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中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方法:以DEN诱导大鼠肝癌形成为模型,以西药喃氟啶化疗、中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法为对照治疗,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健脾理气法对大鼠肝癌组织基因组转录水平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各中医治法下调最明显的基因分别为:清热解毒法明显下调140个基因,活血化瘀法明显下调186个基因,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689个基因;②在健脾理气法明显下调的163个已知基因中,筛选出19个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讨论:基因芯片很好地揭示了不同中医治法各自防治肝癌的分子作用靶点,其中,健脾理气法下调大鼠肝癌组织与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转录中,涉及到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多条通路的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理气等常用不同方法对实验性肝癌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二乙基亚硝胺水溶液诱发大鼠肝癌形成 ,采用RT PCR方法分别观察这些不同中医治法对癌基因ras MAPK信号传导通路上相关基因转录的调节作用。结果 :这些不同治法能够针对性地调节癌基因ras MAPK信号通路上一些信号分子的转录水平 ,其中清热解毒法对raf1基因、活血化瘀法对Grb 2和raf 1基因、健脾理气法对sos基因的转录水平有显著的下调作用 ,各治法均能上调GAP基因的转录水平。结论 :不同中医治法能够不同程度地调节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些促使细胞过度增殖的信号分子的转录 ,并且这些治法有不同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246-1249
背景:骨折愈合不同阶段牵涉一大群差异表达基因。目的:研究骨折三期中早期"证"的本质及辨证治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基于骨折早期模型,运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骨折早期基因表达谱,并分析基于三期辨证治则的中药干预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出活血化瘀治法的关键应答基因。结果:治疗骨折早期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50个,其中上调基因22个,下调基因28个。结论:活血化瘀药可以促进细胞增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形成,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PCR基因芯片检测益肺方对人肺癌A549细胞在肿瘤相关生物学通路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其诱发基因谱改变的特征生物学通路,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于对照组及实验组A549细胞中提取RNA,反转录成cDNA,以此为模板,应用美国Super Array公司人癌通路发现者PCR基因芯片,进行实时定量PCR反应,检测2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在检测的89个基因中发现有8条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22条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血管生成、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侵袭转移、信号传导等有关。结论:益肺方通过调控血管生成、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侵袭转移、信号传导等肿瘤相关生物学通路的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抑制人肺癌细胞生长,可能是益肺方抗肺癌作用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全基因表达谱角度探讨理冲汤抑制人子宫肌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子宫肌瘤细胞,并给予理冲汤大鼠含药血清进行干预,提取肌瘤细胞总RNA,运用Affymetrix Gene Chip Prime ViewTM全基因芯片检测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信号通路等方面的分析,最后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对差异基因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结果显示,理冲汤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后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1154个(P0.05,上调基因Fold change1.5,下调基因Fold change0.5),其中上调基因630个,下调基因524个;富集的GO功能共有119条,主要涉及到细胞外基质的改变、细胞凋亡的诱导、细胞黏附等多方面的功能;差异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有73条,同时,RT-PCR验证结果也与基因芯片结果趋势一致。结论理冲汤对人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多基因、多功能、多信号通路的调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肝癌TrxR1表达的调控差异,以及TrxR1在人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及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DEN诱发大鼠肝癌,实验组分别经中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肝癌组织(正常组取肝组织)TrxR1表达的差异;设计2个人TrxR1基因siRNA靶点,将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入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生长增殖情况、Real-time-PCR检测该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芯片结果显示,TrxR1基因在大鼠肝癌形成后表达显著增加,益气健脾治法明显下调其表达;采用MTT法筛选到一个TrxR1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脂质体转染144 