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科护士职场暴力的影响。方法 82名护士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综合干预组(简称干预组),每组各41人,干预组对护士采取加强护理人员针对性培训、心理辅导以及开展模拟突发暴力事件演习等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照组除加强医院环境外不做特殊处理,6个月后评价两组护士职业紧张(OSI-R)、焦虑抑郁以及职业应对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OSI-R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诊护士进行综合干预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生活和工作质量,有利于护士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罗杏 《吉林医学》2010,31(32):5853-5855
暴力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而在医院暴力中,急诊护士遭受暴力侵袭的机率最高,其原因与社会环境、医院和护、患双方的心理及认知有很大关系。建立一套有效应对机制,需要护士自身、医院内部和政府社会多方面的参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创伤后成长评估量表、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对700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的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显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的创伤后成长处于较低水平。管理者应该多关注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及其专业生活品质,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4.
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情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水英  谢锦灵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1):107-107,10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情况,寻求对策。方法在精神科临床科室进行暴力伤害登记,对伤害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害情况:一般伤害61起,严重伤害3起。暴力伤害攻击源:精神患者。伤害时间:一般伤害大多发生于上下午白班,严重伤害主要发生于中晚班。伤害地点:一般伤害和严重伤害多发生于男病房。伤害因素:患者疾病症状具有攻击倾向、因住院环境过于封闭而不安心住院,护士对患者强制措施不当、与患者沟通不当、个子矮小等。结论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发生率极高,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情况,寻求对策。方法在精神科临床科室进行暴力伤害登记,对伤害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害情况:一般伤害61起,严重伤害3起。暴力伤害攻击源:精神患者。伤害时间:一般伤害大多发生于上下午白班,严重伤害主要发生于中晚班。伤害地点:一般伤害和严重伤害多发生于男病房。伤害因素:患者疾病症状具有攻击倾向、因住院环境过于封闭而不安心住院,护士对患者强制措施不当、与患者沟通不当、个子矮小等。结论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伤害发生率极高,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  相似文献   

6.
张春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212-1214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原因,为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自编医院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58名急诊科护士有关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8名急诊科在职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90.9%,不同年龄、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的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辱骂(63.3%)和威胁(22.5%),其次是躯体攻击(11.3%)和性骚扰(2.8%);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等待时间过长(39.3%)、醉酒或使用特殊药品(12.7%)、医疗费用过高(12.7%)、护理人员态度或技术问题(9.9%)等;暴力发生可使护士出现委屈(78.9%)、愤怒(56.3%)、抑郁(45.0%)、焦虑(39.4%)等不良心理反应.结论 急诊科护士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对护士带来了短暂或长期的心理、精神上的伤害,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丽云  陈娇燕  王玲 《海南医学》2014,(11):1693-1695
目的了解抽血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海南5家三甲医院抽血室的122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调查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高达71.3%,其中辱骂、威胁、骚扰性语言、性袭击、无损伤躯体攻击、轻度损伤躯体攻击、明显损伤躯体攻击、造成严重后的躯体攻击的发生率分别是71.3%、46.7%、31.1%、5.7%、18.9%、8.2%、3.3%、0.8%。结论抽血室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高,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心理、生理造成巨大伤害;心理暴力发生率高于生理暴力,需重视心理暴力对护士的消极影响;有必要对护士进行关于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8.
