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1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包括吞咽功能评定、鼻饲、心理护理、吞咽器官训练、直接摄水训练、直接摄食训练。经过治疗和康复护理,患者基本痊愈65.3%,明显好转23.3%, 好转7.3%,无效4.0%。对脑卒中重症吞咽障碍患者尽早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40例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德国生产的吞咽言语诊治仪进行诊治,制订个体化的吞咽训练计划,并进行针对性吞咽训练及护理.结果 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其中有34例患者的吞咽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有6例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 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和护理,可改善痴呆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衰弱病人吞咽障碍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因老年衰弱出现吞咽障碍病人84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病人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吞咽功能评估、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吞咽功能评估后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针对吞咽障碍程度进行针对性饮食指导及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指标、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清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营养指标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病人护理后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升衰老病人吞咽障碍康复效果,降低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病率,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6例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加强与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功能恢复训练及摄食训练。结果:干预后患者吞咽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误咽、窒息等意外的发生,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袁晓莉  袁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937-4937
目的探讨脑卒中致摄食-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210例脑卒中致摄食-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等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吞咽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显效95例,有效85例,无效30例。结论尽早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有序的训练和科学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加快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评价标准,康复组进行系统吞咽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康复护理治疗组疗效评价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全面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障碍的原因,确定吞咽障碍的发生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评价标准,康复组进行系统吞咽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康复护理治疗组疗效评价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全面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障碍的原因,确定吞咽障碍的发生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神经性吞咽障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伴有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伴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中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马倩  李敏  濮红萍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45-1046
目的 观察应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联合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经常规治疗病情平稳后,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训练,同时应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用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恢复程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饮水试验评分降低,吞咽功能有改善.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联合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能促进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干预对吞咽障碍患者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7例,根据不同病情对患者及照顾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并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对吞咽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观察。 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肺部感染、误吸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地降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的机率,有效预防误吸的发生,从而使患者在短期内恢复自主吞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摄食-吞咽障碍进行康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摄食-吞咽障碍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根据病情选择基础训练或摄食训练,选择合适的进食体位及食物种类,并重视出院后的家庭康复训练.结果通过康复训练,88.9%的脑出血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了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对脑出血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训练越早越好,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同时要加强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对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致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对350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感觉刺激、口面部肌力训练、摄食训练等康复训练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吞咽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显效115例,有效175例,无效60例。结论:尽早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系统有序的训练和科学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吸人性肺炎的发生,加快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型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家属参与吞咽康复训练全过程,对照组由康复护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两组实施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实施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呛咳及误吸发生减少(P0.05),家属对患者吞咽障碍训练及并发症预防知识了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家属参与康复训练能减少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并发症,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17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吞咽训练计划,进行针对性吞咽训练,观察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4周康复护理,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提高(P〈0.01)。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可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刷牙冲洗口腔护理配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6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舌肌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涮牙冲洗口腔护理。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电视透视吞咽造影检查(VFSS)、Barthel指数(BI指数)、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SSA评分、VFSS评分、BI指数、SWAL-QOL量表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量表各维度分值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刷牙冲洗口腔护理配合舌肌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有重要意义,并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以及减少吞咽障碍所引起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吞咽功能级别分别给予不同的饮食指导和吞咽功能训练.结果: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吸入性肺炎15例(25.0%),营养不良9例(15.0%),对照组吸入性肺炎27例(45.0%),营养不良16例(2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进行有效吞咽功能的康复治疗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提高患者的日常能力和生活质量,对脑卒中患者的最终预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在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老年科存在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40例,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基本吞咽功能训练、防噎食吞咽技巧训练和进食训练。训练3个月后采用才藤吞咽障碍评价法比较训练前后患者吞咽障碍程度及进食误吸发生情况。结果训练后根据吞咽功能疗效判定标准,显效12例,有效23例,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训练后误吸发生率由41.13%降至14.72%,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促进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延缓吞咽障碍的进展,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后遗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遗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系统的饮食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脑梗死后遗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喂饲、鼻饲等肠内营养支持和吞咽训练等相关饮食护理。结果30例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定期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程度的动态评估的基础上,采取循序渐进的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和加强饮食护理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综合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凌晖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463-1464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53例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包括心理护理、发音训练、摄食训练等综合护理治疗.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达85.4%,且吞咽功能明显提高.结论 综合护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合并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颅脑战创伤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战创伤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3例颅脑创伤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相关功能训练,做好病情观察并预防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结果11例患者恢复良好,后组颅神经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结论对吞咽障碍患者及时进行训练,对恢复其进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