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黏膜p 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4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患者(研究组),且选取同时期40例重症肺炎未合并胃黏膜损伤患者(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通气前15 min、通气后l、12、24 h血气改变及胃黏膜p H值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Pg CO2-Pa CO2、胃黏膜p H值、Pa O2、Pa O2/Fi O2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p H值与Pg CO2-Pa CO2有负相关性,与Pa O2、Pa O2/Fi O2有正相关性,敏感度85.0%,特异性75.0%。结论胃黏膜p H值在对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患者检测时水平较低,在反映胃黏膜缺血缺氧症状时准确性、敏感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胃黏膜p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小儿重症肺炎患儿98例,对所有患者展开胃黏膜pH值检测,并对比分析不同pH值患者胃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 98例患儿经胃液检测发现,存在定值菌者69例,胃黏膜pH值为(4.82±1.25);无定值菌者29例,胃黏膜pH值为(2.81±0.92).有定值菌患儿胃黏膜pH高于无定值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4者45例,其中发生胃黏膜损伤16例(35.56%),pH值>4者53例,其中胃黏膜损伤32例(60.38%).pH值≤4组胃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pH值>4组的胃黏膜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会对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产生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胃黏膜损伤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临床应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黏膜P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196例重症监护患儿,其中有104例患儿发生肺炎,84例为出现肺炎,分析其临床症状,测定患者胃黏膜PH值,检测病菌类型及胃黏膜的损伤程度,统计分析胃黏膜PH值和病原菌引发小儿重症肺炎的关系。结果 196例患儿当中,发生肺炎几率是53.1%。胃液pH值对胃腔中定植菌种类产生一定的影响,当胃液pH值≤4,胃腔中的定植菌主要有念珠菌及革兰阳性杆菌;胃黏膜PH值〉4,胃腔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几率明显增加。胃黏膜pH值≤4时,肺炎发生几率是34.5%;pH值〉4时,肺炎发生率达到60.9%。pH值〉4时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pH值≤4时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pH值影响胃腔定植菌,胃液pH值增高,肺炎发生几率越大,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黏膜损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552-553
目的观察胃黏膜pH值对小儿重症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86例小儿重症肺炎(其中胃肠功能障碍者23例,胃肠功能衰竭15例和未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48例)胃黏膜pH值。结果胃肠功能衰竭组pHi值明显低于胃肠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障碍组pHi值明显低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pH值在小儿重症肺炎胃肠功能障碍者明显降低,通过对其检测有助于小儿重症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胃黏膜pH值(pHi)监测在早期判断危重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例ICU危重症患者按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各10例。2组均采用胃张力计监测pHi,以早期判断预后,并对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动脉血pH值(pHa)及氧合指数(PaO2/FiO2)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存活组入住ICU即刻和24h后pHi高于死亡组,且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但2组pHa和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i监测对早期判断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美华  吴益芬 《医药导报》2007,26(8):0895-0896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胃黏膜pH值(Phi)的影响。方法将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所应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分为3组各16例,A组给予多巴胺,B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C组给予多巴酚丁胺加去甲肾上腺素。观察用药前(基础值)和用药后6,12,24和48 h胃黏膜Phi变化,同时观察用药前(基础值)和用药后6 h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3组患者用药前胃黏膜Phi差异无显著性;与基础值相比,A组用药后6,12,24和48 h胃黏膜Phi无显著变化;B组和C组用药后6,12,24和48 h胃黏膜Phi均明显高于基础值 (均P<0.05);用药后C组胃黏膜Phi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均P<0.05),A组与B组间用药后6,12,24和48 h胃黏膜Phi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3组患者用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与基础值相比,3组患者在用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均明显升高;B组和C组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 与中心静脉压(CVP)均明显升高(均P<0.05);A组心率明显增快(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均使胃黏膜Phi升高,多巴酚丁胺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使用升高胃黏膜Phi较单独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者明显;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均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8.
