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银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41-1642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0年1月~7月诊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5%,6个月后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为(138±10)mmHg、(92±6)mmHg,与社区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制定的高血压治疗总体目标是[1]:无特殊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及肾病患者为130/80 mm Hg;减少靶器官的损害,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高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情况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9年杭州市余杭区4个示范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随访记录。按照年度内服药时间和血压测定结果,服药分规则、间断、偶治;血压控制分优良、尚可、不良。分析不同服药时间的长、短,对血压控制的效果影响。对有关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病病患者800例,规则服药率66.2%,影响规则服药依从性的主要与个体的患病年限有关,而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为64.4%,规则和不规则服药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9.8%和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2.34)。结论坚持规则服药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是必要的,社区随访中提高患者规则服药依从性对血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契约式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的情况是否优于目前的三级管理模式,是否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应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高血压契约式管理模式,根据自愿原则共签订健康保健协议214人;对照组采用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按照性别、年龄、血压水平匹配原则选定214人,从2014年10月开始各干预1年,观察干预后效果。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血压下降14.03/6.12 mmHg;对照组血压下降了7.32/3.07mmHg,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危以上高血压患者减少了37.4%;低危高血压患者减少了12.4%;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0.6%和6.7%,两组率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实验组服药依从性的评分提高了0.9,在医生指导下管理高血压的信心计分降低了0.48,克服高血压带来负面影响的信心计分降低了0.57;对照组分别提高0.43,降低了0.15和0.16。两组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实验组规律测压率、医患交流率分别提高了43.1%和43.6%。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8%,1.4%,两组率差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有1人发生了并发症,对照组有7人发生了并发症,经卡方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契约式管理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则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提升,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随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有所上升。由于高血压疾病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因此,高血压的治疗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好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朱石雨  吉华萍 《中国校医》2019,33(4):261-264
目的 在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控活动,对控制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 在农村社区选择符合相关研究标准的患者共计12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控制方法,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手段的同时组织全员参加长达6个月的管控活动。 结果 观察组用药允从性、服药持续性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体质指数和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也要好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控活动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达到预期,患者在允从性和坚持性两方面表现较好,非常值得在农村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高血压提出建议。方法随机选择血压控制稳定者与血压控制不稳定者各150例,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有家族史、盐摄入量高、并发高血脂和与发现高血压时BMI增加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危险因素;知晓高血压危害、经常测量血压、食用低钠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睡眠质量好、规律服药和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是保护因素。结论血压控制与高血压家族史、盐摄取量、血脂、生活行为、遵医行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按照健康教育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率69.4%和治疗依从性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对患者血压控制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城乡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水平与高血压控制率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市城乡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就诊的72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结果 城乡患者高血压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 Hg,1mm Hg=0.133kPa)率分别为46.4%和23.9%。城乡高血压控制率均随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的积分增加而升高,在城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相关知识的差异可解释高血压控制率城乡的差异(30.0%)。结论 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对其高血压是否得到控制有显著影响。对患者普及高血压防治基本知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上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128例我院2010.6-2013.6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5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另63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及常规护理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结束后发现,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有效率及血压控制情况上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使治疗更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管理平台上传血压监测资料的行为特征,将患者的血压管理模式进行分类,进而推出控制高血压的个性化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广东省中山市板芙、横栏、三乡、民众、南头、五桂山共6个镇中已建立高血压档案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费发放血压计供患者逐日进行血压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上传至血压监测系统。根据患者上传血压测量数据的行为特征,使用K-means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对患者行为模式进行分类。结果 根据数据管理平台提取到的1 973例患者血压测量、上传的行为特征信息,将患者分为积极组、消极组、谨慎组、困难组、拒访组,他们在血压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迥异,需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结论 基于患者血压检测、上传的行为特征,对患者进行分类,能够有效判别各类患者的行为模式,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后续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评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并探讨其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全区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参与者,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计调查高血压患者456人,平均年龄65.68±9.41岁,男性233(51.10%)人。