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任通督针法联合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沙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失眠患者5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调任通督针法联合疏肝安神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法联合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健脑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神经衰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健脑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4%(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QI、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3.42±0.49)分、SAS评分(29.92±2.14)分、SDS评分(30.77±3.26)分低于对照组的(8.53±0.52)、(43.28±2.30)、(44.49±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食欲下降2例,干呕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对照组出现食欲下降1例,干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9,P>0.05)。结论自拟益气补脑汤治疗神经衰弱相比传统西药治疗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30例焦虑症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使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SAS评分(47.9±4.2)分、SDS评分(29.1±3.6)分和PSQI评分(6.4±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9±2.5)、(39.0±3.8)、(9.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患者作用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百乐眠胶囊联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失眠症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百乐眠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PSQI各因子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SAS、SDS、PSQI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χ^2=10.328,P<0.01)。结论百乐眠胶囊联合黛力新能有效治疗脑梗死后患者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后SAS评分为(41.7±3.5)分、SDS评分为(41.1±1.7)分较对照组的(54.6±3.2)、(49.6±2.6)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为(113.4±9.2)分较对照组的(92.3±11.3)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故临床应注重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王芳  刘韵  江红 《安徽医药》2018,22(6):1167-1169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解郁安神颗粒干预对产后抑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产后抑郁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综合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包括心理干预和放松训练的综合康复疗法,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解郁安神颗粒治疗,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综合组HAMD量表各因子评分[焦虑(2.97±0.33)分、昼夜(0.68±0.09)分、睡眠障碍(2.21±0.24)分、体质量(0.20±0.04)分、绝望感(2.09±0.23)分、认知障碍(6.17±0.08)分、阻滞(4.68±0.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4.12±0.62)分、昼夜(1.17±0.15)分、睡眠障碍(3.61±0.43)分、体重(0.71±0.09)分、绝望感(3.88±0.46)分、认知障碍(8.15±1.02)分、阻滞(7.30±0.09)分](P<0.01).治疗4周和8周后,综合组患者的PSQI[(7.52±0.09)分、(5.99±0.07)分]、EPDS[(13.32±1.66)分、(11.77±1.37)分]及SDS[(54.88±6.27)分、(43.30±4.86)分]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期(P<0.01).治疗后4周和8周,综合组患者血清中瘦素水平[(361.34±38.26)pg·mL-1、(291.63±32.08)pg-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联合解郁安神颗粒干预对产后抑郁的疗效显著,抑制患者血清中瘦素水平可能与其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与右佐匹克隆对抑郁症失眠辅助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伴有抑郁失眠有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疗程3周。结果治疗3周后,2组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PSQI评分和PANSS评分显著下降(均P<0.01),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右佐匹克隆组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显著优于阿普唑仑组[(1.1±0.8)分vs.(1.5±0.6)分,P<0.05];2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与阿普唑仑相比疗效没有多大有差异。对日间功能的影响显著低于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阿普唑仑少。  相似文献   

8.