h后细胞的生长增殖得到了明显的抑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转染72h后该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肝癌细胞恶性增殖有赖于TrxR1基因的高表达,益气健脾方药能显著下调该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FRD1表达下调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 采用脂质体lipo2000将构建的含目的基因shRNA的质粒转染入SMMC-7721细胞,并应用Affymetrix U133 plus 2.0 array基因芯片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下调后,该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RNA干扰抑制IFRD1基因表达后,基因芯片检测发现25476个基因中,表达量发生明显改变的有4221个(上下调大于等于1.5倍),上调的基因有1109个,下调的有3 112个;这些基因涉及到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复制等通路.结论 IFRD1基因表达下调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与细胞生长增殖关系密切的细胞信号通路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肝癌波形蛋白(vimentin,VIM)表达的调控差异,以及VIM在人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实验组分别经中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肝癌组织(正常组取肝组织)VIM表达的差异;根据人VIM基因编码区设计2个siRNA靶点,并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Realtime-PCR检测转染前后该基因的表达差异,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芯片结果显示,VIM基因在大鼠肝癌形成后表达显著增加(模型组芯片读数为正常组10倍以上),健脾和活血治法明显下调其表达;采用MTT法筛选到一个VIM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脂质体转染144 h后细胞的生长增殖得到了明显的抑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转染72 h后该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转染效率为50%)。结论:肝癌细胞恶性增殖有赖于VIM基因的高表达,健脾和活血方药能显著下调该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丸对无精子症模型小鼠生精能力恢复作用的睾丸全基因表达谱。方法:利用白消安无精子症小鼠动物模型,给予五子衍宗丸灌胃给药78天(2个生精周期),以造模后自然恢复、溶媒和正常动物为3种对照,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五子衍宗丸对睾丸生精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睾丸全基因表达谱中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的基因中,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842个(占2.65%,上调355个,下调487个),具有较强烈作用的差异表达4倍、5倍以上的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分别27个、9个和72个、23个,提示五子衍宗丸在促进生精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以负向抑制/下调作用为主,以正向促进/上调作用为辅;主要通过对黏附功能、细胞周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作用、Hedgehog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9个信号通路系统的干预调节实现生精能力提高的效果。结论:五子衍宗丸对无精子小鼠生精能力的恢复作用,主要是对生精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和细胞增殖分裂相关基因的负向下调作用的调节并通过多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克癌临颗粒剂抑制大鼠肝癌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以DEN诱导大鼠肝癌发生为模型,在诱癌4、8、12、16周观察克癌临颗粒剂对肝脏组织形态及C-myc、N-ra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在诱癌的不同阶段,克癌临组大鼠肝脏增生性病变均明显轻于诱癌模型组,C-myc、N-ras表达少于诱癌模型组,比较其积分光密度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结论:克癌临颗粒剂对C-myc、N-ras基因表达的下调作用可能是其抑制DEN诱发大鼠肝细胞癌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益气化瘀方调控颈椎间盘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正常、退变SD大鼠颈椎间盘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益气化瘀方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基因表达谱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从正常、退变和益气化瘀方组大鼠颈椎间盘中抽提mRNA,经反转录后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动物椎间盘cDNA的探针,再与512点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激光扫描仪扫描并进行图像分析、标准化处理、ratio值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共筛选出18条表达有差异的基因,11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ratio<0.4),7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ratio>2.5)。益气化瘀方与模型组比较,共筛选出22条表达有差异的基因,益气化瘀方上调18条基因(ratio>2.5),下调4条基因(ratio<0.4)。其中在上述检测中表达最明显的是信号传导类基因,益气化瘀方能够上调多数细胞信号传导类基因(如PTK等)。结论:初步筛选出大鼠迟变椎间盘中相关基因,与已报道基因在颈椎间盘退变的表达模式类似,说明大鼠椎间盘退变受到各种基因的调控,初步阐明了颈椎病在基因水平上的发病机理。益气化瘀方参与了椎间盘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调控,参与椎间盘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过程,从基因表达角度解释了中药治疗颈椎病的药效机理,丰富了中医气血理论。  相似文献   

12.
