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β-纤维蛋白原(β-Fg)基因启动子区单体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比浊法测定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个体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法分析β- Fg基因启动子区的-1420G/A、-993C/T、-854G/A、-455G/A、-249C/T、-148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基因型,用EH 程序分析核苷酸多态性的连锁不平衡关系及单体型,用x2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的差异,用MatInspeetor程序预测序列中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455(GA AA)、-148(CT TT)基因型携带者急性期的血浆Fg水平比-455(GG)、-148(CC)基因型携带者高(P<0.05);脑卒中组与对照组之间的-993C/T、-455G/ A、-148C/T 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由-1420G、-993C、-854G、-455G、-249C、-148C构成的单体型H1在对照组中的频率高于病例组(P<0.05),由-1420A、-993T、-854G、-455A、-249T、-148T构成的单体型H14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 <0.01);野生型序列存在6个不同于突变型的顺式作用元件,突变型序列出现9个不同于野生型的顺式作用元件。结论海南汉族人群中β-Fg-455G/A、-148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浆Fg升高相关,单体型H14可能是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单体型H1可能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保护性因素,单体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顺式作用元件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Bβ-455G/A、-854G/A基因多态性和Fg浓度、分子活性等功能表达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60例首发急性CI患者、114例陈旧CI患者及162例正常对照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法(PCR-RFLP)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测定血浆Fg浓度、Fg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光密度(Amax)、FMPV/Amax等参数及血糖等5项生化指标.结果:Bβ-455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β-854等位基因A在急性CI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其变异型分布频率高于正常组(P<0.05);FMPV在急性CI组和陈旧CI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FMPV/Amax、Fg浓度在陈旧CI组高于正常组(P<0.01, P<0.05);三组中Fg浓度、FMPV、Amax及FMPV/Amax与Bβ-455基因型无相关性;陈旧CI中Bβ-854变异型组Fg浓度、FMPV及Amax明显高于野生型组(P<0.01);以Fg浓度、FMPV、Amax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均筛选出Bβ-854基因型.结论:FgBβ-455基因多态性对血浆Fg浓度和分子聚合活性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Bβ-85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调控血浆Fg浓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单体总体聚合功能的表达,但对血浆Fg分子聚合活性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且Bβ-854变异型人群可能是脑梗死疾病的遗传易感人群,有脑梗死病史患者的血浆Fg浓度和分子聚合功能增高程度可能比急性期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山西地区汉族妇女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复发性流产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βFg-455G/A基因的多态性,并测定其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结果经X2检验,各基因型构成比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性流产纽血浆Fg水平(2.31±0.57g/L)较对照组(3.08±0.57g/L)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是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不会影响复发性流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纤维蛋白原(Fg)Bβ链基因FgB-β1420G/A、-993C/T及BsmAIG/C位点多态性及其单体型对血浆Fg浓度和分子活性等功能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脑梗死疾病的关系,选取首次新发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08例,及对照组选取健康志愿者113例,测定了全部样本的血浆F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最大聚合速率(FMPV)、最大光密度值(Amax)、FMPV/Amax,及相关生化指标,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AS-PCR)检测各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结果显示,两组间三个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CI组FMPV和A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ACI组中-993C/T位点CT+TT组Fg浓度、FMPV、Amax高于CC组(P<0.05)。在三个位点构成的H2、H3、H6及H7四种主要单体型中,H2、H7在ACI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中FMPV和Amax是发生ACI的重要危险因素,-993变异基因型在特定条件下可使血浆Fg功能表达增强,而成为ACI的高危因素;同时,H2、H7单体型携带者可以在特定因素作用下导致不同类型的血浆Fg功能表达异常,而引发ACI。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1420G/A、-993C/T、BsmAIG/C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血浆Fg浓度和分子活性等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开滦集团职工1248人,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生化指标及Fg浓度、Fg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等指标,并检测基因型。结果 Fg浓度、FMPV、Amax、FMPV/Ama在3位点的野生型与变异型组间无差异(P>0.05);男性组FMPV/Amax低于女性组(P<0.05);高UA组中-1420的GA+AA基因型、-993的CT+TT基因型、Bs-mAI的GC+CC基因型分布频率均高于正常组(P<0.01);在无高血压病史人群中-1420 GA+AA组的FMPV/Amax高于GG组(P<0.05)。结论 -1420和-993位点与BsmAI位点之间具有特殊的链锁不平衡关系,这3个SNPs对于血浆Fg浓度和分子功能表达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它们可通过引发血UA等特定因子的变化,而影响血浆Fg分子功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白介素(IL)等细胞因子与纤维蛋白原(Fg)Bβ链-1420G/A、-993C/T、1689T/G、BsmAIG/C、I6I/D、345C/T、HinfIA/C 7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关系及其对血浆Fg浓度和分子活性系列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864人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生化及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IL-8、IL-10,同时测定血浆Fg浓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光密度(Amax)、FMPV/Amax等反映Fg分子聚合功能指标,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联反应(AS-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及直接基因测序分析检测上述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FgBβHinfI为AC+CC型人群TNF-α水平高于AA人群(P<0.05),其他细胞因子在各位点野生基因型与变异基因型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FMPV/Amax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依次筛选出年龄、HDL、UA、hsCRP、口服阿司匹林,标准回归系数(β)为-0.089、-0.094、-0.098、0.091、-0.081(P<0.05);以IL-6为因变量则筛选出IL-8、性别、糖尿病史、TNF-α及HinfI基因型,β分别为0.277、-0.136、0.134、0.125、-0.088(P<0.05);以TNF-α为因变量,则筛选出IL-10、IL-6、BsmAI、UA、1689位点,β分别为0.157、0.127、0.202、0.089、-0.130(P<0.05)。