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板图’为主,‘虚拟’为辅”的标本教学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2020级20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100)采用“虚拟化+标本”教学模式(即虚实结合标本教学模式),试验组(n=100)采取“‘板图’为主,‘虚拟’为辅”的标本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实验标本考试成绩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调查问卷各项内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期末实验标本考试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板图’为主,‘虚拟’为辅”的标本教学模式提升了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结构的理解记忆,并有利于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思维导图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桂林市卫生学校2017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4个班共212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进行护理实训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实训技能考试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满意度达88%。结论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记忆实训操作流程,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技能水平,学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本高职院校2019级护理专业二年级两个班级9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将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组(48名)和对照组(46名)两组。在急救护理课程中院前急救14个学时的教学中,实验组采用“3+1模式”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学后比较两组学生院前急救理论与技能成绩、院前急救意愿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院前急救意愿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1模式”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院前急救护理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院前急救意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理学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深化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理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4级护理本科班共41人随机划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1)。对实验组的学生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实施项目教学法完成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内科护理学,对对照组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完成内科护理学课程,以期末理论考试和学生教学评价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3、5、7、9、13、17班学生共150名,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结束后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其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达到92.0%,实验组实验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6.
岳磊  石崧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2):23-25
目的 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科普元素,将新媒体时代的科普手段融入教学,创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手段.方法 在吉林医药学院(医院为其教学医院)同仁医院教学基地2016级本科学生中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对创新教学方案班级学员采用科普式教学(实验组50名),同传统模式教学班级(对照组45名)进行对比.学期末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考试,并同时填写教学满意度评估表,对比两组学员考试成绩与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新科普式教学方将科普的手段融入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此方法能形象生动的将理论课进行通俗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护理本科生见习教学需求,探索更好的课程见习教学方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选择2018级156名护理本科生为试验组,实施云见习模式,2017级84名护理本科学生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结果:两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案例汇报成绩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对云见习的满意度98%;授课教师对云见习的综合评价较好。结论:云见习实景感强,学生参与度高,有利于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病理教学平台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扫描典型病例数字切片,制作大体数字标本,构建数字切片、大体标本网络学习平台。选择2012级、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均在大学第五学期开设病理学理论及实验教学,2012级学生采取传统玻璃切片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而2013级学生的实验课采用数字切片实验教学及数字病理网络平台自学模式(实验组)。问卷调查2013级学生对数字病理教学的满意程度;统计对照组及实验组学生病理标本考核成绩,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显示,与传统教学比较,66.4%~83.2%的实验组学生认为采用数字切片教学丰富了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期末病理标本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13.080±1.79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12.554±1.463)分,P=0.000]。结论数字病理教学平台应用于实验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切片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式,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TBL教学法在本科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将上海健康医学院2017级本科护理专业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8级本科护理专业5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TBL教学法。通过分析考试成绩和统计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90%的学生认同基于微课的TBL教学法。结论基于微课的TBL教学法值得在本科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抽取我校护理学院2012级及2013级4个班的学生,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以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互动教学,并通过两组学生期末基础护理学的操作考试成绩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操作成绩为(85.35±9.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操作成绩(77.86±8.91)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对护理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新冠疫情下,构建基于智慧树平台+腾讯会议平台的系统解剖学线上教学。方法:选取本校2019级口腔医学本科1~2班学生为实验组,2018级口腔医学本科1~2班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智慧树平台+腾讯会议平台的线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课程考核及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及满意度大多数条目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智慧树平台+腾讯会议平台的系统解剖学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24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Watson-Glaser评判性思维量表(WGCTA)评分、教学评价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平均分较高,成绩良好人数占比较大;评判性思维量表各项评分较高;调查显示,实验组对教学方式、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社会能力、职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问题导向的翻转课堂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临床医学本科2018级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方式满意度、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引导发现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高职护理专业122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2),实验组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从理论考试成绩、学生自信心、学生自我满意度评价和对教学满意度评价等方面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P〈0.01)。结论引导发现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切实可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04级7~10班学生作为实验组(232人),采用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04级1~6班学生作为对照组(345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组班级授课由相同教师带教,带教内容和要求都是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比较两组学生的局部解剖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学生对该教学方法持赞成者高达97.84%(227/232)。结论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合护理专业特点,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方法 将2013级护理专科一、二班学生设为研究对象。一班为实验组110人,二班为对照组110人。实验班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采用考试成绩评价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t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验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及总分成绩。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47.80±7.30) vs. (44.85±8.38)]、实验平时成绩[(15.48±1.76) vs. (14.55±2.19)]、实验考试成绩[(15.52±2.22) vs. (14.35±2.64)]、总分[(78.80±8.99) vs. (73.75±10.53)]均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 80%以上的学生认为实验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结论 实验教学改革能够明显提高学生人体解剖学成绩,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作式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实习的120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实习学生实施合作式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对照组实习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考试成绩、综合能力成绩、教学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合作式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革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模式,加强护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法将2007级本科护生141人设为实验组,采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2006级124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对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各系统疾病整体护理计划制定能力的成绩考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而操作考核成绩、制定护理计划考查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儿科实训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对娄底卫校08级护理42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08级护理43班采用传统实验带教模式,实验一学年后比较两班之间的教学效果. 结果实验班(护理42班)解剖实物标本考试成绩及解剖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班(护理43班). 结论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了教师素质的不断完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契约学习法在专科老年护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7级护生58名作实验组,在老年护理课程实践教学中进行契约学习教学。2006级护生55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法。教学后对两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和分析,并对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契约学习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结论:契约学习法是提高老年护理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