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围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一个阶段,而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文章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方面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围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生理阶段,该时期部分女性因卵巢合成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临床出现眩晕耳鸣、潮热汗出、心悸失眠、月经不调、抑郁焦虑等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Peirmenopausal Period Syn-drome,PMS)[1]。多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所致。是影响当下现代女性的一大疾患,具有发病率高、症状纷杂的特点。有研究显示,约有84%的围绝经期女性至少经历一种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针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的定义及发病机制目前暂无统一的共识。既往研究表明,针灸对高血压病和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针灸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供参考的资料并不多。通过检索近5年的相关文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根据围绝经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针灸对该病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并探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对未来进一步探索针灸治疗该疾病的作用机制及进行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围绝经期女性植物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大部分女性会因为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平衡失调而产生一系列症状,表现为失眠、多汗、潮热等,即围绝经期综合征~[1-2]。虽可通过雌激素替代治疗得到有效缓解,但长期应用雌激素会引发诸多并发症。近年来,使用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已获得人们的认可~[3]。  相似文献   

5.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作为妇科常见病,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针灸在防治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无论在单纯针刺、针灸并用,还是耳针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通过实验研究也获得了对针灸治疗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理的认知。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展望。参考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6.
女性在围绝经期里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神经内分泌系统不适应雌激素水平骤降而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失调症状.围绝经期抑郁(perimenopausal depres-sive disorder)是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常发生在绝经前后的45~55之间.  相似文献   

7.
吴红伟  高月平 《河北中医》2012,34(12):1903-1906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是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伴随围绝经期症候群出现的一类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疾病。围绝经期是女性由性成熟期向老年期的过渡阶段,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自主神经和性腺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变化、应激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汤联合雌激素治疗肾虚血瘀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雌激素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雌激素水平及围绝经期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雌激素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围绝经期症状评分为(9.4±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2.1)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肾化瘀汤联合雌激素治疗肾虚血瘀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有效调节机体雌激素水平,缓解、消除围绝经期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心血管病呈递增趋势。结合女性此阶段特有的神经-内分泌环境及生物-心理因素的强烈碰撞,提出益肾健脾、疏肝理气、祛风通络为围绝经期心血管病的中医治法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与血清雌二醇的相关性,为预防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减少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州市干部疗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诊治的围绝经期女性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遵循随机双盲原则基础上,按照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将140例骨量减少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62例骨量正常受检者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雌激素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受检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以及睾酮(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受检者孕酮(P)以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变化与性激素中的多项指标有关,E2改变也是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雷丽 《河北中医》2003,25(8):575-576
目的 探讨自拟更年止血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5 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8例用自拟更年止血汤治疗 ,水煎服 ,日 1剂 ;对照组 2 0例用西药妇康片治疗 ,每次 8片 ,每8h 1次。 2组均 3个月经周期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4.2 %,对照组 75 .0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停药后治疗组复发率 (18.2 %)明显低于对照组 (6 2 .5 %) ;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 ) ;而 2组止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更年止血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内分泌机制。方法:47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为针刺组32例(采用主穴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针剌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口服谷维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Kupperman指数,进行疗效评价。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针刺组25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2、T、FSH、LH含量变化。结果:针刺治疗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E2含量明显升高,LH、T含量明显降低,FSH虽有下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肯定。针刺治疗能够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功能,该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搜集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同时应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使用Cochrane Handbook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系统评价纳入随机对照研究11个,共858例患者。有效率针灸疗法与药物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99,95%CI(2.32,15.49),P=0.0002]。亚组分析表明:针刺与中药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34,95%CI(0.23,23.78),P=0.47];而针刺与西药、特殊针法与中西药物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方面,针灸疗法与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69,95%CI(29.87,37.50),P〈0.000 01]。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针刺与药物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62,95%CI(-2.75,1.51),P=0.57]。结论针灸对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51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罐组21例,针刺组10例,耳针组20例,分别以针刺结合拔罐,针刺,耳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9%,20.0%和80.0%.针刺结合拔罐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耳针治疗(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及其伴发肥胖的疗效。方法:脾肾阳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组38例和更年期综合征伴发肥胖组39例患者均施以温针灸及耳针疗法,每次治疗30 min,每周3次,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Kupperman指数评分变化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温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更年期组总有效率为97.4%,伴发肥胖组总有效率为87.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为主治疗脾肾阳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肯定,其疗效与疗程及有无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Climacteric syndrome, so-called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menopause in TCM, encompasses a series of symptoms due to disorder of endocrine and autonomic nerve caused by declination of ovary function during perimenopausal period. In western medicine, the major  相似文献   

17.
殷春  杜宇征 《中国针灸》2012,32(9):776-778
目的:观察针刺对高血压病血压的即刻作用及长期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于每日14:00-16:00针刺人迎、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记录患者每日针刺前以及针刺5 min、15 min、30min的血压值,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共治疗3个月.比较同一天内针刺各时点与针刺前血压,比较每隔15天针刺前与第1天的针刺前血压.结果:同一天针刺各时点收缩压较针刺前收缩压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天、第15天、第30天及第60天各时点舒张压较针刺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叉(均P<0.05);治疗3个月期间,每隔15天针刺前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第1天针刺前比较均下降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既可降低即刻血压,又可维持降压效应,起到长期平稳降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与针药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3.7)、中国知网(CNKI1979-2013.7)、万方数据库(1998—2013.7)有关针刺治疗高血压的文献,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1066例符合标准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在总有效率、收缩压、舒张压的疗效上与单用西药降压疗效相似。针药联合降压与单用西药在降舒张压方面虽无差异,但在总有效率、收缩压改善上均优于单用西药;症状积分评价上,针刺在改善头晕、头痛、心悸等患者主观症状方面优于单用西药。不良反应评估安全性上,针刺发生率低于单用西药。结论:针刺是很有价值的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一种安全绿色有益的疗法替代西药降压,而针药联合降压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刺背腧穴为主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20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背腧穴在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背腧穴为主,平补平泻,留针40min,1次/日,10次/疗程.结果:痊愈184例(92%),好转16例(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背腧穴可有效地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停止前后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综合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本病的相关文献,概述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对针灸治疗的方法方式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