余莉  柳亮  李锟 《医药导报》2007,26(9):1004-1006
[摘要]目的观察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CO2)气腹过程中丙泊酚对胃黏膜pH值的影响。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异氟醚组(A组)和异氟醚、丙泊酚静脉 吸入复合组(B组),每组21例。于气腹前(T1)、气腹开始后40 min(T2)、气腹结束后40 min(T3)分别测定并记录胃黏膜与动脉血CO2分压差[P(i a)CO2]、胃黏膜pH(pHi)值。结果A、B两组T2时P(i a)CO2均明显高于T1时,T3时P(i a)CO2均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于T2时P(i a)CO2显著降低,pHi显著升高(P<0.05=;与T1比较,两组T3时P(i a)CO2和pHi基本恢复至T1水平。结论丙泊酚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有利于稳定CO2气腹过程中胃黏膜pH,可能对维持CO2气腹过程中胃黏膜的血流灌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腰椎手术中的降压效果及对胃黏膜pH值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腰椎骨折拟行骨折内同定、椎板减压病例4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和硝酸甘油组各加例.两组都监测血压、心率、动脉血pH值、PaCO2.瑞芬太尼组另外监测胃黏膜pH值(pHi)、胃黏膜CO2分压(PgCO2).瑞芬太尼组调节瑞芬太尼及硝酸甘油组调节硝酸甘油用量使平均动脉血压(MAP)降至约65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在降压前(T1),降压60分钟(T2),停降压即刻(T3),停降压30分钟(T4)各时点两组血压、心率、动脉血pH值、PaCO2的变化,及瑞芬太尼组在各时点PHi、PgCO2变化.结果:两组病例都能将MAP降至65 mmHg.在降压过程中(T2、T3)瑞芬太尼组心率减慢(P<0.01),pHi值下降(P<0.05),PgCO2升高(P<0.05),硝酸甘油组心率增快(P<0.01).在停降压30分钟(T4)各指标恢复至降压前(T1)(P>0.05).两组动脉血pH值PaCO2在各时点无变化(P>0.05).pHi、PgCO2值在正常范围.结论:瑞芬太尼可有效地进行控制性降压,降压过程对PHi值虽有影响,但都在机体代偿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监测使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期间患者胃黏膜pH值的变化,评估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组织血液灌流和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全麻下行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CLCVP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患者在肝叶完全切除前将CVP控制在0~4cmH2O,随后通过输液将CVP升至6~12cmH2O。C组CVP维持在6cmH2O~12cmH2O。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率、输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及在术前(T0)、肝叶切除时(T1)、恢复容量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胃黏膜pH值。结果两组患者胃黏膜pH值在术前(T0)、肝叶切除时(T1)、恢复容量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均>7.35,相同时点的胃黏膜pH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输血量及输血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明显少于C组,手术时间、尿量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叶切除术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不但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而且可以保证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组织灌流和氧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对骨科手术患者胃黏膜内pHi值(pHi)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回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回收组术中应用血细胞回输仪进行血液收集、回输.采用鼻胃管空气二氧化碳张力计测定pHi.于切皮前,切皮后1h、2h及手术结束时四个时点(To、T1、T2、T3)记录 pHi,记录患者术中回收血量,异体浓缩红细胞量及血浆用量.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各时点pHi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0、T1时点p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2、T3时点观察组pHi分别为(7.381±0.023)、(7.386 0.025),均高于对照组的(7.361±0.022)、(7.375±0.024)(均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能及时回收失血,改善pHi 下降,维持有效循环,明显改善内脏微循环灌注和氧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及时准确地评估危重患者组织缺氧及疾病的危重程度。方法将31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存活组17例,死亡组14例),分别获得患者入ICU时及入ICU24h时胃黏膜内pH(pHi)值、SvO2、APACHEⅡ评分及PaO2/FiO2,将两组患者入ICU时及入ICU24h时的pHi测定结果分别与SvO2、APACHEⅡ评分及PaO3/FiO2结果作一比较。结果入ICU时两组间phi差异已有最著性(P〈0.05),死亡组pHi低于存活组。而两组间SvO2、APACHEⅡ评分及PaO2/FiO2差异尤娃著性(P〉0.05);入ICU 24h时两组间APACHEⅡ评分、SvO2差异才有显著性(P〈0.01),而此时死亡组pHi更显著低于存活组(P〈0.001),两组间PaO3/FiO2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结论肖黏膜内pH(pHi)可更早期、更灵敏和准确地反映危重患者组织缺氧及疾病的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自1990年以来,我们用测定潜血和 pH 值方法诊断消化道癌肿,特别是大肠癌,探索其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用健康人824例,男501例,女323例,平均年龄45岁。