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典花  戴衍朋  苏本正  孙立立  张学兰  张军 《中草药》2020,51(23):5963-5971
目的 对侧柏叶“炒炭存性”科学内涵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HPLC特征图谱法对侧柏叶和不同炒制程度侧柏炭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色谱峰进行归属;采用体外止血和抑制斑马鱼脑出血实验对侧柏叶、不同炒制程度侧柏炭及炒炭前后特征变化成分进行止血药效比较研究。结果 不同炒炭程度对侧柏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不一,炒炭适中时侧柏叶原有杨梅苷、槲皮苷、异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等黄酮类成分炒炭后明显降低了,新产生的槲皮素和山柰酚量较高。体外止血实验表明,与空白组相比炒适中炭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均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凝血酶时间(TT)具显著性差异(P<0.05),质量浓度为50 μg/mL的炒适中炭即具有明显抑制斑马鱼脑出血作用(P<0.01),且止血作用的增强与炒炭后新产生的槲皮素和山柰酚明显相关。结论 侧柏叶炒炭后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增强了止血药效作用,且两者均与炮制程度相关,研究结果初步解析了炭药传统炮制要求“炒炭存性”的科学内涵,为炭药传统炮制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 54.止血药生用好,还是炒炭用好? 答:中药传统用药习惯,认为止血药以“炒炭存性”比较合适,并有“血见黑即止”之说。所以临床选用的止血药,大都是炒炭后应用。至于止血药究竟是生用好还是炒炭用好?根据临床实践,认为少数止血药,如炮姜炭、艾叶炭、槐花炭、血余炭等,可以炒炭应用,其止血效果较好。而大多数止血药,生用效果较好,如地榆生用对各种出血症的出血,作用非常好,而地榆炭作用显著降低;又如蒲黄“生用行血,炒用止血”,但生用止血、化瘀效果极好,炒炭后的止血、化瘀作用就大大减弱。因此临床应用止血药物时,不能一律都要炒炭。  相似文献   

3.
炭药在血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炭药的特点炭药 ,即炒炭后的中药。炒炭是一种中药炮制方法 ,即将药物置锅内用武火或中火进行加热 ,将药物表面炒至焦黑似炭 ,内部为焦黄或焦褐色 ,达到部分炭化而未至灰化 ,即“炒炭存性”。中药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①使药物增强止血作用 (如地榆炭、侧柏叶炭、茜草炭等 ) ;②使药物产生止血作用 (干姜炭、乌梅炭、荆芥炭、防风炭等 )。炒炭后的中药 ,其作用具有了双重性 :其一 ,炒炭后的所存之性 ,也就是原药材的固有特性 ,有不可忽视的治本之功 (这是炭药的个性 ) ;其二 ,炒炭后新获得(增强 )的作用 ,即收敛、固涩、止血之功 ,具有治标…  相似文献   

4.
炮制对侧柏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泽华  黄寿才 《中药材》1990,13(12):32-33
侧柏叶为中医常用的止血药,其味苦涩,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并认为生品善于凉血止血,炒炭后长于收敛止血,且止血作用加强.据报道,侧柏叶主要的止血成分为鞣质及黄酮.为探讨侧桕叶止血作用的物质基础,我们对侧柏叶的生品、炭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5.
地榆止血可不必炒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榆在清代以前多生用,炒炭法始于清代,受元代炒炭止血理论的影响,认为炒炭后可增强其止血作用,以致目前临床上止血多用地榆炒炭品.临床中有用地榆炭治疗烧伤、上消化道出血获得较好疗效的报道,亦有用生地榆治疗烫伤、咯血及各种急性胃肠道出血和出血性胃炎有效的报道.生地榆有良好的凉血、止血、消炎等作用,对其炒炭品虽然也有类似的报告,但因没有对比实验,尚不能证实地榆炭具有比生地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日本·石田均司等报道,对中药止血药物经-炒、炭后之止血效果如何,采用生物试脸法,所得.的结果是:试验中药有地榆、槐米、蒲黄、藕节、莲房、艾叶、大蓟与侧柏叶等八种.经过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的有槐米。藕节、莲  相似文献   

7.
侧柏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叶性味苦涩、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其炮制方法主要为单制和辅料制两类,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鞣质、无机元素等,药理研究发现侧柏叶除止血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肿瘤活性等作用。今后研究需进一步深入,以明确侧柏叶炒炭炮制工艺及作用机理,深入揭示炒炭共性技术的科学内涵,建立科学规范的炒炭饮片炮制工艺,提出国内外均能接受的中药材炒炭饮片质量标准及先进的检测手段,为国家药典制定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爱芳  陆履雯 《中药材》1991,14(5):29-31
陈棕炭具有收涩止血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咯血、衄血、崩漏、便血等症,常与侧桕叶、血余炭、仙鹤草等配伍应用。生棕不入药,须经制炭后才具有止血作用。其制法有煅、炒两种。煅有明煅与焖煅;炒有炒炭与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广山楂炒炭前后鞣质、吸附力、5-羟甲基糠醛、原儿茶酸含量及止血作用的变化,探讨广山楂炒炭止血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广山楂炒炭前后鞣质的量和吸附力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羟甲基糠醛与原儿茶酸含量;观察广山楂炒炭前后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广山楂炒炭后鞣质、5-羟甲基糠醛、原儿茶酸含量增加,吸附力增强;生广山楂和广山楂炭在相当于1倍临床剂量下均能显著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广山楂炭的作用强于同等剂量的生广山楂。结论:广山楂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为其"炒炭止血"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黄炒炭前后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变化及炒炭前后对止血作用影响.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成分种类和含量变化.采用毛细玻管法和剪尾法测定对小鼠止血作用的影响.结果 通过薄层色谱鉴别,生大黄炮制后化学成分种类没有变化;大黄炒炭后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均有所下降;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结论 临床上应用大黄止血时,以大黄炭为好.  相似文献   

