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阐明主动脉旁体和肾上腺髓质细胞的功能特点,本实验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胚胎21、28天及生后1、5、10、15天,1和2个月家兔主动脉旁体和肾上腺髓质细胞内9种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观察。用四唑盐法显示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和单胺氧化酶(MAO);用铅法显示酸性磷酸酶(AcP)、三磷酸腺苷酶(Mg~(2+)—ATP酶)、硫胺素焦磷酸酶(TPP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用亚铁氰化铜法显示乙酰胆碱酯酶(AchE);用偶氮色素法显示非特异性酯酶(NsE)。结果表明,胚胎21天时,两个器官的细胞除有较强的LDH活性外,其余各种酶活性均较弱。从胚胎期至生后早期,主动脉旁体细胞的SDH、LDH和Mg~(2+)-ATP酶,均较同期肾上腺髓质细胞活性强,尤以LDH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量子点(QDs)体外对巨噬细胞细胞化学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细胞化学方法,在细胞水平观察QD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及对PAS反应、Feulgen反应、ATP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α-醋酸萘酚酯酶(ANAE)、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结果 3.125mg/L剂量的QDs对巨噬细胞的结构没有影响,但细胞内的细胞化学及酶活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即PAS反应、Feulgen反应、AcP、ALP、ANAE和Mg2 -ATP酶表现为阳性,而SDH、LDH则为阴性.阳性结果中,Feulgen反应、ANAE、ALP和Mg2 -ATP组中QDs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S反应、AcP组中QDs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细胞学水平上,QDs虽然可以使巨噬细胞内的某些酶发生变化,但不影响其结构及吞噬功能.3.125mg/L剂量的QDs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标记活细胞,对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探讨昆明山海棠(TH)对雄性大鼠睾丸,附睾的DNA、RNA.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ATP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等的影响。成年雄性SD大鼠用昆明山海棠根50%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剂量1.0g/kg/日,每周六次,共6周,所有用药鼠均丧失生育力。用药鼠附睾管腔内精子减少或完全消失,并可见少量脱落和退化的生精细胞(主要是精子细胞)。附睾头、尾部管腔内精子大部分呈断头、卷尾等畸形。精子LDH.SDH活性明显下降。精子细胞及残余体RNA凝集成块,而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支持和间质细胞及附睾各段上皮细胞的形态和组织化学均未见明显改变。本实验表明,TH主要影响精子细胞RNA的功能及精子糖代谢,而对其它生精细胞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白鼠胚前、中肾发育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小白鼠阴栓龄胚第9~16天的前、中肾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核酸(甲绿-哌若咛稀染法)、PAS 反应(McManus 法)、AcP(硫化铅法)、ATPase(Wach-stein-Meisel 中性法)、AlP(钙钴法)、SDH(Pearse's MTT 法),酯酶(Pearson 法)观察,以成年鼠肾作对照。1.小白鼠前肾(阴栓龄胚第9~10.5天),除含丰富的 RNA 外,其余指标无明显的阳性反应。2.小白鼠中肾(早期胚第10.5~13天),中肾小管及导管除含丰富的 RNA 外,AlP、AcP、ATPase、SDH、酯酶几无活性,PAS 反应极弱。中肾后期 RNA 减少,PAS 反应、AcP、ATP-ase、AlP 活性增强,并随中肾小管、中肾导管及密勒氏管之继续发育或退化而有强弱不同。特别是 AcP 在所有退化组织中均明显增强,对其意义也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观察了成年大鼠肝大部切除后1、3、6天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MAO(单胺氧化酶)、SDH (琥珀酸脱氢酶)、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脂类、AlP (碱性磷酸酶)、ATPase (腺苷三磷酸酶) 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AcP (酸性磷酸酶)、5′-Nase(5′-核苷酸酶)、NsE(非特异性酯酶) 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正常成年豚鼠胃肠壁内神经丛神经元(简称肠神经元)的镁激活的三磷酸腺苷酶(Mg~(++)-ATPase)、钙激活的三磷酸腺芏酶(Ca~(++)-ATPase)、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DH)和葡萄糖-6-磷酸酶(G 6Pase),并对糖类、蛋白质、脂类和核酸做了观察。