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7 d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pH值和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血PaO2、pH和PEF、FEV1值均高于对照组,血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提升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8年80例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以及改良呼吸困难评分(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均降低,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医疗费用、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痛、皮疹、恶心、肌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缓解呼吸衰竭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氧疗方案不同分组,采用基础对症治疗+常规氧疗辅助治疗的65例为对照组,采用基础对症治疗+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的73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2 d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血浆内皮素-1、血清白介素-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琢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2%(69/73),高于对照组的81.54%(53/65)(P<0.05);治疗2 d后,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d后,研究组血浆内皮素-1、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琢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纠正机体氧合状态,减轻肺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该院呼吸消化科进行治疗的240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率、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参数均出现了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20、-7.059、-6.281、-14.992、12.065、-7.527、4.824、10.451,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28,P0.05)。结论对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和NT-proBNP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HHFNC)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9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研究组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鼻导管低流量氧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T1)、治疗1 d后(T2)及治疗3 d后(T3)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T1及治疗7 d后(T4)肺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3时,研究组pH、氧分压(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HR和R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pH、PaO_2、PaCO_2、RR和HR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及PaO_2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升高,PaCO_2、HR和RR水平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同一指标组内不同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研究组最大呼吸第1秒呼出气量(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和最大呼吸峰流速(PEF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FEV1、FEV1%和PEFR均较T1时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可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HR、RR及肺功能,而且安全性良好,利于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氧疗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短期加大氧流量到4L/min,氧浓度为37%,2h后,继续低流量吸氧。对照组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1.5L/min,氧浓度为27%。氧疗2h后复查动脉血气。结果:观察组氧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短期加大氧流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结合精细化护理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和观察组(精细化护理+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各46例。比较2组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RR)],气道湿化效果,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氧疗4 h和24 h后,2组的SpO2、PaO2均升高,PaCO2、RR均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护理7 d和护理1个月后,2组的痰液性状及咳痰难易程度评分均下降、QLQ-C30各项评分均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在护理1个后的并发症总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流量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无创通气治疗和护理,试验组予以高流量通气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与mMRC,CAT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比对照组高,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对照组低(P 0. 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mMRC,CAT评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流量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好,有利于改善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依从性,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调强放疗,观察组接受调强放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体能状态[Karnofsky评分(KPS)]。结果 观察组ORR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宫颈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体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雾化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普米克令舒+可必特+富露施雾化治疗,对照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联合可必特+生理盐水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和肺功能以及炎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雾化治疗,可合理改善病理症状,降低炎症水平,加强肺功能水平,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在呼吸科住院的AECOPD患者5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在祛痰、感染控制、解除气道痉挛、加强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鼻导管吸氧。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O_2、SpO_2水平显著提高,PaCO2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EV1/FVC较治疗前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的FEV1、FEV1%、FEV1/FVC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采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RF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FEV_1%、FEV_1、PaO_2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3/47),与对照组4.35%(2/4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合并RF患者采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状态,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无创呼吸机与鼻导管吸氧在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89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变化、肺功能变化。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2,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鼻...  相似文献   

14.
张於  单敏捷 《系统医学》2023,(17):129-131
目的 研究经鼻高流量吸氧方式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北京燕化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经鼻高流量吸氧)和对照组(普通面罩吸氧),单组55例,分析不同吸氧方式的治疗效果(体征指标、住院时间、插管率)。结果 入院48 h,研究组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2.51±1.68)d、插管率1.82%(1/55),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7.52±2.14)d、插管率14.54%(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08,χ2=5.930,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可改善患者体征指标,降低住院时间、插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HFNC)及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20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HFNC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h血气分析结果,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及pH值水平,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h、48h心率和呼吸频率,检测两组心肌损害标志物[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48h后PaO_2、SpO_2、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aCO_2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H值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h后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O_2、SpO_2、pH值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h、48h后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8h后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24h后(P0.05);观察组治疗48h后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对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肺功能及血氧指标具有临床价值,且可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雾化吸入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n=40,高流量氧雾化)与对照组(n=40,超声雾化),分别吸入万托林雾化液。于治疗前0.5 h和治疗后0.5 h、24 h、3 d、4 d及治疗结束后行血气分析,并观察病情变化。结果:试验组PaO2明显提高,PaCO2降至正常。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5%、77.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5%、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流量氧雾化吸入可应用于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优先策略在婴幼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都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排痰、雾化吸入、吸氧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治疗7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并发症。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 67%)高于对照组(73.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4 h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Pa O2/吸入氧浓度(Fi O2)均较治疗前上升,Pa CO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 67%)低于对照组(2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HHFNC优先策略在治疗婴幼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时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咖啡因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收集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咖啡因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对照组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咖啡因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具有更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杨贵琴 《全科护理》2023,(23):3270-3273
目的:探讨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方案对改善呼吸衰竭低氧血症病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2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方案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氧合改善情况、预后、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吸氧舒适度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方案能有效提高呼吸衰竭低氧血症病人经鼻高流量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认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实施择期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老年女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先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h)的速度输注,直至术毕前30min。试验组患者麻醉前给予0.5mg/kg氯胺酮静脉注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h)的速度输注,直至术毕前30min,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h、切皮后2h、拔管时、拔管后1h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于术前1d,术后1d、3d、6d记录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T细胞亚群(CD3^+、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术前1h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切皮后2h、拔管时的MAP、HR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 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前1h、切皮后2h、拔管时、拔管后1h的MAP、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两组患者术前1d 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与术前1d比,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d、3d、6d的MMSE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 05)。两组对比,试验组在术后1d、3d、6d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术前1d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d、3d、6d,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低于术前1d,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D8^+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CD3^+、CD4^+、CD4^+/CD8^+在术后1d、3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术前1d两组患者TNF-α、IL-2、IL-6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d、3d、6d,两组患者TNF-α、IL-2、IL-6均高于术前1d,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TNF-α、IL-2、IL-6在术后1d、3d、6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式有助于减轻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并减轻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