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活化性受体NKG2D(natural-killer group 2,member D)和其配基在NK、γδ+T和CD8+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应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NKG2D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配体激活效应细胞,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但是在完全具有免疫能力的机体内,表达NKG2D配基的肿瘤仍能够生长发育,因此,在患肿瘤小鼠和肿瘤病人中一定存在着依赖NKG2D的免疫逃避机制.本文就依赖于NKG2D的免疫逃避作一详细综述,主要包括:干涉NKG2D受体的免疫逃避、干涉NKG2D配基的免疫逃避、细胞因子破坏NKG2D受体和配基的免疫逃避、抑制性细胞参与NKG2D介导的免疫逃避.这些研究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赵华  魏枫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12):599-603
随着新型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传统的TNM分期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上预测患者疗效的需要。近年来,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特征对评价患者预后起到重要作用,基于肿瘤局部免疫细胞亚群分布和细胞密度的免疫评分体系逐渐成为患者预后评价中的重要指标,并在多种肿瘤研究中得到了验证。最近,随着质谱流式及单细胞测序等新技术的应用,肿瘤免疫图谱的研究日渐兴起,多种新型免疫细胞亚群得到鉴定,这既有利于指导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免疫治疗,还有望为后续新型免疫疗法的开发提供潜在的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几年中,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免疫耐受失衡,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之一,此类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表现均不典型,且有潜在的致死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随着免疫检查抑制剂越来越多的投入临床,相关病例也逐渐增多,需要临床医生对高危患者密切观察,疑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发生时及时识别、尽早做出相应的处理,并在此类肺炎痊愈后谨慎评估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免疫治疗。本文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药物治疗引起的免疫相关性肺炎的认识,为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虽然机体有一系列免疫监视机制,但肿瘤仍能发生并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检测Fas、Fas配体(FasL)、cFLIP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40例宫颈癌、20例CIN及20例正常宫颈上皮中Fas、FasL和cFLIP的表达,并进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结果:Fas在宫颈癌和CIN中的阳性表达率(47.5%,45.0%)明显低于在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率(90.0%,P<0.05),其阳性表达率的高低与CIN的分级、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FasL在宫颈癌和CIN中的表达率(50.0%,40.0%)则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5.0%,P<0.05),其阳性表达率的高低与CIN的分级,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且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cFLIP在宫颈癌和CIN中的表达率(92.5%,70.0%)明显高于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10.0%,P<0.05),cFLIP的表达与CIN的分级有关(P<0.05),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P>0.05)。Fas与FasL的表达呈负相关(ra=-0.69,P<0.05),cFLIP与Fas的表达密切相关(ra=0.368,P<0.05)。结论:宫颈癌细胞通过Fas低表达和FasL、cFLIP高表达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并进行免疫反击以促使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类物质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抑制其生长 ,防止复发和转移。近年来 ,随着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 ,肿瘤疫苗的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有多种瘤苗进入了临床试验。一、肿瘤免疫与免疫逃逸 机体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抗原致敏的T细胞只能特异地杀伤、溶解带有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 ,并受MHC限制。激活T细胞需双重信号 ,T细胞受体与抗原结合后 ,提供第一信号 ,共刺激因子B7等为第二信号。CD8 CTL细胞在TH细胞辅助下活化后除直接杀…  相似文献   

7.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了可以遗传的改变的一门学科。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进化上比较保守、相对比较稳定的一种表观修饰。DNA甲基化,特别是CpG岛的高甲基化,通常能够介导基因表达的稳定沉默。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参与调控免疫系统的分化发育,DNA甲基化的异常也是包括肿瘤在内的众多免疫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致病因素。表观遗传学与免疫学的碰撞也为理解免疫学现象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将对近年来DNA甲基化调控在免疫学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免疫检查点对于维持自身免疫耐受、避免免疫系统对正常组织进行攻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能够利用免疫检查点通路的激活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目前最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肿瘤细胞PD-L1通过与活化的T细胞的PD-1结合,能够通过诱导T细胞的凋亡降低肿瘤免疫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能够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尽管目前对于免疫检查点认识有限,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新的治疗方法有望改变乳腺癌的治疗模式。本篇综述将介绍乳腺癌中免疫检查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pCXN2-mIZUMO对C57BL/6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精卵融合是发生在受精过程中的重要生物学事件,Izumo是位于顶体内膜上的I型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具有精子特异性的膜蛋白,在精卵融合中起关键作用.我们研究pCXN2-mIZUMO在小鼠C57BL/6肌肉中的表达及对其生育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免疫避孕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用重组质粒pCXN2-mIZUMO分别免疫雌和雄性C57BL/6小鼠.ELISA测定小鼠体内的抗Izumo抗体水平,检测小鼠抗血清在体外受精中对受精率的影响,被免疫的雌性、雄鼠分别与正常的雄、雌鼠交配,雌雄合笼比例为2:1,分娩完成后统计其产仔数.结果:pCXN2-mIZUMO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发抗Izumo特异性免疫应答.被pCXN2-mIZUMO免疫后的小鼠抗血清在体外能够降低其受精率;各组产仔数分别为:实验雌鼠组2.9±0.66;对照雌鼠组5.4±0.82;实验雄鼠组5.1±0.99;对照雄鼠组6.0±1.34.实验雌鼠组的生育能力比对照雌鼠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重组质粒pCXN2-mIZUMO免疫雌性小鼠具有降低生育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百红  岳红云 《癌症进展》2017,15(12):1389-1391,1429
