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在医学教育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校大三年级269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其按班级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137名学生,采用以人文素质为导向的叙事医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法;对照组132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诊断学实验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经过一年的教学改革后,实验组学生人文素质测试成绩和学业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人文素质为导向的叙事医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法效果较好,便于教师真正将专业素质教育与课程思政融为一体,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以生为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O-PIRTAS模式)引入医学人文英语课堂是否有助于课程学习和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方法 以厦门医学院临床和护理本科二年级118名学生为对照组,122名学生为实验组,围绕五个模块展开8周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依托超星学习平台使用0-PIRATS模式展开授课。教学结束后通过课程测试和发放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在人文关怀能力、共情能力、情绪智力能力和支持性沟通能力等医学人文素养重要指标的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实验组学生课程平均成绩(83.61±2.13)高于对照组(78.03±2.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95, P=0.000)。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共情能力、情绪智力能力和支持性沟通能力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将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和医学人文素养,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河池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共104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与情景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并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理论考试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7.38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63.68分,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88.49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58.35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0%的实验组学生对情景式教学法感兴趣,而100%的对照组学生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法。结论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情景式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实验法,将112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情景式教学法。课程结束后以考核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并了解实验组学生对情景式教学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96.6%的学生愿意接受情景式教学法,认为能明显提升自身素质。结论情景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妇产科护理学成绩,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新医科背景下在医学人文英语课堂中引入网络环境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web problem based learning,WPBL)教学法是否有助于课程学习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方法以西安医学院临床专业2017级602名学生为实验组,2018级610名学生为对照组,围绕八大模块展开持续一学期的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依托蓝鸽云网络语言学习平台,使用WPBL教学法授课。教学结束后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发放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种教学法对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平均成绩(62.13±2.11)分高于对照组(60.42±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评价教学效果的各项目上均存在差异,且实验组的各项比例均在6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93.3%的学生满意WPBL教学法,对照组只有43.0%的学生满意传统教学法,两者差异显著。实验组学生在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探索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学生。91.1%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在课程中引入WPBL教学法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比例。结论医学人文英语课程引入WPBL教学法既能使学生掌握学习本领,又能强化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推动医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途径,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医学人文素养,为培养高素质医务人员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抽取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教学班分为对照组(65人)和实验组(62人).对照组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进行,从入学起第一、二、三学期分别开设医学人文基础课程一(医学心理)、课程二(人际沟通)、课程三(医学伦理与法律),均为必修课.实验组采用渗透式教学,将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有计划、系统性地融于每一门课程及每一次课堂及课外教学之中.两组均在第三学期进行礼仪、言语表达与沟通、心理素质三个主题的考核,每个主题满分10分.考核完毕,取三个主题的平均分作为该学生人文素质课的终末成绩.对两组学生各项成绩作t检验.结果 经t检验,实验组学生礼仪及心理素质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言语沟通与表达方面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渗透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消化、吸收医学人文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其医学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111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1班为实验组(56名)、2班为对照组(5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健康评估课程视频、在线测试和讨论等进行自主学习,课内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随堂测验、总结评价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完成知识内化。学期末比较两组学生的技能成绩、理论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本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评判性思维的理念,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法在中职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莱阳卫生学校2009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急救护理技术课程作为教学内容,实验组教学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满意度及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BL教学法的合理应用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的系统掌握,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天然药物学基础理论课,并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将173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游戏教学法,后者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对比游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及课堂秩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天然药物学基础课程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角色扮演法(RPT)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人文沟通能力。方法将护理学专业本科2个班共95名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两组。在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实验组采用RPT,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用自制的护理操作过程人文沟通能力评分表对学生人文沟通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人文沟通能力成绩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RPT应用于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可提高学生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人文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BL联合RISE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人,实验组采用CBL联合RISE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医学人文素质3项测评,同时调查两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除医学人文素质外,实验组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测评成绩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联合RISE教学法可以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护理3、4班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病例教学法;1、2班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客观评价指标,实验组的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观评价指标,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学生均认为病例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效果(P<0.05)。结论病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方面有明显优势。病例教学法较适合应用于卫生学校护理专业课教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职业卫生监督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学习结束后进行问卷和成绩的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学习成绩及课程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提高学习成绩及课程满意度,且学生对该教学法期待度高,因此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自然班的大专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对实训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验组护生在课程前后进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课程结束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护理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课程前与课程结束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护理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培养了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为高职护生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24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Watson-Glaser评判性思维量表(WGCTA)评分、教学评价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平均分较高,成绩良好人数占比较大;评判性思维量表各项评分较高;调查显示,实验组对教学方式、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社会能力、职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法和开展护理应用人体学实验,检验高职对口护生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洛阳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和2015级高职对口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护理应用人体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对实验组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本组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护理应用人体学实验"教学改革更适用于高职对口护生的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妇产科护理学为例,研究改良PBL教学法在中职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级中职护理专业期末考试成绩相近的4个自然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利用基础理论测试、案例分析测试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基础理论测试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案例分析测试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职信息化教学中应用改良PBL教学法效果良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学生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BL教学模式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整合的教学效果。方法:2009级预防医学专业64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名学生,对照组采用T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课程优化整合后的TBL教学法,通过课程考试和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课程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1),其中撰写文献综述实验组学生在选题、论点、论据、层次方面好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课程整合教学存在问题的意见少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学生对目前课程整合改革的需求程度低于对照组学生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TBL教学模式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助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助产专业1班30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2班3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进行考核。结果 (1)实验组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P〈0.05或P〈0.01);(2)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及护理软技能,适合于助产学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本高职院校2019级护理专业二年级两个班级9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将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组(48名)和对照组(46名)两组。在急救护理课程中院前急救14个学时的教学中,实验组采用“3+1模式”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学后比较两组学生院前急救理论与技能成绩、院前急救意愿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院前急救意愿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1模式”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院前急救护理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院前急救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