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00例60岁及以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老年组,300例60岁以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非老年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院内及3年内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阿司匹林应用、血小板分布宽度、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3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P<0.05),性别、吸烟史、他汀类应用、氯吡格雷应用、血小板计数、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3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出院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3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独立保护因素(P<0.05),高血小板分布宽度和LDL是老年心肌梗死患者3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出院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3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高水平血小板分布宽度和LDL可增加3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不同浓度吸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AMI患者105例,患者入院后立即采用鼻导管吸氧或吸空气,持续48 h,并接受AMI标准化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不吸氧组(吸空气)35例、低浓度吸氧组(吸氧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入院时随机血糖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对266例非糖尿病的急性STEM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即刻血糖,将患者分为3组:A组(血糖7.8mmol/L)、B组(血糖7.8mmol/L~10.9mmol/L)、C组(血糖≥11.0mmol/L),并观察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C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比例高于A组(P0.05)。C组中多支病变例数以及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或P0.01)。B组、C组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合并高血糖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因性死亡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其主要危害是急性事件发生率高,50%以上的患者其首次事件发生就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所有原因死亡的三分之一,分别超过了肿瘤、传染性疾病、意外灾害等引起的死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与其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340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MACE分为MACE组(58例)和非MACE组(282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的血清OPG水平。结果:MACE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组[(2.4±0.5)ng/mL vs(1.6±0.3)ng/mL,P0.01]。随着OPG水平的升高,MACE发生率也逐渐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OPG水平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OR 2.18,95%CI 1.36~3.49,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OPG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最佳截点为1.68 ng/mL,其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78%。结论:STEMI患者的血清OPG水平与院内MACE的发生密切相关,且高血清OPG水平是其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病人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老年AMI病人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MACE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观察比较2组LN水平,并分析LN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132例老年AMI病人中,37例(28.03%)发生MACE,事件组LN水平较非事件组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N水平是老年AMI病人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0,95%CI:1.001~1.020)。ROC曲线显示,LN预测老年AMI病人发生MACE的AUC为0.819。结论 LN升高与老年AMI病人院内发生MACE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ART细胞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住院患者155例,其中男90例,女65例.根据MACE发生情况分为事件组34例和非事件组121例.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n=34)和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n=5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事件组患者心率、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年龄、肥胖、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肥胖、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CTn T升高、CRP升高、NT-pro BNP升高及治疗依从性均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生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的影响因素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3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166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舒张末容...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血尿酸(HSUA)与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3例,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为实验组(>420μmoI/L)和对照组(≤420μmoI/L )。分析2组临床基本资料特征及HSUA与急性心肌梗死后MACE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SUA、BNP、CRP、HCY水平更高(P<0.05或 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SUA与BNP、CRP、HCY呈正相关(r=0.256、0.237、0.374,P均<0.01)。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示1年随访期实验组累积MACE发生率高于对照组(86.5% vs 66.3%,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示,HSUA和BNP是影响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HR=33.878、13.361,95%CI:1.077~1065.761、1.319~135.330,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UA与BNP、CRP、HCY有关,是急性心肌梗死后MACE发生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免疫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二病区住院治疗的AMI患者,结合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入选246例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进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将除外SII和SIRI的所有变量纳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MACE风险的因素,并将其作为显著性协变量进行校正,从而分别评估SII和SIRI与MACE风险的关系。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左心室射血分数、白蛋白水平及年龄是影响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5%CI:0.194~0.960,P=0.038;OR=0.0,5%CI:0.890~0.969,P=0.001;OR=0.0,5%CI:0.621~0.845,P<0.001;OR=1.3,5%CI:1.070~1.228,P<0.001),并以此建立基础模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将SII与SIRI校正上述显著性协变量后,两者都是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CI:1.001~1.008,P=0.002;OR=4.7,5%CI:2.597~8.142,P<0.001)。SII和SIR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和0.785,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34.83和1.03。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在校正显著性协变量后,SII(Nonlinear P=0.639)与SIRI(Nonlinear P=0.683)与MACE风险呈线性关系。阈值效应分析显示,当SIRI>0.93时,MACE风险开始增加。 [结论]SII和SIRI水平升高是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国AMI注册登记(CAMI)研究的数据,选取从2013-01-01至2014-03-31期间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07家医院连续入选的AMI患者(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选患者从发病至医院就诊的时间在7天之内。危险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可纠正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包括缺乏运动、喜食肥腻食物;不可纠正危险因素包括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结果:该研究共收集17 773例AMI患者,在数据资料填写完整并纳入分析的15 998例(90%)患者中,71.1%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4.0%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1.8±15.0)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4.6±12.2)kg/m2。