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特点及三维适形放疗辅助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4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实行三维适形放疗辅助热疗。三维适形放疗采用三维靶区设计,并对靶区和危及器官进行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10mVX线照射,1.8~2.0Gy/次,5次/周,总剂量DT50~60Gy。热疗共263次,最少2次,最多13次。结果疗效近期总有效率为76.7%。43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3例(7.0%),6个月内死亡7例(16.3%),平均生存13.4个月。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辅助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明显,且热疗不增加放疗副作用和创伤,有对放疗增敏互补作用,是手术无法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较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局部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健择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健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27例局部晚期胰腺癌进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健择化疗治疗组,化疗方案健择1000mg/m^2,第1、8、15天,每4周为1周期,共治疗2周期。同步进行3d-CRT,计划照射剂量6mV/15mYV—X线:4—5Gy/次/d,每周3次,DT50—60Gy/10~12次。结果27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胰腺癌原发灶完全缓解(CR)为22.2%(6/27),部分缓解(PR)66.7%(18/27),总有效率为(CR+PR)88.9%(24/27),无变化和进展(NC+PD)占11.1%(3/27)。临床获益率为81.5%(22/27)。中位随访期为32(24~37)个月。1年生存率为74.1%(20/27),2年生存率为48.1%(13/27),中位生存期26个月。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27/27)、96.3%(26/27)。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健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不良反应能为多数患者耐受,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癌行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5例宫颈癌行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的患者,做好治疗前知情告知,拓宽其社会支持网络;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异常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不良反应或减轻其不良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方案,无1例中途放弃治疗。结论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行之有效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和精心的护理是宫颈癌行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方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行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5例宫颈癌行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的患者,做好治疗前知情告知,拓宽其社会支持网络;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异常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不良反应或减轻其不良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方案,无1例中途放弃治疗。结论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行之有效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和精心的护理是宫颈癌行三维适形放疗加同步化疗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方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常规放疗的疗效不明显,5年生存率8%~10%,失败的原因为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学和三维适形放射技术的发展,三维适形放疗在靶区确定,剂量分布均匀性,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射容积及剂量均有优势,在鼻咽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癌等的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治疗的随机对比研究中已得到证实,但食管癌行全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文献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6.
<正>食管癌常规放疗的疗效不明显,5年生存率8%~10%,失败的原因为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学和三维适形放射技术的发展,三维适形放疗在靶区确定,剂量分布均匀性,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射容积及剂量均有优势,在鼻咽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癌等的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治疗的随机对比研究中已得到证实,但食管癌行全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文献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62例食管癌患者加强放疗期护理,放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放疗期间加强皮肤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放射性食管炎、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的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62例患者中59例完成治疗计划,3例因食管-气管瘘中断治疗,放疗期间出现急性气管炎26例,急性食管炎34例,均经过处理而未影响治疗,无严重皮肤反应及脊髓炎发生.结论 加强食管癌患者放疗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放疗的症状缓解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期护理经验。