大肠癌40例,直肠癌28例,结肠癌12例,平均年龄62岁。病理分类,高分化腺癌8例,溃疡型腺瘤24例,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 127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K、CK-MB、cTnT、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K-MB为(20.71±3.46)U/L、CK为(55.93±5.66)U/L、cTnT为(0.34±0.10)μg/L、cTnI为(0.75±0.0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68±3.82)U/L、(77.25±6.14)U/L、(0.50±0.12)μg/L、(1.14±0.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帮助患儿减轻心肌损伤,对患儿心肌进行有效保护,是整体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亭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84-185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4月~2009年7月前来就诊的20例重症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儿发生重症肺炎时给予及时治疗,抢救成功19例,1例死于严重感染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做好肺炎的早期诊断,控制炎症反应,改善预后,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24 h食管pH值的监测,以及对胃pH值的测定,研究分析其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照组:随机选取40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观察组:随机选取40例未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高危新生儿,然后对两组的新生儿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及胃pH值测定,收集结果资料以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的24 h食管总pH值〈4的时间占总检测时间的百分比(即酸反流指数)、pH〈4的次数以及最长反流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pH值则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及胃pH值测定,有利于及时的观察新生儿的胃肠功能状态,判断新生儿患胃肠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小,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利君  张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113-1114
目的探讨胃黏膜pH值(pHi)评价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检测120例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肠鸣音、呕吐、腹泻、腹胀、动脉血pH值(pHa)、锁骨下静脉血乳酸(D—Lac)、胃黏膜PCO2值(PrCO2)、pHi指标,根据肠内营养耐受性结果分为反应组和耐受组,采用单因素(t检验或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出现反应。pHi、PrCO2是回归模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两个指标。以pHi≥7.30为标准预测肠内营养耐受的敏感度为89%,特异性为76%,准确性为85%;以PrCO2≤50mmHg为标准预测肠内营养耐受的敏感度为85%,特异性为56%,准确性为78%。结论pHi对评价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能否成功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鸸鹋油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鸸鹋油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溃疡模型,判断鸸鹋油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建立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观察鸸鹋油对慢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结果 (1)鸸鹊油(1 ml/kg、0.5 ml/kg)明显抑制利血平、无水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损伤(P<0.05);鸸鹋油(0.25 ml/kg)对胃黏膜损伤未显示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2)鸸鹋油(0.7 ml/kg)明显促进酸性胃溃疡大鼠胃溃疡面愈合(P<0.05);鸸鹋油(0.35 ml/kg、0.175 ml/kg)未明显减少溃疡面积(P>0.05).结论 鸸鹋油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Gz(headward gradinet acceleration,+Gz,即走加迷度)值暴露大鼠胃黏膜及外周血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变化,探讨高+Gz值暴露后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gasticmucosal lesion,AGML)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 5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加味丹参饮组,C组为适应性训练组,D组为奥美拉唑组,E组为损伤组,B、C、D三组相应干预后及E组在高+Gz值暴露5min,观察各组胃黏膜损伤的程度。各组组织标本经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中SS和GAS含量的变化。结果 E组大鼠胃窦充血、炎症改变明显,C组胃黏膜轻度炎症改变、无明显出血,B、D组组织无明显损伤;C组组织间质可见急慢性炎细胞浸润。GAS含量干预组比损伤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SS含量干预组和E组比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高+Gz值暴露大鼠AGML的发生与血液中GAS、SS含量的改变及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异常,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