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其中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 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1 d为1个周期。并辅以昂丹司琼预防消化道反应、龙泽瑞预防肝功能损伤、立生素(G-CSF)预防骨髓抑制。每例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完全缓解1例(4%),部分缓解10例(40%),稳定9例(34%),进展5(20%)例,总有效率44%。初治组有效率为43.1%,复治组有效率为42.9%,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度+度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率分别为10%和2.5%,其余不良反应均轻微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或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国产)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1.2/m2,第1、8天,静脉滴注0.5 h,顺铂50 mg,第1~3天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结果: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NC)10例,进展(PD)8例,有效率40%。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个疗效好、毒性中等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4.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商品名泽菲)加奥沙利铂(商品名艾恒)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6例老年晚期NSCLC接受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 g/m2静滴30 min,第1、8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滴2 h,第1天,3周为1个周期,每个病例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全组56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46.4%,其中CR3.6%,PR 42.9%。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肢端感觉异常反应轻。结论: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效率高,毒性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9例NSCLC均采用GEM+DDP方案联合化疗,GEM1000mg/m^2,第1、8天给药,DDP25mg/m^2,第1至3天给药。28d为1个周期,完成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39例中,2例CR、PR18例,有效率(RR)为51%(20/39),SD14例,PD5例;初治23例,有效率为56%(13/23);复治16例,有效率31%(5/16)。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GEM+DDP联合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初治优于复治,毒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 NSCLC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GEM)+顺铂(PDD)GP方案化疗.GEM 1000 mg/m^2 ,d1和d8,30 min静脉滴注;PDD 30 mg/m^2 ,d1-3静脉滴注, 21 d为一周期.[结果]61例均完成2-4周期化疗,其中有效 (CR+PR)27例,有效率44.3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发病率的75%,且多数为老年人,占50%,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临床治疗疗效差,预后不佳,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于2002/2007年,对35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每周方案化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NL方案)治疗中老年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3年收治的56例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推注,d1,d8;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d2;21 d为1个周期,治疗最少2周期.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化疗的总有效率为32.1%,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35.7%.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恶心呕吐等,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中老年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比较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与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院7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使用化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36例,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34例。具体用药方案为奈达铂组:采用奈达铂25 mg/(m^2· d),d1~3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组:采用顺铂25 mg/(m^2· d),d1~3给予,21 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奈达铂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18例,进展(PD)3例,有效率(RR)为41.7%(15/36);顺铂组:CR 1例,PR 13例,SD 18例,PD 2例,有效率(RR)41.2%(14/3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消化道反应:奈达铂组和顺铂组分别为5.6%(2/36)和29.4%(10/34),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肾毒性分别为0(0/36)和5.9%(2/34)( P <0.05);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奈达铂组为72.2%(26/36),顺铂组为70.6%(24/34),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不低于顺铂联合多西他赛方案,胃肠道毒性较顺铂联合多西他赛组轻,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两组白细胞下降无差异,但血小板下降较顺铂联合多西他赛组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口服吉非替尼 250 mg,1次/d或厄洛替尼 150 mg,1次/d,直至病情进展,比较两组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29.2%和25%(P=0.757),疾病控制率为83.3%和75%(P=0.162),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6个月和6.2个月(P=0.99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如腹泻、皮疹等发生也相似.结论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ERCC1和BRCA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分析ERCC1和BRCA1与铂类化疗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52例晚期NSCLC中ERCC1和BRCA1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ERCC1和BRCA1的表达与各临床特征之间均无关(P>0.05),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者,应用含铂方案化疗,其近期疗效明显高于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P<0.05),BRCA1的表达与含铂化疗近期疗效无关(P>0.05).结论 结果提示ERCC1可预测NSCLC对含铂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Gem)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8-08-2010-12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Gem联合卡铂)和对照组(紫杉醇联合卡铂),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12.5%和29.17%,总有效率分别为45.83%和79.17%,不良反应分别提高54.17%和25.00%.研究组CR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Gem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5.
16.
长春地辛联合化疗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评价长春地辛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 ,并观察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毒副反应。评价长春地辛与CAP方案联合应用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 :14 2例Ⅲb期或Ⅳ期的NSCLC病人被随机分成两组 :78例病人给CAP +长春地辛方案治疗 ,64例病人给CAP方案治疗。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一般情况评分、分期、组织学及既往接受化疗各方面具有可比性。结果 :CAP +长春地辛组有效率为 41.9%明显高于CAP组的 16.7% (P <0 .0 5 )。长春地辛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轻度周围神经毒性和静脉炎。CAP +长春地辛方案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结论 :国产长春地辛对NSCLC疗效肯定 ,长春地辛与CAP方案联合治疗NSCLC具有协同作用 ,取得良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服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依据血栓弹力图(TEG)的测定结果,将入选的134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67例与双倍剂量组67例,随访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时临床缺血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双倍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患者相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出血事件发生率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加氯吡格雷的维持剂量,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