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8岁,因阵发性心悸、气短9年,发作性黑蒙、晕厥4天入院。入院前9年开始反复发作心动过速,1年前曾在外院确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前6天在家中发作最后一次心动过速,持续约半小时,频率180次/min,未记录到心电图。入院后心电图检查示A型预激综合征,QRS宽度  相似文献   

2.
预激综合征并持续性房扑,阵发性心动过速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4岁,因阵发心悸、胸闷10余年就诊.症状发作时伴大汗、面部发绀,屏气可使发作终止.体检:BP18.0/11.5kPa(135/86mmHg),心界不大,心率125次/min,律齐,未闻杂音.心电图(附图A)见P波消失,代之以频率250次/min的F波,心室率125次/min,正常QRS与显性预激QRS1:1交替出现,δ波在Ⅰ导联为负向,Ⅲ及V_1-V_6导联为正向,V_1预激之QRS波直立.入院次日07:20突然症状复发,BP6.1/3.5kPa(46/26mmHg).心电图连续记录(附图B)见阵发快速宽大畸形QRS  相似文献   

3.
心脏介入术后急性肺栓塞抢救成功两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1:患者男性,56岁,主因发作性心悸10年,加重3个月,以"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入院。查体:BP150/90mm Hg(1mm Hg=0.133kPa),呼吸18次/min,双肺检查(-);心界大,心率72次/min,余未见异常。入院心电图(ECG)示: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79岁,因阵发性心悸20年余入院,院外多次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入院查体正常,心脏超声、胸片和生化等辅助检查正常。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图1)表现为窦性心律V1导联QRS波呈QS型,δ负向,Ⅰ、aV L导联及V2~V6导联δ波正向,移行导联在V2与V3之间,Ⅱ、Ⅲ、aV F导联δ波负向。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后间隔显性旁道。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2岁。因突发心悸2h就诊。曾有反复发作心悸史10余年,均能自行终止。入院后即行心电图检查(附图A),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5次/min,急性下壁心肌缺血性T波改变(T_(Ⅱ、Ⅲ、aVF)呈深而对称倒置)。0.5h后复查心电图(附图B)呈典型预激综合征。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7岁,因风心病换瓣术后2年,心悸、气促3d,加重1d入院.心电图示:宽QRS心动过速,QRS时限150 ms,起始部粗钝,节律不齐,频率150次/min左右;未见P波,部分导联可见颤动波.给予胺碘酮复律治疗后,心律变规则,在Ⅱ、Ⅲ、aVF、V1、V2导联可见规则的心房扑动波,频率266次/min,F-R间期固定.给予100 J同步电复律,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典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诊断: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相似文献   

7.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兆龙  刘仁光  郭飞 《心电学杂志》2006,25(4):239-241,250
本次教学查房为患者男性,28岁。因阵发性心悸9年加重伴持续1h入院。心悸呈突发骤止,每次持续约数min~数h不等。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能终止。心电图检查曾诊断预激综合征。超声心动描记术等检查未见异常。入院体检:BP120/70mmHg。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5例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心室率、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以及QRS波的形态).结果:15例心室率为160~230次/min,平均180次/min;当心室率>180次/min时,全部导联见不到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为0 18~0 76 s;QRS波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少数为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速的心室率,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增宽呈delta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1岁。因反复心慌4个月入院。查心电图(图1A)示:各导联P波消失,以F波代之,F波300次i分,呈2:1—3:1下传心室,心率147次/分,V1-V6导联QRS波主波向上,QRS波群起始部可见预激波,QRS波时限≥0.14s,ST—T改变。心电图诊断:①心房扑动;②A型预激综合征。给予异搏定5mg加入生理盐水10ml静推,10min后描记心电图(图1B)示:转为心房颤动,R—R间距不齐,心率1050:/分,出现间歇性心室预激波。心电图诊断:①心房颤动;②间歇性预激;③T波改变。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2岁。因反复左背疼痛于2004年4月9日入院。既往无冠心病及预激综合征史,入院心电图示正常范围。第3d晚上又突然左背疼痛,BP90/55mmHg,急诊心电图示:B型预激综合征,QRS 200ms。含硝酸甘油10min后疼痛缓解,复查心电图QRS 100ms,STⅡ、Ⅲ、aVF抬高0.25mV。9月10日做动态心电图,凌晨3h又出现上述症状,用同样药物含化7min后缓解。后经回放动态心电图证实症状缓解后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持续了约1h(图1)。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7岁,来院行健康体检。BP18/12kPa(135/90mmHg),心律齐,心率75次/min,无杂音。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5.34mmol/L,甘油三酯1.55mmol/L。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无异常发现。采用西门子产T-600型活动平板仪作运动试验。运动前心电图(附图A)示:窦性心律,B型预激综合征,ST段无改变。运动后即有ST段压低,11min时Ⅱ、aVF、V_5、V_6呈下斜型压低,最大达0.3—0.5mV(图略)。运动终止即见预激图形消失,QRS波群恢复正常,部分预激图形与正常QRS波群呈1:1或1:2交替出现(附图B)。持续约1min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病例 患者,男,37岁,于2001年5月12日因发作性胸闷、心悸2年,加重3天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胸透及心脏彩超检查正常。入院时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75次/分,各导联可见增宽的QRS波,上升支有明显△波,P-R间期0.10秒,变异的QRS波主波向上。2小时后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QRS波上升支处无△波。心电图诊断:间歇性A型预激综合症。  相似文献   

