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连梅颗粒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40只GK大鼠灌胃高脂乳剂以建立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选取血糖值≥11.1 mmol/L者,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列齐特片组(16.67 mg/kg)及连梅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63、5.26、10.52 g/kg),每组8只,另取8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灌胃给药,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清氧化应激指标(SOD、MDA),并观察胰腺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连梅颗粒各剂量组给药9周后空腹血糖降低(P<0.05),2 h糖耐量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低、高剂量组糖化血红蛋白表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MDA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升高(P<0.05);各剂量组胰岛细胞形态明显好转,未出现细胞核密集现象。结论连梅颗粒可明显降低GK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改善糖耐量减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机制来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同时改善胰岛抵抗,促进胰岛素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桑胶颗粒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Goto-Kakizaki diabetes prone rat,GK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取SPF级雄性GK大鼠50只,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桑胶颗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罗格列酮组及GK大鼠模型组,实验同时设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相应药物1个月后,进行空腹血糖(GLU)、血脂(TC、TG、HDL-C)、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清胰岛素(INS)和糖耐受量(OGTT)测定.结果:桑胶颗粒对GK大鼠GLU、GHb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0.01),并能提高OGTT(P<0.01)与INS分泌作用(P<0.05);桑胶颗粒还能降低GK大鼠血清中TC、TG含量(P<0.05),对HDL-C则有增高作用(P<0.05).结论:桑胶颗粒具有较好的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与桑胶颗粒能促进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Crocin)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代谢、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120只试验用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藏红花素低、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灌胃给药,疗程12周;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连续3天腹腔注射30 mg/(kg·d)的方法制备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SI)和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采用HE染色对胰岛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TUNEL法观察胰岛细胞凋亡状况,生化分析法测定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结果经藏红花素50~100 mg/(kg·d)治疗12周,能够明显改善2糖尿病大鼠"三多一少"症状、皮毛色泽和精神状态,体重明显增加;FBG显著降低、FINS显著升高、GHb显著降低,ISI显著降低且HOMA-IR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胰岛组织病变明显改善、胰岛组织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显著降低(P0.01);TC、TG、LDL-C显著降低(P0.05或P0.01),藏红花素高剂量组HDL-C显著升高(P0.05)。结论藏红花素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胰岛组织、提高机体胰岛素水平及降低ISI、提高HOMA-IR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5,(11)
目的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组、白背三七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给药6周后测各组大鼠糖耐量(GT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和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PCR法检测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InsR)mRNA表达。结果高剂量及中剂量白背三七总黄酮组大鼠的糖耐量得到显著改善(P0.01),FPG、GHb、FINS及HOMA-IR水平显著减少(P0.01),ISI水平显著上升(P0.01),肝细胞膜InsR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白背三七总黄酮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nsR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大鼠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荞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糖、血脂和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脂肪乳灌胃联合低剂量四氧嘧啶注射方法制作2 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BFL高、中、低治疗组,罗格列酮(RSG)治疗组.连续灌胃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糖耐量(OTG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GHb),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KITT.HE染色观察胰腺和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OTGG,FINS, TG, TC, FFA, GHb明显升高(P<0.05或P<0.01),ISI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荞麦花叶黄酮能使FBG, OTGG, FINS, TG, TC, FFA, GHb 降低(P<0.05或P<0.01)而升高ISI(P<0.05或P<0.01),呈一定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相近.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胰腺及肾组织结构异常.不同剂量的TFBFL均能明显改善上述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 TFBFL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大鼠各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菟丝子多糖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菟丝子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50 mg.kg-1STZ制作糖尿病模型,10 d后以空腹血糖>11.1 mmol.L-1者作为糖尿病大鼠,每组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菟丝子多糖400,200,100 mg.kg-1剂量组和阿卡波糖15 mg.kg-1阳性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ig给药(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5d,测定大鼠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和血脂水平等指标,观察菟丝子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1,P<0.05,P<0.01),同时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菟丝子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P<0.01),同时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1;P<0.01,P<0.05);菟丝子多糖高剂量组CHO水平显著下降(P<0.05),低、中、高剂量组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5,P<0.01)。