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勇华  祝维峰 《中药材》2012,(1):167-169
目的:观察脑清喷鼻微乳喷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必要时予脱水,抗感染等)。治疗组予脑清喷鼻微乳喷鼻,2喷/次,3次/d;对照组予安慰剂喷鼻2,喷/次,3次/d。疗程均为14 d。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统计量u=2.5126,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提示治疗效果较好。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NIHSS评分组间比较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肠清喷鼻微乳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治疗7 d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4 d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7 d后(P0.01)。组间比较则治疗组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且简便易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脑清喷鼻微乳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超通透性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自身栓子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筛选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脑清喷鼻微乳组,并给予药物干预。脑清喷鼻微乳组予脑清喷鼻微乳0.19 mL·kg-1(相当于含麝香酮0.011 mg·kg-1)滴鼻给药,每日3次,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同时间点等量生理盐水滴鼻。每组于1,3,7 d 3个时相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取材观察各时相大鼠大脑皮质缺血区神经元及内皮细胞形态,检测伊文思蓝(EB)、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ins protins-1,ZO-1)、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及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protein-4,AQP-4)含量。结果: 与同一时相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ederson's评分、EB及AQP-4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ZO-1、Laminin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神经元坏死较多及内皮细胞损害严重。与同一时相模型组相比,脑清喷鼻微乳组Bederson's评分、EB及AQP-4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ZO-1,Laminin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神经元存活率较高及内皮细胞损害较轻。同组内不同时相相比较,脑清喷鼻微乳组Bederson's评分、EB及AQP-4蛋白含量逐渐降低(P<0.05),ZO-1蛋白含量逐渐升高(P<0.05),Laminin蛋白含量3 d后逐渐升高(P<0.05),1 d时神经元及内皮细胞水肿最严重,7 d时神经元变性坏死最多,内皮细胞基膜及细胞器缺损最为严重。结论: 脑清喷鼻微乳通过调控血脑屏障(BBB)3层结构中的主要蛋白ZO-1,Laminin及AQP-4蛋白的含量,调节BBB通透性,保护BBB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可逆性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清喷鼻微乳对头痛患者止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脑清喷鼻微乳和0.9%氯化钠溶液进行喷鼻治疗1次,喷鼻后休息15~30rain,镇痛效果评定指标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PRS),患者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评分,比较2组头痛平均积分变化及缓解程度。结果:2组治疗前后头痛平均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组疼痛平均缓解程度(3.70±2.28)分,对照组疼痛平均缓解程度(1.33±1.47)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尸〈O.05);2组治疗后头痛缓解程度分层分布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70.o%,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清喷鼻微乳和0.9%氯化钠溶液喷鼻对缓解头痛都有疗效,但脑清喷鼻微乳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质量稳定的脑清喷鼻微乳.方法 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对脑清微乳进行处方优选,并初步考察其稳定性及理化性质.结果 通过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的处方为薄荷油-石菖蒲油:Cremophor EL∶乙醇:三七-川芎提取液为3∶10∶10∶77,平均粒径为(21.0±8.49)nm,麝香酮的含量为54.3μg/ml.在室温放置3个月,其外观性状、离心(10 000 r/min离心5min)、pH值、粒径等理化指标均符合规定,麝香酮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脑清喷鼻微乳制备简单,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脑通喷鼻微乳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 柱 (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1%醋酸(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 nm;流速1.0 ml/min.结果 阿魏酸在浓度为7.6~76 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为1.33%.结论该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脑通喷鼻微乳中阿魏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脑醒喷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脑醒喷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26例,总有效率96.2%,与尼莫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禹改善情况优于民英通组。同时测定了血液流变学、自由基三项、血栓素B2、前列环素等项指标。结果显示这些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全血粘度、LPO、SOD、GSH-Px等也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脑通滴鼻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脑通滴鼻液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方法和药物。方法:对照研究,脑通滴鼻液治疗组51例,尼莫地平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4.5%,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愈显率40.0%,总有效率93.33%。治疗组临床疗效、症状疗效、缩短疗程及改善血脂、血糖、血流变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有一定降压作用。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痰瘀痹阻脑络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机,鼻腔给药是治疗该病的较佳给药途径,脑通滴鼻液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川芎嗪(TMP)为指标成分,评价芎冰微乳经大鼠鼻腔给药的脑靶向性,探讨鼻腔给药的可行性。方法 以灌胃、静脉注射给药为对照,结合血液和脑部微透析采样技术,连续收集3种给药途径大鼠血液、脑纹状体中的透析液,HPLC测定TMP浓度,经回收率校正后,用DAS2.1药动学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以脑靶向指数(DTI)为指标进行脑靶向性评价。结果 灌胃给药TMP在血液、脑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一室模型,鼻腔、静注给药均符合二室模型。灌胃给药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41.89±5.16)%,TMP在脑内的t1/2、MRT0-∞与鼻腔给药接近,但cmax、AUC0-∞显著小于鼻腔给药,DTI=1.00;鼻腔给药的F为(86.60±2.02)%,脑内的AUC0-∞与静注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显著延长了t1/2、MRT0-∞,分别增加了1.16、1.24倍,DTI=1.13。结论 鼻腔给药后TMP在脑内的AUC0-∞与静注给药相似,部分药物可直接转运入脑,具有一定的脑靶向性,且药物在脑部的驻留时间更长,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9.