血压正常组216(47.37%)人,血压异常组240(52.63%)人;血压正常组的症状管理效能(7.35±2.13分)和疾病共性管理效能(6.63±2.64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6.63±2.64和6.98±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压正常组的认知症状管理(1.41±0.95分)和与医生沟通(2.49±1.06分)均高于血压异常组(1.13±0.92和2.10±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管理效能(OR=0.877,95%CI:0.781~0.986,P=0.028)、疾病共性管理效能(OR=0.885,95%CI:0.784~0.999,P=0.048)、认知症状管理(OR=0.671,95%CI:0.489~0.919,P=0.013)和与医生沟通(OR=0.706,95%CI:0.555~0.900,P=0.005)均为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与血压控制间存在关联,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可以更好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行为危险因素聚集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为提升血压控制率制定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云南省8个县(区)≥18岁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将其中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存在不同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不足、蔬菜水果摄入不足、静态行为时间过长)个数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检验高血压控制率与行为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采用敏感性分析探讨其稳健性。 结果 共2 906例高血压患者纳入分析,血压控制率为15.7%。患者中存在≥2项行为危险因素聚集者占比达57.5%,存在0、1、2、3、≥4个行为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分别为18.9%、17.5%、15.7%、12.7%、7.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控制率随着行为危险因素聚集个数增加而减小(P趋势<0.05),与存在0个行为危险因素相比,患者存在≥4个行为危险因素会影响血压控制率(OR =2.928,95%CI:1.229~6.976)。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行为危险因素聚集与高血压控制率的关联及趋势稳定。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行为危险因素聚集会影响血压控制,应将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作为干预的重点人群,以期提升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部分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现况。方法对北京4个社区稳定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其一般情况、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慢性病史、药物和非药物控制情况,并测量血压。结果共调查患者1500例,回收有效问卷1249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43.3%。钙离子拮抗剂是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占41.1%。结论北京部分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与6年前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有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西南某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高血压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以西南某地446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完整数据集分析、多重插补法处理缺失数据,构建基于频率logistic回归的血压控制情况模型,探索血压控制相关因素。此外,使用贝叶斯的方法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结果2020年该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54.3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中等县(OR=0.189,95%CI:0.123~0.291)、经济较不发达县(OR=0.590,95%CI:0.383~0.910)、日均食盐摄入量≥6g(OR=0.722,95%CI:0.535~0.974)是血压控制达标的危险因素。年龄不小于55岁(与年龄<55岁相比,55~<70岁OR=1.806,95%CI:1.225~2.662;≥70岁OR=2.016,95%CI:1.305~3.115)、规则服药(OR=3.604,95%CI:2.314~5.612)、接受健康教育和指导(OR=2.716,95%CI:1.703~4.330)、接受心肺听诊检查(OR=1.464,95%CI: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高血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需双方的角度出发了解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四川省9家乡镇卫生院的建档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目前血压控制情况使用描述性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参与高血压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记录采用主题框架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50.3%,民族(OR = 4.823,95%CI:1.413~22.313)、性别(OR = 0.463,95%CI:0.266~0.796)、距离卫生院的距离(OR = 2.394,95%CI:1.205~4.847)和患病时间(OR = 2.312,95%CI:1.132~4.844)可能是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访谈发现影响乡镇卫生院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基本药物配置不足、健康教育效果甚微、卫生人力资源缺乏和患者健康意识的缺失。结论 四川省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乡镇卫生院应合理优化卫生院人力资源和基本药物目录,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的效果。方法对52例经过常规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为基础联合小剂量的氢氯噻嗪的降压治疗2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超声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非洛地平治疗24周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减少,谷峰比值及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治疗前增加;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质量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减小。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以非洛地平为基础的治疗可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并可改善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的效果。方法对52例经过常规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为基础联合小荆量的氢氯噻嗪的降压治疗2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超声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结果非洛地平治疗24周后,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减少,谷峰比值及夜间血压下降率较治疗前增加;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质量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均减小。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以非洛地平为基础的治疗可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并可改善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与分级管理模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实施6个月之后,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及随访服务的提供情况。[方法]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19名自愿参加该研究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组(干预组)和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组(对照组)。然后比较111名干预组病人和108名对照组病人在管理实施6个月后,在血压控制及对病人随访服务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组6个月内平均比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组多降低收缩压10.77mmHg、舒张压2.20mmHg;干预组血压控制率提高了36个百分点,明显好于对照组8个百分点,(P<0.001)。干预组病人得到医生提供的锻炼、饮食、戒烟、症状管理、自信心培养等随访支持服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较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在控制血压及促进医生随访支持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