11.
炭药的应用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书中记述了血余炭,至汉《金匮要略方论》有王不留行、椿根皮,唐《备急千金要方》有26种炭药,至宋《太平圣惠方》增至64种,《本草纲目拾遗》又增至70种,可见中药炒炭的使用历史悠久。1中药生品与炭品作用区别某些中药炒炭后可增强疗效,而某些中药炒炭后则会改变原有属性与功效。如藕节生品凉血止血兼能化瘀,炒炭后收涩之性增强,故止血作用更佳。荆芥生用辛温解表,临床用于外感风邪;炒炭后味变涩,辛散之性减弱,且具有止血功能,常用于妇科功血赤带等。血余生品不入药,炒炭后去其角质则能入药奏效,棕榈亦有胶…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4,(12):1680-1681
目的:通过药理实验,对乌梅生品、炒炭品及烘炭品止血作用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小鼠出血、凝血时间为指标,并采用凝血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对乌梅生品、炒炭品及烘炭品的止血作用进行考察。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乌梅生品水煎液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及PT、APTT、TT及PLT无影响;炒炭品及烘炭品水煎液均能显著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缩短PT、APTT、TT,增加PLT数量。结论:乌梅制炭后止血作用显著增强,验证了其止血常炒炭的传统用法。  相似文献   

13.
侧柏叶水煎剂对小鼠凝血时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片,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功效:凉血上血,可单用或配伍应用,如四生丸、十灰丸、八宝治红九等,其止血疗效生用较炒炭为好。临床报道:侧柏叶水煎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较好。本实验主要研究侧柏叶水煎剂与止血敏对小鼠凝血时间影响的对比实验。 1 材料 1.1 药品 侧柏叶:由芜湖神辉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4.
茜草炭炮制前后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丽  胡本祥  张琳 《中药材》2006,29(8):780-781
目的:研究茜草炒炭前后显微组织的变化,并探讨药物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的原因。方法:取茜草炒炭前后的粉末,按常规方法制备水装片和水合氯醛装片,置荧光数码显微镜下观察,绘图。结果:茜草经炒炭后,其纤维、导管等有不同程度的炭化,草酸钙针晶束的数量及体积明显减少。结论:制炭后的茜草均产生了炭素,该成分可促进止血、收涩;其草酸钙针晶束部分被破坏,产生可溶性的钙离子促进了血液凝固,因此增强了止血功能。这个结果与“炒炭止血”的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炭药在历代中医用药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曾经炒炭用过的药物有200种左右,目前沿用的炭物尚有70余种,中国药典1977年版中收载22种,在所有的炭药中,大部分都能增强产生止血作用,本文就其止血机理的现代研究作一讨论。1中药炒炭止血的现代研究从药理角度讲,止血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达到收缩血管反应。经验证明,中药炒炭制品能缩短凝血和出血时问,如蒲黄、大蓟、小蓟、侧柏叶、首草、地榆、槐花、藕节、血余炭等,炭药止血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钙离子和炭素对止血作用的影响:绝大多数植物体中都含有钙,其中大部分是以草酸钙…  相似文献   

16.
侧柏叶临床多炒炭后用于出血症。现代研究证明:炒炭后,挥发油的含量减少,Ca~(++)的含量增加,在体外能增强血液凝固作用;在体内测柏炭的凝血作用也明显优于生品。另外,其主要成分挥发油中的侧柏酮有神经毒性,经炒炭后,大部分被破坏,毒性降低。侧柏炭的炮制方法,从古到今均采用武火清炒,至外表焦黑色,喷水灭火星,取出,放凉即得的方法。其弊端:1.受热不均匀,易造成“太过或不及。”2.火候不  相似文献   

17.
一、“生”、“炒”、“炙”、“煅”啥意思? 中药处方中有些中药的前面带有生、炒、炙、煅等字样,这指的是中药炮制方法,提示药房配药注意。“生”是指这味药洗净后即可入药。“炒”有清炒法,如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且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炒后煎煮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效止血作用。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者,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小鼠出血、凝血时间及没食子酸含量为指标,探讨生品及不同炒炭方法对铁苋菜止血作用及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剪尾法及玻片法测定小鼠出、凝血时间;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生品及各炒炭制品对小鼠的止血作用均有显著性(P0.01);与生品组比较,中火炒炭制品对小鼠的止血作用具显著性(P0.05),文火炒炭和武火炒炭制品比较无显著性。铁苋菜生品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炒炭制品随火力增加没食子酸含量逐渐降低。结论铁苋菜炒炭宜选用中火炒制,可发挥更好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槐米炭凝血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志 《广西中医药》1990,13(1):44-45
<正> 槐米系中医常用的一种凉血止血药,临床上生槐米一般需炮制成炒槐米或槐米炭。据报道槐米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可能与鞣质的含是增加有关。但也有报道槐米炒炭后鞣质含量下降。为探讨槐米制炭后的止血作用,笔者做了以下的实验。一、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0.
卷柏炒炭后对止血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生卷柏及卷柏炒炭后是否具有止血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用毛细玻管法和玻片法进行凝血时间测定 ,用凝血仪测定部分凝血因子。结果 :生卷柏没有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 ,对凝血因子的影响不大 ;卷柏炭具有缩短疑血时间的作用 ,能使PT和APTT减短 ,使FIB含量减少 ,具有凝血作用。结论 :卷柏生用没有止血作用 ,炒炭后具有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