搐鼻散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立梅  成立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2):719-720
目的 :观察中药搐鼻散外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探讨鼻腔给药途径的治疗意义。方法 :78例急性偏头痛患者分为中药搐鼻散治疗组 4 0例 ,对照组 38例 ,两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4 8.4 % ,与对照组比较 P<0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止痛起效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运用中药从鼻腔给药可以达到迅速止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β-细辛醚微乳利用鼻腔的鼻-脑通道实现鼻脑靶向给药的可行性。方法 按0.42 mL/kg剂量鼻腔给予β-细辛醚微乳后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血浆中及脑中的浓度,并以iv自制微乳注射液为对照,以 AUC/AUC血浆指标考察β-细辛醚微乳鼻腔给药的脑靶向性。结果 β-细辛醚微乳鼻腔给药后得到的AUC/AUC血浆值均高于iv给药。结论 鼻腔给予含药微乳系统后脑靶向性良好,有望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脑康胶囊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设计,将1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脑康胶囊,静点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对照组静点低分子右旋糖苷,口服安慰剂胶囊(淀粉)。2周为1疗程,治疗2~3个疗程,观察综合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头颅C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0例,显效21例,有效3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5%(95%CI=88.45%~99.05%);对照组基本治愈11例,显效16例,有效3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5.00%(95%CI=65.51%~84.4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9467,P=0.0053)。并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数及改善大脑病灶恢复情况。结论:脑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苷,其收益为OR=0.2(95%CI=0.07~0.56),NNT=5(95%CI=3.3~1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175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5 mL+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均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药物,将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有利于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与基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脱水、降压、营养脑细胞、预防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依达拉奉30mg+5%葡萄糖250mL,1次/d,静滴。治疗组30例血栓通5mL+5%葡萄糖250mL中静滴;依达拉奉与基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治疗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与基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调整血压、控制血糖、降血脂、降颅压、纠正脱水、改善微循环、处理并发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两组均治疗14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FMA评分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血栓通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分别进行ESS和ADL评分,并计算ESS和ADL的增分率,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4天ESS、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其ESS和ADL的增分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7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10 6例病人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76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 ,对照组 30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同时观察了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血液流变学和血浆SOD、MD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状态 ,血液流变学和自由基代谢等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表明血栓通注射液组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涤痰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涤痰汤加减的汤药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ISI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涤痰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眼针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结束出针后结合功能锻炼。对照组32例体针(取穴:肩骼、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均取患侧穴;可轮取肩骼、阳池、后溪、风市、阴市、悬钟等穴,均施以泻法),1次/d。治疗组32例眼针(取穴:上焦区、下焦区。配穴:心、肝、肾区),取患侧眼针穴区,用30号0.5寸毫针,轻轻刺入,不提插捻转,如未得气,将针提出1/3,改换一个方向刺入或搔刮针柄至得气,得气后嘱患者作患肢主动功能锻炼,下肢肌力Ⅲ级以上扶持下站立或扶行锻炼,40min后出针。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5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0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基本恢复2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13例,无变化10例,总有效率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氧自由基和载脂蛋白角度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应及机理。本组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灯盏花素治疗组和脉络宁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应用比色法测定血清 L PO和 SOD,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 apo A1 和 apo B1 0 0 。结果 :灯盏花素组患者血清 L PO、apo B1 0 0 水平明显降低 ,而血清 SOD、apo A1 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灯盏花素具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 ,抗脂质过氧化和调节载脂蛋白代谢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理。证明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