菟丝子多糖各剂量组胰岛素水平上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菟丝子多糖能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丹酚酸B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ip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错时给予胰岛素或葡萄糖建立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丹酚酸B各组分别给予丹酚B 160、80 mg/kg。血糖波动6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并检测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胰岛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腺组织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FBG、GHb及血清和胰腺组织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FINS水平及血清和胰腺组织TAC、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同时,糖尿病大鼠胰岛数量减少,胰岛体积缩小,胰岛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1),胰腺组织PDX-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给予丹酚酸B 6周后,大鼠FINS水平,血清及胰腺组织中TAC、SOD活性均明显升高,而FBG、GHb、血清及胰腺组织中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0.01)。丹酚酸B明显改善大鼠胰岛病理学改变,减少胰岛细胞凋亡,增加PDX-1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丹酚酸B可明显减轻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病变,改善胰岛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上调PDX-1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钱柳叶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青钱柳叶复方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及青钱柳叶复方各剂量组在高热能饲料喂养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造模,青钱柳叶复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青钱柳叶复方7.8、15.6、31.2 mg/kg·d~(-1)灌胃,42 d后检测血糖、胰岛素、肝糖原、肌糖原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Tunel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肝糖原、肌糖原、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肝糖原、肌糖原、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剂量增加,作用趋势更明显,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钱柳叶复方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玉米须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模拟2型糖尿病雄性SD大鼠模型,给药干预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用稳态模型评估(HOMA)方法评估HOMA-IR和HOMA-β,免疫组化法分析胰岛中胰岛素表达水平,并作HE染色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的玉米须水提物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糖尿病大鼠FBG和FINS的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大鼠HOMA-IR(P<0.05或P<0.01),显著升高HOMA-β(P<0.05或P<0.01),明显增强胰岛细胞中胰岛素表达(P<0.05或P<0.01),对胰岛β细胞具有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结论 玉米须水提物对损伤的胰岛β细胞具有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梅连消渴胶囊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5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1),建立类似人类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组,梅连消渴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给药期间每周测定体重,每天记录动物的饮水量和摄食量;实验结束后测定空腹血糖水平(FBG)、口服糖耐量(OGTT)。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腹主动脉采血测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梅连消渴胶囊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FBG和FINS含量,同时改善动物摄食量、饮水量(P<0.01),降低HbAlc、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及OGTT曲线下面积(P<0.05),能明显提高胰岛敏感指数(ISI),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梅连消渴胶囊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同时改善大鼠饮水及进食状况,降低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  相似文献   

11.
崔丽  曹珣   《陕西中医》2023,(3):406-封3
苏木是常用的具有活血疗伤、祛瘀通经功效的中药材。近年来研究发现,苏木药理作用多样,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苏木在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疾病、伤科疾病等疾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临床前景广阔。现对苏木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以期为深入开展研究和临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萸巴布剂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干酵母、牛奶和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致热法观察黄萸巴布剂对3种致热原所致动物发热的影响;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黄萸巴布剂的镇痛作用;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黄萸巴布剂的抗炎作用。结果:黄萸巴布剂可显著抑制干酵母、牛奶、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所致发热反应;对醋酸和热板诱发的小鼠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度;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黄萸巴布剂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咳喘平颗粒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并探讨其平喘机制。方法:观察咳喘平颗粒对浓氨水致小鼠咳嗽、氯化乙酰胆碱致豚鼠哮喘和小鼠气道酚红排泄的影响,同时采用大鼠毛细玻管法观察咳喘平颗粒的祛痰作用,并观察咳喘平颗粒对卵白蛋白诱导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白细胞三烯含量的影响。结果:咳喘平颗粒可有效对抗浓氨水致小鼠咳嗽和氯化乙酰胆碱致豚鼠哮喘,并明显促进小鼠气道酚红排泄和大鼠痰液分泌量。咳喘平颗粒明显抑制卵白蛋白致敏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含量和肺组织白三烯B4(LTB4)含量。结论:咳喘平颗粒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祛痰的效果,其平喘机理可能与参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药效学试验筛选尼美舒利新剂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比较尼美舒利栓剂、搽剂、口服水混悬液的药效学试验结果,为尼美舒利新制剂的开发和剂型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壳肿胀炎症模型,观察尼美舒利新制剂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尼美舒利新制剂的镇痛作用;采用伤寒Vi多糖疫苗引起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尼美舒利新制剂的解热作用;比较尼美舒利直肠栓剂和尼美舒利口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尼美舒利栓剂、搽剂、口服水混悬液均可明显减轻小鼠耳壳肿胀度、减少扭体次数、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尼美舒利栓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4.75%;尼美舒利栓剂与尼美舒利片剂生物不等效。结论尼美舒利栓剂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尼美舒利栓剂的吸收速度快于片剂。  相似文献   

15.