除光镜的半定量观察外,并用显微光度计对两种ATPase做了定量测量。光镜的半定量结果和显微光度计测得的数据经计算机做了统计学处理。本文的结果表明,肠神经元具有上述各种酶活性,提示神经元与这些酶有关的代谢活跃。但粘膜下丛与肠肌丛酶活性差异显著,前者SDH活性较强,后者LDH、G6 PDH和两种ATPase活性较强。据此推测,两神经丛神经元的主要糖代谢方式、能量代谢以及机能活跃程度有明显的差别。此外,胃肠各段肠肌丛酶活性强度不一,十二指肠和近端结肠各种酶活性最强,盲肠最弱。本文的结果表明,肠神经元的代谢和功能确有相当的差别,但酶活性的差异同神经元类型的关系如何,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实验性隐睾术后大鼠附睾的 AKP、ACP和 SDH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1由于正常附睾管头段与尾段的差别 ,使隐睾术后附睾管头段与尾段 AKP活性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说明隐睾后附睾管在物质代谢和功能上的不同 ;2 ACP活性在头段附睾管上皮呈强阳性反应 ,而尾段在术后 1~ 10天较正常增强 ,呈强阳性 ,自 15天始逐渐减弱 ,说明术后早期上皮细胞的功能活动增强显著 ;3 SDH活性 ,在术后 1~ 2天附睾管头段上皮中稍增强 ,第 3天始恢复正常 ,尾段管上皮活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灭螺药物氯代水杨胺(LDS)对湖北钉螺组织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了解其灭螺机理。方法:实验组用浓度为0.1g/L的LDS浸杀法处理湖北钉螺3h、6h、12h、24h后,解剖钉螺获取软体;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分别用曝气水和浓度为0.1g/L的氯硝柳胺(WPN)对湖北钉螺进行相同处理后,检测各组钉螺软件组织匀浆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延胡索酸酶活性;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乙酰胆碱酯酶(AchE)、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一氧化氮合酶(NOS)、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葡萄糖-6-磷酸酶(G-6-PD)、酚氧化酶(PO)活性。结果:LDS处理24h后,与阴性和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的酶是延胡索酸酶、SDH、ATPase、AchE、AKP和PO;活性减弱的酶是CCo、G-6-PD、NOS;活性增强的酶为LDH、ACP。LDS作用3h、6h、12h、24h过程中,先上升后下降的酶为GPT、GOT、SOD。结论:LDS对湖北钉螺大部分酶活性的影响与WPN基本一致,但对部分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与WPN有所差别,如CCo、G-6-PD、NOS、LDH、ACP、SOD。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选择能反映神经组织糖代谢三个途径的关键酸及碱性磷酸酶,对正常SD系大鼠海马酶活性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CA1区锥体层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呈轻度反应,葡萄糖-6一磷酸脱氢酶(G—6—PD)及乳酸脱氢酶(LDH)呈强阳性.腔隙分子层LDH、G—6—PD呈轻度活性,CCO、SDH呈强阳性.CA1区锥体层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最弱.讨论了酶活性不同与记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附睾碱性磷酸酶的分布及作用.方法:雄必习附睾恒冷箱切片,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结果:附睾头部的附睾管上皮细胞游离缘碱性磷酸酶呈强阳性反应,附睾体部酶反应阴性,附睾尾部的附睾管上皮细胞基底部基膜碱性磷酸酶反应阳性。结论:附睾头、体、尾三部分的碱性磷酸酶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判别附睾中碱性磷酸酶可能参与了精子成熟发育和分化中的物质代和物质交换及生化血附睾屏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5只,分溃疡实验组、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无菌条件下,将0.01 ml冰醋酸注入动物胃粘膜下层,造成实验性胃溃疡;盐水组模拟手术,注入0.01ml生理盐水;空白组为未经任何处理的正常大鼠。3组动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在手术后2~28d,分7批取材,取出胰尾进行酶组织化学观察。盐水组:A细胞在手术后2~4 d,AlP活性减弱,5~Nase活性增强,10 d恢复;B细胞在手术后2~4 d,AcP及5-Nase活性增强,ATPase活性减弱,10 d基本恢复。溃疡组:A细胞在手术后2~4d酶活性变化与盐水组相同。手术后6d,AlP、ATPase、SDH、LDH、G-6-PD及α-GPD活性均显示出不同程度增强,至手术后28 d恢复;B细胞在手术后21 d的变化与盐水组基本一致,但手术后4 d,AcP、5-Nase、SDH及LDH活性均减低,21 d恢复。本文实验结果提示,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胰岛A、B细胞共同参与了机体自然抗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睾丸胚胎天时睾丸即已有SDH活性,生后以间质细胞和精母细胞反应最强。4.AlP反应在胚胎时以生殖母细胞较强,生后以界膜反应较强。5.支持细胞、间质细胞AcP活性较强。6.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5′-Nase呈阳性,间质反应极微。7.胚胎时,睾丸各种细胞ATPase反应均为阴性。生后界膜、支持细胞和生殖细胞渐出现活性且不断增强。8.胚胎14天睾丸内NSE即有微弱的反应,生后主要以间质细胞反应强烈。至生后的发育。结果表明:1.核糖核酸以代谢旺盛的生殖母细胞最为丰富,支持细胞也较多,精子细胞较少。2.胚胎14天时睾丸各种细胞均有丰富的糖原颗粒,16天起仅分布于间质,性索内糖原阴性。3.胚胎14  相似文献   