李卫公  阳燕  温秀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590-2592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失眠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氮平组和阿普唑仑组,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在治疗第四周时PSQI总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ling scale,HAMD)、临床显效率分别为(5.2±1.8)分、(11.5±5.4)分、(5.1±2.3)分、91.7%,明显优于阿普唑仑组(6.8±2.5)分、(17.5±7.8)分、(9.9±5.8)分、68.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奥氮平不仅能显著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而且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日常功能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蒋辉  谭琼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65-1466
目的:评价氟西汀对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组同时予以氟西汀20mg,每日1次,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全部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评分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第八周SDS(41.2±3.7)及SAS(34.6±5.8)分。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55.2±5.8和57.2±4.3)分。而对照组治疗第八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西汀对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神应养真汤加减治疗斑秃的预后效果。方法 66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非那雄胺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神应养真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37.80±3.50)分、SDS评分(37.50±3.50)分、DLQI评分(5.90±3.6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50±4.30)、(45.05±4.20)、(13.50±4.3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应养真汤加减治疗斑秃效果理想,可以稳定患者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蓓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133-13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将长沙市第三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高于临界值,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状态无明显改善,观察组在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SAS评分及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P<0.01和P<0.05)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护理后有明显差异(P<0.01和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改善ICU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里状态,对患者的积极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在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行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护理后婚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分别为(52.03±4.77)、(18.29±2.93)、(27.84±3.52)、(98.16±11.2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6.12±5.69)、(16.76±2.65)、(25.61±3.83)、(88.49±1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夫妻交流、夫妻性生活、婚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自护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婚姻质量、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健鹏  王洪亮  胡大智 《药品评价》2023,(10):1284-1287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阿普唑仑联合治疗对老年失眠伴焦虑患者睡眠质量、神经内分泌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72例老年失眠伴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36例)、参照组(36例)。参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试验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参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试验组SAS、HAMA及SD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PSQI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NE水平低于参照组,BDNF及5-HT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4%与参照组1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60例,采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状态评定量表(STAl)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周大平  艾乐群  谭文峰 《安徽医药》2021,25(9):1862-1865
目的 探究浮针联合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病人疗效、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病人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1次/天,贴敷6小时/次;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浮针法治疗,每隔两天1次,3次/周.均持续治疗1个月.通过面神经功能(HB)分级量表用于判定面瘫严重程度;通过面部残疾指数(FID)量表用于治疗前后治疗效果评价;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焦虑症状进行评分;通过SDS对病人抑郁症状进行评分;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周围性面瘫病人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周围性面瘫病人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周围性面瘫病人FDIP评分[(16.02±2.94)分比(15.65±2.32)分]、FDIS评分[(24.11±3.31)分比(24.63±2.86)分]、SDS评分[(53.57±19.97)分比(53.62±21.6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DIP评分、FDIS评分分别为(31.38±3.42)分和(35.96±3.68)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的(24.45±3.05)分和(30.76±3.12)分;SDS评分为(26.73±8.9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的(38.15±10.58)分(P<0.05).治疗前,两组周围性面瘫病人HB分级、SA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分级、SAS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浮针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改善周围性面瘫病人面部残疾症状,对缓解病人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有所帮助,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配偶焦虑、抑郁状况与帕金森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45例帕金森病且配偶健在的患者,利用欧洲癌症研究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7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及其配偶的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分析,按照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程度分成无焦虑-抑郁组(16例)、轻度组(12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7例)。专科及心理医生对帕金森病配偶进行为期6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再次使用量表对各组患者及其配偶分别进行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况评估,分析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状况与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干预后,无焦虑-抑郁组及重度组患者配偶SAS和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患者配偶SAS评分分别为(48.29±4.52)、(62.81±5.92)分, SDS评分分别为(45.78±5.13)、(61.57±7.01)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的(54.34±6.21)、(69.24±5.78)、(53.04±7.35)、(68.43±7.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6例急性期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2 d、3 d、1周后的BP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3.5±5.5)分、SDS评分(41.6±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2±6.0)、(60.6±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干、乏力、嗜睡、头昏、食欲增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应用奥氮平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此治疗方案相比于氯氮平治疗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理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入院顺序编号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及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7.6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TAQ评分(18.32±2.64)分、Morisky评分(7.28±0.49)分高于对照组的(15.04±3.42)、(6.35±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脑血栓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6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通过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功能独立能力评价量表(FIM)、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高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IM、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M、SAS和S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IM评分(82.38±10.06)分、SAS评分(17.65±5.43)分和SDS评分(15.49±4.6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2.93±12.03)、(32.46±6.78)、(30.48±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实施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提高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改善不良情绪,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一种优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外科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其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探索胸外科的可行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胸外科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均给予胸外科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状况(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状况(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采用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结果除对照组的躯体相关生活质量分外,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的躯体相关生活质量分、心理相关生活质量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