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公开发表Meta分析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检索时间为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查找《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Meta分析文献.由2名调查员分别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查文献,并采用AMSTAR量表和PRISMA量表评估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5篇,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高质量者仅2篇(3.6%),中等质量35篇(63.7%),低质量18篇(32.7%);2008年以来发表的文献方法学质量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纳入和排除的研究文献清单提供不全、检索不够系统全面、纳入研究质量评价不受重视等问题.报告质量的评价结果显示纳入文献在报告题目、文献信息来源的描述、方法效应指标的概括以及Meta分析结果的综合方面质量较高,但是在摘要、资料检索和收集方法、单个研究内部偏倚评估、讨论中对证据总结、局限性及资金支持等方面报道不全面.结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Meta分析文献为提供更为可靠的病因/危险因素的估计提供了证据,但其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我国急性白血病(AL)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建库至2017年4月发表的与AL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关的研究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4篇,累计AL患者5350例;Meta分析显示,住院天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年龄、粒缺持续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史、治疗阶段、住院季节与AL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结论住院天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年龄、粒缺持续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史、治疗阶段、住院季节是我国AL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中国人群肝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肝癌的防控和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系统地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发表的中国人群肝癌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自数据库建立到2021年5月1日的所有中英文文献。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R 4.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1799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有53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的危险因素按照其关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HBV感染、肝病史、精神因素、HCV感染、癌症家族史、糖尿病、食用霉变食物、饮酒、吸烟、饮用不洁水源,合并 OR值最高为9.79(95%CI:7.93~11.65),最低为1.32(95%CI:1.08~1.56)。饮茶为保护因素,合并OR值为0.28(95%CI:0.17~0.39)。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检验与剪补法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整体上敏感性低,发表偏倚控制较好。结论 病毒感染、肝病史、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为我国人群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饮茶为保护因素。建议积极接种乙肝疫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肝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STATA 12.0软件系统评价我国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VIP、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文献,由两名评价员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后,通过STATA 12.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计9 425例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0.39,95%CI:0.22~0.72)、侵入性操作(OR=2.92,95%CI:1.33~6.38)、抗菌药物使用(OR=0.36,95%CI:0.16~0.81)手术时间(OR=0.22,95%CI:0.12~0.40)、手术部位(OR=0.68,95%CI:0.46~0.99)、开放性骨折(OR=6.10,95%CI:1.77~21.01)。经Egger′s检验,各危险因素均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医务人员应注意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妊娠期糖尿病(GDM)与生殖道感染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5月23日发表的GDM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文献23篇,GDM孕妇4 575例,非GDM孕妇18 5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GDM孕妇发生生殖道感染的风险是非GDM孕妇的3.28倍(95%CI:2.29~4.69,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发表年份和是否调整混杂因素的合并效应均表明GDM是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对于不同经济区域,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合并效应均表明GDM是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尚不能确定GDM是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GDM可导致生殖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是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为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和BIOSIS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200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应用Rev Man 5.2和SAS 9.2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5篇中文文献,共累计女性乳腺癌患者16 471例,其中术后复发患者1 048例,复发率为6.36%;meta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 cm(OR=2.89,95%CI=1.76~4.74)、肿瘤分期Ⅱ期(OR=3.79,95%CI=3.08~4.66)、原发灶T分期T2期(OR=3.78,95%CI=2.47~5.78)、有淋巴结转移(OR=2.68,95%CI=1.67~4.31)、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OR=3.17,95%CI=2.49~4.03)和人表皮生长因子2阳性(OR=2.85,95%CI=2.21~3.67)为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OR=0.47,95%CI=0.38~0.59)和术后放疗(OR=0.21,95%CI=0.12~0.36)为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较为可靠。结论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淋巴结转移数目、原发灶T分期、人表皮生长因子2状态、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状态和术后放疗情况是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Pubmed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1.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中英文文献(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1篇),累计病例组儿童10 846例,对照组儿童31 613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贫血(OR=1.805,95%CI=1.251~2.603)、辅食添加不及时(OR=1.411,95%CI=1.123~1.772)、营养不良(OR=1.329,95%CI=1.179~1.498)和近期罹患胃肠道疾病(OR=1.798,95%CI=1.409~2.296)是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危险因素,月龄较大(OR=0.789,95%CI=0.717~0.867)是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均显示,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较为可靠。