元法应用于正颌外科形态变化的研究。通过软组织各有限单元的变化来真实、细敛、全面地反映正颌外科术后软组织侧貌形态的变化。方法 建立正颌外科软组织二维有限元分析系统,利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应用图形和数据两种方式得到良好显示。结论 本系统应用正颌外科术后软组织形态变化研究,是对传统X线头影测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偏突颌畸形患者面部软组织形态进行测量分析,以便为正颌手术及畸形整复提供参考.方法 对实验组42例偏突颌畸形成人患者,对照组48例颜面对称、咬牙合关系正常的成人,进行颜面软组织相关的线距及角度测量,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偏突颌畸形的患者,上、下唇部都有移位,最突出表现在口角区、下唇与颏部.结论正颌手术应充分考虑偏突颌畸形患者的口唇及颜面软组织的位置形态.  相似文献   

20.
通过 X 线片获得三维图像在1979年由 Artzy 提出后迅速用于颌面外科领域以及颅颌外科手术的分析和设计,并进一步用于计算机模拟手术之中。但由于重建的图像是否能精确的反映真实的解剖部位大小还不十分清楚,所以仍常借助于 X 线头影测量和人体测量获得数据。本研究目的即在于对用 CT 数据重建的三维图像进行测量并与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以求发现两者的差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