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否侵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11月的165例我院经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资料,分析结节内部回声特点、纵横比、钙化、边界、临近甲状腺包膜是否完整等超声特征,并记录有无提示颈部区域淋巴结转移。结果16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34例,患者性别、年龄、甲状腺包膜、结节周围声晕4项临床超声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多因素二分类回归分析,各因素对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结节声晕>甲状腺包膜>位置>年龄,不均匀声晕淋巴结转移率可达36.7%。结论病灶发生年龄、位置、临近甲状腺包膜完整程度、结节周围声晕情况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率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相关性,检查时应着重扫查颈部尤其中央区淋巴结,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强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前进行增强CT和高频超声检查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进行病理检查。比较增强CT及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两者结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及符合率。结果:增强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1.93%,特异性为33.33%,准确度为71.67%。高频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0.18%,特异性为33.33%,准确度为70.00%。增强CT结合高频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2.98%,特异性为66.67%,准确度为90.00%。经术后病理确诊5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颈中央区34例,颈侧区23例。CT、高频超声对颈中央区和颈侧区转移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结合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明确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超声征象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56例。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组80例,无淋巴结转移组76例;根据病理分型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80例,甲状腺滤泡状癌42例,未分化癌34例。使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同时采集甲状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记录超声征象:形态、钙化情况、回声质地、回声水平、纵横比、结节直径;病理分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未分化癌。比照超声征象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钙化情况、回声质地、结节直径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微钙化及粗钙化合并微钙化、回声质地不均匀、结节直径明显偏高。边界、形态、回声水平、纵横比≥1比例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化情况、结节直径是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边缘不规则、微钙化、纵横比≥1的患者比例在不同病理分型的甲状腺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图像综合分析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的意义。方法:2011年1月-201 6年1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纳入观察组(结节数65个),再选取同时期病理证实的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结节数64个),搜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资料,作回顾性的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节的回声、形态、边界、血流特征等方面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图像综合分析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家族性PTMC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9~13个月,平均10.8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未发现远处转移.8例患者中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其中可触及肿大淋巴结且病理证实为癌转移1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但病理证实为癌转移1例,均转移至同侧,均发生在颈深上组淋巴结.腺叶多发结节2例均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单发结节6例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例.结论 PTMC多数在良性结节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家族性发病罕见.术前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切片对提高PTMC的诊断非常重要.对甲状腺肿瘤高发区患者的亲属进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患侧腺叶切除术作为常规术式以避免二次手术.应根据PTMC的临床特征,选择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6.
贾永利 《医疗装备》2015,(16):27-28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甲状腺良性小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声像特征以及血流成像显示的血流分布特点。结果:观察组声像图显示为边界不清晰、低回声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微钙化的例数和血流成像信号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成像在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临床诊断的手段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超声征象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医院接诊的13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组),86例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征象(病灶数目、最大径、纵横比、形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术前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2例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癌患者未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断,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中3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1例未转移;对照组中40例发生淋巴结转移,6例未转移;观察组总诊断准确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其高准确度、经济、安全,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情况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15个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像和病理特征,并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134个结节)良性结节作对比。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彩超征象形态表现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实性不均质低回声、周边无声晕;见微小钙化,主要以内部血流为主。显微镜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结节,可存在纤维假包膜,内部可见砂粒体,肿瘤细胞核乳头状癌特征,可排列成滤泡状或乳头状结构。根据边界特点和形态将超声声像图分为I型、II型、III型、IV型,115个恶性结节中I和II型为28.70%、III型为71.30%;134个良性结节中I和II型为88.81%、III型为1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可有效判断患者临床病理情况,为临床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显示颈部中央区淋巴是否转移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转移组(44例,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组(79例,未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未转移组比,转移组患者女性、年龄<45岁、家族史、病灶形态不规则、病灶发生钙化、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原发病灶直径>5 mm、低回声、病灶边界不清晰占比均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45岁、有家族史、病灶形态不规则、有病灶钙化、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低回声、病灶边界不清晰为导致病灶向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842、2.141、1.241、1.421、1.482、1.211、1.212、1.246,均P <0.05)。结论 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频率及方式,提供最佳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58例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的性状,颈部淋巴结转移频率、方式及外科治疗.结果 58例患者中行双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44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14例.