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疗效和营养状况(臂围、白蛋白)的变化.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疗效、臂围、白蛋白明显较常规护理组改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动能,提高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理论在脑卒中便秘患者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16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以罗马Ⅱ标准评定卒中后便秘发生情况,发生便秘者82例,发生率为50.62%;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寻求影响便秘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提高了对便秘危险因素的认识,便秘的发生率减少为25.29%. 结论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可减轻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药熨烫穴位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熨烫穴位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后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在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疗法,伴疼痛者给予普鲁卡因加泼尼松龙局部封闭;观察组采用中药熨烫患肢特定穴位.结果 治疗第30天.观察组肌肉痉挛改善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药熨烫穴位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康复护理效果。 方法 将108例恢复期脑卒中上肢痉挛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予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干预4周后评价效果。 结果 对照组49例、干预组48例完成全程研究进入结果分析。干预后干预组上肢痉挛缓解程度、运动功能提高程度、临床结局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生命体征变化及局部损伤。 结论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有效缓解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循证实践方案,为临床护理随访提供指引.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脑卒中患者家庭管理最佳证据并形成推荐意见,拟定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循证实践方案初稿,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 构建包括组织管理、护理评估、设定目标、家庭管理、患者个性化服务、远程服务6个方面共40个条目的 方案,据此形成问题评估清单和实践流程.第1轮及第2轮专家积极性分别为93.75%、100%,权威系数为0.805、0.810,Kendall's W系数为0.326、0.442及0.422、0.456(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循证实践方案构建过程规范严谨,内容全面,可用于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在我院住院诊断开治疗脑卒甲忠有120例.由康复治疗师每周1次应用Barthe1指数和Fugl-Meyer积分评定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脑卒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3%.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在机体全面康复中起主导作用.早期、及时、合理的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赋能护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有效赋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患者赋能调查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赋能护理总均分3.02±0.81;影响因素包括一般自我效能、婚姻状况、年龄、陪护类型(P<0.05,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对赋能护理的感知程度不高,护理人员应对不同自我效能、婚姻状况、年龄和陪护类型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赋能措施,鼓励其参与疾病治疗和护理,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吞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问卷对20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总分为(79.76±5.54)分,各维度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吞咽技能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吞咽知识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吞咽障碍程度、年龄、吞咽治疗情况是影响患者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均P0.01),共有效解释护理需求总变异的40.60%。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整体护理需求水平较高,尤其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医护人员应动态评估患者护理需求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以满足其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哮喘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对肺功能的影响和临床满意度情况.方法 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哮喘患者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42例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后者42例患者于前者基础上应用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aO2和PaCO2)均比对照组优,且临床满意度(97.62%)比对照组(80.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能够改善肺功能,且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可被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单位的医院社区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由二级医院与社区医院联合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延伸护理1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年。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疾病知识在时间、分组及时间和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二级医院联合社区医院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延伸护理,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偏瘫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院神经外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外康复科常规治疗、护理和脑卒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2个月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 Meyer指数的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Fugl- 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微血管减压(MVD)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对症处理.结果例面及痉挛患者中63位痉挛症状消失,1例缓解,1例复发;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1~2天止痛,1例一周后止痛: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亲情化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5例临床治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均于出院后第7、14、30天各随访1次,以后每月随访1次,连续6个月。对照组采取电话回访或返院咨询方式;观察组采取成立亲情延续护理中心,上门访视与指导、制作亲情卡等亲情延续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4项遵医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亲情化延续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提高遵医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制语言康复光碟在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脑卒中失语患者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取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语言康复光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康复功能效果、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和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失语功能恢复程度、语言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语言康复光碟可提高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对其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的方法将2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108例按神经内科常规进行护理,疗程均为6周,运用HAMD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3%,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卒中病人社会支持状况,讨论加强社会支持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5年4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无昏迷和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71例作为观察组;70例排除重大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对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患者入院诊断后、1个月、3个月的ADL分别进行Bartherl指数评分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评分低于健康组,所测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对脑卒中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入院时的ADL评分显示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社会支持的多少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影响深远,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专人卧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施专人卧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人卧位护理干预,4周后评定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继发障碍、压疮、胃肠道反应和导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相应提高(P<0.05,P<0.01).结论 实施专人卧位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奥马哈问题分类表在脑卒中住院患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奥马哈问题分类表为护理评估、诊断框架,对7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评估、诊断,找出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并进行分析、归类.结果 77例患者共存在护理问题621个,平均每例患者存在8.06个;存在的护理问题65.21%属于生理领域,24.96%属于健康相关行为领域,8.70%属于心理社会领域,1.13%属于环境领域;发生率超过50%的护理问题是循环、神经-肌肉-骨骼功能、个人照顾、消化-水合和精神健康.结论 奥马哈问题分类表能全面评估脑卒中住院患者健康状况,发现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适当的修改后,奥马哈问题分类表可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评估.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11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分别时两组患者在入院确诊后和治疗20 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治疗20 d干预组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情志护理及穴位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失眠患者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失眠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失眠的症状及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结果 干预3周后,观察组睡眠情况、药物辅助睡眠患者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易受环境、情绪、疼痛、药物治疗及病理性因素影响而导致失眠,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