龙牙楤木总甙抗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果表明龙牙木总甙具有明显的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柯萨奇病毒B3和A16、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腺病毒Ⅲ型、埃可病毒6型的活性。表现为能显著抑制细胞病变的发生,使组织培养的细胞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咽舒宁颗粒的祛痰、镇痛、抑菌等药效。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阳性药和咽舒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1.00,5.50,2.75 g·kg-1),ig 7 d,采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小鼠热板实验和醋酸扭体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体外抗菌实验观察其对相关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咽舒宁颗粒可增加小鼠离体气管酚红排泌量(P<0.05或P<0.01);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P<0.05);对抗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增加(P<0.05或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MIC)0.250 g·mL-1,最小杀菌浓度(MBC)0.500 g·mL-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MIC 0.062 g·mL-1,MBC0.250 g·mL-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MIC 0.031 g·mL-1,MBC 0.062 g·mL-1)、变形杆菌(MIC 0.125 g·mL-1,MBC 0.250 g·mL-1)、肺炎链球菌(MIC 0.125 g·mL-1,MBC 0.500 g·mL-1)有较强的体外抑菌作用。结论:咽舒宁颗粒具有明显的祛痰、镇痛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乳痛安片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甩尾法和小鼠扭体法观察乳痛安片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足肿胀法观察乳痛安片的抗炎作用.结果 乳痛安片能明显延长小鼠甩尾的潜伏期,同时使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1);中、高剂量乳痛安片可使小鼠耳廓肿胀度明显减小(P<0.05),同时足肿胀度也明显减小(P<0.01).结论 乳痛安片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龙牙楤木总甙抗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果表明龙牙木总甙具有明显的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柯萨奇病毒B_3和A ̄(16)、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腺病毒Ⅲ型、埃可病毒6型的活性。表现为能显著抑制细胞病变的发生,使组织培养的细胞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9.
原生痛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原生痛的急性毒性和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Bliss法计算原生痛单次ig小鼠的LD50;以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压痛法测定其镇痛作用;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及佐剂致大鼠关节炎模型观察原生痛抗炎作用。结果:原生痛LD50为30.10 g·kg-1;95%的可信限为25.85~34.66 g·kg-1。小鼠0.184,0.369g·kg-1和大鼠0.184 g·kg-1以上剂量,对化学刺激性、热刺激性或机械刺激性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非特异急性炎症模型或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也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结论:原生痛一次性给药镇痛作用突出,且有较宽的安全窗,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疼痛明显者缓急之用。  相似文献   

20.
(+)-Multifloramine (1) isolated from Colchicum decaisnei (Liliaceae) exhibited significant positive inotropic and negative chronotropic effects on isolated rat atria. The positive inotropic effect was not antagonized by adding propranolol. The compound showed hypotensive and tocolytic activities. The LD50 of the compound in mice was found to be 383 mg/kg body weight. Its quaternary methiodide derivative (2) produced less effect on atria, uterus and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The LD50 of the derivative in mice was 31.6 mg/kg body we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