颈中央区(Ⅵ区)淋巴结清扫加双侧颈内静脉淋巴结链(Ⅱ、Ⅲ、Ⅳ区)切开探查47例,颈Ⅵ区淋巴结清扫加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10例,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1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6.28±2.23)mm,共26例(44.8%)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明显颈部淋巴结转移倾向(P<0.05).88.5%(23/26)患者仅有颈Ⅵ区淋巴结转移,3.8%(1/26)发生颈内静脉旁Ⅱ、Ⅲ、Ⅳ区跳跃性转移;7.7%(2/26)发生颈Ⅵ区伴其他区域转移.结论 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很高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颈Ⅵ区是淋巴结转移好发部位,对于双侧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应进行常规颈Ⅵ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住院的10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该次研究发现,超声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根据甲状腺结节的血流特点和图像给出客观的评价,做到清晰观察甲状腺结节的血流情况、颈部淋巴结转移等,该研究中超声提示甲状腺结节有低回声的占96.00%(96/100)。而手术方式主要以单侧腺叶+Ⅵ区清扫为主,占比72.00%(72/100)。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术前利用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使患者预后良好,降低了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分析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中运用超声检查的作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自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2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入组案例经查实均符合超声诊断要求,最终确诊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进行判断,并以此评价超声诊断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结果显示,Ⅵ区的淋巴结转移诊断敏感性为93.75%(75/80),特异性为61.54%(8/13),准确性为60.48%(75/124),假阳性率(误诊率)为85.96%(49/57);Ⅲ、Ⅳ区的诊断敏感性为88.00%(66/75),特异性为75.68%(28/37),准确性为92.96%(66/71),假阳性率(误诊率)为15.15%(5/33)。敏感性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准确性及假阳性结果差异明显,数据经统计分析对比显示(P<0.05)。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超声诊断可发挥显著作用,其诊断价值确切,诊断的准确性使该检查方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以切实印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组(Ⅵ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195).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5.4%(69/195),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包括年龄(OR=0.924)、性别(OR=0.213)、病灶数目(OR=2.208)和病灶总直径(OR =2.106).结论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可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当患者为年轻人或男性,病灶呈多灶性或总直径> 0.5 cm时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用Ⅵ区淋巴结转移状态预测颈部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 1年10月接受同侧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Ⅱ~Ⅴ区或Ⅱ~Ⅳ区)的73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Ⅵ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73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6.4%(12n3),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2.5%(31/73),多因素分析显示Ⅵ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7.3,P=0.020).结论 Ⅵ区淋巴结转移状态用于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手术治疗的65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肿瘤直径0.13~0.96 cm,全部施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其中12例(18.5%)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颈侧淋巴结转移病例.术后出现暂时性手足发麻7例,声音嘶哑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63个月,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术前确诊困难,根治性手术切除+内分泌抑制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朴雪松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5023-5025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误诊原因,提高对癌结节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PTMC患者的70个癌结节(其中2例有3个癌结节,3例有2个癌结节)的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钙化类型、后方衰减、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颈部淋巴结,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63例中,伴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5例,合并甲状腺瘤6例,单发癌22例,超声图像误诊率为17.14%(12/70),正确率82.86%(58/70)。结论:超声影像学在诊断PTMC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综合运用各项超声图像特点能有效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甲状腺影像学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评分、血清微小RNA(miR)-59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联合评估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华润医疗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98例PTC患者, 根据病理检查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48例)和无转移组(50例),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超声TI-RADS评分、血清miR-599、Galectin-3水平,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超声TI-RADS评分联合血清miR-599、Galectin-3评估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转移组超声TI-RADS评分、血清Galectin-3水平高于无转移组[(11.72 ± 2.85)分比(8.15 ± 2.60)分、(5.54 ± 1.76) μg/L比(4.02 ± 1.27) μg/L], 血清miR-599水平低于无转移组(0.25 ± 0.08比0.36 ± 0.10), 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并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37)和非转移组(n=87),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 (1)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54.05%、特异性为83.91%,准确性为75.0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性为78.38%,特异性为90.80%,准确性为87.10%,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1.89%,特异性为97.70%,准确性为95.97%,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采取任何一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P<0.05)。(2)转移组患者的弹性应变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取超声弹性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是将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应用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67例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检:直径在0.2-0.9cm的白或灰黄色质实结节有60例,结节存在钙化现象的有4例,肉眼未见灰白小结节的有3例;镜检:甲状腺滤泡上皮出现分支状或者乳头状的增生,有呈单层排列的瘤细胞覆盖在表面,存在纤维血管轴心,细胞核以排列拥挤、体积较大、卵圆形、可见核沟、清晰的小核仁为主要的特点.免疫组化检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中Galectin-3、CK19、Mesothelial Cell表达阳性率为100%;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在10%以下的有51例;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在40%左右的有16例;其中存在颈部淋巴结内转移的有12例.结论:早期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漏诊率很高,因此要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在做出正确病理学诊断的基础上为患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