13.
力竭性游泳对大鼠房室结糖原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力竭性游泳对大鼠房室结(AVN)糖原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力竭性游泳模型,运用组织化学技术,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观测房室结糖原(Gly)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单胺氧化酶(MAO)和乙酰胆碱脂酶(ACHE)分布与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次力竭性游泳后房室结的Gly含量下降,LDH活性增强,SDH、MAO和ACHE的活性均减弱;与1次力竭组相比,1周力竭后Gly含量上升,LDH、SDH和MAO活性均减弱,ACHE活性增强。结论:力竭性游泳对房室结的糖原和酶组织化学的影响较为明显,这可能是造成房室结功能改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对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将新生的KM小鼠的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离、纯化并传代培养第三代第5d后,将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加入到缺氧损伤的神经元细胞培养液中,观测其对缺氧神经元的存活及其合成和释放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和胞膜ATP酶(ATPase)的影响。结果显示:10%和20%ACM对神经元存活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20%ACM还有效地减少了缺氧神经元NO、LDH的生成和分泌,保护和提高了ATPase的活性。以上结果提示ACM促进缺氧神经元的存活,其机制可能与减少NO、LDH合成释放及保护细胞膜上ATPase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AS大鼠为实验动物,以同品系的正常大鼠作对照,用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AS大鼠癫痫发作时海马内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免素氧化酶(CCO)、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c)、镁离子激活的腺苷三磷酸酶(Mg2+-ATPase)、钙离子激活的腺苷三磷酸酶(Ca2+-ATPase)以及单胺类递质的失活酶—单胺氧化酶(MAO)和胆碱类递质的失活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酶活性,并按生物体视学方法分析Mg2+-ATPase和Ca2+-ATPase法显示的海马微血管密度;另取实验大鼠和对照大鼠海马作振动切片,用AChE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海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黑斑蛙消化道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物酶(POX)、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的分布与组织定位。方法:成体黑斑蛙消化道自食管至直肠分8个部位取材,应用冷冻切片、酶组织化学和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ACP在整个消化道均检测到酶活性,主要分布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顶部和胃腺,在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ALP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至直肠的黏膜上皮,在十二指肠和回肠酶活性显著较高;NSE、POX和SDH在整个消化道黏膜均检测到酶活性。NSE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上皮和胃腺,在胃贲门部、胃体和十二指肠酶活性显著较高;POX主要分布于胃腺、小肠的黏膜肌层和固有层,在小肠酶活性显著较高;SDH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的顶部和胃腺,在胃贲门部、胃体和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ATPase在除直肠外的消化道各部位均检测到酶活性,主要分布于小肠黏膜上皮的纹状缘和胃腺,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结论:黑斑蛙消化道黏膜酶的分布同其他动物有相似之处,亦有其自身特点,与其特定的摄食习性和消化吸收机能是相适应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是其主要消化吸收部位。  相似文献   

17.
