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活血胶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选取颈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颈椎活血胶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口服;对照组病例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通过观察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中医证候积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服药3周后,各项效应指标较前有着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相应指标的改善更加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活血胶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以有效的缓解颈性眩晕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治疗痰湿中阻证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痰湿中阻证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氟桂利嗪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治疗,日1剂,水煎分服,7d为1个疗程,观察1个月内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46例,治愈8例,好转34例,总有效率为91.3%;而对照组30例,治愈3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提高痰湿中阻证眩晕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76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采取颈椎牵引、按摩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鸡血藤、川断、白芍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治疗10~5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1%,对照组有效率4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疗效优于单纯手法治疗[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痰湿中阻型高血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痰湿中阻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2例予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63例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均治疗4周后评价2组的降压效果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83%,优于对照组83.8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14.52%。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和稳定血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临床确诊的眩晕病人,随机被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2组症状治疗结果比较,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抽选106例高血压患者,经中医辨证均属于痰浊中阻型,将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53例常规服用西医降压药,观察组53例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50/5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0%(44/5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和DBP分别为(131.4±5.3)mmHg和(86.7±4.5)mmH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SBP和DBP与治疗前比较虽下降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笔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内耳眩晕症32例,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3.7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耳眩晕是因耳窍有病,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眩晕。临床常见眩晕突然发作,自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并伴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和眼球震颤。随耳聋的加重而眩晕减轻,相当于西医的梅尼埃病。本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75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入院的高血压病眩晕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观察组)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防眩汤合温胆汤对痰浊中阻型周围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入院治疗的40例痰浊中阻型周围性眩晕症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抗组胺及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防眩汤合温胆汤,治疗7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总分、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风痰阻络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广东佛山健翔护理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风痰阻络证)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及针灸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9.0±2.2)分较低于对照组(12.7±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0, P<0.001)。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的神经功能,对疾病症状的控制效果显著,可通过改变凝血功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可行性及对血脂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Epley复位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DHI评分及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LDL、ApoA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BPPV的效果显著,对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中阻型眩晕症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138例痰湿中阻型眩晕症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试验组(6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思路。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2例 ,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 ,同时用 65 4-2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尼莫地平、安定等治疗。对照组 2 8例 ,除不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外 ,其他治法同治疗组。 2组病例均观察 48h ,无效者改用他法 ,1 4d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5 .2 4%,对照组为 75 .0 0 %,2组比较 ,P <0 .0 5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配合西药治疗缺血性眩晕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急性眩晕是急诊常见病之一,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如坐车船,甚至仆倒为主要特征。笔者自2001年3月~2002年9月将83例急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治疗组)和维脑路通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3例均为急诊收入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25min,最长22h。对照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0min,最长20h。1.2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24例。2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川芎嗪16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治疗组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1次/d治疗,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2次/d。2组疗程均为14d。对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和舒张期末峰流速(VD)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可有效改善PCI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流速度,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眩晕最早见《黄帝内经》称为眩冒。在《黄帝内经》中对本病病因、病机作了较多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至金元时代,又对眩晕发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法又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发展。到明清时期[1]对眩晕的发病又有更进一步认识,如《景岳全书·眩晕》篇中指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