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85例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反应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反应,这种慢性炎性反应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可逆性狭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采用顺尔宁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8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的心理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给予合适的心理治疗可以消除心理因素对哮喘患者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本文探讨整合性心理治疗对哮喘患者情绪障碍以及哮喘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浅谈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主要有茶碱、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M胆碱受体阻滞剂等,现就这些药物的合理使用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是目前控制气道慢性炎症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它有效的抑制了各种炎性介质的释放,阻断气道炎性反应中的多个环节,防止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发展。目前主要通过吸入途径给药,全身不良反应较少,是长期治疗慢性哮喘的一线药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bronchi al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这种慢性炎性反应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治疗目的在于减少发作,改善呼吸功能,防止气道组织增厚与狭窄。现对哮喘近年来药物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9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庆泼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551-255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反应细胞,激发气道的高反应性,从而导致气道狭窄。本研究对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史婧  金美玲 《上海医药》2023,(19):20-2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免疫细胞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中2型哮喘是主要的哮喘表型。传统的哮喘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但部分重度哮喘患者使用这些药物的疗效不佳或因不良反应而无法长期使用。近年来,针对2型炎性反应的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获得巨大成功。本文就用于哮喘治疗的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BA)是由多种炎性细胞作用引起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顽固性咳嗽等症状,常于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现代医学目前以抗炎为基础进行综合治疗,糖皮质激素成为首选药物,但停药后易复发。此外,药物毒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抗炎药及激素的应用。笔者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龙香平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探讨支气管哮喘的药物选则,对支气管哮喘药物主要分为支气管扩张剂及抗炎药二大类,通过解痉、抗炎达到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消除气道炎症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目的.在哮喘的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分期,发作严重程度的分度和近期治疗情况选择最佳用药方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这种慢性炎性反应导致气道反应性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严重哮喘可威胁生命。我院2年来应用甲强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文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断均符合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岁…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过敏反应炎性疾病,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过敏反应炎性疾病。这种气道炎性反应导致气道高反应的增加和广泛易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学证实气道炎症是哮喘病人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气道平滑肌痉挛是引起哮喘 病人气道通气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从目前防治哮喘的药物中选择一种既具有抗炎性质,又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的约物对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息克平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同时观察了息克平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疗效,以确定息克平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气道抗炎效应和临床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都是以气道炎性反应、气流受限为特征呼吸道疾病。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s)是该类疾病在长期控制症状及急性期的治疗过程中非常有效的药物,因其对局部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全身不良反应少见而被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介导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急剧增加,已成为全世界重点关注的疾病之一。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比例和功能失衡是哮喘的主要免疫学发病机制,其中IL-4和IFN-γ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哮喘的严重程度相关[1]。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呼吸道炎性反应反复损伤和修复的结果[2],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哮喘气道炎性反应和气道重塑[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就近几年有关IL-4、IFN-γ和TGF-β13种重要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在易感者中此种炎性反应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哮喘通过详细的问诊和体检加一般的肺功能检查,基本上都可作出诊断,但确诊需行气道狭窄可逆性检查、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和痰液检查。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以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支气管高反应性为特征。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长期存在,故需长期合理的药物治疗。平喘药物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用药,根据其能否抑制气道的变态反应炎症,通常将平喘药物分为两大类:解痉平喘药和抗炎治喘药。前者吸入或口服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简称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短效茶碱、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后者如吸入或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  相似文献   

17.
柳先盛  邹慧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36-2837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基础疾病,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气道慢性免疫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规范治疗,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是长期预防与控制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的药物大部分被肝脏灭活,减少了全身不良反应[3].本研究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ICS不同使用方式及使用时间调查分析,以探讨如何更好的长期规范控制哮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苏守硕  庞胜 《贵州医药》2004,28(3):248-249
哮喘的发病机理极复杂,其病理改变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可表现在大气道和小气道。近年观察,哮喘缓解期即使气道炎性反应减退,气道高反应和小气道功能异常可能长期存在。鉴于在完全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故加强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早期防治对哮喘防治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糖皮质激素是抑制气道黏膜下炎症最有效的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已成为现代哮喘治疗的一线药物,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2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炎性细胞介导,以持续性、刺激性干咳,气道慢性炎症刺激为主的支气管哮喘[1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发病机制有三方面:Ⅰ型变态反应和Ig E合成调控紊乱、气道炎性反应、气道高反应性[2 ].治疗方法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