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应用经会阴超声评估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为能尽早的盆底功能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产后6~8周超声复查的初产妇9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经阴道分娩48例为顺产组,选择性剖宫产50例为剖宫产组;选取体检的30例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3组女性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val动作时前腔室结构的改变,测量膀胱颈位置、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观察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结果静息状态顺产组膀胱颈位置、膀胱尿道后角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Valsaval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观察组均增大,其中顺产组较剖宫产组增大多,尿道漏斗形成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超声可用于观察产后女性盆底结构及功能评估,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及膀胱颈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分娩的17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104)和剖宫产组(n=66),同期健康体检未育未产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n=50),比较各组产后6周、3个月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缩肛动作下盆膈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变化及膀胱颈移动度差异。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均在产后3个月时进行盆底功能康复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前及康复3个月后Ⅰ、Ⅱ类肌肌力变化。结果:产后6周、产后3个月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缩肛动作下其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阴道分娩组均高于剖宫产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产后3个月均低于产后6周但均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产后3个月时膀胱颈移动度均较产后6周时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且阴道分娩组高于剖宫产组(均P<0.05)。康复前后,阴道分娩组Ⅰ、Ⅱ类肌肌力均低于剖宫产组,康复3个月后两组Ⅰ、Ⅱ类肌肌力均较康复前上升且阴道分娩组低于剖宫产组(均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观察组)及30例盆底正常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经会阴超声检查各指标(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度等)。将经会阴二维、三维超声检查结果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金标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经会阴二维、三维超声检测方法对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道倾斜角、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直肠壶腹部最低点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肛提肌尿道间隙均对照组,膀胱颈下降距离等其他指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92.3%,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检查的78.2%(P0.05)。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9%、53.3%、71.4%、41.0%;三维检查分别为91.7%、93.3%、95.7%、87.5%,三维检查优于二维检查(P0.05)。结论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经会阴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盆底结构,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会阴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操,运用会阴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静息、缩肛时、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耻骨直肠肌宽度的变化;检测静息到瓦氏动作患者膀胱颈位置变化.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静息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189、4.024、4.385,均P<0.05),而常规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075、0.816、0.139,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 =3.001~4.365,均P<0.05),康复组耻骨直肠肌宽度显著高于治疗前(t=3.257,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耻骨直肠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f=0.012,P>0.05).治疗后康复组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值分别为3.871、4.582、5.347、3.562,均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0.871、0.492、0.323、0.435,均P>0.05),且康复组治疗后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3.281、4.134、4.762、3.511,均P<0.05).结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会阴超声能有效地评估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在产程监测中对分娩方式及分娩时间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测分娩方式及分娩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经阴道试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宫口扩张3~4 cm(T1)时行第1次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T1后间隔2h再次测量产程进展参数记为T2,分析两次测量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经会阴三维超声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膈裂孔影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56例、产钳分娩组32例及剖宫分娩组25例;比较三组产妇静息期、缩肛期及张力期的盆膈裂孔面积(LHA)、左右径(LHLR)及前后径(LHAP)。结果三组产妇的LHA、LHLR及LHAP均在瓦尔萨尔瓦氏动作(Valsalva)动作期时最大,在缩肛期时最小,不同时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分娩组产妇的LHA、LHLR及LHAP在静息期、Valsalva动作期及缩肛期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在不同分娩方式的初产妇的盆膈裂孔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产后盆底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超声指标及盆底肌力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选择性剖宫产组44例,经阴道分娩组44例,均于产后6~10周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检查。比较两组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和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倾斜角(UTA)、宫颈外口的位置(CMP)、膀胱颈的位置(BNP)、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宫颈外口移动度(CDD)以及盆底不同肌纤维的肌力。结果静息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UTA、BNP高于经阴道分娩组,CMP低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最大Valsalva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UTA、BNP低于经阴道分娩组,CMP高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不同状态下两组PU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经阴道分娩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6. 35±8. 22) mm、(42. 78±32. 48) mm、(13. 94±9. 68) mm,选择性剖宫产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5. 01±9. 00) mm、(32. 10±28. 34) mm、(12. 14±10. 2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选择性剖宫产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高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与选择性剖宫产相比,经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损伤以及对盆底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较大,临床应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分娩方式,预防PFD发生。  相似文献   

8.