方法对62例食管癌患者加强放疗期护理,放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放疗期间加强皮肤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放射性食管炎、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的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62例患者中59例完成治疗计划,3例因食管-气管瘘中断治疗,放疗期间出现急性气管炎26例,急性食管炎34例,均经过处理而未影响治疗,无严重皮肤反应及脊髓炎发生。结论加强食管癌患者放疗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放疗的症状缓解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中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的剂量与效果。方法9例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应用9.0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均为6600cGy/200cGy/33次。在保证95%计划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前提下,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2种计划下脊髓、双肺、心脏正常组织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情况。结果调强放疗计划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剂量不均匀性指数均优于三维适形放疗(P〈0.05);调强放疗计划下脊髓、双肺、心脏正常组织剂量分别为(2539.4±751.9)、(1464.5±226.1)、(27.8±17.2)cGy,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下分别为(2292±720.2)、(1794.3±414.5)、(20.1±11.3)cGy,调强放疗计划下脊髓和双肺辐射剂量低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0.05)。结论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可提高靶区剂量适形度与靶区剂量均匀性,降低正常肺组织及脊髓最大受量,且心脏受量控制在组织耐受量以下,在中段食管癌放疗中优于三维适形放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行调强放疗(IMRT)与辅助性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优化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行辅助性放疗患者9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MRT组与3DCRT组。IMRT组患者行5野6 MVX射线放疗,计划靶区(PTV)内剂量梯度<10%;3DCRT组行4野6MV X射线盒式照射。两组处方剂量、总剂量分别为1.8 Gy/次和45~48.6 Gy。对比两组PTV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照射体积、副反应及3年复发率。结果 IMRT组PTV最小照射剂量(Dmin)、平均照射剂量(Dmean)显著低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4),适形指数(CI 95%)明显高于3DCRT组(P<0.001)。经归一化处理后,IMRT组小肠、直肠、膀胱、骨髓、双侧股骨头受照体积在V45处方水平均明显低于3DCRT组(P<0.05),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亦明显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IMRT放疗相对于3DCRT放疗可以达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明显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体积,减少放射性损伤,但患者的远期预后无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治疗鼻咽癌复发与局部残存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鼻咽癌复发与局部残存病灶患者,对其中的17例复发组患者设5~7个适形野,5次/周,2 Gy/次,放疗至20~28 Gy后,改超分割照射1.5 Gy/次,每日2次,间隔6 h,10次/周,放疗至总量50~58 Gy,休息1~2周后腔内近距离治疗1~2次,1次/周,5 Gy/次。对19例残存组患者适形放疗5次/周,2 Gy/次,总量至68~72 Gy后,休息1~2周后追加腔内近距离治疗1~2次,1次/周,5 Gy/次。结果适形放疗90%以上等剂量曲线适形靶区,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一般,所有患者经适当对症处理后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未出现严重的放疗并发症,近期疗效复发组和残存组(CR+PR)分别为88.23%和89.47%。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治疗,作为治疗鼻咽癌复发与局部残存病灶的一种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建议近距离治疗时采用放置后装模的CT图像进行参考点选择。  相似文献   

12.
脉冲温控射频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温控射频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46例伴有顽固性疼痛的晚期胰腺癌病人给予脉冲温控射频治疗,观察疼痛缓解、KP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疼痛减轻,VAS评分明显减少(P<0.05).精神、睡眠、营养状况等显著改善,KPS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少数病人(8.7%)出现轻度消化道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脉冲温控射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手段,并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限性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局限性骨转移癌的止痛作用方法:全组52例,年龄48~75岁。非小细胞肺癌17例、乳腺癌15例、前列腺癌和肾癌各6例,直肠癌5例和3例为甲状腺癌转移。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根据CT显示病变范围设定临床靶区,设5~6个共面照射野,根据剂量分布决定每个照射野的权重。中位剂量40Gy/8次,(平均35Gy-45Gy/7-10次)。治疗期间配合适量激素。结果:止痛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100%。截止2007年2月,有随访结果的38例,其中18例生存1年,9例存活2年,6例存活3年,有5例存活4年健在。结论:三维适形照射技术对局限性骨转移癌不仅有肯定的止痛效果,而且对控制病变的发展同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系统(氩氦刀)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较大体积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CT影像肿瘤直径≥5cm的非小细胞肺癌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18例,腺癌8例;Ⅲ期17例,Ⅳ期9例;中位年龄54岁。先行氩氦刀经皮穿刺冷冻治疗,1~2周后行三维适形放疗,DT为50~65Gy,每次1.8~2.0Gy,常规分割。结果所有入组病人均完成治疗计划。CT复查,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较大体积的非小细胞肺癌以氩氦刀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5.
