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冬一  姜宇晴  王哲  张威  任路  马贤德 《辽宁中医杂志》2022,(2):182-186+226-227
目的 采用自身配对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借助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手段,观察眼周穴区、非穴区皮下肥大细胞分布规律;通过检测血清及眼周皮肤组织中IgE、组胺、白三烯、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D2、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探讨针刺对大鼠眼周穴区、非穴区皮下肥大细胞活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30只,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针刺穴区组,针刺非穴区组,每组10只。3组大鼠穴区与非穴区位置进行自身配对。空白对照组大鼠不做处理;针刺穴区组和针刺非穴区组大鼠每8 h进行1次眼针干预,共计干预3次。末次针刺后2 h,各组大鼠麻醉状态下,经腹主动脉采集全血,并采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大鼠,以大鼠眼球为中心,环切眶内距离睑缘1~3 mm范围的皮肤组织,同时环切眶外区域距离睑缘4~6 mm范围的皮肤组织,两区域皮肤组织均等分两份,一份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另一份制备组织匀浆备用。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两区域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及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皮肤组织中的IgE、组胺、白三烯、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D2、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皮...  相似文献   

2.
用于针刺穴位研究的结缔组织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先前研究发现,穴区功能与穴区结缔组织结构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建立基于穴区原位组织上的膜片钳研究方法。方法:急性分离出SD大鼠"后三里"穴皮下结缔组织,并安置在含有孵育液的浴槽内。组织片内肥大细胞可用甲苯胺蓝或中性红进行标记。在膜片钳实验中,通过记录电极对组织片内原位肥大细胞施加-30、-60和-90 cmH2O的负压刺激,并记录细胞上机械激活性全细胞电流。结果:制备的皮下结缔组织片标本经甲苯胺蓝或中性红染色显示,肥大细胞散在分布于组织片中的基质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也能通过染色清晰可见。膜片钳记录表明穴区组织片肥大细胞的全细胞电流随着机械负压的施加而增大。结论:大鼠穴区皮下结缔组织片原位肥大细胞全细胞电流能被机械刺激激活。结合显微技术和电生理技术,大鼠"后三里"穴区皮下结缔组织片可以做为研究针刺效应外周机制的一种模型,并提示穴位肥大细胞可能参与针刺过程中机械信号的转导。该模型也可为今后进一步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穴位中细胞、胶原纤维、蛋白多糖等各成分的特性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后背根节(DRG)内及周围是否存在肥大细胞;研究(AchE)乙酰胆碱酯酶-甲苯胺蓝(TB)组化染色在大鼠DRG内感觉神经元的表达。方法应用乙酰胆碱酯酶-甲苯胺蓝组化染色方法结合显微镜技术观察AchE及TB结合肥大细胞在DRG的分布。结果背根节内可能存在肥大细胞,兰紫色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DRG内及前根、后根、被膜等部位。结论背根节内可能存在肥大细胞。为探讨肥大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规律提供形态学依据;为研究肥大细胞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功能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隔药灸脐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神阙穴穴区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隔药灸脐组,每组各20只。两组均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大鼠IBS-D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仅与隔药灸脐组同步抓取固定而不作任何治疗。治疗开始10天后两组进行评估及检测。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大鼠神阙穴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在神阙穴肥大细胞数目方面,隔药灸脐组高于模型组。隔药灸脐疗法能够增加穴区肥大细胞数目。结论:肥大细胞参与脐疗治疗IBS-D效应,肥大细胞可能为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生物学信息放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激光针灸镇痛效应与穴区肥大细胞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和单激光照射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三里"穴的镇痛效应及其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清洁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照射组、10.6μm激光组、650 nm激光组和复合激光组,治疗时除空白、模型组外各组照射"足三里"穴30 min.除了空白组,其他5组通过左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式佐剂0.05 mL建立急性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采用辐射热缩爪反射的方法,以大鼠缩爪反射的潜伏期为观察指标,比较各组的镇痛效果;通过穴位组织切片和甲苯胺蓝染色,离体对照激光照射前后穴位处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变化.结果:激光照射后,650 nm激光组和复合激光组的痛阈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假照射组(P<0.01),650 nm激光组与复合激光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也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假照射组(P<0.001).10.6μm激光组的痛阈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与模型组、假照射组比无显著差异.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与缩爪潜伏期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737(P<0.001).结论:低强度复合650 nm+10.6μm激光和单650 nm激光照射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三里"穴有显著镇痛效应;穴区中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与镇痛效应呈正相关,在激光针灸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黄饮对特应性皮炎(AD)模型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地黄饮低剂量组、地黄饮中剂量组、地黄饮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反复刺激小鼠背部皮肤诱导AD模型,对照组及地黄饮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小鼠予生理盐水灌胃。