结论:白介素、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与FgBβ链基因多态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它们可以通过影响FgBβ链某些位点的白介素反应元件而具有潜在的调节人类血浆Fg浓度和分子活性表达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纤维蛋白原B β-455G/A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纤维蛋白原 Bβ( fibrinogen Bβ,FGβ)基因启动子区域 - 4 5 5 G/ A变异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高血压缺血性中风患者 86例 (中风组 ) ,高血压非缺血性中风患者 85例(高血压组 ) ,门诊健康查体者 90人 (对照组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加 Hae 内切酶检测 FGβ基因启动子区域 - 4 5 5 G/ A的多态性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采用凝血酶原时间法。结果 A- 455等位基因在中风组的分布频率较高血压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 (分别为 0 .2 2、0 .13、0 .11,χ2 =8.35 ,P<0 .0 5 )。不同组别的基因型的分布不同 ,G/ A、A/ A基因型在中风组更常见 ( χ2 =10 .0 3,P<0 .0 5 )。缺血性中风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 4 .82± 0 .2 6 )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高血压组 ( F=5 .98,P<0 .0 1)。在缺血性中风组中及高血压组中- 4 5 5 G/ G基因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 - 4 5 5 G/ A和 - 4 5 5 A/ A的基因型 ( P<0 .0 5 ) ,而在对照组不同基因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受 FGβ基因 -4 5 5 G/ A多态性的影响 ,A- 455等位基因是缺血性中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血压对多态性纤维蛋白原Bβ链基因功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血压对多态性血浆纤维蛋白原(Fg)Bβ链-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和Bc l-1G/A基因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1 391人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受检者清晨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Fg浓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Am ax)、FMPV/Am ax等反映Fg聚合功能的指标,然后立即测定血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Fg Bβ链6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高血压状态组(HG)与正常血压组(NG)组间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及各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HG与NG的Fg浓度、FMPV/Am ax无显著差异(P0.05),但HG的FMPV、Am ax低于NG(P0.05),HG和NG的Bβ-854位点变异基因型组Fg浓度、FMPV、Am ax、FMPV/Am ax均高于野生型(P0.05),且NG的Bc l-1位点变异基因型的Fg浓度、FMPV高于野生型(P0.05),但HG的Bβ-854和Bc l-1变异基因型组的Fg、FMPV、Am ax均低于NG(P0.05)。结论:Fg Bβ-854基因位点是调控Fg功能表达的重要部位,Bc l-1的变异基因型可使血浆Fg浓度和FMPV升高;高血压状态可以明显抑制这种调控作用,并损伤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成二聚体的过程,从而导致特殊类型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TGF-β1基因启动子-800G/A、-509C/T多态性与食管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18例食管癌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组TGF-β1的基因多态性,包括TGF-β1基因启动子-800G/A、-509C/T位点,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基因-800G/A位点多态性在食管癌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24倍(OR=1.624,95%CI1.134~2.324),携带T等位基因的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0.97±8.91μg/LVS44.23±8.54μg/L,P<0.01).结论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和Bcl-1G/A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浓度、分子聚合活性等功能表达指标和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2年7月-2003年6月在开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其中脑动脉主干支梗死组(MCI)54例、脑动脉穿通支梗死组(PCI)106例,选取同期在开滦医院健康查体且结果均正常的志愿者16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样本的血浆F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Amax)及其比值(FMPV/Amax)等反映Fg分子聚合功能参数和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血液生化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FgBβ链六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MCI组Fg浓度、FMPV、FMPV/Amax及PCI组TG、VLDL、FMPV均高于对照组(P0.05);FgBβ-854 A和Bcl-1 A等位基因在三组间分布频率有统计学差异,且MCI和PCI组的GA、AA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在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CI组FgBβ-249T携带者人群Fg、FMPV低于CC型(P0.05);PCI组-148T携带者人群FMPV/Amax高于CC型(P0.05);对照组Bcl-1A携带者人群Fg浓度高于GG型(P0.05),而PCI组此人群则FMPV高于GG型(P0.05)。结论:FgBβ链5’端启动子区-249多态性位点可影响血浆FMPV功能的表达,-148位点是调控血浆Fg分子聚合功能表达的重要部位;3’端Bcl-1是血浆Fg浓度的重要基因调控位点,其变异基因型人群是MCI的遗传易感人群;血浆Fg浓度、FMPV/Amax和FMPV同时异常是MCI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仅FMPV和TG异常则易发PCI。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GB )Bβ多态基因FGB 45 5G/A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 (atheroscleroticcerebralinfarction ,ACI)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 13 2例ACI患者和 14 8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Bβ基因FGB -4 5 5G/A多态性 ,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结果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ACI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各组内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GG基因型者 ,且更易受吸烟等环境因素影响。