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提法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取消医疗机构药品加成的合理性问题及其对医疗机构的不利影响。方法分析社会上对药品加成的误解,阐明取消药品加成并不能有效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有可能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造成不利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取消医疗机构药品加成不一定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而且也并不完全合理。对于药品加成,按价格高低实行差别差率控制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程艳  朱飞 《医药世界》2006,(10):20-22
药品价格一直是医药行业关注的焦点的问题,而要求降低“虚高”药品价格的呼声在全国范围内此起彼伏。为了解决人们“看病贵、吃药贵”的问题,国家三令五申的要求各地降低药品价格,并且十几次的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各家医院纷纷采取了药品的招标采购制度,希望通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让利给消费者,一些大药房也乘机打出了“平价”的招牌。种种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药品价格的压力,然而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地区开始试水“医院药房托管”,对于这一问题,各利益群体众说不一。到底医院药房托管能走多久,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看病贵,吃药贵”的问题.是否最终达到患者、医院和医药公司的“三赢”,现在还没有定论,只能依靠实践来检验它,但笔者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杨朝楼 《上海医药》2007,28(11):492-492
《中国经营报》10月21日报道,发改委价格司的一位官员表示:“发改委20多次药品降价,国家未能根本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他同时透露,在医疗体制不能得到有效变革前,希望通过限制仿制药和药品价格的方式降低医疗成本,将难以达到目标,而在药品市场的下一轮“价格博弈”中,市场化控制价格的手段将成为主角,以往粗放式以行政限价手段,将在未来退出舞台。国家发改委考虑从源头上改变药价虚高问题,对仿制药品采用10%幅度“价格递减”,仿制次数越多,价格就越低,同时鼓励直销,控制出厂价和销售价之间的价格差。其实,“久治不愈”的看病贵、药品价格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看得越来越重,与此同时,"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现象一直是我国医疗事业上最大的困难."看病贵",如今的医疗费用、药品价格越来越贵,让许多百姓都喊看不起病.看一次,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上千元,住院更是容易上万元. 针对药价虚高的问题,本文预想针对药品的价格制定过程,讨论解决方法,进而解决因药价太高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了解军队医院参与地方医改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调整对医疗费用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对医院2014年上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描述性统计基础上,分析价格调整前后的费用结构变化情况,结果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费用价格对解决人们关注的“看病贵”起到积极有效作用。结论依托政府政策调控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院更新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才能使医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佐仁  何观炎 《中国药业》2006,15(13):51-52
目的 探讨药品降价政策对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的实际成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7次药品降价和医院人均医疗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次药品降价累计降价总颇1144.8亿元,而在药品降价的1999—2003年间,人均门诊药费和住院药费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5.4%和14.5%。结论 药品降价不一定能降低门诊药费和住院药费,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看病难、看病贵”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志高 《中国药房》2007,18(13):961-963
目的:探讨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对策。方法:结合卫生部相关统计数据,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与结论:现行的相关政策难以奏效,应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和要求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如改革"医保"费用的支付方式,维持适宜的医院药品加成率,确保药品价格的相对稳定等。  相似文献   

8.
梁毅  丁静 《中南药学》2006,4(5):397-399
在2006年“两会”上,“老百姓因药品价格高而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再次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和讨论最热烈的议题。事实上,10多年来,各级政府为了整治“药品价格虚高”可以说是想方设法、不遗余力,但药品价格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瓶颈”。药品价格问题的渊源究竟是什么?以下就这个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进一步分析药价虚高的原因,对规范药品定价提出定价策略建议.方法 收集电视报道、医院进销价格数据,分析药价虚高的现状及原因.借鉴国外定价策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药品定价策略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药价虚高的原因有药品费用增长因素、药品特殊性、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性、流通渠道环节过多等.应加强政府层面的制度研究,借览国外合理的定价方法与经验,利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制订科学、合理、规范的药品定价策略,妥善解决“药价虚高”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家对药品已经进行18次降价,降价金额超过400亿,可看病贵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许多制药企业的利润在不断减少,行业亏损面在不断扩大。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药品价格不能只降不升,药品定价应该在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药品价格改革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青宇  邱家学 《中国药房》2006,17(22):1684-1687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价格改革的思路、方法与成效。方法分析我国药品价格改革的特点、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外药品价格改革的经验。结果与结论我国的药品价格改革以降价为主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药品的虚高定价;药品定价更加趋于合理,包括合理升高普药的价格,定价程序更加规范以及行政定价转向专家定价等,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勇  陈忠东 《中国药房》2007,18(34):2646-2650
