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张钧  梁健  孙国贵  许茜 《临床荟萃》2011,26(11):965-967,F0003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肿瘤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但晚期肿瘤复发和淋巴结转移仍较为多见。因此分析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探索直肠癌治疗的新途径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近年研究发现细丝蛋白A(filamin A,FLNa)基因在某些肿瘤中表现出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具有肿瘤抑制基因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刘艳  金延安  刘俐敏 《临床荟萃》2009,24(23):2061-2063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胃癌新生血管和淋巴管是肿瘤侵袭转移机制中重要的一环,而淋巴转移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胃癌早期以淋巴道转移为主,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定位于淋巴管的内皮生成因子受体3(VEGFR-3),受淋巴管内皮生成因子C、D诱导并与之结合,在肿瘤淋巴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240为新近发现标记淋巴管密度特异和敏感均高的单克隆抗体,它不标记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细丝蛋白A及其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钧  梁健  孙国贵  许茜 《临床荟萃》2011,26(8):684-686,F0003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D)的关系,探讨COX-2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食管癌中COX-2的表达,同时标记CD34和D2-40,分别检测食管癌组织中MVD和MLD.结果:105例食管癌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96.19%(101/105),高表达率为74.3%(78/105),COX-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肿瘤类型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全组患者的平均MVD和MLD值分别为52.41±22.557、94.44±37.638.COX-2高表达组的MVD和MLD值(59.03±21.816、99.36±38.818)明显高于COX-2低表达及阴性组(33.30±10.730、80.22±30.356)(P<O.01,P<0.05).结论:COX-2在食管癌惠者的广泛表达对肿瘤微血管及微淋巴管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COX-2的表达对了解肿瘤微血管及微淋巴管形成的机制有一定的作用,可能为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urvivin、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在食管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食管腺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对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计数.结果:淋巴结转移患者survivin阳性率为84.62%,淋巴结未转移患者survivin阳性率为53.3%.survivin阳性患者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食管腺癌中survivin与淋巴结转移有关,survivi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结肠腺癌微淋巴管密度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单克隆抗体podoplanin检测结肠腺癌边缘区、中心区及正常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分析其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高于肿瘤中心区和正常组织,肿瘤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结肠癌主要是边缘区存在淋巴管生成,检测肿瘤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可以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微淋巴管密度(MLVD)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HIF-1α的表达比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表达显著升高(t=4.153和χ2=21.06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2,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MLVD的表达较高,HIF-1α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MLVD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中EphrinB2的表达与淋巴管密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两种方法检测EphrinB2在45例胃腺癌、57例大肠腺癌和正常胃大肠黏膜组织(各15例)中的表达.检测D2-40标记的淋巴管并计数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1)EphrinB2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内;D2-40标记的LVD为棕黄色管腔样结构,阳性反应主要位于淋巴内皮的胞膜上.(2)免疫组织化学:EphrinB2在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胃82.2%vs.26.7%,大肠75.4%vs.33.3%,P均<0.05);肿瘤组织L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均<0.05).蛋白质印迹:胃和大肠肿瘤组织的表达分别为2.30±0.86和1.89±0.89,高于正常组织的表达0.90±0.41和0.87±0.56(P均<0.05).(3) EphrinB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肿瘤组织中LVD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EphrinB2的表达与LVD呈正相关性.结论 EphrinB2在肿瘤中高表达,与胃肠道肿瘤的转移和进展密切相关,并与LVD呈正相关性,Eph-rinB2可能诱导LVD的形成参与淋巴结转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AI1/CD82和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胃癌组织、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AI1/CD82及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KAI1/CD82及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65.4%;进展期病例分组KAI1/CD82及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其早期病例分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KAI1/CD82及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78.1%,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30%、45%,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胃癌组织中KAI1/CD8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61.1%、66.7%(P<0.05).结论:KAI1/CD82及MMP-9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OX-2、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Ncox-2、VEGF.C、D2-40在64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行MLVD计数。结果全组COX-2阳性率为71.9%(46/64),VEGF-C阳性率为53.1%(34/64)。MLVD的平均数目为(12.4±7.4)个/200倍视野。COX-2、VEGF-C及ML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号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COX-2、VEGF.C及MLVD在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高(Ⅲ+Ⅳ期)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低(Ⅰ+Ⅱ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MLVD在COX-2、VEGF.C阳性组的表达水平较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COX-2和VEGF-C的过度表达,COX-2及VEGF-C与胃癌病理分期和淋巴管生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密度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淋巴管结构和分布特点,探讨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肿瘤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临床各期胃癌患者,施行胃癌切除术获得胃癌癌周组织和正常区胃组织标本切片,VEGFR-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淋巴管,计数组织中LMVD。