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秀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41-3441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的护理操作体会。方法对商丘市夏邑县人民医院的200例普外科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护理操作,总结护理方法中的经验教训。结果 200例患者经过正确的护理操作均成功进行了胃肠减压,均痊愈出院。结论进行积极有效的胃肠减压护理对于普外科患者的恢复意义重大,正确的护理是保证胃肠减压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胃肠肿瘤恶液质与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患者外周血中肌源分化因子家族抑制因子(MyoDI)的表达,探讨胃肠肿瘤恶液质与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的不同致病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胃肠恶性肿瘤恶液质和30例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患者静脉血中MyoDImRNA表达。对比分析MyoDImRNA表达与患者营养状态关系。结果:胃肠肿瘤恶液质组检测到MyoDImRNA表达者23例(23/30,76.7%),在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组中,有8例患者检测到MyoDImRNA表达(8/30,26.7%),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5.0166,P<0.01)。胃肠肿瘤恶液质组23例MyoDImRNA表达阳性者平均水平为1.83±0.91,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组8例MyoDImRNA表达阳性者平均水平为1.32±0.43,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t=2.1304,P<0.05)。两组患者全肠外营养(TPN)治疗4周后,胃肠良性病变营养不良组患者平均体重增加,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总淋巴细胞数均有改善,胃肠肿瘤恶液质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胃肠肿瘤恶液质患者MyoDI增强表达影响患者营养状态和TPN的治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又称p-Akt)表达水平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116例为研究组,选取116例相对应的瘤旁正常胃肠道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2组PTEN、p-Akt的表达水平;分析PTEN、p-Akt表达水平与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PTEN、p-Akt表达水平与胃肠间质瘤患者无复发生存状况的关系;探讨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PTEN在研究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而p-Akt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的低表达、p-Akt的高表达与胃肠间质瘤组织的核分裂象、危险度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PTEN阳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PTEN阴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阴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p-Akt阳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核分裂象、浸润深度、PTEN阴性表达、p-Akt阳性表达是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肠间质瘤组织中PTEN、p-Akt的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可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持续胃肠减压患者脱管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方法管理持续胃肠减压患者,对活动前后A、B两组共328例胃肠减压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持续胃肠减压患者脱管率由11.5%下降到3.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持续胃肠减压患者脱管率中效果显著,同时增强了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了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讨论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协助诊断胃肠疾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胃肠疾病患者共计252例,均于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后接受胃肠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检查中发现,196例患者成像良好,比例为77.78%,52例患者成像质量一般,比例为20.63%,4例患者成像不良,比例为1.58%;检出胃癌患者33例,检出率为94.29%,检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2例,检出率为93.88%。结论:对于行胃肠超声检查的患者,口服超声助显剂协成像质量较高,误诊率低,此外,超声助显剂对人体伤害小。  相似文献   

6.
<正>留置胃肠减压管是外科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对胃肠梗阻患者可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对胃肠道穿孔患者可防止胃肠内容物经破口继续漏入腹腔,并有利于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及肠梗阻的患者,需带管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由于面颊油脂及汗液分泌多,且站立行走时胃肠减压管重力作用及患者刷牙(部分要求)时牵拉胃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7个病种514例危重患者并发120例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的临床表现、预后转归、治疗效果。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变合并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发病率最高,感染性疾病次之,结论危重患者并发急性胃肠粘膜病突出症是病情凶险的标志,但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洛赛克与中药大黄联合治疗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有良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质管理圈,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降低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活动主题,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比较活动前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胃肠减压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率由活动前的16.8%降低至活动后的6.3%。结论品管圈对降低胃肠减压患者胃管的非计划拔管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材料与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体检科的体检人员及消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这120例患者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胃镜检查确诊结果、病理检查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20例患者中,经胃镜检查确诊的良性病变的患者有90例,胃肠超声造影检出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例十二指肠球炎患者、9例胃溃疡患者以及62例慢性胃炎患者,共检出83例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2.22%;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恶性病变的患者有30例,胃肠超声造影检出4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23例胃癌患者,共检出27例胃十二指肠恶性疾病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0%。