徐琛琛 《医疗装备》2021,(9):184-18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一组因盆腔支持结构退化、缺陷、损伤及功能性障碍造成的泌尿系统疾病及生殖系统疾病,以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为常见问题,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方式为盆底超声,其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诊断方式,可实现对患者盆腔结构、韧带损伤情况的观察,以便于为治疗该疾病患者提供可靠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在探查子宫位置形态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相关性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阴道超声检查的110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有无PFD症状分为PFD组和对照组。用GE Voluson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受查者膀胱颈移动度、最大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及子宫位置形态。结果 PFD组受查者膀胱颈移动度、最大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及子宫后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可获取女性PFD患者盆底相关功能参数,探查到其子宫位置的异常,其在探查子宫位置形态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32例产妇归入试验组,将同期在本院经阴道分娩的32例产妇归入参照组,统计两组产妇盆底深、浅层肌力受损情况.结果 试验组盆底深、浅层肌力受损占比均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经会阴部三维盆底超声动态评估孕期、产后盆底结构、功能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三维盆底超声动态检查,比较分析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及产后42 d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结果 产后42d,在静息、收缩、Valsa...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产前、产后连续盆底肌锻炼干预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妇产科产检、分娩的孕产妇15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A组)106例与剖宫产组(B组)44例;根据产前、产后是否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防治将A组分为干预组(Aa组66例)与未干预组(Ab组40例),B组亦分为干预组(Ba组19例)与未干预组(Bb组25例)。产后6周、12周对以上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产后6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均显著高于Bb组(P0.05),但两亚组患者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后12周盆底功能检测:Aa组盆底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Ab组(P0.05);Ba组Ⅰ类肌力、Ⅱ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Bb组(P0.05)。(3)产后12周Aa组阴道前壁脱垂、后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Ba组阴道前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Bb组(P0.05)。结论围产期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顺产和剖宫产后盆底肌功能,有助于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10月102例产后来我院门诊复查产妇为研究组,分析顺产和剖宫产产妇的盆底功能,并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选取同时间段未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剖宫产产妇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和收缩时间高于顺产产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剖宫产和顺产产妇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和收缩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一定的改善,其中顺产产妇这3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顺产产妇经过康复训练后,盆底功能仍弱于剖宫产产妇(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剖宫产产妇的盆底功能优于顺产产妇,通过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产妇盆底功能,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观察妊娠晚期双胎孕妇盆底的改变,以期为其产后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25例双胎孕妇(Ⅰ组)、25例单胎孕妇(Ⅱ组),20例健康未生育女性(Ⅲ组)作为研究对象,于妊娠晚期进行盆底超声检查,测量前盆腔脏器参数,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①三组间年龄、身高无统计学差异(F分别为0.048、0.006,均P>0.05),Ⅰ组BMI增加量多于Ⅱ组(t=3.892,P<0.05);②三组间Djx、Dvx、△D、βj、βv、αj、α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00~32.757,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Ⅰ组与Ⅲ组,Djx、Dvx、△D、βj、βv、αj、αv值有统计学意义(t8.782-30.371,均P<0.05);Ⅱ组与Ⅲ组,Dvx、△D、βj、βv、αj、αv值有统计学意义(t值9.153~29.352,均P<0.05);Ⅰ组与Ⅱ组,Djx、△D、β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2~32.562,均P<0.05);③孕妇BMI增加量、胎儿体质量与△D均为负相关(r值分别为-0.917、-0.795,均P<0.05).结论 双胎孕妇BMI增量明显多于单胎孕妇,其盆底前盆腔脏器多个参数受到影响,产后康复应提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会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评估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顺产52例视为顺产组,剖宫产48例视为剖宫产组,另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未孕女性50例视为对照组。采用会阴超声对各组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比较各组检查情况。结果顺产组尿道旋转度、膀胱下降水平高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高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宫颈下降水平低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盆膈裂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提肌厚度和耻骨直肠肌厚度大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同盆底障碍性疾病的程度不同,采用会阴超声检查可进行有效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分娩的产妇中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选择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各75例.对两组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自然分娩组POP发生率、SUI发生率和肌力受损率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剖宫产组产妇,阴道自然分娩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更高,因此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须注意控制产程和对盆底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分娩方式对女性前盆腔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将64例产后5年以上的女性分为经阴道分娩组(32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32例),通过病史采集、妇科检查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患病情况,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获取其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的前盆腔脏器形态结构图像并测量与SUI相关的参数。结果:经阴道分娩组远期SUI患病率和膀胱膨出发生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0.05)。经阴道分娩组的尿道旋转角大于选择性剖宫产组(P<0.05)。静息状态下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和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和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移动度、逼尿肌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前盆腔脏器结构与功能的远期影响存在差异,经阴道分娩女性远期SUI患病率增高可能与膀胱膨出及尿道活动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技术对椎管内镇痛分娩与会阴侧切分娩后尿失禁发生率的评估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经阴道分娩后6~8周的100例初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椎管内镇痛分娩组(50例)与会阴侧切分娩组(50例).两组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对比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尿失禁的影响.结果 椎管内镇痛分娩组的尿...  相似文献   

20.
女性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直肠脱垂及性欲下降,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其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2]。如何快速、无创进行准确诊断,以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经会阴超声对女性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检查,总结和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