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病变老年女性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长期预后。方法从1997年12月~2012年10月,共有302例女性患者在我院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LMCA并行PCI,其中≥65岁的老年女性156例,年龄(72.0±4.31)岁;<65岁非老年女性146例,年龄(55.5±7.06)岁。两组成功PCI患者随访(42.0±19.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PCI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老年组高血压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较非老年组虽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的Syntax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6.6±8.49) vs (23.5±9.10),P<0.0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PCI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所采用手术术式、植入支架平均直径及长度,以及药物洗脱支架的比例均无明显差异。与非老年组相比较,老年组在总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及全因死亡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增加。结论合并LMCA病变的老年女性患者接受PCI是安全的,通过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策略可改善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将临床确诊AMI的135例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年龄35~59岁,59例)、老年组(年龄60~ 74岁,29例)和高龄老年组(年龄75 ~ 87岁,47例);分析各组患者冠心病(CHD)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冠心病危险因素中,中青年组吸烟史和CHD阳性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高龄老年组,而高龄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血脂谱分析显示中青年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载脂蛋白B(Apo B)均显著高于高龄老年组患者(P<0.05).3组AMI患者检出率最高的血脂异常为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中青年组单支病变(23.7%)显著多于高龄老年组(4.2%).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Gensini积分比较,高龄老年组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结论 高脂血症是各年龄组AMI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HDL-C降低.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中青年患者血脂检测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血栓负荷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42例(A组)和标准PCI 42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MBG)、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MBG、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及LVEF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联合使用ZEEK导管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有效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住院及远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248例连续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2例)和非糖尿病组(16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住院及远期[平均(42.33±17.13)个月]病死率.结果 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为33%.糖尿病组患者入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P<0.01,P<0.05).糖尿病组心功能不全(killipⅡ~Ⅳ级)的患者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的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的患者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远期病死率糖尿病组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3.65,95%CI 1.11~11.96)和心功能不全(HR=3.85,95%CI l.41~10.46)是远期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和心功能不全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远期病死率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50例<40岁AMI患者(青年组)及100例≥65岁AMI患者(老年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有男性、吸烟、饮酒、冠心病家族史.青年组STEMI、有典型症状病例高于老年组,NSTEMI、有心绞痛病史病例少于老年组,发病至门急诊时间、门球时间、门针时间及住院期间死亡病例均低于老年组(P均<0.05).青年组单支病变及单支病变中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病变,血栓病变高于老年组(P均<0.05);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及分叉病变等复杂病变低于老年组(P均<0.05).结论 青年人AMI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吸烟、饮酒、冠心病家族史;青年人AMI症状较老年患者典型,就诊时间早,冠脉复杂病变程度轻、血栓病变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女性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至2012年我院连续收入的首次诊断为STEMI并接受急诊PCI术的女性患者366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岁;n=211)和非老年组(<65岁;n=155)。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中糖尿病发生率和空腹血糖值均显著较高(P<0.05),吸烟者的比例和肾小球滤过率显著较低(P<0.05),老年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率显著增加(P<0.05),靶血管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LAD)的概率显著降低(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接受急诊PCI的成功率分别为98.58%和98.87%。结论 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STEMI患者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特点,老年女性STEMI患者较非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连续入选急性STEMI行直接PCI的患者207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105例和对照组(年龄<65岁)102例,观察2组冠状动脉病变和PCI特点以及经桡动脉直接PCI效果。结果老年组球囊预扩张比例、门-球囊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87.6%vs 66.7%,P<0.05;(78.2±10.6)min vs(66.2±12.5)min,P<0.05],老年组明确诱因、发病至入院时间、多支病变、临时心脏起搏、电复律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典型胸痛、单支病变、血栓抽吸和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STEMI患者在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有不同特点,与年轻患者一样,经桡动脉直接P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冠心病(CAD)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0-06完成的12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不包括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和比较高龄老年组(≥75岁)与年轻老年组(60~75岁)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以及术中、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高龄老年组(48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年轻老年组(7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老年组多见冠脉多支病变和复杂病变(P0.01);高龄老年组即刻治疗成功率(95.8%)与年轻老年组(9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并发症及远期随访严重不良心脏事件高龄老年组(12.5%)均高于年轻老年组(5.4%),除1例死亡病例外,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结论高龄老年CAD患者常有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其冠脉病变的特点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PCI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虽然较高,但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预后良好,PCI是治疗高龄老年CAD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并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点。方法 入选1995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行PCI的CTO患者3 957例,其中老年组1452例(36.7%)。结果 老年组稳定型心绞痛比例低于非老年组,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老年组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均高于非老年组(P<0.001)。老年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左主干CTO比例,绝对性、截然闭塞(刀切状)、长度≥15mm、直径≤2.5mm及桥侧支CTO比例均高于非老年组(P<0.001)。老年组CTO靶血管成功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完全血运重建比例也低于非老年组(P<0.001)。结论 老年CTO病变患者具有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多支病变所占比例偏高的特点,且病变程度复杂,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胸闷、胸痛伴心电图改变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15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年龄和性别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为82.8%.男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比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3%(157/184)vs.67.7%(21/31),P<0.05].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比男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5.7)岁vs.(61.2±8.3)岁,P<0.05].老年组男性和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9% vs.80.3%,P<0.05;75.0%vs.42.9%,P<0.05];非老年组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9%vs.80.3%,P<0.05];老年组女性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与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女性患者以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病变为主,非老年组女性患者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老年组患者以三支血管病变为主,而非老年组女性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结论 对于临床上有胸闷、胸痛伴有心动图改变疑诊冠心病的患者,特别是中年以上男性患者或老年女性患者,应尽早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DM合并AMI患者169例,依据性别分为女性52例为研究组(A组),男性117例为对照组(B组),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女性组平均年龄,高脂血症病史,双支、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变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吸烟史、既往PCI史、梗死前心绞痛显著低于男性组(P〈0.05)。