Bβ基因FGB -4 5 5G/A多态性分布在患病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A等位基因频率在ACI组 ( 0 .2 5 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0 .15 2 ) (P <0 0 5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存在此突变位点者发生ACI的危险提高了 65 .3 %。结论 Bβ基因FGB -4 5 5G/A多态性中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 B(fibrinogen,FGB)基因启动区 - 14 8C/ T、- 4 5 5 G/ A、- 85 4 G/ A3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结合 DNA测序分析检测 377名中国南方汉族人 FGBβ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 ,群体数理遗传学方法分析 FGBβ 3个基因位点 SNP的遗传平衡吻合度和相互间连锁不平衡关系。结果  3个 FGBβ SNP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检出了 FGBβ3个位点 SNP的共 9种基因型 ,- 14 8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 .5 97、0 .35 8和 0 .0 4 5 ;- 4 5 5 G/ A SNP各基因型频率与 - 14 8C/ T SNP相同 ;- 85 4 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 .82 0、0 .178和 0 .0 0 2。各 SNP位点的少见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 0 .2 2 4 (- 14 8T)、0 .2 2 4 (-4 5 5 A)、0 .0 92 (- 85 4 A) ;常见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776 (- 14 8C)、0 .776 (- 4 5 5 G)、0 .90 8(- 85 4 G)。男女性别间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经连锁不平衡检验 ,- 14 8C与 - 4 5 5 GSNP为完全一致型 ,- 85 4 G/ A与 - 14 8C/ T、- 4 5 5 G/ A为随机分布。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364例T2DM+CHD组、357例T2DM组患者和356名健康对照者HL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并分析其对脂类的影响.结果 T2DM组与对照组HL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CHD组GA+AA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0.431 vs 0.618,P=0.031);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Spearman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T2DM+CHD组),A等位基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结论 HL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有关,并影响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819和-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PCR-SSP)技术,检测33例卵巢癌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组IL-10基因多态性。结果-819位点卵巢癌患者C/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5.5%比21.0%,P〈0.05),C/C和T/T基因型频率虽然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比20.0%和48.4%比59.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2位点卵巢癌患者C/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5.5%比21.0%,P〈0.05),C/C和A/A基因型频率虽然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比20.0%和48.4%比59.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2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卵巢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2、-819、-59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卵巢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819C/T和-592C/A基因型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福建莆田地区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AP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及其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对象516例,包括对照组260例,子痫前期病例组25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鉴定APN基因启动子-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APN基因启动子-11377C/G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和GG+CG基因型频率在子痫前期病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病例组内GG+CG基因型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值均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 APN基因启动子-11377C/G位点GG+CG基因型与子痫前期及其血浆TG、TC和LDL水平升高关联,C-G多态性提高了子痫前期合并血脂代谢紊乱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7.
An increased risk for arterial thrombosis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plasma levels of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 factors such as PAI-1 and FVII. In this study, the 4G/5G polymorphism in the promoter of PAI-1 gene and Arg353-->Gln polymorphism in the FVII gene were analysed in 139 normal adults and 158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lasma lipid traits was investigat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llele frequencies of PAI-1 and FVII polymorphisms between control and patient groups. The allelic distributions of both polymorphisms in Koreans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Japanese bu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Caucasians. In the CAD group, the 4G homozygotes of PAI-1 polymorphism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total (p=0.0250) and LDL cholesterol (p=0.0335) with individuals having other genotypes. However, FVII polymorphism showed no association with lipid levels. In conclusion, the 4G/5G PAI-1 promoter polymorphism and Arg353-->Gln FVII polymorphism are not major genetic risk factors for CAD in Koreans. However, 4G allele of PAI-1 polymorphism reveal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levels of cholesterol, especially LDL cholesterol levels in CAD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