急诊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焕阁  王侠 《当代医学》2010,16(24):114-115
目的了解西安各大医院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分析导致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西安市级医院急诊科的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有在过去一年中发生过针刺伤的人数占82.4%,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次数与职称无关(P〉0.05);操作后回套针帽人数占调查对象的92.9%,其中双手回套针帽的占94.3%;在进行输液、注射、采血等操作中不戴手套的有占85.7%,偶尔戴占14.3%。结论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漠,缺乏有关针刺伤知识,针刺伤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02例实习护士遭受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调查发生原因,如何预防.方法 分析2009-2010年实习护士202人在工作场所发生心理暴力原因.结果 针对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方法,防止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继续发生.结论 通过对实习护士发生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调查原因,采取预防,达到避免实习护士遭受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崴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3):121-122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为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曾遭受过暴力事件的39名护士进行访谈,获得资料。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可造成受害者严重的心理伤害。结论应预防和避免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为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曾遭受过暴力事件的39名护士进行访谈,获得资料.结果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可造成受害者严重的心理伤害.结论 应预防和避免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识别护士遭受来自同事的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不同模式,并探讨护士不同心理暴力模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行为量表及马氏职业倦怠量表对山东省1 95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遭受的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可被划分为3种模式:工作中被孤立/职业地位被攻击型(C1,24.7%)、遭受高心理暴力型(C2,23.1%)和遭受低心理暴力型(C3,52.2%)。“遭受高心理暴力型”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最高(OR=1.91,P<0.001),“工作中被孤立/职业地位被攻击型”护士次之(OR=4.64,P<0.001)。结论 护士群体中可区分出工作中被孤立/职业地位被攻击型、遭受高心理暴力型和遭受低心理暴力型3种工作场所心理暴力模式,且工作中被孤立/职业地位被攻击型、遭受高心理暴力型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显著增高,可能是临床实践早期筛查和干预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13.
许开云  闫红丽  许苹  孙燕  刘小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1):121-124+157
目的 调查上海市3所军队教学医院急诊科护士同事间心理暴力现况,分析导致心理暴力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人员制订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23年3月4日上海3所军队教学医院急诊科护士共382名,应用一般资料统计表与心理暴力调查量表进行资料统计,并对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心理暴力总分为(70.46±14.85)分,高于全国三甲医院常模(62.29±25.89)分;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是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院管理工作者要对急诊科护士心理暴力现状予以关注,特别注重高学历、男护士这两大群体,从而降低急诊科护士遭受心理暴力伤害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詹琴华  朱琴芳  金彬彬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84-2385,2412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工作6年内护士受患者暴力攻击及应对状况、防攻击学习和应用的现状,以便给构筑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安全的工作环境提供理论帮助.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工作6年内的护士54人进行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护士中遭受过暴力46人,发生率为85.19%.其中工作2~3年的护士最易受到暴力攻击(P<0.05).受调查护士认为防攻击学习有必要占88.80%,认为现行的防攻击学习不够占72.12%.结论: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现行的防攻击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制定更合理的防攻击学习理论,以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理状况,旨在保护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调查问卷,对大同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调查2年内所经历的医院场所暴力事件及其心理感受。结果临床护士59.65%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心理暴力为主的占52.99%。在遭受暴力后,77.70%感到无助及缺乏安全感;38.26%感到压抑,有倦怠感,对职业价值产生怀疑态度;27.51%有身体不适;17.84%有强烈的离职意向;甚至1.49%被调查者曾产生自杀意念。结论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是普遍现象,给临床护士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建议加强管理,减少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保护临床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护士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继兰  孔飞 《河北医学》2004,10(11):1040-1042
为了解急诊护士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我们对本院现在急诊科工作和近五年来曾在急诊科工作过,后被调到其他科室的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咸阳市7所医院新聘护士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问卷51份,占67%,中专学历护士问卷25份,占33%。问卷内容包括:你理想的工作环境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抑郁自评量表,于2014年2-4月对北京市两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9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抑郁指数为0.568±0.124,其中65名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占71.43%。夜班数对急诊科护士抑郁指数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多数急诊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夜班数是影响其抑郁状况的重要因素。适当扩充人员数量,降低平均夜班数,对降低急诊科护士抑郁水平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张丹 《大家健康》2006,(8):33-33
专家认为,身在职场,那些“拧巴”的五官搭配对于周围的同事及伙伴而言,可能正在构成一种暴力侵犯。 前不久,有个“社会学家”网上公开抱怨南京公交车和写字楼电梯里的人“表情不好”,不是双眉紧锁,就是木讷茫然,并呼吁南京市民注意表情,维护“博爱之都”的甜美名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