在可纠正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吸烟(54.4%)、超重/肥胖(53.9%)和高血压(51.2%)位居前三,其次为糖尿病(19.5%)和血脂代谢异常(7.7%)。26.6%的AMI患者有≥3个可纠正的危险因素,而8.7%的AMI患者没有任何可纠正的危险因素。3.6%的患者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76.2%的患者经常进食肥腻饮食,79.6%的患者缺乏运动。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年龄较高[(67.4±14.4)岁vs(59.8±14.8)岁],合并高血压(61.8%vs 47.5%)和糖尿病(25.5%vs 17.4%)的患者更多;而男性患者中正在吸烟/有吸烟史(69.2%vs 12.1%)和有血脂代谢异常病史的患者(8.1%vs 6.7%)显著多于女性(P均<0.05)。≤55岁的患者占27.9%,其中男性(88.9%vs 68.2%)、体重指数[(25.2±8.4)kg/m2 vs(24.4±13.3)kg/m2]、血脂代谢异常(10.0%vs 6.8%)、吸烟(70.1%vs 48.3%)、有早发心血管家族史(6.6%vs 2.4%)和肥腻饮食(83.4%vs 73.4%)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年龄>55岁的患者(P均<0.05);而>55岁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55.3%vs 40.7%)和糖尿病(21.1%vs 15.2%)的患者比例高于≤55岁患者(P均<0.05)。结论:超过1/4的中国AMI患者有≥3个可纠正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半数以上AMI患者有吸烟史、超重/肥胖和高血压;近80%的AMI患者有肥腻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醛固酮水平对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5~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1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仰卧位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醛固酮水平(本研究醛固酮参考值范围60~170μg/L)。根据血清醛固酮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组(醛固酮<170μg/L)86例和升高组(醛固酮≥170μg/L)35例。记录患者院内室性心律失常、再发缺血事件、出现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的情况,比较两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醛固酮水平升高是否可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不良事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血清醛固酮升高组患者的院内室性心律失常(68.6%比27.9%,χ~2=17.18,P<0.01)、再发缺血事件(40.0%比16.3%,χ~2=7.87,P<0.01)、出现心力衰竭(31.4%比14.0%,χ~2=4.93,P=0.03)、院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7.1%比41.9%,χ~2=12.41,P<0.01)均明显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醛固酮水平升高是早期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30,95%CI:1.013~1.048,P<0.01)。结论血清醛固酮水平升高是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入院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98例AM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临床资料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记录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院血糖≥11.1mmol/L组(C组)患者心脏Killip>1级的比例、白细胞计数、Hs-CRP水平、CK以及CK-MB水平,较血糖为7.8~11.1mmol/L(B组)及血糖<7.8mmol/L(A组)升高(P<0.05),LVEF降低(P<0.05),C组术后1h ST段回落幅度(STR)≥50%、3h T波倒置的比例较A、B组明显减少,C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后30 d内,MACE中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再发非致死性AMI、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明显较A、B组升高(P<0.05)。结论:随着入院血糖水平的升高,AMI介入术后心肌灌注水平不断降低,30 d MACE发生率不断升高,积极控制血糖可能有利于改善AMI介入术后心肌灌注,降低术后近期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血流持续减少或中断,所导致的心肌细胞缺血坏死。AMI做为冠心病中的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早期、快速地再灌注治疗是改善AMI患者预后的关键,包括药物溶栓、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随着介入技术不断的进步、临床经验的积累,药物支架的改进,介入治疗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措施。回顾国内外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炎患者院内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6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炎患者231例,以院内死亡或心脏移植作为院内复合不良事件,分为非不良事件组(n=213)和不良事件组(n=1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不良事件组患者来诊时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较非不良事件组患者更低,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 CK-MB)浓度更高(P均0.001),更多应用机械循环辅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治疗]、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QRS间期120 ms(OR=6.666,P=0.014)、CK-MB24 U/L(OR=18.914,P=0.010)、LVEF40%(OR=6.597,P=0.016)是急性心肌炎患者院内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结论急性心肌炎患者入院时QRS间期120 ms、CK-MB24 U/L及LVEF40%是院内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在短时间里仍然有出现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风险,这将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直接PCI(pPCI)的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无复流和院内MA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因胸痛发作12h以内,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9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STEMI,并接受了pPCI治疗且在心脏内科住院治疗完善了相关检查。其中不符合标准的患者20例,最终纳入分析人数为894例患者,收集以上患者的医疗资料和院内MACE事件数据。根据是否发生院内MACE事件,分为院内MACE组(115例)和非院内MACE组(779例),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营养状态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分析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预测老年急性心梗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收治的250例老年急性心梗患者,采用COUNT法评估患者营养状态,收集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61例)和NMACE组(189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急性心梗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UNT评分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患者COUNT评分高于NMACE组(P<0.05),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淋巴细胞计数低于NMACE组(P<0.05)。PCI后MACE发生率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而增高(P<0.05)。术前高Gensini评分(OR=1.756,95%CI:1.697~1.877)、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OR=1.701,95%CI:1.66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共享决策对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决策质量、家属满意度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接收的49例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共享组(n=24)与对比组(n=25)。对比组实施普通护理,共享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应用共享决策,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决策质量评分、左心室舒张末径与家属满意度、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决策质量评分、左心室舒张末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决策质量评分均上升,共享组高于对比组(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径均下降,共享组低于对比组(P<0.05);共享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比组,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共享决策用于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决策质量,让家属更满意,且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诊治的AMI患者,根据是否院内出现消化道出血分为院内消化道出血组和未消化道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化验检查结果,寻找可能影响院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3 207例,204例(6.4%)AMI患者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BMI低、肌酐升高,HGB降低,既往存在消化道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史及心肺复苏术后史,抗血小板+抗凝+院外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抗凝+我院溶栓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n pump,IABP)及临时起搏器与院内消化道出血有关,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血小板+抗凝+外院溶栓治疗、IABP、消化道出血史及肌酐升高是AMI患者院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抗血小板+抗凝+外院溶栓治疗、IABP、消化道出血史及肌酐升高是AMI患者院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