结论月龄、母亲是否贫血、辅食添加是否及时、是否营养不良和近期是否罹患胃肠道疾病是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遗传关联研究Meta分析中文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12年12月前的遗传关联研究Meta分析文章。2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意见不一致时咨询第三位研究者。运用系统综述评价工具(AMSTAR)量表对入选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440篇文献。方法学质量得分平均为5.77分(满分11分)。没有文章符合AMSTAR量表全部11项条目的要求。人选文章中,89.5%有前期设计方案,38.6%在纳入文献和信息提取方面有可重复性,72.7%实施了广泛文献检索,14.8%考虑了文献发表状态,10.9%提供了纳入和排除文献清单,92.5%描述了纳入文献特征,32.0%评估了文献质量,50.0%将文献质量用于结论推导,93.2%合并文献结果方法恰当,82.3%评估了发表偏倚,0.5%声明利益冲突。结论 遗传关联研究Meta分析中文文章方法学质量中等,在文献的筛选和信息提取、考虑文献的发表情况、提供纳人和排除文献清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声明利益冲突等方面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WanFang Data、CNKI和VIP数据库中建库至2017年12月发表的关于AMI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3 812例AMI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2个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为年龄(OR=3.45,95%CI:1.02~7.95)、住院天数(OR=4.84,95%CI:2.47~7.14)、气管插管(OR=7.74,95%CI:3.73~9.0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OR=6.79,95%CI:2.38~9.45)、机械通气(OR=2.98,95%CI:1.05~4.78)、留置导尿管(OR=3.56,95%CI:1.24~4.49)、心力衰竭(OR=3.82,95%CI:2.53~5.74)、心律失常(OR=2.47,95%CI:1.28~4.63)、糖尿病(OR=2.23,95%CI:1.62~3.2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2.14,95%CI:1.83~3.91)、使用H2阻滞剂(OR=2.61,95%CI:1.87~4.36)、左心室射血分数30%(OR=2.98,95%CI:1.35~4.26)。对各危险因素发表偏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偏倚不明显。结论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严格把握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的应用指征,规范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无菌操作技术的过程管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AMI患者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睡眠时间与癌症发病风险的关系,为癌症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s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法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9月30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睡眠时间与癌症发病风险关系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中文文献3篇,英文文献4篇),累计癌症病例3 1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未发现睡眠时间过短组和过长组与癌症发病有关(均P 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仅发现病例对照研究中睡眠时间过长可增加中国人群的癌症发病风险(OR=1.31,95%CI=1.11~1.55,P 0.01);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本次meta分析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较为稳定。结论基于病例对照研究证据,睡眠时间过长会增加中国人群癌症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VIP)中建库至2019年3月发表的有关医院感染SMA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3篇为英文,7篇为中文。Meta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APCHE-II评分20分(OR=3.69,95%CI:1.58~8.59)、ICU时间7 d(OR=2.14,95%CI:1.55~2.95)、住院时间(MD=7.54,95%CI:6.22~8.86)、使用糖皮质激素(OR=2.40,95%CI:1.57~3.68)、合并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OR=2.31,95%CI:1.64~3.25)、机械通气(OR=7.59,95%CI:3.40~11.97)、气管插管(OR=4.98,95%CI:3.21~7.73)、气管切开(OR=4.31,95%CI:2.80~6.64)、中心静脉置管(OR=1.68,95%CI:1.19~2.38)、留置鼻胃管(OR=3.10,95%CI:1.83~5.26)、使用碳青霉烯类(OR=2.81,95%CI:2.24~3.54)、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OR=3.52,95%CI:1.71~7.24)、使用氨基糖苷类(OR=1.93,95%CI:1.37~2.73)、使用糖肽类(OR=3.42,95%CI:1.13~10.32)和使用抗菌药物≥3种(OR=2.70,95%CI:1.75~4.16)是医院感染SMA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医院感染SMA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 2016、2019年分别对某院36个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将两次评估结果(包括风险评估因素的变化、高风险科室的变化、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的变化等)进行比较。另外评价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工作的影响,即各项医院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如医院感染发病率、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率、呼吸机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结果 2019年风险评估显示,心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ICU、心内科ICU、外科ICU、肾内科、儿外科、老年内科ICU、新生儿ICU、儿童ICU属于高风险科室,其中儿童ICU、新生儿ICU、儿外科和肾内科为2019年新增高风险科室。2016年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四个高风险部门风险级别明显降低。与2016年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比较,2019年各科室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提升,医院感染发病率、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CAUTI发病率、导尿管使用率明显降低,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风险评估可提示下一步重点关注科室和风险因素并实施干预,可有效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风险因素之间的内部网络路径,阐明风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构建ICU MDRO感染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分析某三甲医院2019年1—3月综合ICU中所有感染患者,分为MDRO感染组(经临床医生及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判定为MDRO感染的患者)和非MDRO感染组(未发生MDRO感染的其他感染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筛选两组间的差异风险因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对差异风险因素进行网状路径分析。结果共纳入219例感染患者,MDRO感染80例,MDRO感染占所有感染者的36.5%。MDRO感染组的风险因素网络较非MDRO感染组密度更大,风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更强。其中年龄、发热日数、降钙素原异常次数、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日数是MDRO感染的核心风险点,其处于网络图的中心地位(P0.05)。