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方法:53例AD患者接受NB—UVB治疗仪照射治疗,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36次。采用欧洲AD评分标准(SCORAD)对AD的临床严重度进行评分,用视觉模拟尺度(VAS)评分法对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同时记录SCORAD积分和VAS积分。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53例患者痊愈17例(32.08%),显效28例(52.83%),有效5例(9.43%),有效率为84.91%,SCORAD积分和VAS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NB—UVB治疗AD安全性高,近期疗效好,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异位性皮炎(AD)发病率呈迅速增长趋势。Larsen的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患病率为9-12%,其中80-90%发生于7岁之前[1];Kay等的资料指出,3-11岁的儿童AD终生患病率为20%,其中60%发生于1岁以下[2],新加坡的一项调查发现AD患病率为2%,10岁以下发病者占61.2%,周岁以上者为13.6%[3]。Shum等指出,AD已成为英国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15%儿童和20成人罹患本病[4]。Gieler等称,德国每年约150万AD患者,仅皮质类固醇治疗的费用即达州7亿马克[5]。因此,有关AD多方面研究倍受关注。本文仅就AD细胞和分子发病学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异位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常规、血清总IgE、IL-4及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34例符合AD诊断标准的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判定,采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IL-4及IFN-γ水平。结果34例AD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显效者28例,占82.4%;好转者6例,占17.6%。未见对血常规变化有明显影响。治疗后血清Ig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明显升高(P〈0.05和P〈0.01)。结论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AD,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及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状态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L-4、IFN-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对AD患者血清IL-4、IFN-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SIT治疗前后AD患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AD患者IL-4、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SIT治疗后,AD患者IFN-γ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AD存在Th1/Th2细胞分化失衡;SIT可明显调节患者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皮肤病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OVID数据库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收集所有外用他克莫司与安慰剂、氢化可的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RCT13篇论文,共5320例患者。Meta分析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0.03%和0.1%他克莫司在12周疗程内疗效均优于安慰剂;0.03%和0.1%他克莫司3周疗程均高于1%醋酸氢化可的松,均不高于0.1%丁酸氢化可的松,但0.1%他克莫司在6个月疗程时疗效优于合用1%醋酸氢化可的松(用于头面部)和0.1%丁酸氢化可的松(用于躯干和四肢);0.1%他克莫司在疗程12周内疗效优于0.03%他克莫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刺激和烧灼感。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AD效果优于安慰剂及弱效糖皮质激素,长期疗效可能超过中强效糖皮质激素。目前外用他克莫司临床上是安全的,但尚需进行更多长期的RCT。  相似文献   

6.
湿疹及皮炎     
992106 成人期特应性皮炎临床的动态分析/余碧娥(上海医大华山医院皮肤科)…//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1).-34~35 随机选择观察成人期特应性皮炎(AD)共323例。结果:成人期AD的皮疹形态以湿疹型和苔藓样型为主,痒疹型较少;湿疹型皮损是AD儿童期的基本皮疹;苔藓样型是AD的典型皮疹,为急性湿疹转化成慢性的表现。结论:近10余年来,湿疹型成人期AD有上升趋势;笔者认为对AD长期结合中药治疗,是防止AD病情加剧的措施之一。表1参6 (穆欣)  相似文献   

7.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全世界的患病率成人达2% ~ 5%,儿童达10% ~ 20%[1],其中20%属于中、重度[2]。A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过度活化、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和皮肤微生物群失调等诸多方面[3?5]。轻度患者可外用润肤剂、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6],中、重度患者常需联合免疫抑制剂甚至生物制剂治疗[7]。AD诊断标准众多,如Hanifin和Rajka标准、Williams标准等[8],但对于中、重度AD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现从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AD诊疗指南入手,结合近年中、重度AD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对中、重度AD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并对其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1%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治疗手部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2005年7—11月采用l%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局部外用治疗32例手部湿疹患者,并与硫酸新霉素与氟轻松软膏(商品名:新肤松)进行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5%咪喹莫特霜治疗50例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5%咪喹莫特霜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5%咪喹莫特霜和安慰剂外用治疗,每周3次共12周,由医生指导并发放用药指导手册。所有患者观察期为半年,观察记录皮损数目和面积,并摄影。结果:治疗组有29位男性和21位女性患者完成调查;对照组有15位男性和12位女性完成调查。治疗组有78%(39)患者皮损完全清除,HPV—DNA阴性,对照组没有患者皮损完全清除;外用咪喹莫特组患者皮损部分清除率也比安慰剂组明显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治疗3个月后39位治愈患者中有3例(7.7%)复发。咪喹莫特显示很好的安全性,没有患者因为药物副作用而退出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有红斑(18%)、瘙痒(16%)和灼热感(10%)。仅1例患者出现细小水疱、糜烂。结论:5%咪喹莫特霜外用治疗尖锐湿疣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异位性皮炎75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异位性皮炎(AD)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了我科10年来积累的75例AD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并与同期82例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斑贴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75例AD患者中斑贴试验总阳性率38.67%(29/75),而对照组的总阳性率为76.80%(63/82),AD组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3。