计算各组小鼠炎症程度评分、脏器指数(胸腺、脾脏),取背部皮损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及肥大细胞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将血清IgE、IFN-γ、IL-4水平与皮损炎症程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水肿、糜烂、干燥或苔藓样改变,HE染色示小鼠背部皮肤角化不全、增厚,有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地黄饮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背部皮肤水肿、糜烂、干燥或苔藓样改变有所改善,皮肤角化不全、增厚、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减轻。模型组小鼠皮损炎症程度评分、肥大细胞数量、脾脏指数及血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腰多裂肌损伤模型大鼠肥大细胞(MC)变化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剂(HGFA)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表达影响。方法:选择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8只。以多裂肌肌注0.5%布比卡因建立腰多裂肌损伤模型。各电针组造模后24 h开始电针双侧"委中"穴,3组在治疗后1 d、3 d、7 d同步取双侧多裂肌。采用甲苯胺蓝法观察各组多裂肌、多裂肌皮肤、"肾俞"穴肥大细胞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多裂肌HGFA、HGF和c-Me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甲基胺蓝染色显示多裂肌周围组织切片中模型组MC及脱颗粒数较其他两组改变明显。Elisa结果显示电针组治疗后1 d腰多裂肌HGF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治疗后1 d HGFA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后3 d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1)。治疗后3 d电针组c-Met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降低多裂肌周围肥大细胞数及脱颗粒数,有抑制多裂肌损伤可能。肥大细胞脱颗粒使多裂肌周围环境改变,旁分泌因子HGF被HGFA激活,与c-Met受体结合,促腰多裂肌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后大鼠皮下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及肥大细胞(mast cell,MC)分布,探讨电针刺激后穴区血管ICAM-1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与MC活性的关系。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给予双侧"足三里"穴电针刺激25min。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两组大鼠"足三里"穴区皮下组织ICAM-1mRNA的表达;同时用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并甲苯胺蓝复染法观察"足三里"穴区皮下组织MC的分布。结果:电针组"足三里"穴区组织ICAM-1m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穴区组织MC数和MC脱颗粒率均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增强正常大鼠穴区组织血管内皮ICAM-1mRNA的表达,ICAM-1对电针促进肥大细胞向穴区迁移、聚集具有一定趋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表穴区贴敷青鹏膏剂后,大鼠穴区内肥大细胞(MCs)的分布以及数量和脱颗粒的变化,了解穴位贴敷对皮肤组织的影响,研究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性机理。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电针组(B组)和青鹏膏剂贴敷组(C组),每组10只。干预组动物给予青鹏膏剂贴敷或电针刺激7 d后,分别取3组动物的"大椎"穴区皮肤组织块做冰冻切片,经亚铁氯化铜法示乙酰胆碱酯酶并甲苯胺兰复染,比较3组"大椎"穴区组织MCs分布、数量及脱颗粒的差异,研究穴区内MCs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各组"大椎"穴区真皮、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中都分布着大小、数量不等的MCs,以皮下组织层分布最为广泛,多沿神经或血管分布。与A组比较,青鹏膏剂贴敷组穴区组织局部MCs数量及脱颗粒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鹏膏剂穴位贴敷能够明显引起皮肤组织内MCs数量增多及脱颗粒,有促聚集作用,是穴位贴敷与经络、药物协同增效的可能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激与热刺激不同刺激方式对小鼠"关元"局部穴区肥大细胞(MC)、五羟色胺(5-HT)和血清中5-HT表达的影响。方法:39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针刺激组、热刺激组,每组13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进行试验。针刺激组手针刺激小鼠"关元" 5 min,热刺激组采用热灸仪刺激"关元" 30 min。采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分析针刺与热刺激前后对"关元"穴区皮肤MC和5-HT表达(每组5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针和热刺激前后对血清中5-HT含量(每组8只),分析比较针刺激与热刺激对小鼠皮肤MC、5-HT以及血清5-HT含量的不同影响。结果:①针或热刺激C57BL/6小鼠"关元"穴后,其穴区肥大细胞数量较C57BL/6空白组明显增多(空白组12.40±2.07 vs针刺激组23.00±5.96,空白组12.40±2.07 vs热刺激组26.20±10.85,均P0.05),出现肥大细胞聚集及脱颗粒现象(空白组8.00±3.16vs针刺激组17.80±4.55,空白组8.00±3.16 vs热刺激组24.00±9.05,P0.05,P0.01)。②针或热刺激后出现穴区肥大细胞释放5-HT,并向血管周围聚集,穴区5-HT数量较空白组相比明显增多(空白组3.00±1.28 vs针刺激组10.02±3.21:空白组3.00±1.28vs热刺激组14.00±3.94,均P0.01)。③与空白组对比,针或热刺激均能降低血清中5-HT含量(空白组0.72±0.2372 vs针刺激组0.43±0.21,空白组0.72±0.24 vs热刺激组0.32±0.18,均P0.01),而热刺激组略优于针组(P0.05)。结论:针刺激、热刺激均可以引起穴区肥大细胞的聚集和脱颗粒以及5-HT高表达,热刺激的效用略优于针刺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色甘酸钠(SCG)穴区注射后大鼠穴区肥大细胞(MC)及痛阈值变化。方法:大鼠左足三里穴注射SCG后再给予电针刺激,比较各组大鼠实验前后痛阈值;穴区组织做冰冻切片、组化染色,观察穴区MC形态学改变。结果:SCG+电针组大鼠痛阈差值、MC数均显著低于电针组、正常组;SCG+电针组大鼠MC脱颗粒率显著低于电针组。结论:SCG具有抑制电针促穴区MC数增多和脱颗粒的作用,并使MC参与的电针镇痛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和悬灸对大鼠穴区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分布和脱颗粒的不同影响,以探索针灸治病的机制。方法:正常成年Wistar大鼠15只,分为对照组、电针组和悬灸组。电针(疏密波,频率3~10 Hz,电压2~4 V)或悬灸(2壮)"大椎"穴20 min后,取"大椎"穴区组织恒冷箱切片,甲苯胺兰染色,显示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内MCs的分布、数量和脱颗粒情况。结果:在穴区组织内,从真皮至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均可见MCs存在和脱颗粒发生。悬灸刺激的"大椎"穴区的组织切面中心部位,从皮肤表面至皮下组织内MCs数量很少,但中心周边的MCs数量多,脱颗粒明显。