大鼠肝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不同中医治法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转移抑制基因在DEN诱发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不同治法对其影响。方法:DEN诱发大鼠肝癌,经西药喃氟啶和不同中药治疗,取大鼠肝(含肝癌)组织抽提RNA,Affymetrix Rat 230A GeneChip检测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肝癌表达增加者55个,减少者8个,不同中西医治法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分析: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转移抑制基因在肝癌中表达的改变和不同治法作用的差异,其具体调节途径和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瘤率以及对皮下移植瘤中结肠癌相关mi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1)取人结肠癌Lovo细胞接种于小鼠皮下,造成移植性裸鼠结肠癌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S组)、阳性对照组(5-FU组)、健脾化瘀方大剂量组、健脾化瘀方中剂量组、健脾化瘀方小剂量组。观察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体积和重量,分析健脾化瘀方对Lovo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瘤率。(2)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健脾化瘀方对结肠癌皮下移植瘤中miRNA31、miRNA143表达的影响。结果:(1)健脾化瘀方大、中剂量组小鼠瘤体体积及平均重量均小于阴性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健脾化瘀方各剂量组中miR-NA31的表达下调、miRNA143的表达上调。结论:健脾化瘀方对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下调miRNA31以及上调miRNA1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消岩汤及其各拆方组分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消岩汤按照功效进行拆方,分为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益气扶正组.以CCK-8法检测各拆方对A549细胞的最有效抑制浓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Survivin、Caspase-3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survivin与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 消岩汤及其各拆方组分均有明显的抑制A549细胞生长作用,消岩汤及其各拆方组分具有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surv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对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影响不显著.结论 消岩汤及其各拆方组分体外均有明显的抑制A549细胞生长作用,消岩汤及其各拆方组分可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清热解毒组方中药是其抗肿瘤作用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mRNA芯片探究益气活血解毒方维持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AEOC)气虚血瘀证疗效相关基因靶点,明确其有效作用机制。方法观察AEOC气虚血瘀证患者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方维持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选取PFS最长的8例为敏感组,PFS最短的8例为不敏感组。采用mRNA芯片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mRNA表达情况,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singal-net、path-net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结果益气活血解毒方疗效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共1157个(P<0.05),其中上调基因497个,下调基因660个。qRT-PCR显示,MAPK3、HLA-DOA、CD40、KIR2DL3差异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AEOC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机制可能在于抑制MAPK3及与免疫通路相关的HLA-DOA、CD40、KIR2DL3靶基因。通过对益气活血解毒方作用靶基因的探究,可为AEOC气虚血瘀证微观辨证及中医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气体信号分子与活血化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的问世以及“气体生物学”概念的提出,为活血化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医学“气”与气体信号分子在气的来源和中介功能方面相关。从气血相关全面认识血瘀证,才能使活血化瘀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棉酚抗癌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二乙基亚硝胺 (DEN)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为模型 ,通过肝细胞光镜结构、超微结构 ;肝脏组织分化酶、增殖酶 ;肝细胞核内AgNORs计数 ;癌基因c 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等变化 ,探讨棉酚对大鼠实验性肝癌癌前病变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 :1 DEN诱癌过程中有癌基因c Myc的参与 ;2 癌变过程中伴有与细胞增殖有关的酶活性增高和与细胞分化有关的酶活性降低 ;3 棉酚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细胞器 ,抑制癌变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 ,抑制rD NA的转录活性 ,以及抑制细胞增殖酶活性和增强细胞分化酶活性等多个环节来抑制细胞增殖 ,促进细胞分化 ,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佐剂关节炎(AA)大鼠模型,探讨益气补肾活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雷公藤多苷作对照,通过对大鼠的体重和关节肿胀指数进行观察及检测益气补肾活血方对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的影响。结果:益气补肾活血方能显著减轻大鼠关节肿胀指数,能明显提高AA大鼠细胞因子OPG的水平,同时抑制RANKL的水平。结论:提示益气补肾活血方可通过抑制与骨破坏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RANKL的水平,提高OPG的水平,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骨保护作用,可能是该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探讨活血化瘀方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64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根据中医分型分为三组,采用不同的中药方治疗。结果:Ⅰ型30例:有效率84.4%。Ⅱ型20例有效率90.0%。其他型14例有效率85.7%。结论:表明活血化瘀方辨证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柴芍六君子汤加减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以及免疫介导发病机制的干预研究。方法:收集6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常规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等),其中治疗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的中药汤剂,观察T辅助细胞(Th1、Th2)、T淋巴细胞(CD+4、CD+8)、HBV-M、HBV-DNA、肝功能等。结果:柴芍六君子汤加减可有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主要表现在改善肝功能,降低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降低病毒载量水平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辅助细胞(Th1、Th2)、T淋巴细胞(CD+4、CD+8)有关。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可能与其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