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东省职业院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为制定助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提供数据参考。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7所院校教师及在校实习生、山东省高职院校助产专业毕业生进行专题调研,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无论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调查对象对山东省职业院校助产专业建设现状基本满意,但是认为在教师双师素质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新常态教学理念培养、特色教材开发和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有待加强。结论本次调研数据为制定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近年来,我国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而“双手托着两条人命”的助产专业高职层次教育尚未受到医学教育界的足够重视。按照现行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属于护理类,其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为产科护士。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群)能力和素质要求,助产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普通护士的基本条件(宽基础),还要具备妇产科护理的特色专长(活模块)。随着中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和职业资格标准国际化趋势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分析临床岗位对助产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阐述高职助产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构成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4.
助产专业是—个传统专业,1928年杨崇瑞开办了我国第一个产婆培训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一批中专层次的助产专业学校;我国高职(大专)层次助产专业的开设仅6—7年时间。高职层次的助产专业教育尚在探索阶段,还没有统一的培养定位、岗位职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培养途径、课程标准和教材。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助产专业人才岗位任务分析为先导,分析完成岗位任务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确定了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教学运行计划、评价体系等,构成了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高职助产专业高级助产学教学改革,达到助产生"三早"、"三不断线"的教学目的。方法将高级助产学划分为生理产科、病理产科和产科手术及产科护理技术3个模块,分别设置在第一、二、三学期进行教学,实施三段式教学即立体柱状教学。结果经过对3届助产专业学生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结论高职助产专业是在特定职业范围内具有特殊专长的一个高等护理教育层次,应突出"专才"教育,以培养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助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目前助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及人才培养存在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目前,中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改革。结论对我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如下改革:提高生源质量,尝试"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结构,"工学结合"开发校本教材;构建"院校合作"机制,凸显我校助产专业特色;加强医学人文渗透,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进一步实现"订单式"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并运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1年1月—2021年12月助产学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研究文章的年发文量及发文年份、机构、期刊、学科领域、作者和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深入了解助产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今后助产学专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亚兰  郎宾  赵婷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100-101
临床技能培训是高职助产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按照助产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包括三大部分,即助产能力、基础护理能力、孕产妇保健能力.明确岗位能力,以助产岗位工作项目为主践确定课程结构;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确定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组织教学,重视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定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策略,提高中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法 选择2016级助产专业两个班12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考核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评价中职助产专业实习生岗位胜任力.结果 学生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理论和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 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人际交往及沟通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助产专业学生在妇产科实习期间各项技能的完成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院2007、2008级的助产专业实习生进行在产房、产科及妇科病房所做有关专科操作以及产房实习时间长短等的调查.结果:70.45%的学生认为在产房的实习时间应在12周以上;在产房完成的操作主要有外阴消毒、产程观察等,而完成最多的操作为外阴消毒;在产科病房完成的操作有会阴擦洗等;妇科病房完成的操作主要有外阴消毒等.结论:加强外阴消毒等操作的教学,减少产钳术等的教学,增加产房实习时间,实习中提高接产等操作的动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方法我们对长沙市乡级及乡级以上能开展助产服务的178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产士主要集中在省级医院占34.05%,乡级医院仅占6.09%.从事助产服务的医生与护士+助产士之比省级医院1:0.98,乡级医院1:0.10,97.49%的助产士第一学历为中专学历或中专以下的学历,助产士中所学专业为助产专业占41.58%,中初级职称占93.19%.结论 加强助产专业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国民人口素质的需要,高素质的助产士社会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王容  凡伟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123-124
我国助产专业教育已有百年历史, 培养了很多助产护士,他们提供高质量专业服务,为不断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促进家庭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1].但助产专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我国仅有少数学校尝试性开设了高职助产专业教育,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标准体系[2].因而,我校在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做了尝试性改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助产专业当前仍以中专教育为主,临床助产士与产妇之比远低于国际标准。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培养高素质的高职助产人员是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高职助产专业在教学中除体现助产士的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应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的特点。本文以高职助产教育的发展需求入手,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课时进度等方面,浅谈自己对高职助产教学改革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对第四学期初助产岗位模块集中见习4周的效果评价,为助产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级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52名学生为实验组,以2010级五年一贯制高职助产专业54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定性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助产岗位模块集中见习总体效果较好,实验组在见习的满意程度、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和综合能力等很多方面的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见习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与见习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因素有关。结论要深化院企合作,建立健全临床教学管理体系,继续推进学校助产专业教学改革,见习前学校应加强学生助产专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6.
对助产技术课程中实施OSCE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显示,OSCE应用于助产技术考核,能客观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的差异,反馈教学的不足之处,为助产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在校助产专业医学生职业防护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学校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20名在校助产专业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校助产专业医学生职业防护知识匮乏,防护意识薄弱,防护行为欠缺。结论在校助产专业医学生的职业防护知信行现状调查结果不理想,提示学校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保证医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适时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助产人才,是护理职业教育当务之急。研究国内外助产人才培养发展及现状,探讨我国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我国高级助产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前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探讨完善高职助产专业学生职业态度教育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69名高职助产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高职助产专业学生有较好的助产职业认可度、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择业观也较为成熟和务实,但也暴露出其在面对医疗纠纷上的担心,面临传染病感染风险时的畏难情绪和辛苦繁重工作时思想上的动摇倾向。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相关教育,促进助产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护理专业(助产方向)(简称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面向妇幼医院、综合性医院、计划生育部门、社区保健机构、临产室、计划生育手术室、妇科病房、产科病房、社区保健所等的工作者。而学校培养的助产专业的学生必须是在上述领域具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在妇女妊娠、分娩及产褥期能给予妇女必要的支持、照顾;能独立运用专业知识为妇女提供连续的助产照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