依据临床病理特征分析LMVD变化。结果胃癌癌周组织与正常区组织石蜡切片各56例,在癌周区处于开放状态的功能性微淋巴管增多。胃癌癌周组织LMVD(22.10±6.99个/HP×200)较远离癌肿区正常胃组织LMVD(10.63±1.90个/HP×200)增多(P=0.000)。胃癌癌周LMVD与淋巴转移、肿瘤大小和分期有关(P<0.05),与分型和是否侵及浆膜无关(P>0.05)。结论胃癌癌周LMVD与肿瘤大小、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肿瘤诱导生成淋巴管研究的量化指标,有助于胃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微淋巴管的生成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宫颈癌及15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并观察微淋巴管生成特点,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存在微淋巴管,但分布不一致。癌中心区微淋巴管数目少,并且多呈闭锁条索状,癌边缘区微淋巴管数目多且多扩张,呈管腔样,有时可在其中发现癌栓。宫颈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为12.5±4.6,与癌中心区微淋巴管密度(5.9±2.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正常组织微淋巴管密度(3.2±2.5)相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为19.9±3.2,明显高于非转移组(8.5±4.7)(P〈0.01),且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存在新生淋巴管,且主要存在于癌边缘区,癌边缘区淋巴管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TEN和p-AKT1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并探讨二者表达与胃癌发生和转移之间的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检测胃癌标本134例(其中113例距癌灶边缘大于5cm处取配对正常胃黏膜作为对照),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肠上皮化生46例及异型增生5例中PTEN和p-AKT1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下调组的阳性率(56.6%)显著高于肠上皮化生(25.0%),P<0.05。p-AKT1蛋白在肠上皮化生(80.4%)和胃癌组织(73.1%)中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34.5%),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和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PTEN和p-AKT1蛋白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差异表达提示其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抗podoplanin及抗VEGF-A单克隆抗体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大肠组织中的LVD,并计数CD34阳性着色的大肠癌组织MVD。结果①大肠癌组织中的LVD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P<0.01),LVD与淋巴管内癌栓密切相关(P<0.05)。②VEGF-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正常组织(P<0.01),VEGF-A的表达与MVD(P<0.05)相关但与LVD无关(P>0.05)。③大肠癌中MVD显著高于LVD(P<0.01),但两者无关。结论淋巴管的形成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VEGF-A在大肠癌组织中可诱导微血管形成但与淋巴管的形成无关;大肠癌的MVD显著高于LVD,但两者无相关性,提示血管形成及淋巴管形成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为相互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AQP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8,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胃癌组织中AQP5蛋白的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4,P<0.01);AQP5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呈正相关(r=0.455,P<0.05)。结论 :AQP5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是抗胃癌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及淋巴管生成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60例乳腺良性病变标本和123例乳腺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用Podoplanin抗体标记淋巴管,在光镜下计数各标本中的淋巴管密度。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odoplanin染色阳性的淋巴管具有壁薄、管腔形状不规则、细胞核突向腔内等特点,与良性病变相比,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增高,这提示乳腺癌中存在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VEGF-A与卵巢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邱敏  梁志清  王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2):2474-2477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肿瘤内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VEGF-A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VEGF-A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用VEGFR-3标记淋巴管行免疫组化染色,人工计数淋巴管密度(LVD),统计分析VEGF-AmRNA及VEGF-A蛋白与LVD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VEGF-AmRNA及VEGF-A蛋白的表达与LVD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VEGF-A的高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胃癌微血管密度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2 0例正常胃黏膜及 80例胃癌组织中MVD。结果 :胃癌组织MVD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MVD(41.0 0± 14 .75vsll.5 0± 3.80P <0 .0 1) ,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等密切相关 (P <0 .0 1)。结论 :胃癌组织MVD显著增加 ,MVD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MVD可能是临床评价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urora-B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urora-B蛋白在胃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型增生→胃癌的过程中,Aurora-B蛋白的表达呈逐渐递增趋势,Aurora-B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Log-rank检验显示,Aurora-B蛋白阳性胃癌患者生存率低于Aurora-B蛋白阴性生存率,Cox回归多因素分析:Aurora-B蛋白阳性可作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Aurora-B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胃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是指导临床辅助治疗的重要生物学指标,Aurora-B蛋白表达还可作为评价胃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及FHIT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胃癌组织、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及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FHI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远低于正常胃黏膜(P<0.05);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FHIT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PTEN和FHIT在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呈差异表达,提示二者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