结论术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将病区内高龄、发热及降钙素原指标异常的患者作为MDRO感染的高危人群,重点关注,实现预防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总结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关注热点的趋势变化。方法基于Python爬虫程序设计方法,抓取2007年4月6日—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中发表的内容,对其进行中文分词处理并提取出现频次位于前5位的有效词作为热点词汇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取2007—2017年SIFIC论坛93个板块共3 112 840条数据。从年度纵向分析来看,年度热点词汇前3位主要为"消毒"、"监测"、"培训"等。2009年全球暴发新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成为年度第一热词;2017年10个医院感染管理新规范正式施行,"规范"成为年度第二热词。从重点版块横向来看,每一专业版块均有自己不同的侧重方向,表现出医院感染管理学科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控制领域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的热点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关注重点的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某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进行常规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月1日—9月20日进行集束化干预的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集束化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及感染部位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18%(28/342),低于对照组的17.40%(75/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最明显(28.85%VS 9.80%),其次为急性白血病患者(24.42%VS 13.27%),集束化干预前后两种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两者在呼吸系统、口腔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构成比均有所下降,而血液感染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能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某市不同类型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市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类学校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期间学校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41起,报告病例2 444例,罹患率为2.96%。5年间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罹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以小学暴发疫情数最多(25起,占60.97%);大专院校罹患率最高为5.10%,不同类型学校罹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期间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为4 d,疫情持续时间为7 d;不同类型的学校疫情报告时间间隔、疫情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0.73,P<0.01)。结论 小学是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大专院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驰援武汉抗疫医务人员对正确穿脱防护用品了解情况以及疫区感染防控知识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依托网络平台对安徽省驰援武汉抗疫医疗队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相关需求及心理负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625名医务人员,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66.88%),年龄主要为30~39岁(57.60%)。医疗队员来源科室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分别为151、131名)。在疫区实践操作培训前有590名(94.40%)医务人员接受过防护用品理论和操作视频培训,但还有35名(5.60%)之前未接受过相关培训。在对医院感染监控人员依赖情况的调查中,6个条目的回答结果中希望医院感染监控人员给予指导帮助的均占98%以上。66.08%的医务人员在疫区实践操作前有担心害怕的感觉,71.68%的医务人员存在可能暴露后的恐惧和心理阴影,91.20%的医务人员希望建立一个医院感染的心理咨询平台,91.36%的医务人员在疫区实践操作培训后担心害怕的感觉减轻。护理专业人员在疫区实践操作培训前有担心害怕的感觉、存在可能暴露后的恐惧和心理阴影、希望建立一个医院感染的心理咨询平台的比率(68.76%、74.19%、92.84%)均高于临床及影像专业人员(59.26%、65.43%、8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院感染监控人员在医疗队员入岗前进行穿脱防护用品实操演示培训,建立标准流程,指导落实驻地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能够明显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使其掌握科学的防控方法,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某医院收治的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病例1例,并检索相关数据库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血,胸部CT表现为团块影及邻近支气管狭窄,周围有渗出性病灶,被误诊为肿瘤/结核并肺部感染,后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抗真菌及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吸收好转。以"支气管结石"和"曲霉"为关键词检索,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共有5篇外文文献,均来自亚洲4国,患者以女性多见,病灶以右侧多见,4例治疗后好转,1例死亡。结论 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为临床罕见病,尤其是出现咯血表现或合并阻塞征象时易误诊、误治,支气管镜及胸部CT是发现支气管结石的重要手段,而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结果,病变肺叶切除及支气管镜取石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辅助抗真菌治疗的必要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1b型感染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3例使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抗病毒治疗的HCV 1b型感染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例血液透析及1例腹膜透析患者采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抗病毒治疗,均获得持续病毒应答(SVR12),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例患者用药4周后出现明显血红蛋白下降,但在治疗12周时改善。1例患者新增疲乏表现,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治疗中3例患者均未因并发症而停药。结论使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合并HCV 1b型感染的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均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诊断中的意义,为合理应用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某单位成功救治的3例重症C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NGS在其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结合文献和自身经验,总结合理应用该技术的经验和步骤。结果 3例初始治疗失败的急危重症CAP患者留取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mNGS,结果提示3例患者分别为链球菌、腺病毒7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依据mNGS结果相应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症状迅速改善,治疗效果确切,预后好。结论 mNGS技术在重症 CAP的病原学快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其局限性,做到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