免疫检查点是调节T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分子,主要分布在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新的免疫检查点如B7-CD28、TIM-3、LAG-3、VISTA和CD40抑制剂正在研究.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预测因子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模式的创新,肿瘤免疫的研究迎来了飞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疗效,共同推动了肿瘤免疫学从机制研究到临床转化、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的整体提升。然而,肿瘤免疫学研究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临床肿瘤的动物模型复制、肿瘤内在调控的复杂性及其与宿主微环境的关系、免疫治疗靶点的筛选及疗效预测,这些问题限制了肿瘤免疫的深入发展及进一步应用,但也给基础与临床免疫学研究者带来了新的研究机遇。因此,本文从研究模式的转变、研究机制的创新、研究方向的拓展、治疗靶点的筛选与评估、研究技术的革新与应用等五个方面,总结并展望了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对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的深入,PD-1/PD-L1通路抑制剂被批准用于许多癌种的治疗,但由于肿瘤细胞通过多种耐药机制规避免疫应答,免疫检查点阻断存在整体应答率低、原发或继发性耐药等难题。本文阐述了肿瘤免疫耐药的机制,探讨了耐药后再治疗的策略,为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答率、降低免疫耐药发生的概率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 要:胸腺上皮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纵隔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复发及难治性胸腺上皮肿瘤多推荐进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但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放疗的治疗疗效依然有限。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的辅助或新辅助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其中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鄄4、PD?鄄1和PD?鄄L1等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许多实体肿瘤的治疗。与传统疗法相比,这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毒性。但可能由于胸腺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免疫治疗通常会引起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增加了这些患者免疫治疗获益的不确定性。该文总结了胸腺上皮肿瘤的免疫生物学,讨论了有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现有数据和这一治疗策略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近年的研究发现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TCRBCL)间存在一个诊断灰区(gray zone)[1~5]。为了进一步了解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在霍奇金淋巴瘤(HL)诊断方面的作用,我们回顾性地分析1995~1999年间22例HL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2例均是我院病理活检病例,采用常规形态学诊断。 1.2 方法 免疫组化采用SP法,在4μm石蜡切片上进行。微波抗原修复,应用Dako公司提供的抗CD20(L26)、CD30(Ber-H2)、CD15(C3D-1)CD21(1F8)、CD45(PD7/26)、Vimentin(V9)、CD45RO(UCHL-1)和CD57(Leu7)抗体。 1.3 分类 按照REAL和WHO分类标准[4,5],进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组织分型。[方法]采用微波修复抗原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CD34、CD117、vimentin、desmin、SMA、MSA、S-100蛋白、NSE、NF的表达,并结合随访资料,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34例GIST中良性11例、恶性11例及交界性12例。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D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34例)和82.4%(28例),vimentin、desmin、SMA、MSA、S-100蛋白、NSE及NF呈片状或局灶阳性,阳性率分别为52.9%(18例)、26.5%(9例)、29.4%(10例)、20.6%(7例)、32.4%(11例)、20.6%(7例)、38.2%(13例)。随访11例恶性组中有3例复发,5例死亡,其平均核分裂数13个/10HPF。[结论]GIST为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最常见间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CD117、CD34阳性,免疫组化证实仅有部分肿瘤具有不完全的平滑肌、神经或双向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刘元波  张春源 《白血病》1998,7(2):84-85
对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C3d受体花环率明显降低,红细胞免疫粘抑制因子活性升高,而增强因子则下降,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发现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正常,提示MD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并非由于红细胞粘连过多免疫复合物所致,而是由于红细胞膜表面C3b受体数量减低及免疫调控失效所致,红细胞免疫功能下可能是患者  相似文献   

17.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方法 收集3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从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及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组织学上均显示明显的血管增生、组织细胞增生,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标记物(CD3或CD43),CD21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状细胞增生,可与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类型的淋巴瘤相鉴别。结论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罕见,表现复杂多变,但肿瘤细胞通常表达T细胞标记物,组织学上注意观察有无血管增生、滤泡树突状细胞增生等,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赵荆 《中国肿瘤临床》2023,50(3):135-14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应用已使部分肺癌患者达到长期获益,但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或停药后仍会出现疾病进展。根据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免疫耐药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两种耐药的疗效反应模式和复发时间不同,由此决定了治疗方法不同。为了延缓或预防ICI耐药的发生,目前包括阻断免疫共抑制信号、激活共刺激信号、调节肿瘤微环境和靶向T细胞活化等的多药联合疗法正在紧密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根据独特的生物学耐药机制量身定制治疗方法以优化临床研究的设计和结果。本综述回顾了肺癌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临床定义、ICI耐药管理的现有临床证据及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胃癌患者按照接受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流质时间、排便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手术后7天,2组的hs-CRP、IL-6、IL-10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和CD4+/CD8+水平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CD8+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免疫应激反应,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免疫肿瘤治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癌症的另一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已有多个免疫检查点相关药物获批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而且越来越多的潜在治疗靶点受到关注.本综述旨在根据肿瘤-免疫循环中的不同环节,对不同机制的免疫肿瘤治疗药物研究现状和临床前景进行概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