悬灸组发生脱颗粒的MCs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和电针组,电针组脱颗粒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电针和悬灸对穴区组织内MCs的数量、分布以及细胞的脱颗粒的影响明显不同,艾灸对MCs脱颗粒的影响强于电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龙牡汤对急性湿疹大鼠Th2活化的抑制作用及皮肤屏障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龙牡汤组、白芍总苷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通过二硝基氯苯在大鼠背部皮肤建立急性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龙牡汤组灌服中药30 g/(kg·d),白芍总苷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70 mg/(kg·d),正常组、模型组均灌服等量蒸馏水,干预周期14 d。ELIS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及IgE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皮肤组织形态,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各组皮肤组织中浸润肥大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皮肤组织中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静脉血IL-2水平减少,IL-4及IgE水平增高(P <0.05);皮肤组织表现为表皮增生,棘层肥厚,角化不全及糜烂,真皮层血管扩张、水肿,炎细胞浸润,肥大细胞数量增多;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的表达减少(P <0.05)。与模型组比较,龙牡汤组及白芍总苷组IL-4及IgE水平下调(P <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风通圣丸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的药效作用和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2 mg/kg)及防风通圣丸低、中、高剂量(1、2、4 g/kg)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小鼠均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多次反复刺激皮肤建立AD模型,各组灌胃给予相应溶媒或受试药物,连续干预21 d。观察并评价AD模型小鼠背部皮肤皮损得分;剖取胸腺及脾脏计算脏器系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小鼠外周血中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皮损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浸润,免疫组化(IHC)法观察皮损组织中辅助T细胞2(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给予防风通圣丸后,AD模型小鼠湿疹样皮炎缓解,脾脏指数有下降的趋势。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小鼠皮肤表皮增厚减轻、炎性细胞数目减少及细胞间水肿减轻;血清IgE水平显著降低(P<0.01);真皮层中肥大细胞浸润数目减少。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炎症细胞因子在皮肤中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防风通圣丸对AD小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清中总IgE水平,减少皮肤真皮层中肥大细胞的浸润、减轻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的影响,部分阐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隔药灸脐组、药物敷贴组、艾条灸脐组。除空白组外均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结果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组大鼠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与空白组大鼠无差异(P0.05)。脐疗组(隔药灸脐组、药物敷贴组和艾条灸脐组)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均高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5),三脐疗组间无差异(P0.05);隔药灸脐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高于艾条灸脐组(P0.01)和药物敷贴组(P0.01),艾条灸脐组高于药物敷贴组(P0.05)。结论脐疗能够通过升高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并促进其脱颗粒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中隔药灸脐法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林俊  黄红  丁光宏  张迪 《针刺研究》2007,32(1):16-1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镇痛效应与穴位区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变化,研究针刺效应与穴位局部的肥大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5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留针组(仅留置针体在穴位处)、电针(EA,2/100Hz,0.5/1.0/1.5mA,“足三里”)组和手针(MA)组,在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完全弗氏佐剂0.05mL注射于动物踝关节)大鼠模型上,采用辐射热缩爪反射的方法,以大鼠缩爪反射的潜伏期为观察指标,比较电针、手针和留针组的镇痛效果。将穴位区的组织块制成石蜡切片,用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染色,观察其中肥大细胞变化的情况。结果:电针和手针对AA大鼠都有很明显的镇痛效应(与留针组比较P<0.01),而留针组无效(与模型组比较P>0.05),其中手针穴位处的效果更明显于电针。同时,电针和手针组的组织切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高于留针组(P<0.01)。结论:穴位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在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脱颗粒参与了针刺镇痛效应中针刺信号从穴位向靶器官传输与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刮痧前后局部肥大细胞的功能状态,揭示刮痧疗法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正常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刮痧前组、刮痧后即刻组,刮痧后30 min组、刮痧后60 min组、刮痧后90 min组,每组10只。除刮痧前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刮痧干预,刮拭部位为大鼠背部督脉、两侧膀胱经,刮拭方法为刮法,频次为60次/分,刮拭时间30 s。各组分别于刮痧前、刮痧后即刻、30、60、90 min脱颈处死,于大鼠背部一侧膀胱经上出痧最明显处取材。分别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肥大细胞数量以及脱颗粒情况、类胰蛋白酶表达情况。结果:各组肥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刮痧后以及刮痧后的90 min内肥大细胞的功能状态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刮痧即刻未对正常大鼠局部肥大细胞产生影响,推测刮痧疗法的即刻效应与肥大细胞无关。  相似文献   

18.
