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动态评估及干预对减少脑出血术后患者误吸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12月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收治的121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予高危因素动态评估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误吸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高危因素动态评估及干预能减少脑出血术后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食道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食道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组及整蛋白肠内营养支持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10天测定营养及胃肠道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2组患者营养指标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同期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0天,2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上升,相对整蛋白肠内营养支持组,序贯肠内营养支持组升高更为显著,腹泻、腹胀发生率更低。结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较整蛋白肠内营养支持能更有效地提升食道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减少胃肠道不适,是更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序贯性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序贯性肠内营养,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营养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含量高于对照组,体质量、肱三头肌皮肌褶皱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周,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1. 48±5. 61)分,低于对照组的(17. 49±6. 28)分,并发症发生率(21. 43%)低于对照组(5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序贯性肠内营养可促进重症脑出血患者肠道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查找筛选高质量临床文献证据,为直肠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合理治疗和预防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并把证据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方法由专业人员进行检索,检索词为肠内营养、误吸、tube feeding、aspiration等,数据库为Cochrane图书馆中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 s of Effects及MEDLINE、中国知网原始文献数据库。检索范围:肠内营养误吸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等。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2篇,其中符合条件者13篇。结论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寻找证据指导临床营养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误吸,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规范化的序贯性肠内营养管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入住神经外科且留置胃管的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入住神经外科且留置胃管的61例危重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由营养师会诊后统一配制肠内营养液,随时调整营养液的成分、量及浓度,序贯性增加肠内营养成分;对照组由营养师会诊后指导家属自行配制营养液,均由护士对危重患者进行鼻饲,观察入院时带入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时间,发生院内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腹泻、便秘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控制原有感染并发症上,实验组应用抗生素平均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实验组院内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便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管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在控制和预防感染、降低相关并发症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蕾  马小菊 《全科护理》2014,(23):2165-216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70例胃癌术后行肠内营养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找出肠内营养过程中发生误吸的原因。[结果]70例胃癌术后行肠内营养病人中6例发生误吸,其中1例出现吸入性肺炎。误吸的发生与病人体位、鼻肠管尖端位置、鼻肠管粗细、鼻饲方法及口腔卫生状况不佳等有关。[结论]通过对产生误吸的相关原因进行观察和预防护理,可降低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发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肠内营养腹泻、误吸、呕吐、腹胀和胃潴留等不耐受症状总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耐受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早期肠内营养状况,预防肠胃功能不耐受等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序贯法肠内营养(SEN)治疗的价值.方法 50例严重闭合性腹部创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SEN组(22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28例).术后SEN组经营养管滴入自拟中药汤剂固脱清腑汤;TPN组经颈内静脉输注营养液,两组其余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情况、胰岛素用量、血培养结果、排气及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结果 SEN组术后24 h内血糖>11.1 mmol/L的患者数显著少于TPN组(10比24,P<0.01),术后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TPN组[(9.3±4.7)U/d比(29.5±11.9)U/d,P<0.05],术后排气时间[(41.3±14.8)h比(75.2±22.3)h]、排便时间[(66.2±19.9)h比(98.1±34.7)h]及住院时间[(14.3±5.5)d比(27.5±8.8)d]也均较TPN组缩短(P<0.05或P<0.01);同时,SEN组术后9 d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TPN组[(38.12±3.33)g/L比(33.75±4.25)g/L,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TPN组(7比17,P<0.05).结论 SEN可能对控制严重闭合性腹部创伤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80例,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40例为对照组,另选4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1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806-3807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在发病后24~48h即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两组均随访6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营养状态和术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为82.4%,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23.5%(P<0.05)。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4~48h即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围术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67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和围术期全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转归。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葡萄糖等生化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术后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采用留置胃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组和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对照组)组,观测患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变化、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等.结果 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1周时均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术后12d时治疗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6天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留置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胃癌患者术后因胃纳差、进食少、机体代谢增强等因素可造成负氮平衡,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显著降低患者因营养不良所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对所收治的60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颖 《南京护理》2023,(1):55-59
总结2例特发性胆道穿孔患儿术后实施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营养管理团队,重视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制订个体化肠外营养方案,启动早期序贯性肠内营养,并加强喂养耐受性评估;实施自体消化液回输;加强胃造瘘的护理;开展家庭肠内营养指导及延续性护理等。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2例患儿的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好转出院。出院后6个月随访,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本院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入院后48 h内),观察与比较两组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入院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指标水平有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予以营养支持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证据改进的居家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证据改进的居家肠内营养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营养状态、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BMI、Hb、ALB、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45.00%,两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证据改进的居家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月72例胃癌手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发生腹泻18例,恶心呕吐6例,腹痛2例,堵管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是对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月72例胃癌手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患者发生腹泻18例,恶心呕吐6例,腹痛2例,堵管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 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是对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