抗病毒联合皮下及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联合镇痛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胸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皮内注射消炎镇痛药+抗病毒治疗;B组:肋间神经阻滞+抗病毒治疗;C组:单纯抗病毒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从即刻开始至观察期(30d)结束,A、B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睡眠状况也明显改善(P<0.01);而C组患者仅在第14天开始疼痛有所减轻,睡眠状况好转.结论:采用皮内注射或肋间神经阻滞行镇痛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和睡眠质量改善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66例骨转移癌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2),两组均采用局部放疗DT=30GY/10F,观察组同时采用鸦胆子油乳3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1天为1疗程,分别以疼痛症状、X线平片等评价治疗的主观疗效和客观疗效,观察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KPS评分)变化,1年生存率及白细胞计数变化等指标。结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完全缓解率61.8%(21/34),部分缓解率29.4%(10/34),总有效率91.2%(31/34),KP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者占85.3%(29/34),随访1年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减少较单纯放疗组也少(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痛能增加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鞘内预注曲马多对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伤害性效应的影响,探讨曲马多在脊髓水平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64只Wistar大鼠蛛网膜下腔埋入导管并长期留置,实验时经导管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于大鼠左后爪掌心皮下注射2.5%福尔马林50μl建立伤害性动物模型。实验分为A、B两大组,A组于福尔马林注射前5min给药;B组于福尔马林注射后15min给药。A、B两组分别再分为四组(每组8只大鼠):即生理盐水组,曲马多1、5、10μg组;以大鼠福尔马林注射后第二期反应的疼痛行为观察指标,并进行Dubuisson & Dennis评分,观察注药后的反应。结果:无论在福尔马林注射前或后给药,曲马多均能产生量效、时效相关的抗伤害作用,ED50分别为:3.68μg和5.08μg;95%置信区间分别为(1.34,6.29)和(2.27,7.92)μg。福尔马林注射前鞘内注入5、10μg曲马多的抗伤害效应评分在福尔马林注射后的第35、40、45min时低于福尔马林注射后鞘内注入相同剂量曲马多的评分(P<0.05)。结论:在脊髓水平,曲马多能产生量效、时效相关的抗伤害作用,且具有超前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瑞芬太尼全麻后痛觉过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低剂量羟考酮组(Q1)、高剂量羟考酮组(Q2)和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组(Q+P),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羟考酮0.10 mg/kg,羟考酮0.15 mg/kg和羟考酮0.10 mg/kg+帕瑞昔布钠40 mg,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警觉/镇静评分(alertness/sedation score,OAA/S)、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药物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Q1组和Q+P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Q2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1组和Q+P组患者OAA/S评分高于Q2组,嗜睡发生率低于Q2组(P<0.05)。在术后疼痛、躁动评分方面Q2组和Q+P组优于Q1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帕瑞昔布钠可有效的预防瑞芬太尼所引起的痛觉过敏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能否提升盆底重建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60例盆底重建术病人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实验组给予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评分,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术后6 h、12 h时VAS评分显著降低、BCS评分显著增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Ramsa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术后2~24 h内补救镇痛次数显著降低,术后12 h内镇痛满意率显著增高(P<0.05),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头晕、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率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阴部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可有效的提高盆底重建术后镇痛疗效,且不增加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癌性疼痛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治疗癌性疼痛患者 332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 ,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等剂量曲线 5 0~ 90 % ,周边照射剂量 1.5Gy~ 4 .8Gy ,分割处方剂量 3Gy~ 8Gy ,重复治疗 4~ 12次 ,隔日治疗。结果 :332例癌痛患者治疗后 ,完全缓解 (CR) 113例(34% ) ,部分缓解 (PR) 12 9例 (38.9% ) ,轻微缓解 (MR) 6 1例 (18.4 % ) ,无效 (NR) 2 9例 (8.7% ) ,有效率 91.3%。骨转移性癌痛的放射治疗剂量低、显效早 ,治疗有效率 95 .7% ,优于其它病例组。肺癌、肝癌等病例组的放射治疗止痛有效率较高。 8.7%的病例出现轻度副作用。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癌性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