目的:通过改革药品定价机制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方法:对药品定价机制进行历史性回顾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揭示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同时分析各相关部门对药价虚高所负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药品定价机制。结果与结论:新的定价机制可以很快地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同时,可在不增加医院财政拨款的情况下使医院收入有所增加,而不需要从大检查中获取利润,从而降低百姓的医疗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托管"模式是否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减少患者医药费用支出、更好地让利于民,以及是否有利于医院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医院药房托管"模式可能导致医院药品经营新垄断出现、导致"新型医药代表"的产生、形成新"利益共同体"、更有利于医师开"大处方",同时从价格链上也并未对药价"虚高"构成威胁,反而可能导致医院监管难度加大、药品质量下降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结果与结论:在目前这种医疗技术和劳务收入不能体现其实际价值,以及药品供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医院药房托管"不可能使医院从繁杂的药事事务中解脱出来,也不一定能降低"虚高"药价、减少患者医药费用支出、更好地让利于民。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Drug price transparency is defined as readi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the price of pharmaceutical drugs to either authorities or consumers. Price transparency, together with other information, helps define the value of drugs and enables informed decision making. It has also been used as a reference in drug price setting mechanisms in some countries’ pricing policies.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vidence available: 1) on government initiatives to mandate transparency in drug pricing worldwide, 2) on the reported effects of drug pricing transparency initiatives on drug price, and 3) on the limitations and barrier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ug pricing transparency.MethodsDatabases such as Medline-Ovid,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PubMed, and Science Direct were used to search for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inception to February 2018. A manual search of grey literature such as policy papers, governmental publications, and websites was also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that was not available in the articles. Using narrative synthesis, the results were critically assessed and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its context of drug pricing approaches.ResultsOf the 4382 relevant articles located, 12 studi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for drug pric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s. Only 3 studies reported the outcomes on the regulation of drug prices. Two studies in South Africa showed that pric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s did not necessarily reduce drug prices. Another study in the Philippines indicated a reduction in medicines’ price based on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mediated access prices. The limitations and barriers in pric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s include fragmentation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and nondisclosure of discounts and rebates b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ConclusionDrug pricing transparency initiativ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many countries and commonly coexist with a country's pricing policies. Nevertheless, due to sparse evidence, the effect of drug pric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s on price control is still inconclusive.  相似文献   

16.
孙利华  郭朗 《中国药房》2012,(24):2213-2215
目的:为提高我国药品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药品定价引入经济性指标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较为合理的定价办法。结果:笔者认为合理的定价方法应为:首先,确定每一类治疗相同适应证下不同通用名药品中满足临床需要的最低价格品种为该类药品的代表品,然后以代表品的价格为基准,对待定价药品与代表品的功能进行倍比打分,以此作为分子,再将待定价药品的价格与代表品药品价格之比作分母,通过两者之比所得值对1的偏离程度,确定待定价药品应提价还是降价及价格涨落幅度。而代表品的定价可采用成本加成法确定。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通过将定价目标与药品临床效果紧密结合实现价值定价,可科学、合理、经济、高效地同时满足药品定价目标及我国"批量式"定价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欧阳净  彭永富  夏培元 《中国药房》2009,(32):2501-250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药费的趋势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总药费、抗菌药物费用及其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年度为统计单位,住院患者每人每日平均总药费为371.77元,平均增长率为11.94%;每人每日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10.35元,平均增长率为11.92%,两者均与消费者物价指数呈正相关,而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的比例稳定在29.68%左右。结论:我院2003~2007年住院患者平均每人每日总药费和抗菌药物费用均存在上下波动现象,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抗菌药物费用与总药费的比值基本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以药养医机制对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通过数据深入分析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更加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政府财政投入机制、补偿机制,逐步推行医药分业制度等措施,用更加合理的新机制取代以药养医的旧机制,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田云  杨世民 《中国药房》2007,18(28):2167-2170
目的:借鉴印度药品价格管理制度中适用于我国的做法。方法:根据文献分析印度药品价格控制的现状及制度,并且分析我国药品定价制度存在的缺陷。结果与结论:印度的药品价格管理制度对保持印度药品成本的竞争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我国的药品定价制度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有待于改进,应当成立专门的药品价格管理机构制定、审批、修改和监督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以药养医机制对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通过数据深入分析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更加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政府财政投入机制、补偿机制,逐步推行医药分业制度等措施,建议用更加合理的新机制取代以药养医的旧机制,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