13.
1 心电及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阵发性心慌、胸闷8年,持续加剧1月而入院。8年前心电图示显性B型预激综合征,以后多次复查心电图均为预激综合征。查体:T37.3℃,P146次/min,BP16/10.4kPa。全胸后前位片示心肺正常。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心室率150次/min,QRS宽大畸形。心电向量图示B型预激综合征。诊断:预激综合征伴心房扑动。给予静脉注射心律平140mg后描记心电图A示心房扑动呈2:1,偶呈3:1、4:1下传,作食道导联心电图检查证实心房扑动2:1下传。因患者临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0余年于2006年3月就诊。1960年经上级医院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图1A)示:P波消失,R—R间期匀齐,V1等导联可见大F波,频率320次/min,以2:1下传心室。QRS波群宽大畸形,起始部可见8波。V1-V3呈rS型,V4-V6呈R型,长Ⅱ导联中可见R,12、18。呈室上性型,QRS时间0.09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B型,心房扑动2:1下传心室。当日动态心电图检查(图略)示:P波消失,代之F波,QRS波群呈室上性型,R—R间期不规则,F波以2:1—4:1下传心室。其间可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后有类代偿间歇。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0岁。7年前体检时发现"预激综合征"。2011年3月16日早晨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慌、胸闷、烦躁、乏力2h,至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为"房颤并预激综合征",心室率150~353次/min,QRS波宽窄不一,见图1。当时给予心律平140mg静脉注射,倍他乐克25mg口服,3次/d等处理,恢复窦性心律后择期行旁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未能  相似文献   

16.
庞曰同 《心电学杂志》1994,13(3):170-170
患者男性,56岁.因阵发性心悸20余年于1991年12月10日入院.体检:BP120/83mmHg(16/11kPa).心动过速不发作时心率72次/min,发作时200次/min.血钾、钠、氯、镁均正常.胸透及超声心动图正常.未发作时心电图(附图A)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0s,QRS宽0.14s,P-J间期0.26S,QRS起始部有δ波,V_1QRS呈RS型,其余胸导联主波向上,符合A型预激征.发作时(附图B)示QRS形态正常,R-R间距规整,心率200次/min,aVF可见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房室旁路(Kent束)出现与遗传水平有关,临床上不合并心脏畸形、心脏病的家族性预激综合征罕见。本文报道3代7人中3例患预激综合征,无心脏病史,2例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证实为右侧多旁路,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女性,37岁,7岁时因心悸,被诊断“预激综合征”。入院前,心悸持续发作,为做射频消融术来我院。查体、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体表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5次/min,PR间期0.10s,QRS时限0.14s,V1导联呈QS型;δ波方向:、aVL导联直立,导联双相,导联倒置;导联R/S<1,V2导联…  相似文献   

18.
胆心综合征致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伴A型预激综合征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12岁,因上腹部钻顶样疼痛伴呕吐、胸痛2天急诊入院。呕吐物中发现蛔虫1条。临床诊断:胆道蛔虫症并感染,脱水、酸中毒,胆心综合征。经解痉、抗感染、补液、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后,次日上午心电图(附图A)示:窦性心律,心房率113次/min,心室率38次/min,呈3:1房室传导,P-R间期0.10s,QRS波群增宽达0.14s,其起始部有8波,QRS_v_(1、3、5)呈R型,Q-T间期0.60s,T_(Ⅱ、Ⅲ、aVF、V_5)倒置,T_(aVR)直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3:1传导),A型预激综合征,心肌缺血损害,低电压。经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复查心电图(附图B)示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均消失,心肌缺血损害明显好转。住院5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分析预激综合征 (WPW )合并心房颤动 (Af)的心电图特征 ,探讨其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 19例WPW合并Af的室率、f波、R R间距变化 ,QRS波形 ,以及心电轴等表现。结果  19例室率为 16 0~ 2 30次 /min ,平均 180次 /min ;当心室率 >180次 /min时 ,全部导联见不到f波 ;R R间距的变动范围为 0 18~ 0 76s;QRS波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 ,在心室率 <180次 /min时为完全预激、典型预激及正常QRS波的不同组合。无 1例电轴处于无人区。结论 WPW合并Af的心电图特征是 :快速的室率 ;f波少见 ,仅在长间距偶见 ;R R间距绝对不等 ,出现最长R R间距大于最短R R间距的 2倍 ;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典型预激及正常QRS波的不同组合。Brugada等对于室上性过速伴差异性传导与室速程序鉴别方法 ,对于WPW并Af的心电图诊断 ,应用时有可能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20.
预激综合征伴双束支阻滞及旁路3位相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性,48岁。因频繁发作晕厥伴抽搐3d入院。5年前因低热、关节疼痛,在我院诊断为“结缔组织病”。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频率100次/min,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6次/min,PR间期0.11s,QRS波群呈一致性宽大畸形,起始部可见明显delta波,伴继发性ST-T改变,为显性完全性预激综合征(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