对于小鼠阴栓龄胚第11~17天、19天及生后1天,1~3周新生肾发育过程中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进行了 AcP(Wachstein 改良的 Gomori 方法)、AlP(钙钴法)、ATPase(WachsteinMeisel 中性法)、非特异性酯酶(Pearson 法)的观察,以成年肾做对照。1.肾小体在胚14天,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亨利氏襻在胚16天,相继开始分化。2.AlP 活性随肾小体等结构分化完成而减弱,晚期随近曲小管的结构与功能分化渐趋完善而增强。胚16,17天时,肾功能初步建立,此时集合管出现 AcP 和 ATPase 反应强阳性的“附加细胞”,这种细胞在胚19天~初生达最大量,以后逐渐减少,成年肾仅于皮质集合管可见。“附加细胞”出现的意义曾加讨论。3.新生的小鼠肾尚未成熟,AcP、AlP、ATPase 随肾生后的不断发育而变化,其活性强度与分布特点大致都在生后三周左右才接近成年型。4.非特异性酯酶在生后四周才显示活性并伴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肾的 AlP 从生后一周已出现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常成年豚鼠48只,分为胃迷走神经切除术组(简称神经切除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3、6、10天,取胃体、幽门和十二指肠。恒冷箱切片,作镁激活的三磷酸腺苷酶(Mg~(2+)-ATPase)、钙激活的三磷酸腺苷酶(Ca~(2+)-ATPase)、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7种酶的组织化学反应。在光镜下,对壁内神经节7种酶反应做了半定量观察,还对两种ATPase作了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并作统计学处理。本文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切除组术后3~6天胃体、幽门及十二指肠3个部位神经元的Mg~(2+)-ATPasc、Ca~(2+)-ATPase及CCO反应出现强弱不等的改变。这种强弱不等的酶反应变化,可能同各神经元与迷走神经联系不同有关,表明神经元的性质和功能各异。但半定量及定量结果的统计学分析表明,神经切除组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后不同时间酶活性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壁内神经节不同于一般的自主神经节,其中的神经元可能具有较高程度的自主调节与代偿适应能力。此外,本文还对跨神经元变性提供了有意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胆道阻塞对肝脏酶的组织化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扎胆总管的情况下,阻塞上端胆管内压不断增高,当胆管内压达20~25cm水柱时,胆汁即逆流到体循环。本文分别在结扎胆总管后1、2、3、4周,观察肝脏酶的组织化学变化。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肝脏琥珀酸脱氧酶(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o)、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活性明显减弱,分别由强阳性变成可疑阳性,而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明显增强,由阳性变成强阳性。实验结果提示胆道阻塞时间延长,肝脏酶的功能发生明显的紊乱。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电镜组织化学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 ATPase 和 SDH 活性在小鼠乳腺癌细胞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为 Mg~( )激活的 ATP 酶活性,主要分布在线粒体膜和核膜上及核仁中。而为 Ca~( )激活的 ATP 酶活性,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嵴部和基质中及核外膜上,并较均匀地显示在染色质中。对照材料的相应部位,只有微弱的活性或无酶活性反应。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嵴部和内膜上。在两层核膜中间,酶的活性呈现出强弱交替的反应。同时,在质外膜和核内膜上,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也很高。对照材料的相应部位,酶的显示极弱或完全没有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