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素芳 《中原医刊》2004,31(7):54-55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它的优点是减少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双止血带结扎法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对静脉血管充盈度、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因失血、失液引起的浅静脉血管充盈度差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法。观察比较两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统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能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及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中的重要部分,是新生儿疾病治疗及抢救的必要途径。为了减轻患儿每天静脉穿刺的痛苦,我科于2003年2月起对收治的106例新生儿患者采取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法,穿刺成功率达到94%,受到患儿家长的欢迎。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了静脉留置针这一穿刺方法,现将其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静脉留置针穿刺和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抢救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休克患者时的应用效果,找寻能迅速、有效的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的途径,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42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休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1例。实验组采用留置针行股静脉穿刺输液,对照组经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输液通路。从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时间、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导管脱落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气胸、血栓形成、穿刺局部血肿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堵塞、误穿动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留置针行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易行,易于掌握;费用低廉,可替代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基层医院普遍推广用于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休克患者的急救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血管细、易动、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大 ,不易固定 ,复针率高。我科自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对 2a以下的婴幼儿试用改良型静脉留置针 5 18例与对照组普通型静脉留置针 2 12例比较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3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 ,年龄 <2a ,随机分为试用组和对照组 ,试用组 5 18例 ,男 312例 ;女 2 0 6例。对照组 2 12例 ,男 16 2例 ;女 5 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型留置针 ,试用组采用改良型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部位均选择头皮颞浅静脉。2 方法2 1 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放 75 %酒精 ,无菌棉棒、胶布、无菌小敷料 ,改…  相似文献   

8.
静脉给药是临床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途径,静脉穿刺是否能够一次成功,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也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对于那些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即使护士的基本功过硬,也不能保证穿刺一次成功,静脉留置针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是希望在诊疗过程中承受更少的痛苦.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因其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而代替了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人208例,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使用3M透明敷贴,观察组使用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比较2组病人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不同时间段内敷贴的累计卷边率及累计更换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段静脉留置针敷贴卷边累...  相似文献   

11.
黄艳湘  李鸿燕 《医学文选》2006,25(1):105-106
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护理技术,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手段,它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有效保持静脉通路,为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士工作,我们科于2000年开始采用小儿静脉留置输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魏景燕  薛燕莲 《吉林医学》2013,34(4):762-763
目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和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采用30°~45°直刺单手送管置管法(A法)和10°~20°平刺双手送管置管法(B法)。结果:A种穿刺法的置管成功率比B种穿刺法高,留置时间较B种穿刺法长,患者的疼痛较不明显。结论:A种穿刺法明显优于B种穿刺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已逐渐普及,不旦解除了因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首要前提,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为了提高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对30例病人进行了60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置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退出针芯3~4㎜后,左手仍绷紧穿刺部位下方皮肤,右手平稳送外套管及针芯至血管再取出针芯;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然后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明显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44例穿刺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2例用实验法进行穿刺,对照组72例用常规穿刺法进行穿刺。结果:实验组在减少失败例数、减少液体外渗、减轻病人痛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法应用于静脉输液可减少穿刺的失败率、减少液体外渗、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对不同血管采用不同的送管方法 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 笔者根据本科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登记本,将改良前的200名患儿作为对照组,改良后200名患儿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针对不同血管采用不同的送管方法 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国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近年来改良后的封闭式套管针——头皮套管针又称BD针,已广泛被大中型医院的临床所应用,但其价格比头皮针贵20多倍,加之技术原因,故未被基层医院所接受。国内近年来对套管针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技术作为一种临床实用操作技能,在提高输液质量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因操作方便,易于掌握,满足临床治疗需求,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不断探讨和总结,转变服务理念,把优质护理应用到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对穿刺技巧和方法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减轻穿刺造成的不适和疼痛,保护血管不受破坏,使静脉输液这种有创性操作更具有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匡大林 《安徽医学》2014,35(1):119-12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贴膜固定,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可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节约护理操作时间,对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宁  王伟  董岩 《伤残医学杂志》2014,(16):205-206
目的:分析和研究颈内静脉置管与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需要行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组:A组与B组;每组各34例。A组患者给予颈内静脉置管;B组患者给予颈外静脉留置针,将2组患者置管效果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较,其具有操作简单、完成穿刺时间短、1次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