52,P<0.001),AD患者斑贴试验抗原阳性百分比较高的依次为橡胶混合物IV(13.33%),白降汞(12.00%),橡胶混合物Ⅲ(9.33%),混合物II(8.00%),硫酸镍(8.00%),提示用标准抗原系列进行斑贴试验是确定AD患者外源性变应原的一项重要临床检测手段,AD的病因可能主要淡内源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外擦尖锐湿疣,隔日一次,共三个月;对照组采用0.5%足叶草毒素酊外擦尖锐湿疣,早晚一次,共3d为一个疗程,最多不超过三个疗程。结果治疗组70例患者,治疗组治愈51例(72.86%),无效19例(27.14%);对照组70例患者,治愈36例(51.43%),无效34例(48.5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P〈0.01)。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疗效好,安全性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吡美莫司乳膏是一种新型非激素类抗炎药物,治疗湿疹安全有效㈣。笔者在2006年11月-2007年1月,应用1%吡美莫司乳膏(商品名:爱宁达)治疗30例老年湿疹患者,并与0.1%糠酸莫米松乳膏(商品名:艾洛松)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间丝聚合蛋白(Filaggrin,FLG)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皮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例AD患者皮损及14例对照组皮肤组织内FLG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IPP)判定FLG在AD患者皮损及健康者皮肤组织中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结果:FLG在AD患者皮损及健康者皮肤角质层及颗粒层均有表达,胞质染色多见;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8.92±4.40)%及(23.00±2.28)%;FLG在AD患者皮损阳性染色面积明显低于健康人皮肤(t=-3.11,P=0.004)。结论:FLG在AD患者皮损中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2005年2—10月采用l%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3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并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商品名:尤卓尔)进行比较,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1.0%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局部外用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38例,对其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进行观察.并与复方康纳乐霜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评价外用凯普斯泰冷敷凝胶治疗成人轻中度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氢化可的松乳膏对照临床研究。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集80例成人轻中度AD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外涂凯普斯泰冷敷凝胶,对照组外涂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3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周随访,根据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标尺法(VAS)、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评分等评价疗效,记录不良事件。主要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结果 AD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52.71 ± 16.71)岁。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EASI评分、VAS评分、IG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1、2周时,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4/40)、57.50%(23/4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5.00%(6/40)、52.50%(21/4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4周,试验组有效率82.50%(33/4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0%(23/40,P < 0.05)。治疗1、2、4周时,试验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U = 1 253.00、1 121.00、1 091.50,均P < 0.05)。两组均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凯普斯泰冷敷凝胶治疗成人轻中度AD安全、有效,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1995年5月~1997年5月,我们应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1%联苯苄唑霜(商品名美克,美克原名霉克)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并以3%克霉唑作为治疗对照,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共6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经临床及真菌镜检确诊为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17~69岁,平均29岁,病程1天-3个月;对照组30例,年龄19-51,平均月岁病程2天-3个月。所有患者均有性接触史,49例(81.7%)有非婚性接触史,19例(31.7%)曾患其它性传播疾病。治疗方法:治疗组每日清洗患处后,外涂1%联苯等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遗传过敏性皮炎(AD)患者接触过敏的情况以及各种常见变应原特异性IgE的阳性检出率。方法:对90例AD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和血清Mast SIgE检测。结果:斑试阳性率为52.22%,与非AD患者的斑试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硫酸镍、4-苯二胺、芳香混合物的阳性率分别为16.67%、10.0%和6.67%。AD患者屋尘螨、粉尘螨的SIgE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47.8%,屋尘的SIgE阳性检出率为44.4%。结论:AD患者斑试阳性率与非AD患者的斑试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硫酸镍、4-苯二胺、芳香混合物和螨类、屋尘、真菌、花粉等是广东地区AD患者常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19.
特应性皮炎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应性皮炎(AD)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明,治疗困难。近年来,免疫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介绍了治疗AD的一些新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匹美克莫司、麦考酚酯、环孢素)和免疫调节剂(γ干扰素、盐酸奥洛他定、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现对这两类药物治疗AD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他扎罗汀凝胶配合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寻常性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轻、中度患者采用外涂0.05%他扎罗汀凝胶配合UVB照射治疗。结果:2疗程(8周)治疗后,治愈15例(53.57%),显效8例(28.57%),进步4例(14.29%),无效1例(3.57%),总有效率82.14%。4例发生皮肤刺激反应,占14.20%,无1例光毒反应。结论:本疗法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