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为91.67%,与胃镜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胃肠超声造影进行诊断,可有效检出阳性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禁食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至关重要,直接影响预后.肠内营养的时机与患者的胃肠道吸收功能有关.临床上利用口服亚甲蓝判断是否有上消化道瘘时,发现胃肠吸收功能正常者和异常者亚甲蓝经尿液的排出时间有差异,表明与胃肠吸收功能有关.但临床上少有用亚甲蓝吸收排泄试验用于评价禁食危重症患者胃肠吸收功能.本科应用亚甲蓝吸收排泄试验评价禁食患者胃肠吸收功能.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低体温全程前瞻性管理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6月于我院行胃肠手术干预的病例86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胃肠手术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低体温管理,试验组接受手术室低体温全程前瞻管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胃肠手术患者干预后的状低体温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各项应激反应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低体温全程前瞻管理对胃肠手术患者行围术期低体温预防干预,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低体温预防效果,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胃肠减压的留置途径一般都是由鼻腔插入,通过不同途径留置管路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并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急危重症患者往往存在急性胃肠损伤,该现象备受关注且不容忽视。急性胃肠损伤不仅发生率高,而且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对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就急危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为AGI的早期识别提供分子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植入用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胃肠肿瘤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74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蒸馏水冲洗创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植入用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胃肠肿瘤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在谷丙转氨酶、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肌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用氟尿嘧啶缓释剂用于胃肠肿瘤的治疗效果显著,配合以合理护理可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院 1991~ 2 0 0 0年收治的 197例尿毒症患者中 ,以胃肠动力紊乱为首发症状的有 31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7例尿毒症患者中 ,以胃肠动力紊乱为首发表现者 31例 ,其中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4 6岁 ,其余16 6例为非首发胃肠动力紊乱患者 ,男 10 8例 ,女 5 8例 ,年龄2 6~ 83岁。 31例以胃肠动力紊乱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非首发胃肠动力紊乱尿毒症患者 ,与年龄成反比。1 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1 2 1  197例尿毒症患者首诊时临床表现见表 1。表 1 尿毒症患者首诊时临床表现 (例次 )纳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留置鼻胃肠管意外拔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2015年1~12月开展品管圈前留置鼻胃肠管的19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12月开展品管圈后留置鼻胃肠管的180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拔管发生率。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住院患者鼻胃肠管意外拔管发生率从活动前的1.85‰降低至活动后的0.35‰(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鼻胃肠管意外拔管发生率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激发临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大黄对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和胃肠粘膜内pH(pHi)值作为评估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和脓毒症患者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的指标。结果 动物实验显示 :失血性休克大鼠尽管予以充分复苏 ,但胃肠粘膜的血流量仅是对照组的一半 ,给予大黄治疗 (5 0mg/kg)后 ,胃肠粘膜的血流量接近正常对照组 (P <0 0 1VS休克组 )。此外正常大鼠喂服大黄后胃肠粘膜的血流量显著提高 (P <0 0 1VS正常对照组 )。临床研究显示 :脓毒症患者胃和直肠粘膜内pH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 ,其pHi显著低于非MODS患者 (P <0 0 0 1VS治疗前 )。另外 ,大黄对应激性胃粘膜病变有效率达 73%。结论 大黄能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和危重症患者胃肠粘膜内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鼻肠管空肠营养和经皮胃肠造瘘空肠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鼻肠管组(NTF组)和胃肠造瘘组(PEG组),每组40例。NTF组接受鼻肠管空肠营养治疗,PEG组接受经皮胃肠造瘘空肠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营养指标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操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肠造瘘组淋巴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鼻肠管组(P<0.01)。胃肠造瘘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鼻肠管组(P<0.05)。结论经皮胃肠造瘘空肠营养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鼻肠管空肠营养,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胃肠术后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胃肠术后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胃肠术后置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UEX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胃肠术后置管患者的UEX发生率,提高其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2 胃肠外营养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系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完全和充足的营养素,以维持机体正氮平衡,预防和纠正热量及蛋白质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增强患者对严重创伤的耐受力,加速伤口愈合,促进患者康复.如果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均经静脉途径提供,则称之为完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