Shi H  Cheng B  Li JH  Chen SL  Tan QW  Jin ZG  Jing XH 《针刺研究》2010,35(5):323-329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后伊文思蓝(EB)渗出穴区肥大细胞聚集数量和脱颗粒变化及其局部P物质(SP)的表达,以揭示病理状态下穴位的组织细胞特征,确定肥大细胞和SP参与穴位敏化的过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空腹稀盐酸灌胃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5 h后尾静脉注射EB,模型组取EB渗出点"脾俞""胃俞"和旁开2 mm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正常对照组取对应点皮肤和皮下组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标记这些部位肥大细胞的聚集分布数量及脱颗粒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局部SP的分布并进行Western blot相对定量测定。结果:急性胃黏膜损伤后EB体表穴区渗出点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中肥大细胞呈现聚集,其数量和脱颗粒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脾俞""胃俞"旁开对照组(P0.05,P0.001),脱颗粒率也显著高于旁开点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EB渗出点和旁开部位均可见SP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其阳性纤维多分布于皮下。结论:在急性胃黏膜损伤时,体表出现的敏化穴位中肥大细胞参与了与疾病相关的体表穴位敏化过程,且其局部的SP表达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刺耳"胃"穴及体穴"足三里"治疗实验性胃溃疡过程中,穴区内肥大细胞(mastcells,MC)的分布和功能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正常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后2组首先在胃窦前壁肌层与浆膜层之间注入0.05ml20%冰醋酸制作胃溃疡模型,电针组在造模后连续7d电针(2/15Hz,1mA,30min)胃溃疡大鼠耳"胃"及"足三里"穴。取耳"胃"及"足三里"穴区组织恒冷箱切片,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并用甲苯胺兰复染,显示皮肤真皮层MC的分布、数量和脱颗粒情况;取胃窦前壁含溃疡的胃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电镜下观察胃窦前壁黏膜层的形态变化。结果:对3组大鼠的穴区真皮层MC进行对比观察,其中模型组MC总数量均明显多于电针组和对照组(P<0.01);模型组MC脱颗粒率明显高于电针组与对照组,电针组细胞脱颗粒率明显多于对照组,3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胃壁黏膜面光滑无变化;而模型组胃窦壁黏膜面有很明显的溃疡缺损,并已超过黏膜肌层;电针组胃窦壁黏膜面稍有缺损,尚未达黏膜肌层。结论:耳穴、体穴区组织内MC的总数及脱颗粒率的变化不但可反映胃溃疡的严重程度,还与针刺耳穴及体穴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青鹏膏剂贴敷裸鼠穴区对皮肤内血管和肥大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表穴区贴敷藏药制剂(青鹏膏剂),观察裸鼠皮肤组织血管和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以了解该药物对微循环血流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裸鼠15只,分为青鹏膏剂贴敷组和对照组。动物贴敷青鹏膏剂7天后,分别在两组动物的背部取涂药部位(以第4胸椎为中心)和相应未涂药部位皮肤组织,进行切片染色观察。结果:在涂青鹏膏剂的真皮深层以下的组织内明显可见扩张的血管和肥大细胞数量数量增多。在同体对照或对照组的皮肤组织内,虽也见少量扩张的血管,但明显少于涂药的皮肤组织内的血管数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青鹏膏剂组涂药部位的皮肤组织内血管数量和肥大细胞数量,均明显多于同体未涂药部位和对照组的数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青鹏膏剂对涂药部位皮肤组织内的血管明显有扩张作用和促肥大细胞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