PCI术后女性组TIMI3级血流和TMPG3级显著低于男性组(P〈0.01)。女性组严重心律失常、KillipⅢ级以上心功能、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0d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结论女性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和TMPG低,并发症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入选2007年至2012年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青年女性(年龄18~44岁)共24例,选取同时期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女性(年龄≥65岁)7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其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结果24例患者中有9例证实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较1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的青年女性患者年龄更小、体质量指数(BMI)更低、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少(P均<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病变和主干病变较多(P均<0.05)。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的青年女性患者中8例(53.3%)合并2个以上的传统危险因素。与老年心肌梗死女性相比,青年心肌梗死女性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较少,入院时的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肌酸酐、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更多见(P均<0.05)。结论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时需要考虑非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的青年女性患者较老年女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少,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纳入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研究所青年(≤45岁)AMI患者150例,作为青年AMI组;纳入同期45岁以上AMI患者160例,作为老年AM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与老年AMI组相比,青年AMI患者男性比例和吸烟比例较高(分别为:96.0% vs.75.6%和62.7% vs.35.6%),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例较低(分别为37.3% vs.49.4%和40.0% vs.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132例青年AMI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占50.0%),有8例(6.1%)未见明显冠脉狭窄,以单支病变为主;老年组则以多支病变为主(占74.8%).结论 与老年AMI相比,青年AMI患者合并症发生率较低,但吸烟比例较高,同时青年AMI患者较老年AMI的病变累及冠脉少,多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死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我院行急诊PCI的中年(50~69岁)和老年(≥70岁)AMI患者755例,记录围术期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点及死亡原因。结果:老年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病死率显著高于中年AMI患者(P0.05)。与死亡的中年AMI患者相比,老年AMI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P0.05)。死亡的老年AMI患者冠脉病变主要累及多支血管、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中年AMI患者(P0.05)。老年和中年AMI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均是心源性休克(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病死率高,死亡的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患病率高,冠脉病变主要累及多支血管、狭窄程度严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AMI(STEMI)患者133例(A组),非糖尿病AMI患者296例(对照组,B组)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肾功能、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PCI史、梗死前心绞痛和冠心病家族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糖尿病组单支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双支、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变显著高于对照组(尸〈0.01)。两组急诊PCI处理的靶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PCI术前TIMI血流0--1级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糖尿病组TIMI3级血流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O.01);TMPG分级0-1级和2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TMPG3级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人院到球囊扩张平均时间、支架内血栓和30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平均住院时间、急诊PCI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择期二次PCI、梗死后心绞痛、住院期间再梗死、严重心律失常、KillipIll级以上心功能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尸〈0.05)。结论糖尿病合并AMI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多见,PCI术后TIMI血流和TMPG低,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强化抗栓治疗下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其是否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途径。方法对89例诊断为AMI的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AMI经皮股动脉途径直接PCI患者,83例采用手压股动脉止血(B组),80例采用缝合器止血(c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和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B、c组明显高于A组(P〈0.01),而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B组。结论强化抗栓治疗下,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AMI的疗效与经股动脉组相当,而出现穿刺部位并发症的比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PCI组(包括手压和缝合器组),因此在强化抗栓治疗下,可以考虑将经桡动脉作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行择期PCI 的患者275 例,男性228 例(82.9%),女性47 例(17.1%),平均年龄(62±9)岁,其中162 例(58.9%)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检测患者术后8~12 h 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依据2007 年美国AHA 关于PCI 相关性心梗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两组(围术期心肌梗死组和非围术期心肌梗死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造影结果、术中相关并发症等与PCI 围术期相关性心梗之间的关系.结果 19 例(6.91%)患者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造影结果提示,冠脉多支病变(2,3 比1)、血栓病变及术中相关并发症(限制性血管夹层、边支血管闭塞、无复流现象)与PCI 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 ①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的概率高于单支病变患者;②冠脉存在血栓病变易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③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围术期心肌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PCI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使随机被分为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TFA组,50例)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TRA组,50例),对比两组 X穿刺点压迫时间、手术参数差异、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FA组比较,TRA组门球时间[(18.7±5.6)min比(20.1±6.7)min]、X线曝光时间[(16.7±5.6)min比(22.1±6.7)min]显著增加,穿刺点压迫时间[(14.8±5.7)min比(3.9±1.6)min]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16.0%比4.0%)显著下降(P<0.05或<0.01)。结论:与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相似,但穿刺点压迫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故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首选方案,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100例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被分为≥70岁组(30例)和〈70岁组(70例),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冠脉造影、并发症等特点。结果:与〈70岁组比较,≥70岁组女性、糖尿病、高血压及冠脉多支病变比例均显著升高,吸烟、冠脉单支病变比例明显较低,PCI治疗时间[(49.0±19.4)min比(61.0±22.5)min]显著增加(P〈0.05或P〈0.01);住院期间发生KillipⅢ级以上心力衰竭(11.43%比40.00%)、严重心律失常(28.57%比53.33%)、心源性死亡(1.43%比10.00%)及出血并发症(1.43%比10.00%)比例显著升高(P〈0.05或〈0.01);PCI成功率,术后6个月两组因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住院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7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临床特征和〈70岁患者有别,其近期预后更差,术后6个月的预后与〈70岁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及急诊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将228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分为老年组(n=116例)和非老年组(n=112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非老年组明显短于老年组(P0.01);入院到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二次PCI和梗死后心绞痛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再梗死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严重心律失常和泵功能KillipⅢ级以上明显多于非老年组血(P0.01),但两组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30d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AMI行急诊PCI治疗并发症高于非老年患者,但并不增加近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